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49,174贴子:73,228,615

【原创】先周历史一百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国人开始关注外国历史,渐渐的忽略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历史。当人们开始对外国文化如数家珍,但却忘记中国的传统。当教材将那些英雄们拿走,给我们的后代们讲述得越来越概括。当绝大多数人开始按照西方人的观点来审视我们自己的历史时。我觉得有必要留下些东西给后人看,或者说是给年轻人看。
我打算将自己国家的历史展示出来,为此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我都加以了推敲。当然因为年代的久远,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个人的观点在里面。但我会做到尽可能的客观。
我们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但已明确可证实的只有三千五百年。于是西方学者叫嚣着中国五千年历史是假的,夏朝是不存在的。而这个言论却越来越被中国人认可。我不知道大家可否记得,之前西方的学者也叫嚣着商朝是不存在的。然而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给了他们狠狠的一记耳光。诚然现在没有直接的文物证明夏朝的存在,但中国的很多文献对夏朝都有记载。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比商朝早得多的文化古迹和文物。
商朝的确信是因为青铜器上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和甲骨文的存在。但很明显文字并不是商朝才出现的,我们可以推断的是,商朝以后才将文字雕刻在器皿上。非常感谢先人的这一做法,否则国人们会认定商朝是不存在的。
最新出土的《竹书纪年》中清楚的有对夏朝的记载,当然这并不能确证夏朝就是存在的,毕竟没有实际文物。也许当九鼎被发现,我们的老祖宗才可以被大家所认可。
于是我打算将那段历史不够详尽的时期放在一本书中,所以打算写先周时期。
这本书我打算采用与历史书籍不同的写作方式,以设问的形式来展现我所推断的先周历史。一方面是因为知识的不足,一方面也确实是可以考证的材料不多。
欢迎历史爱好者一同讨论。


IP属地:广东1楼2017-12-26 14:13回复
    没有,对外国历史兴趣有效,如数家珍就有点想吐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26 14:15
    回复
      别理那帮**,圣经能当历史用的蛮子,嘴里有什么真话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26 14:17
      回复
        历史也开始搞民族主义。呵呵。
        看了个开头,就没必要再看了,完全是立场主义。


        IP属地:辽宁4楼2017-12-26 14:24
        收起回复
          1.中国姓氏是怎么形成的?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姓氏可确定出现于母系社会时期,那时候种植和打猎是并行的。子女跟着母亲生活,形成族群。每个族群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因为是母系社会,所以那时期的图腾会有一个女人标志。
          华夏人早期是生活在甘肃山西一带的山区,他们之前还是依赖于狩猎的,所以种植的都是一些相对生产量较小的食物。最早形成的是八个图腾,被称为上古八姓。这八个姓都是有女字旁的:姜、姬、嬴、妘、姒、姚、妫、姞。
          随着人口的增多,每个族群都会向外扩散,分成几个小的族群。这些新出现的小族群还是会沿用原来的图腾,但为了加以区别,都会增加生活的地名,所以被称为某某氏。如烈山氏,就是姜姓部落在烈山的分支。如公孙氏是姬姓部落在公孙这个地方的分支。
          在古代姓和氏是区分开的,叫做有姓有氏。只不过在五胡乱华时期姓氏混为一谈。如孔子是姬姓孔氏,在周朝乃至汉朝时期都明确的知道孔子姓姬,只是在唐朝以后孔子称为孔姓。


