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qy吧 关注:20,473贴子:1,993,379
  • 4回复贴,共1

【讨论】《红楼梦》的主角是那拉皇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部由张凯庆先生撰写的关于红楼梦考证的著作《新话红楼》(原名《红楼梦醒》)已经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1楼2018-06-05 20:09回复
    黛玉和湘云联诗到二十二韵“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妙玉在这夜深人静时突然诡异地出现,并打断黛玉、湘云的联诗。妙玉不让其两个继续往下联的理由是:“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此话什么意思?到“二十二”停住是谁的颓败气数?
    富察皇后与乾隆皇帝结发二十二年,本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恩爱夫妻,在二十二年时好梦戛然而止,不正是“颓败凄楚”吗?乾隆怀念富察皇后的诗中写道:“素心二十二年存,属纩何须握手言。诗谶自尤临祖道,梦祥翻恨始添盆。锦衾角枕惟增怨,落叶哀蝉非所论。追忆褘衣陈画鷁,悲生痛定尚销魂。”黛玉和湘云联诗到“二十二韵”时正是富察皇后的颓败气数,所以妙玉才出来止住。但“恨无常又到”,死神来了,谁能阻挡?
    黛玉和湘云联诗用“十三元”韵,在二十二韵时止住,妙玉又续“十三韵”,正是暗指乾隆和富察皇后结发二十二年,在乾隆十三年三月,“死神”无情的夺走了富察皇后的生命。富察皇后死后,那拉氏才有机会登上皇后之位。这就是妙玉又续联十三韵的真正含义。
    此外,黛玉和湘云联诗在“二十二”韵时止住,还有一层深意:两人联诗二十二韵共四十四句,富察皇后死期是乾隆十三年,那拉皇后死期是乾隆三十一年,“十三”加“三十一”正好等于“四十四”,到“二十二”停住是两位皇后的颓败气数。这是巧合吗?如果仅仅一、二处能对得上,可以说是巧合,但是,“三春”和“三秋”中的所有的神秘数字都和雍正、乾隆、富察皇后和那拉皇后有关,难道都是巧合吗?
    断然不是,《红楼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作者的精心设计,绝无巧合之说。
    摘自《新话红楼》


    3楼2018-06-05 20:11
    回复
      《新话红楼》洞悉红楼密语,解密红楼真相。彻底颠覆你对一代巨著《红楼梦》的认知。
      作者醉心研究《红楼梦》20多年,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红楼梦》隐写的是乾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的情史。迄今为止,红学界还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


      15楼2018-06-06 22:23
      回复
        《新话红楼》一书中,列举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了贾宝玉就是乾隆皇帝,林黛玉主要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化身,薛宝钗身上隐写了富察皇后和乾隆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两位皇后,薛宝钗的的出身、品行有一部分是富察皇后,另一部分是写那拉氏皇后,黛玉和宝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乾隆和两位皇后的情感关系隐写在黛玉和宝钗身上,“木石前盟”是乾隆和富察皇后的生死之恋,“金玉良缘”是乾隆和那拉氏皇后的情感纠葛。元春隐写两位皇后的真实身份,林红玉、王熙凤、贾探春、史湘云和香菱则是那拉氏皇后不同时期的形象。乌喇那拉氏皇后在乾隆三十年南巡期间,由于对乾隆的直言相劝,召来一场大祸,这就是“南至召祸”的真正寓意。那拉皇后几十年被冷落、受屈辱的怨气一起迸发,和乾隆发生激烈冲突,愤然剪发,要出家去当尼姑。乾隆龙颜大怒,立即派人从水路将那拉皇后送回京城。乾隆南巡结束后,那拉氏被废,魏佳氏取代那拉皇后,代行皇后职权,这就是王熙凤“梦中夺锦”的寓意。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一年后含恨而死。小说作者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将这一历史事实原原本本的还原出来。证据就存在于小说之中,张凯庆先生经认真研究后,将这些证据一一挖掘出来。


        16楼2018-06-06 22:23
        回复
          贾宝玉的生日一直是个谜,多少红学爱好者想方设法去探求宝玉的生日,甚至说宝玉的生日就是作者的生日。张凯庆另辟独径,巧妙地破解了宝玉的生日之谜,原来宝玉的生日就是乾隆皇帝的生日。这充分说明为什么作者不敢写出宝玉生日的原因,那是皇上的生日,妇孺皆知啊!
          小说中的“三春”和“三秋”是全书的关键,在三个中秋节里,暗含这几个神秘数字,这几个神秘数字就是雍正、乾隆、富察皇后和那拉氏皇后一生中的重要时刻的日子,破解了这几个神秘数字的含义,一切真相皆大白于天下。


          17楼2018-06-06 2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