射雕英雄传吧 关注:80,289贴子:2,071,395

回复:【原创】醉眼看金庸之五版射雕英雄谁属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8射雕:
此版情节与83相似,延续了郭靖翻书的动作设计,更在郭靖翻页时增加欧阳克错愕而紧张的表情特写,使潜台词的效用更为明显。黄文豪比黄日华的表演更为生动:先是放眼一望的锁眉,接着眼神稍有放空以此来表达郭靖疑问中带了点茫然的感觉,然后出手翻页往下看仿佛要确定后面的文字是否和心中相同。
另一方面,郭靖翻页的动作着实吓了欧阳克一跳,一个特写镜头递给欧阳克,从他的表情中可以读出其不可置信的心理台词:“我都没看完,这个傻小子竟然看完了?”于是他慌张的跟着郭靖读下一页的文字。很细腻的设计,很细腻的表演。




780楼2009-05-20 12:40
回复
    94射雕:
    以后诸版都遵从原著文字,由黄药师执书,这种情况下演员的表现力更成为重中之重。
    此版在这个小节的拍摄算是用心之作,情节上先安排郭靖看到文字脱口念出,接着插入老顽童教他武功时的回忆镜头,首先铺陈剧情进展。
    张智霖的表演也称得上可圈可点。那种想不通,理不透的表情和神态很到位,尤其是争谁先背书时他心不在焉的答话,回避出门时想歪头又想摇头的迷糊模样很形象的传递出郭靖此时被这部《九阴真经》搞得一踏糊涂的思想心境。

    


    781楼2009-05-20 12:40
    回复
      03射雕:
      03射雕的这个段落不仅演出我所希望看到的情节,而且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十分出色。在背书时蓉儿插话,修庆的眼睛又想看真经,又想望黄蓉的神态实在精彩。与之对手的周迅也是一身戏骨,扬着小脸,一派纯真的问话,眼波流转间又透出一抹狡黠,这个“坏水”冒得无辜而自然,三分撒娇,两分调笑的女儿模样难怪会迷花了欧阳克的心眼。当西毒戳破小丫头的诡计时,周迅薄抿双唇,小脸紧绷的表情更准确的把握住黄蓉少年人的心态,也只有小孩子才会在戏法被人识破后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这是数十年后襄阳城中的郭夫人再也不会有的神情。
      然而剧情在交代郭靖对于九阴真经的熟悉上力度太轻,颇有一笔代过之嫌。虽然不一定非要在此刻就让观众明白郭靖是背过《九阴真经》的,至少也应该表现出靖儿此刻的迷茫神色,以便真相大白时剧情首尾呼应。
      03此段在情节上的设计已经很单薄,大部分的镜头都集中在李亚鹏和几个人物的表情上。可惜李亚鹏的表演有些不尽人意,尤其是仰望树稍的戏份本该是郭靖苦思周伯通所教和书中文字相同的原由,可此时的靖儿神色间却带出三分轻松悠然的感觉。即使可以解释为他曾背过此书,所以不急不慌,但我认为这样子很不符合人物个性。靖儿性格沉稳,对事认真,又因悟性不高总会思之不透,或者要想久点才能想明白,所以才会在发现文字熟悉时首先表现的是疑惑不已,而不是庆幸自己背过,大松心的感觉。因此,“闲望”这个表情我不太喜欢。(当然,每个人在理解演员表演时未必相同,这只是我个人的感想,无意强求他人认同)

      


      782楼2009-05-20 12:43
      回复
        08射雕:
        此版中林依晨表演黄蓉打岔欧阳克的表演我不是很欣赏,主要原因是她说话时刻意做作的语气。
        诚然,黄蓉对欧阳克的几番废话没安好心眼,大有捉弄之意,但是蓉儿在犯坏的时候大都以无辜纯真的面庞为诱饵,使人防不胜防(例如倒霉的武三通),甚至不想防(例如好色的欧阳克)。浑然天成的自然是黄蓉最重要的特色,无论是她的美丽还是她的聪慧,都离不开这两个字。因此,我不喜欢太过刻意的表演,哪怕这个表情或者动作是黄蓉刻意做出的,可以把“刻意”随意的演出来,才是黄蓉的成功,也是演员的成功。
        另一方面,胡歌的靖哥哥在看到“蝌蚪文”的《九阴真经》时,那个困惑的歪头实在可爱,也很有张力的表现出郭靖当时的无奈。接下来的表演多以内心独白来展现郭靖识书的情节有效减低了演员的压力,同时也降低了演员的发挥空间,不知这是属于胡歌的幸亦或是不幸。
        