          IP属地:广东5楼2017-12-26 14:31
          收起回复
            开始更新新的东西啦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12-26 15:34
            回复
              加油^0^~,此贴可以作为历史吧扫盲贴。
              但是个人主观想法太强,问题也不够深入,不过扫盲足够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26 17:05
              回复
                2.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个人吗?他们是什么关系?
                接着上次的讲,最早华夏是由上古八姓组成的。那这八个姓之间在进入父系社会后就会有稳定的地盘,互相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于是就会有联姻等现象,也会有对外族的战争。于是他们共同推举了一个领袖。
                最先是姜姓掌权,因为他们是当时的第一大姓。姜姓的首领被称之为炎帝。所以炎帝不是特指某一人,而是一种称谓。神农氏则是姜姓部落的一支。
                很多人认为神农氏就是炎黄时期的炎帝,这是不正确的。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虽然没有明确记载证明,但通过分析,可以确信神农氏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位炎帝。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神农氏尝百草给人们治病,所以当时他的威望是很高的,与史书记载的“炎帝势衰,轩辕代之”不符;
                二、神农氏并没有带领过部族进行南迁或大规模作战;
                三、神农氏和烈山氏并不是同一氏族。神农氏更没有发明弓箭。
                我认为当年神农氏尝百草后威望很高,人们相继依附于他,并推举他为首领,也就是炎帝。之后神农氏部族的首领先后担任炎帝,再后来神农氏部族人口过多,于是一部分搬迁到了烈山,称为烈山氏。于是烈山氏中的首领成为了炎帝。我们常说的炎帝被称为第九代炎帝。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到处都是炎陵,因为炎帝并非是一个人。


                IP属地:广东9楼2017-12-29 21:02
                收起回复
                  3.逐鹿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之前我们已经知道炎帝是当时华夏部落共同推荐的领袖。但是到了烈山氏的时候,炎帝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在姬姓部落中出现了一个叫轩辕氏的人,他渐渐得到人们的拥戴。于是炎帝带着他的部众迁往东方。从山上下来,炎帝部落到达了河南地区。
                  这是平原地区,很适合种植庄稼,于是炎帝部落打算在这里安居。他们遭遇了从东面山区过来的东夷部落。因为争抢地盘,所以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很可惜炎帝被东夷部落打败了。他们只能回到山西和陕西那一带去。
                  他向轩辕氏说其了东方的平原地区。于是两人联合,率领部众前往河南。轩辕氏就是我们说的黄帝。这一次炎黄人马联合,向占据中原的蚩尤部落发起挑战。
                  查阅很多书籍,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此时黄帝部落出现了几个人物。
                  力牧,黄帝手下的将领,也是当时战争的总指挥。
                  常先,黄帝手下将领,他发明了战鼓,从而使作战更增加了气势。
                  大鸿,黄帝手下的将领,他发现可以对作战人员进行训练,从而增加战斗力。于是人类从打群架上升为战争。
                  在这三个人的辅佐下,炎黄部落的大军向中原进发,终于在逐鹿这个地方与蚩尤部落进行决战。神话小说和史书对这一战都有记载,可以清楚知道的是,当时起了大雾。黄帝发明了指南车,于是快速的集合了部队,并向蚩尤大军发起攻击。一时鼓声向了起来,东夷部落乱成一团,这长大战以炎黄联盟的完胜而告终。
                  这一战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炎黄部落占据了中原的统治权,人口得到快速的发展。


                  IP属地:广东10楼2018-01-02 20:53
                  收起回复
                    4.黄帝是否真实存在?黄帝的姓名是什么?
                    现在我们把黄帝、炎帝、蚩尤称为华夏三祖。我前面已经讲过炎帝的问题,那么黄帝是怎么个情况呢?到目前为止,没有直接的文物表明黄帝真实存在过。但黄帝这个人却出现在很多的史书中。我考据过很多姓氏的族谱,发现他们都指向是黄帝的后人。当然在那个时期没有文字的直接记载,所以造成了现在考古的困难。
                    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后,说明黄帝是存在的,他生活在距今4600年前的时期。黄帝是姬醒部落公孙氏首领姬少典的儿子。黄帝的名字叫做公孙轩辕。也有史学家认为黄帝是轩辕氏,但我认为轩辕是他的名字。这里不列举原因。
                    在黄帝出世的时期,炎帝在八姓中的影响力下降,姬姓联盟共同推举了公孙轩辕作为首领。黄帝逐渐获得了各部落的拥护,他排挤走了炎帝。
                    炎帝向东遭遇了蚩尤的东夷集团,于是回来和黄帝联合。经逐鹿之战击败了蚩尤,取得了中原的主权。华夏进入炎黄共同主政时期。但二人发生矛盾,于是又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带着少量部众被驱逐到了淮河以南。黄帝成为了华夏的唯一领袖。
                    黄帝对华夏的治理设置了诸多官员。如主管放牧的牧正力牧,主管陶器的昆吾,主管农耕的风后,记录的仓颉,管仓库的杜康,训练部队的常先。同时他册封自己的儿子新的姓氏,用来弱化以前的八姓影响。


