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是长江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最久、综合实力最强的院(部)之一。 1977年成立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2001年由原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和涪陵教育学院中文系组成涪陵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2007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中文系,2009年改为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年经学校院系调整重组新的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3名,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2人;博士15人(含在读4人)、硕士23人。他们中有知名的语言文学研究学者,也有知名的诗人和作家。
学院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等国留学生。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和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两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约1900人。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有“采石”文学社、“紫鹃花”杂志社、基础教育研讨协会和“我爱我”心理社团、古韵文艺社等学生社团以及《采石》《紫鹃花》等学生刊物。
现有 “中国现当代文学”市级重点建设学科和“汉语言文学”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汉语”2个重庆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现代文学》《中外文学名著导读》2门市级精品视频课程。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核心期刊300余篇);出版专著、文学作品集30余部,主编或参编教材2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20余人次。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立德育人,以文化人,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师示范引领,充分实现学生的专业价值。坚持“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教师教育理念,着力塑造学生“学高为师”的智慧、“身正为范”的人格、“敬业自强”的品质、“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学问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师精神,凸显学生在师范文化的濡染、师范专业的训导、专业教师的引领下师德师能的形成和提升。坚持以学生专业成长为目标,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纵向延伸之路,走大学、中小学及企事业共同培养的横向拓展之路,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的立体化育人之路,促成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协调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学院在注重外延发展的同时,以学校建设 “教学应用型”综合大学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己任,以培养“重学崇术、服务乡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建设“立足重庆、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高地而努力。
学院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等国留学生。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和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两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约1900人。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有“采石”文学社、“紫鹃花”杂志社、基础教育研讨协会和“我爱我”心理社团、古韵文艺社等学生社团以及《采石》《紫鹃花》等学生刊物。
现有 “中国现当代文学”市级重点建设学科和“汉语言文学”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汉语”2个重庆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现代文学》《中外文学名著导读》2门市级精品视频课程。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核心期刊300余篇);出版专著、文学作品集30余部,主编或参编教材2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20余人次。
长期以来,学院坚持“立德育人,以文化人,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师示范引领,充分实现学生的专业价值。坚持“以师为师,师从师出”的教师教育理念,着力塑造学生“学高为师”的智慧、“身正为范”的人格、“敬业自强”的品质、“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学问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师精神,凸显学生在师范文化的濡染、师范专业的训导、专业教师的引领下师德师能的形成和提升。坚持以学生专业成长为目标,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纵向延伸之路,走大学、中小学及企事业共同培养的横向拓展之路,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的立体化育人之路,促成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格协调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学院在注重外延发展的同时,以学校建设 “教学应用型”综合大学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己任,以培养“重学崇术、服务乡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建设“立足重庆、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高地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