        783楼2009-05-20 12:44
        收起回复
          88射雕:
          中视版射雕在这里的处理仍然依照83版的套路,重点交代花船的秘密,引出接下来的剧情。针对黄药师在此事前后的情绪细节没有做过多的处理,而蓉儿对父亲年迈,孤身留岛的不忍也只是一笔代过。

          


          822楼2009-07-20 16:30
          回复


            823楼2009-07-20 16:30
            回复
              94射雕:
              94版在这个情节的处理方式上比前版有所丰满,特别是在场景布置、灯光运用上有其独到之处。黄蓉哭倒棺前,累泣而眠的镜头很完整的再现了书中的文字,之后黄药师的叙话虽然稍有出入,却无伤大雅,基本体现出在这段情节中我们所需要的剧情交代和人物认知。
              虽然这个版本仍然没有拍出我所理解的黄药师的情绪,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每个人对于不同情节的理解都会有所差异。但是以我个人观点来看,无论情绪的着重点在哪,墓中黄药师所说的话是絮语,重在一个“絮”字,而骆应钧的演出只能称得上“叙”罢了,表情和语气的运用大有僵硬之感。相比而言,朱茵将知道真相的蓉儿所应具有的惊讶与担心很贴切的表现出来,尤其是结尾黄药师说现在去已经晚了的时候,黄蓉脸上决绝的表情十分生动的刻画出蓉靖间生死相随的真情。
              


              824楼2009-07-20 16:31
              回复
                03射雕:
                尽管我不是很满意03版的东邪,却不得不承认这段戏03射雕拍得十分成功。诚如我之前所讲,这里的台词重点体现在一个“絮”字上。此时此刻的黄药师是失意的——
                他间接杀了郭靖,必然会与蓉儿结下不解之怨;
                老顽童和洪七公的死,他不免心存歉然,而且从此之后世上又少两个可以交锋的对手,东邪岂不是更加寂寞?
                追逐了半生的《九阴真经》如今尘埃落定,以后的日子他还需要为什么忙碌,还有什么值得他忙碌?
                这些都交叉着、纷杂的混在黄药师的脑海里,心中的烦乱无处渲泄,唯有到妻子的灵前一诉衷肠。自己的失意、落寞、甚至还夹杂着对未来的担忧与无奈,必然使黄药师的话语絮絮叨叨,反反复复。
                针对这个絮语,03版黄药师演得可圈可点:
                曹公所饰的黄药师以低沉中带着一点愁散味道的口气述说着父亲对于女儿的无奈。他一边念叨着,还偶尔低眼看看棺身,就好像阿蘅就坐在身边,手执针线听着丈夫的谈话,不时报以微笑一样。黄药师念叨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蓉儿想离他而去的不听话,还有蓉儿为他而留下的听话。
                


                825楼2009-07-20 16:31
                回复
                  通过女儿去留的变化,引来黄药师心中对于岁月的感概,这份感概使他更加思念阿蘅。他是多么希望在这个时候阿蘅真的可以倚在身边听听他的唠叨呀~~~~
                  镜头从远而近,捕捉到黄药师眼中隐忍的泪花。仍然是絮絮叨叨的声音,花船的安排,相思的忍耐在这种声音中娓娓道来。

                  


                  826楼2009-07-20 16:32
                  回复
                    “咱们女儿真像你,喜欢上谁,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也雷打不动。”
                    这句话乍听来仿佛是黄药师对女儿的抱怨,细细品味下却吮嚼出他和阿蘅之间那段至死不渝的相遇相知,无论他对阿蘅,亦或阿蘅对他都是无怨无悔、一生为傲。
                    03射雕的这场戏不仅推动剧情发展,更精致细腻的描绘出黄药师的情绪波动历程,大慰我之心怀。
                    


                    827楼2009-07-20 16:32
                    回复
                      PS:
                      对于每部影剧都有自己的框架安排和取材重点,并不能说谁有谁好,谁没有谁不好。针对每个具体情节,每部剧集的着眼点也必定不同,我所能追求的仅是所拍剧情是否和我的理解与想象相吻合,或者吻合多少。就此段剧情而言,03射雕不仅拍出了我的理解,甚至超出了我的理解,所以我很欣赏。但是我没有立场借此认为其他版本的射雕在此处皆是败笔之作,只能说在这里我和编剧失之交臂了~ ^0^


