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吧 关注:1,145贴子:10,040

回复:随意问随心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久不见 我回来看看 大家都好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6楼2019-06-24 22:05
回复
    好久不见 都好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7楼2019-06-24 22:08
    收起回复
      我想请问如何感受流程中话语的力量以及最后无限的喜悦呢,我运用流程无法感受到这些感觉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19-08-04 10:15
      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9-12-17 16:57
        回复
          标记


          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20-02-20 16:17
          回复
            刚刚拿起这本书,读了几页就知道它是我此刻正需要的东西,舍不得快速翻看,打算一点一点慢慢消化。
            查找资料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看到这个帖子,也才看了前面几楼楼主的回复,感觉非常投缘,忍不住先来回个帖,顺便做个标记。
            “我是在阅读本书之前就已经读了很多灵修方面的书籍,仿佛有一种力量在指引我不断探索,其实当你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世界的信念有问题,想要纠正自己的思维范式的时候,你就已经走在了第二阶段了。”这完全就是我的写照,我也相信对于能读到这本书,走到这里的人,一切绝非偶然。还有其它的观点也都非常认同,只是我可能同前几位提问的朋友一样,也还停留在理论上知晓但头脑却无法全然相信的阶段,换句话说,还没做到真正瓦解内在某些牢不可破的信念系统。
            此书的重点似乎是关于金钱,其实在我这些年断断续续的灵性学习中,这个问题看起来并没有被放置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但当遇到这本书时,我突然意识到,虽然已经走出“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这个曾经短暂认同过的错误观念,但是金钱问题仍然是困扰我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算我开始意识到一切都只是幻相,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仍然无法破幻,而正如书中所说,金钱游戏是人性游戏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它也是最顽固的幻相之一,不是说将其置之不理,它就能自动消解的。
            17年,我在某本书中看到这样的观点:当你心甘情愿不求回报地给别人一百块钱,你就能收回一千块钱。当时的疑问是,我如何能做到心甘情愿不求回报,我又怎么确知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19年,另一本书里读到,当你相信自己拥有并随时能得到时你自然就不会去囤积,当下豁然开朗。打个比方,我知道我的钱存在银行的保险柜里,我确信自己拥有它且不会丢失时,我就不会急着把它取出来放在我眼睛能看见的地方,只会在有需要的时候去拿出相应数额来使用,这也能解答17年的那个疑问,当我确信我拥有无限财富时,给别人多少钱,自己自然都不会觉得有所亏损,所以那句话所描述的行为和心理只是为了证明你是真正相信了这一点。今年,某位导师关于显化金钱问题的解答,又给了我的新的提示,我们想拥有财富的本质原因是,金钱可以换取我们所需的,但是我们所需的一定需要通过金钱来购买吗,这是不一定的,这么想本身就已经是在做限制。
            然而理论上知道归知道,我也很清楚自己现在仍有以下问题:1. 我仍然无法摆脱努力工作辛苦赚钱才能获取财富这样的想法(我甚至还无法相信工作可以是快乐的),通过运气等等不费吹灰之力的方式所取得的仍然无法让我心安理得;2. 确实有一些不通过金钱就能得到的方法,但这些另外的途径看起来似乎非常有限;3. 写到这里我也发现了自己最根深蒂固的一个问题,对于所有这些的显化,我仍然固执地需要一个从小到大所相信的物理世界法则所能解释的说法(当然这点可能本身就是最不容易瓦解的信念)。
            尽管还没有真正开始读这本书,但在开头几页中我似乎已经看到一些新鲜的观点,而我自己现有的这些问题,我想它们可能或多或少应该在这本书里有所呈现,或者能让我自己从中得到进一步启发。希望自己能早日向楼主看齐,能借由这本书,真正从理论走进实际,而不是永远停留在“知道却不相信”的阶段。
            顺便一提,非常喜欢这本书里关于拼图的说法,看书学习到现在,真的发现所有的观点和认知之于我都是拼图,不必执着于会在哪时哪刻得到哪块拼图,更不必执着于这个过程是否合乎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这和传统的理性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你不必先给自己架构一个完美的知识框架再自上而下从基础开始往里依次填东西,只需要跟着感觉去接收那些此时此刻被吸引到你眼前的讯息,无论它是什么样的,它都最适合当下的你,极端错误的有可能引发正向的思考,不够严谨的有可能恰能解燃眉之急,眼下理解不了的也许会为你日后的灵光一现提供可能性,总之,不管是什么接受它对你的赠予,跟着感觉走顺其自然就好。


