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之问棘也是已,商汤问他的大臣棘,也是这样说的。也说的什么呢?说的是北冥有鱼这个寓言所蕴含的天道。棘,名字叫夏革。是夏末商初的大贤臣,汤建立商之后辅佐商汤。这说明两件事,第一,逍遥游里面所阐述的天道,是上古三皇之学,在夏朝之前就已经很完备了。第二,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朝代更替,上一个朝代的太史,或者有道圣贤,会自然把上一朝代的道术,传承到下一个朝代。
在《吕氏春秋·先识》记有:“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从这个记录来看,华夏文明,在夏之前就有文字,而且在夏朝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文献档案馆。
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封官加爵的事,也是太史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明兴衰更替之道,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可见,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务,承担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大脑的作用。太史,内史,史官,是指同一个意思。他们并不是后来司马迁那样的纯粹的史书作者,也不是单纯的皇家图书管理员。而是为圣王守道传道之人。
在《吕氏春秋·先识》记有:“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从这个记录来看,华夏文明,在夏之前就有文字,而且在夏朝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文献档案馆。
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封官加爵的事,也是太史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明兴衰更替之道,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可见,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务,承担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大脑的作用。太史,内史,史官,是指同一个意思。他们并不是后来司马迁那样的纯粹的史书作者,也不是单纯的皇家图书管理员。而是为圣王守道传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