                    IP属地:广东11楼2018-01-23 16:19
                    回复
                      5.阪泉之战是否真实存在?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阪泉之战在中国历史上是真实记载着的,交战的双方是炎帝势力和黄帝势力。因为发生的时期过于久远,所以具体时间并不知道。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发生在逐鹿之战之前,阪泉之战后炎帝才向河南迁移的;二、发生在逐鹿之战之后,阪泉之战战败后炎帝向淮南迁移。
                      我是比较赞成后者的,因为这可以解释炎帝部落为什么会出现在湖南。那么我们大致的来复原一下阪泉之战。
                      逐鹿之战后,中原有炎帝和黄帝共同打理。八姓部落在中原得到快速发展,二者度过了一段时期的蜜月期。但很明显黄帝的势力要更强一些,已经不满足于受到炎帝的制衡。炎帝也无法忍受大权的旁落。于是炎帝的拥护者(应当只有姜姓部落的一部分)向黄帝发起了挑战。
                      炎帝这一方有先进的武器弓箭,和抛枪(用木筒装着有尖端的长棍,这样抛射的距离会更远)。黄帝这一方有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他拥有整个姬姓部落和其他部落的支持,同时他的军队是经过训练的。在阪泉这个地方进行了一场大战,炎帝输了,向南方迁徙。


                      IP属地:广东12楼2018-01-26 14:35
                      回复
                        6.蚩尤是否真实存在?他为什么会成为华夏三祖?
                        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蚩尤的存在,但是从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的流传中推出蚩尤是存在的。我国目前的56个民族中有很多民族自称是蚩尤的后人。并且根据少数民族的分布,很符合文献中对蚩尤的记载。也从侧面应证了炎黄是存在的。
                        史学家公认蚩尤是九黎族的族长,但对九黎族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九黎是姜姓部落的一部分,另一种认为九黎族是东夷的一支是在山东地区的。为此我查阅过很多资料,发现姜姓部落下没有九黎这个称呼。第二逐鹿之战发生在阪泉之战前,故不存在说九黎是姜姓的残余。第三无法解释苗族等各部散落各地。
                        蚩尤部落出现于山东,随着人口的增多,所以向河南迁移。九黎族由九个部落组成,每个部落又由九个氏族组成。在河南遭遇了炎帝部落,发生了一场战斗,蚩尤获胜了。但很快炎黄部落卷土重来,逐鹿之战后,蚩尤被击败了,蚩尤被杀了。
                        九黎族一部分向南逃跑,另一部分被炎黄接收了。被接收的九成了华夏族的一部分,并跟随炎帝西迁。向南的九黎族在安徽定居,但后来炎帝也向南去了之后。九黎族惊慌而逃,所以都躲进了深山。之后发展成为了苗族、彝族、巴族、东巴族、土族、土家族和纳西族等。


                        IP属地:广东13楼2018-01-31 18:59
                        收起回复
                          楼主一坑未填,又开一坑。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1-31 19:24
                          收起回复
                            7.黄帝的继承者究竟是谁?
                            黄帝在位的时间很长,但是黄帝死后,继承者究竟是谁?《史记》中记载的是颛顼,这是不对的。从大量资料表明,黄帝死后是少昊继位。
                            对于少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少昊是黄帝的幼子;另一种说法,认为少昊就是黄帝的长子玄嚣。我个人是比较赞同后者的。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玄嚣作为嫡长子,拥有第一继承权。第二早在逐鹿之战时,玄嚣就被委以掌管炎黄联盟在陕西、甘肃一带遗留部众。所以大权很难旁落。第三,从对颛顼的重用和帝喾掌管政权都说明黄帝死后的继承者是长子玄嚣。
                            但是玄嚣继位时已经很老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于是他将很多的事务交给了侄子颛顼来处理。这样没几年的时间,大权就落到了颛顼手上。玄嚣也就讲位置传给了颛顼。


                            IP属地:广东15楼2018-02-02 13:57
                            收起回复
                              又开一坑 建议先把100问列个表格,省的重蹈覆辙


                              IP属地:浙江16楼2018-02-03 15: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