            92楼2020-02-26 13:18
            回复
              楼主还在吗?想问下你,到底周围人是不是幻觉呢?只有自己是真实的呢?我问过很多灵修的朋友这个问题,他们都不能苟同这一说法,他们觉着他们是不是幻,不是所谓的npc,请问下你是怎么理解呢?一切都是假的,唯有自己是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20-03-06 04:34
              回复
                一个多月前,一天一章细嚼慢咽地把你值得1看完了,可能期待过高读完有点失望有点意兴阑珊,心中很多疑惑没有去整理,今天又巧遇第三部,顺着百度搜索到的某个帖子找回了这里,就想着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问题,原本已经打了三千字想请教楼主,临发之前,刷到点东西,又不想发了,因为刚刚所见使我产生了比较强的抵触心理。现在我有个最大的疑惑,既然金钱和一切都是假的,多也好少也好,都无所谓,那作者为何还在追逐金钱,为何偏偏选择富有,不管是通过此系列书还是通过他那些价格高昂的课程,刚才在吧里看到一个他的国内代理课程据说是两千元优惠降价为两百元,邀请朋友付费还可以返利50%,这种传销式的营销模式真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以及据说他还在第三部里花了一章的篇幅介绍自己的训练营,是否太过功利了?
                我认为自己并不排斥此书的理论和方法,全息图是我一直以来相信的,跟随喜悦活在响应模式中也是我向往的但暂时还不敢全然放手去尝试的,但因作者本身的行为反而让我对他所说的产生了置疑。不只是他,这种通过灵性教导牟取高额利益的行为,我是一向无法理解的,从解脱的角度来说,分享和教导不应是无私而不求回报的吗,即使会有自然回报也不应主动索取的吧,有太多金钱参与总觉得变了意味,我知道按书里的理论来说,我之所以受它影响是我内在模式的问题,但是反过来看呢,作者又为什么要执取金钱呢,他的意思似乎是他也可以选择不要,但事实就是他一直在选择要吧。我想如果作者在书中最终告诉我的是,他没有继续维系他的富豪生活,而是不再拥有太多财富一切又刚好随时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这种结果我可能更能接受,更符合我所理解的解脱之人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楼主还会不会回来,其实我读这书读到后期感觉有点烦躁,回到帖里看了楼主的一些回复,反而更能接受,如果有缘得见此回复,还请为我解惑


                94楼2020-04-06 22:10
                收起回复
                  @cenyia7
                  我有看到您的帖子,也一直挂在心上,无奈我的“全息图”中的各类场景,牵绊太多,一直没有时间长篇大论回复您。
                  想到哪就说到哪吧,不一定有帮助,但也许能提供一些别的视角。
                  全息图中,没有任何“真相”,全是游戏,不存在什么更高尚什么更卑劣,也许听起来很毁三观,但这就是“解构”的过程,必须推翻“我”在第一阶段的思维范式,允许当下一切的发生,既然存在,便让它存在,但,游戏中的“你”依然可以选择在游戏中的玩法,不评判。比如对于沙因老师态度,我一直认为他是我修行路上的领路人,是真正给我指向明月的手指,但是我只是读他的书而已,他的任何体验营,学习课程什么的,一律没有参加过,他的教学方式以及开课方式,我并不关心,也不想评判,没有这个内心的推力,也就不去挂碍,所有表象的背后的事物,也许有我暂未领悟的“真谛”,用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去评判世界,只会加深自己的“所知障”,无助于瓦解残存的不易发现的“模式”,我们既然选择这条路,必然要在这条路上不断的“解构”自我。
                  例如有位大哲说过(忘记具体谁),来世他要做到最肮脏的地方去,比如做妓女、黑手党、监狱的犯人……用我们第一阶段的价值观来看,这些人都是我们所不齿的,尽管不齿,不代表生活在这些阶层的人中没有“开悟的大师”,真正的开悟,与你拥有什么、什么身份都没有关系,看你追求的是什么?
                  沙因在第三本书中讲到了真正的幸福,其实每个人都已拥有,在当下,在你的内在模式产生的念头中开悟,你便在那个念头中开悟了,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开悟,真正的幸福的背后是一颗清明的心,当你被念头绑架,你就不是幸福的,包括我自己,依然、依然、依然还在大量的残存模式中打转,虽然也在无数个当下感受了清明,但我知道,道阻且长。
                  加油!每个当下都是你自己创造的无与伦比的完美场景。无论你在所谓的不堪中还是骄傲中。


