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吧 关注:2,854,929贴子:46,914,453

回复:钓鲫杂谈趣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有就是,短身翻身快,适合打截口钓行程。长身翻身慢些,如果净鲫鱼,主钓底,没有杂鱼,还是长身有优势。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7-09-18 20:45
回复
    总结:鲫鱼漂主灵,抓顿口,漂身尽量细长,漂尾细,目稍短;鲤鱼漂因为鲤鱼吃饵动作、力度都大,游窜力气也大,多用长竿,所以要求抛竿容易,翻身快,观测清晰,抗干扰性能好,下沉快等原因,所以漂多用吃铅量大,尾粗,身短,目长等与鲫鱼漂有点“背道而驰”的漂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9-18 20:55
    回复
      再来说调漂。调漂,是为了了解施钓时,钩组在水底的状态。专业点来说,半水调漂时,一要先找底,二不能带钩。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找底。线也是有重量的。本人原来为了省事,调漂老是直接把漂撸到铅皮至近处调。结果水太深,调好后,一找底,目数又变了。第二,不带钩。钩的重量不能忽视,不带钩,如果钓目是半水调漂时,不带钩的目数,此时已经是双钩全部触底,并且两根子线全不受力,属于极顿与顿之间的范围(极顿是八字环微触底,但主线仍呈拉紧状态;顿是下钩躺底,上钩落底,并且上钩子线也不受钩饵重力影响,呈松弛状态)。这样,极有可能出现只有死口才有漂相,钓鲫鱼,是不得已才用的方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7-09-18 21:08
      收起回复
        正确的调漂方法是:第一步,把本应裹在铅皮座上的铅皮先卷起来,用橡皮筋捆扎实,挂在子线的下钩上,扔水里,如果漂完全沉下去,就上撸浮漂。一直撸到浮漂露出少许为止。此方法是我自己悟出的,与大家认同的先把铅皮裹铅皮座上有出入,但大同小异。为什么要这样做,后面会解释。第二步,下拉浮漂五到十公分,这五到十公分是为了消除水底浆层和淤泥等造成的误差。然后把铅皮裹在铅皮座上,抛竿入水,下压主线,观察目数。以调四钓二为例,把露出水面的目数调为四目;第三步,称钩重,剪去子线,再抛竿入水,看有几目。假如露出水面六目,即是两钩重两目。如果施钓时,水面露出六目,就要注意扔的地方水浅,导致两钩全部躺底了!第四步,称饵重。上好子线,以拉饵为例,随意拉出施钓时一样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看饵料下压子线几目(这个复杂,很多新手就纠结在这里,后面一一为大家解释)。如果剩一目,证明双饵压三目,这时候,一,二,三,四目都可以钓。先来说找底。上拉浮漂,反复抛竿入水,如果目数超过一目,或者一目半,或者两目,就是找到底了。我们前面说过,空钩六目,一钩重一目,饵重一目半,那浮漂露出一目,再加一钩的一目,再加饵料的一目半,总共三目半,就是下钩完全躺底,下钩子线不受力的状态。这时候,上钩可能悬浮,可能轻触底,但是上钩子线是处于拉紧状态的。此时,属于钓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7-09-18 21:31
        收起回复
          可是,野钓环境中,水底不像我们想象的平坦,有时候不得已用长竿,只能用粗尾浮漂,就会出现很多没法解释的事:一,拉饵上钩后,入水目数不变。二,不但不变,反而过两分钟上浮了!本人为此纠结了一年,甚是烦恼,最近才彻底解开了这两个谜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7-09-18 21:41
          收起回复
            先说第一:目数不变。这里有两种可能:一,触底了;二,漂尾粗,浮力大,拉饵轻,重力小。拉饵的重量不足以压下浮漂,于是不管你怎么把浮漂往下撸,钓目都和带钩的调目一样。可是,不能这样我们就不找底,不钓鱼吗?怎么办呢?不难!单独来少许超粘搓饵,不行就用口香糖。先把大饵团搓在下钩上,还是找底的方法,看下压几目。假如压两目,剩两目,你就钓三目,即是到底了!此时,漂尾粗是事实了,无法改变,你说钓三目,会不会让饵陷淤泥浆层里?这里,除了再把大饵团挂上钩再验证外,要告诉你两个很专业很专业的东东:一,底钓鲫鱼,宁可顿,不能离底,因为离底就没方向了,除非你确实找好了底,心里有底。二,调目定好了之后,钓目是随时变的。不一定要钓灵,不一定要钓钝,要钓“出现顿口,提竿中鱼”!钓目,就是信号准确,中鱼率高的那一目!还以调四钓二为例,可以说,一二三四五目皆可钓,这才是真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7-09-18 21:53
            回复
              然后,上面说浮漂过几分钟,自己慢慢上浮!这是什么鬼?!呵呵,这里有三鬼:一,水面张力;二,浮漂可能沾染油性物质;三,静电。首先说张力:恒星靠自己的强大吸引力让无数行星与宇宙尘埃围绕自己转动,一个漂尖矗立于水中,以它为中心,也无形中形成了一片力量——漂尖这部分的水面众星捧月一样把它缓慢上移!二,油性物质,这个大家都理解,钓鱼时吃零食,摸到漂尖上,油水不溶,不多说;关键是第三,本人曾在调漂桶里发现一个秘密:浮漂在水里静止几分钟后,漂全身,包括脚,尾,全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气泡!本来调四目的,静止一会儿,想观察它吃水不吃水,结果不但不吃水,反而上升到八九目!把漂拿出来,把小气泡全部擦掉,放进调漂桶里,目数又正常了。可是又隔八九分钟,又满是气泡!它不管什么材质,什么巴尔杉木,什么芦苇的,什么纳米的,全有这毛病。怎么解决呢?洗!漂在饵团里开会擦擦,勤提竿,玩半小时后,就恢复正常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7-09-18 22:08