                      829楼2009-07-20 16:35
                      回复
                        (二十四丨)学会坚强
                        当蓉儿在孤岛上接受丐帮帮主这个重任时,或许有人埋怨七公的狠心,认为他只想到自己命不久矣,只担心丐帮基业的传承,不曾考量蓉儿此时无助而慌乱的心情。
                        其实在那一刻七公想到的不只是自己的生命和丐帮的前途,他惦念最多的是蓉儿,那个已经无助得想哭,犹自忍耐的蓉儿。
                        流落荒岛,郭靖生死未卜,还有个欧阳克在一旁虎视眈眈,七公越来越微弱的呼吸成为蓉儿唯一的依靠。如果在平时,她一定肆无忌惮的大哭一场,可是现在不可以,因为她也是师傅唯一的依靠。
                        蓉儿强忍着悲痛,照顾师傅的饮食起居,对付欧阳克的居心叵测。一点一滴,都看在七公的眼里,他心疼蓉儿,由其当她再也按捺不住,扑在自己怀里放声大哭时,他更开始为蓉儿的前途担心——
                        在这个荒岛上,如果自己死了,蓉儿可还有生存下去的勇气? 或许就没有了。
                        从小到大,蓉儿都不曾为逆境所迫。父亲的疼爱,靖儿的真情,加上她的聪明使其人生处处占尽上风。这是她第一次陷入孤立无援、退无可退的境地,东邪远在天边,郭靖生死不明,自己命在旦夕,就算蓉儿可以智胜欧阳克,她要如何面对这个孤独的荒岛,又如何离开呢……
                        “我师徒一场,……现下又是强人所难,要把一副千斤重担给你挑上……”
                        七公对于这个决定很迟疑,他害怕这个重担会压垮蓉儿已经孱弱的肩膀。可是他又希望这个重担可以给蓉儿一个目标,希望蓉儿可以为了这个承诺重新鼓起勇气面对未来更多的困难。
                        当蓉儿从他手中接过打狗棒时,七公吁了一口长气,那颗悬着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此时此刻,在七公心中默默的说着一句话:
                        “丫头,你要学会坚强!”
                        =========================
                        83射雕:
                        画面中,七公的眼神带着一丝失落,那是壮志未酬的遗憾;相反,身边的蓉儿却对事情的发展抱着三分不解,犹自歪头倾思。跟随着七公的话语,蓉儿感怀当下的情境,稍入沉思,十九代帮主的重责不免惊醒蓉儿的思绪。在拍摄角度上,镜头通过迅速推进的人物特写,精确捕捉到黄蓉乍闻、思量、犹豫、询问等一系列的眼光流动。以二丨十年前的拍摄眼光来看,这场戏处理的虽然有些平淡,却是简单中的真实。

                        


                        831楼2009-07-21 19:20
                        收起回复
                          88射雕:
                          此处在镜头安排上以七公为重点,大量近镜头的运用对于演员是一个考验,江生所饰的七公在这里的表现不温不火,无功无过,不免在视觉上造成单调的感觉。更遗憾的是这场戏中忽略了对黄蓉情绪的塑造,镜头辗转太快,同时浪费不少秒数在黄蓉推辞帮主之位的戏份上,拖沓了这场戏里临危受命的紧张和凝重。

                          


                          832楼2009-07-21 19:21
                          回复
                            94射雕:
                            TVB此段拍摄在取镜上和十年前的83版没有太大区别,仍然以长镜头为开端,当黄蓉听闻受任帮主时切入近镜头。但是个人认为,94这里在远近镜头的转换上不如83版本的效果好。83在转换近镜头时增加拉伸的效果,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的冲击感。(这也是80年代TVB剧集惯用的镜头之一)然而94版本仅仅使用最基本的直镜切换,朱茵表情又稍有不到位之嫌,使整体效果失色一筹。后来七公对吐痰的解释更是画蛇添足,大可不必。

                            


                            833楼2009-07-21 19:21
                            回复
                              03射雕:
                              洪七公在台词叙述的前半段(即对祖师爷交代的时段)使用半吟半唱的表达方式,我不是很适应,感觉形丨式主义的痕迹严重。虽然可以解释为丐帮传位时的一种习惯,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洪七公面含难色,却不得不为的拍摄效果。
                              吟唱结束的洪七公语调回归正常,语气坚定,与之前几个七公声声虚弱的感觉大有不同。我认为无好坏之分,完全取决于观者对场景和人物设定的个人理解。比如观众此刻心里一直惦念着七公的伤势,自然会想象他说这番话时虚弱的语气;相反,如果观众忽略掉七公的伤势,认为七公虽然重伤在身,却强自忍住以维护仪式的体面,亦或安慰蓉儿烦乱的心情,那么看03版此段便会有不谋而合的感觉。  
                              在镜头处理上,03和之前的版本没有太大的出处,以反打镜头做为人物对话间的切换,配以远近镜头的转接完成效果,因此按下不表。

                              


                              834楼2009-07-21 1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