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五帝纪》注引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
这段情节是发生在进攻乌丸的路上,还是在从乌丸回军的路上呢?
如果说是在进攻途中,有一个问题很难解释:“时寒且旱”。
看曹操进攻的时间,“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说明此时不旱,然后卢龙塞奇袭,8月白狼山大捷,“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如果是在攻击的路上,那么应该是7-8月,天气应该称不上寒,而且7月还多雨大水,这么短的时间,天气就变旱了?而且还“二百里无复水……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
“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是为了掩其不意打胜仗,而且“留辎重”并非不带辎重,“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一句说明只是辎重在后而已。既然是为了打胜仗,便没有“杀马数千匹以为粮”的道理,乌丸擅骑兵,宰杀战马对战斗力的影响很大,还不如等一下后面的辎重车辆。
可能的解释:“时寒且旱”可能是因为卢龙塞地区的特殊地形,而且“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山区是比较冷的,可能水源也少。 卢龙塞的路太难走,辎重车辆行进缓慢,为了保证奇袭效果,不得不“杀马数千匹以为粮”。
如果是回师的路上似乎也说不通。
“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是为了在攻击乌丸时掩其不意,自柳城还时既然打了大胜仗,是有足够的时间补充辎重的。如果水不可能带那么多,遇见大旱比较艰苦,那么为什么粮食也没带够,要“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呢?这种困境在轻军奇袭的时候也许说的过去,在回师的时候有点说不过去啊。
可能的解释:回师的路径选择的不好,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如果天天都要“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行军的速度自然就慢了,食物就不够了。
我的判断:应该是在回师的路上的可能性大些,因为“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那样的情况下很难想像行军速度能快,而且还能保持打破乌丸的战斗力。反观回师路上,9月曹操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速度也太慢了,所以很可能是遇见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大家认为事实是怎样的呢?
这段情节是发生在进攻乌丸的路上,还是在从乌丸回军的路上呢?
如果说是在进攻途中,有一个问题很难解释:“时寒且旱”。
看曹操进攻的时间,“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说明此时不旱,然后卢龙塞奇袭,8月白狼山大捷,“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如果是在攻击的路上,那么应该是7-8月,天气应该称不上寒,而且7月还多雨大水,这么短的时间,天气就变旱了?而且还“二百里无复水……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
“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是为了掩其不意打胜仗,而且“留辎重”并非不带辎重,“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一句说明只是辎重在后而已。既然是为了打胜仗,便没有“杀马数千匹以为粮”的道理,乌丸擅骑兵,宰杀战马对战斗力的影响很大,还不如等一下后面的辎重车辆。
可能的解释:“时寒且旱”可能是因为卢龙塞地区的特殊地形,而且“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余里”,山区是比较冷的,可能水源也少。 卢龙塞的路太难走,辎重车辆行进缓慢,为了保证奇袭效果,不得不“杀马数千匹以为粮”。
如果是回师的路上似乎也说不通。
“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是为了在攻击乌丸时掩其不意,自柳城还时既然打了大胜仗,是有足够的时间补充辎重的。如果水不可能带那么多,遇见大旱比较艰苦,那么为什么粮食也没带够,要“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呢?这种困境在轻军奇袭的时候也许说的过去,在回师的时候有点说不过去啊。
可能的解释:回师的路径选择的不好,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如果天天都要“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行军的速度自然就慢了,食物就不够了。
我的判断:应该是在回师的路上的可能性大些,因为“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那样的情况下很难想像行军速度能快,而且还能保持打破乌丸的战斗力。反观回师路上,9月曹操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速度也太慢了,所以很可能是遇见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大家认为事实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