              回复
                钓鱼,资源是王道。本人认为,一是资源,二是季节,三是天气,四是钓位,五是钓技,六是装备,七嘛,就是人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7-09-19 12:16
                回复
                  很多人觉得在从夏到入秋后,尤其将近中秋,晚上野钓,明显没有天气炎热时夜钓口好。很多要等到半夜一点,我在老家河坝钓鲫鱼,甚至要等到三点过后才有口。为什么呢?我觉得,天气炎热时,水里温度也高,鱼食欲不佳。晚上太阳下山后,水逐渐转凉,鱼会集中在夜里觅食;可是接近中秋,白天温度也不是很高了,鱼在白天就不断进食,不会在夜里集中觅食了,就会造成这种现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7-09-19 12:22
                  回复
                    夏天夜钓,就隐蔽性而言,钓鱼灯不如夜光漂。可是就灵敏度来说,夜光漂不如普通浮漂。夜光漂里面要装电池,尾部有发光纤维棒,这些都影响同心度和灵敏度。如果夜钓混合鱼,鲤鲫兼得,主要图大鲤鱼,用夜光漂好。因为鲤鱼的警惕性和狡猾不是盖的,任你再好的钓灯,灯光都会影响它们进窝。鲫鱼就稍微好些,鲫鱼追求灵敏,只要用对了灵敏的浮漂,钓灯就有优势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7-09-19 12:28
                    回复
                      浮漂的长短各有不同,我们调好了漂,挂饵找底时,如果水浅,不建议用长漂。水深时,最好用长漂。这里面的道理是:浮漂脚越接近铅皮座,反应在漂上面的动作就越迅速,直接,准确。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长漂有优势。可是水浅了,比如水深只有一米多点,子线长二十,漂就四十多,抛竿入水,漂刚翻身竖起来就到底了,你不能立即确定钩组在水里的状态。如果用短漂,它翻身竖起后,下落有个过程。你能清楚的看到漂尾一目目下沉。沉到速度未变,却嘎然而止,就是钩触底了。这样,找底就不再纠结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7-09-19 12:38
                      回复
                        下钩轻触底,子线拉紧状态,饵与底若即若离,上钩悬空,为极灵;下钩触底,重量被卸掉少许,子线略有松弛,导致浮漂目数少许增加,上钩仍为悬空,此时为超灵;上钩完全触底,一钩,一饵完全不加重于浮漂,子线完全放松,上钩可完全悬空,也可与底若即若离,子线拉紧,此时为灵;下钩略触底,子线稍微松弛,但未完全躺底,此时为钝;上下钩皆完全躺底,子线都呈松弛状态,此时,八字环可以与钩之间保持短子线的长度,也可能几乎触底,此时为超钝;八字环触底,铅皮呈歪斜状态,但未躺底,此时为极钝。超灵,极灵适合钓鱼情单一,无杂鱼闹,主抓大顿口,小顿或者微阴可以不理。钓灵和钝的时候,有清晰的下顿,哪怕再微弱,就须提竿。我们平常野钓中,钓灵与钓钝用的最多。极钝只适合流水时,浮漂走水严重,钓滑铅用。还以调四钓二为例,假如上饵后,半水漂出水为一目,那么就代表单饵下压一目半。找好底,钓一目为极灵,一目多点为超灵,钓两目半为灵,钓两目半多点,直至四目之间,为钝,野钓就这个目间运用的最多,顿口也最真实。待到目数超过半水调漂时的四目状态,就是下钩也触底了。平常,如果是拉饵,浮漂尾又略粗,调几钓几是运用的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7-09-19 14:21
                        回复
                          前两天钓的鲤鱼。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7-09-19 19:35
                          回复
                            钓鲫鱼有两看:一看上鱼的是不是总是一只钩子,二看钩子挂鱼嘴的位置是不是上嘴唇,就是台钓行话里面的“正口”。若钩距合适,却总是上钩上鱼,那是钓钝了。下钩要么埋在浆层里,鱼发现不了,要么太钝,鱼吃饵漂没反应。此时,应该稍微下拉浮漂,把“钩组”拉起来,当然,钓目会随应减少了;如果总是下钩中鱼,那可能钓的过灵,上钩太高,鱼发现不了,这时候,要略微上移浮漂,一半半厘米到一厘米就够了。此时,浮漂钓目会少许增加。再就是正口,如果摘鱼时,钩子总挂在鱼嘴唇两边甚至下嘴唇,说明你钓的过钝,或者抬竿时机有延迟,鱼要么死口,要么是被“卯”上来的。这时候,要略微下移浮漂,或者检查浮漂是否合适,子线是否弯曲等因素。总之,只要所有细节都到位,抬竿也及时,钓鲫鱼钩子绝对是挂上嘴唇,是“正口”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7-09-19 21:14
                            回复
                              鲫鱼生性谨慎,吃饵动作小,只要钓好了鲫鱼,就技术上来说,其它鱼都不是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7-09-19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