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94,425贴子:42,500,924
  • 10回复贴,共1

中国式“买办”的前世今生(提纲)(转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自巨龙天下。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5-04 23:46回复
    这个系列文章有上中下三个部分,后面还有一个未来展望的续篇,这是一个基本的纲要。在我的写作的系列文章里,凡是分为上中下的,都有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嗯,就是传说中的有长度、有温度、有硬度,耐人寻味的那种思想性的好东西。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5-04 23:46
    回复
      买办是怎么定义的?就是代理商,代理人,或者说是交易中间人。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国外资本(政治、宗教等势力)在中国境内的代理人。在这个系列文章里,我尽量把这个词“中性化”,不置褒贬。尽量不用情绪化的文笔,影响思考的全面性。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5-04 23:47
      回复
        在中美贸易战爆发以后,对“买办”主义的批判,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宣泄式的表达方式,并不符合中国融入世界的事实。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5-04 23:47
        回复
          一分为二看问题,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买办”是一颗十恶不赦的大毒草,那又何必“改革开放”,引入外资和合作?既然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认,“放下筷子骂娘”和“数典忘祖”同样可恶。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05-04 23:50
          回复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哪怕再优秀,也会固化腐化,失去进步的动力。就算是为了平衡国内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团,也要适当引入一些外部的鲶鱼。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5-04 23:53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8-05-05 06:41
              回复
                因此这个系列文章,既不会为买办正名美化,但是也不会把“买办”批的一文不值。“水可载舟,亦能覆舟”,最重要的一点,就看你有没有驾驭的能力。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8-05-05 06:42
                回复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1949 —— 越买办,越贫弱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8-05-05 06:42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8-05-05 06:49
                    回复
                      不更了,删帖严重,去看原文吧!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8-05-05 06: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