                  IP属地:北京95楼2020-05-20 17:56
                  回复
                    @是猪就会飞
                    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很难用文字描述,在好几层逻辑中缠绕。
                    我先来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一切场景都十分逼真,你在梦里的场景中有另一个身份,有梦中的朋友,你问他们,你们是真实的嘛?他们回复你:我是真实存在的。
                    当你梦醒来的时候,你问问自己,梦中的什么是真实的?包括梦中的自己真实吗?
                    好吧,你可能会说我举的例子只是一个梦,而你问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这个三维空间。而我问你,你怎么知道我们所在的这个实像空间不是一个梦?梦中的一切向你表达ta的真实性,就一定真实吗?
                    太绕了对不对?也太难了。仿佛我们都被时间和空间的枷锁封了印。
                    如果,你真的打算走上“第二阶段”的旅程,就必要、必须不断擦除“自我”的模式,头脑的模式,质疑第一阶段的思维范式。
                    去经历这个过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说了半天,感觉还是在大谈理论,云山雾绕。其实这也真的是我所不齿,已经懒得看的那些文字游戏,所以一度远离贴吧,避免自己给自己贴上一个“人师”的标签。
                    真正的修炼,不是在理论中打转,不是为了满足好奇的大脑,也不是为了追求某种身份,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
                    而是回归当下,把你学到的东西真正去应用,去“解构”自我,而不是被自我的模式以及头脑中的声音牵着鼻子走。
                    有几个关键词,时刻提醒自己:
                    1、活在当下,当下是“原点”、是“奇点”
                    2、活在响应模式中,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物来怎么应?产生了情绪的当下,你怎么处理的?是否将头脑中出现的戏码与情绪的能量起伏隔离开,不被头脑模式带走,只是感受允许能量的流动。
                    3、问“我是谁”?不断的追问。直到你真正的(不是头脑应用概念)从内在深处领悟到:你是十方一切、你所在时空一切、宇宙万物一切的临在表达。在当下新生,在当下灭亡。——语言实在是太受局限,一旦用文字表达出的东西,就已经被限制。
                    所以,去追求明月,而不是指向明月的手指吧!


                    IP属地:北京96楼2020-05-21 11:37
                    收起回复
                      看过沙因老师的讲座!很受益!
                      觉的楼主的解读让人觉得思路更清晰!向你学习!


                      97楼2020-05-21 12:19
                      回复
                        想看楼主更多的修行文章!
                        楼主你有博客博文什么的吗?在哪能看见你的独到见解呢?


                        99楼2020-05-21 12:26
                        收起回复
                          能关注我一下吗?想发私信跟你聊!


                          100楼2020-05-21 22:15
                          回复
                            梦里有人赋予你“人师”的标签你在意什么呢?,你感觉不好可以做功课呀,你应该“响应”,已经建立的模式躲是躲不掉的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0-05-29 11:31
                            收起回复
                              楼主你好,我是从楼上看到楼下的,给我的解惑授业对你表示感谢,也感谢各位朋友互相的交流,使我思维更加清晰,给予我心灵的一次次洗礼。
                              我现在的状态是想要做到临在很容易,到外边走一走,散散步,看到鸟儿从身边飞过,看这它煽动翅膀的飞翔,听着鸣叫声,心中无他念。看到路边的树叶,野草,走进去看它的叶子,叶子上的纹理,透过光线又能看到围绕主纹得碎纹,看的时间长了充满宁静平和,和淡淡的喜悦。
                              后来我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如果处在长时间的宁静喜悦是什么感觉。
                              想着 是我内在充满喜悦和宁静,外边才感受到喜悦和宁静,还是外边的环境让我感到喜悦和平以后内在才平和宁静。
                              后来我觉得看到外在是平和宁静的。
                              内在也就平和宁静了。闻着周围植物散发的舒服的气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20-06-18 0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