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27,844贴子:104,441,195
  • 10回复贴,共1
张氏


1楼2018-08-07 12:32回复
    张氏
    张九龄、张九皋生长的时代粤北还未有客家,清以前没有关于粤北客家人的记载,客家应是清代进入粤北,最早不过明末。张九龄出生于公元978年的唐朝,前后相差600年以上,可以肯定张氏兄弟绝非客家人,而是广东历史更为悠久的广府人。广府人最早来源于秦朝五十万大军和之后不断南迁的汉人,张九龄生长的唐代刚好符合广府人的迁徙历史,所以张九龄、张九皋兄弟实为广府人无疑。
    在客家人远没来到珠三角的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张氏先祖张九龄弟张九皋第十五世孙张岘迁入东莞,现东莞、深圳、香港的张氏后裔一致以其为一世祖。从一世祖张岘公落籍东莞至七世祖浣溪公均以东莞为家,经历宋元两朝已完全融入当地,讲粤语东莞话,一如现今东莞张氏同宗兄弟村镇博夏、篁村、大朗、虎门、南沙等地。八世祖景登公于客家人还远没来到深圳的洪武二年(1369),因避苛捐杂税举家由东莞迁入大鹏叠福,至十世祖张远涧于永乐八年(1411年)迁罗湖隔塘,即今水贝村一带,再以此分家立村于湖贝、水贝、向西、黄贝岭,及香港落马洲、新屋岭林村塘上、和西贡蚝涌等地,现今这些村落全部讲粤语围头话。据水贝社区网记载,水贝立村时称隔塘,后又称水贝张家围。水贝村姓氏除上世纪60年代插社插户者之外,全部姓张。张姓源自河北清河,水贝立村始祖为张远涧,其祖历经东莞大塘下村、大鹏烟墩迁至水贝,生三子,长子张玉轩一脉居水贝,二子张靖轩一脉居黄贝岭、三子张圭轩一脉居横岗。玉轩之子松月生四子,长子思月居水贝,二子爱月居向西、三子怀月居湖贝。每年九月重阳祭祖后全村共享大盆菜宴。历史文化遗物之一是现今位于东门的思月书院,从前是水贝村人的祠堂和读书的书院;之二是现今深圳中学创始人为水贝村人张宣林。从八世祖起,张氏在深港定居已有640多年,而客家到清后期才来深圳,不过一两百年光景,其历史与莞宝广府张氏相比显得非常短暂。张氏自入东莞直至现在共计880多年,从一世祖之后,期间均讲粤语莞宝话,可以肯定是广府而绝非客家。
    据文献记载,湖贝历史上为深圳墟发源地之一,村内湖贝路北侧的怀月张公祠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湖贝立村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朝时期张氏爱月、思月、怀月、念月4兄弟分别在向西、水贝、湖贝立村,张爱月的叔叔张靖轩则创建了黄贝岭村。湖贝哺育了张氏家族、老深圳墟、深圳人。黄伟文说,“深圳墟”的建立、维护与发展,就是张氏村落共同经营的结果。湖贝建村于明代,地处罗湖区东门商业圈的中心位置。追溯到百年前,它与周边的黄贝岭、向西村等,组成了深圳墟,位于当时行政中心南头到军事重镇大鹏所城的必经之地,亦在连接香港到广州的交通要道上。借助深圳河和清水河两条水路,深圳墟又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商贾云集。湖贝为三纵八横典型广府建筑格局,东、南、西、北四坊,西边是怀月张公祠,东侧古建最多,保存价值也最高。湖贝村内随处可见的雕花屋檐是“灰雕”,记录着悠远年月,显现出昔日广府建筑的荣光。在很多地方,深圳被描述为从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在对深圳发展奇迹夸赞的同时,深圳或者昔日的宝安、新安地区的历史被遮蔽了。其实深圳地区一千多年的历史是连续不断的,湖贝恰好和深圳的历史吻合。比如,深圳地名就是来源于深圳河边的深圳墟,深圳墟则是由包括湖贝在内的张氏一族所建设。湖贝古村的基本格局很完整,所以它和深圳的历史是零距离。贝古村不是简单的几百间老房子,她是深圳的历史标识,是深圳发源地的物质证据,湖贝承载了深圳的历史,不只是一座小渔村,湖贝可以说是深圳人所共有的文化资产。”
    深圳民俗专家廖虹雷告诉记者,湖贝古村保有三纵八横的村落结构,保存有清嘉庆九年重建的宗祠,另有门楼、水井和200多间民居,是典型的广府坊巷式排屋村。历史上的湖贝村商业文化基因很发达。整个张氏家族非常团结,所以才能保证深圳墟长盛不衰。当年对深圳墟的改造,就应该遵循对文化遗存保护的五个原则:原址、原材料、原结构、原功能、原生态。(部分摘自深圳商报)


    2楼2018-08-07 12:33
    收起回复
      蔡氏
      蔡氏在深圳的最早落脚点,是今天的宝安区松岗镇沙埔围村,规模宏大的“沙浦蔡公祠”就坐落期间,为三间宽三进深两天井的广府建筑布局。祠堂内有蔡屋围赠送给祠堂落成的一块匾,上书“兄弟同源”。原来沙浦村的蔡姓,与市区蔡屋围的蔡姓系同出一脉。不仅如此,连东莞、香港和广州番禺的蔡姓也同祖。祠堂右侧有一座“进士第”,为二进四开间的广府式建筑,由当时的进士蔡学元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大门上镶有红色细砂岩匾额,上刻“进士第”三个大字。据了解,原“进士第”外东、南、西面都有围墙围住,东围墙有门楼,西围墙有小门出入,南面有鱼塘。但是由于岁月沧桑,现在都难觅踪影。只有原来鱼塘边上几棵苍老的榕树,至今仍屹立在“进士第”一旁。
      在沙浦旧祠堂“乐圃蔡公祠”前,有四块由蔡学元树立的花岗石“进士碑”,历经200年雨淋日晒,至今依然岿然不动。“进士碑”立在一对旗杆石上。据介绍,旗杆石是明清时期专为村中子弟取得科举功名者树立的纪念碑。石碑两两组成一个夹子形状,以便固定挂有锦旗的旗杆。这四块“进士碑”上刻着同样的正楷碑文:“钦取咸安宫官学教习蔡学元立,嘉庆戊辰科进士”。当年,蔡学元荣登进士后返回乡里,建筑进士第,又在祠堂前树立进士碑,其欣喜之情和踌躇满志之态,200年后记者似乎仍能够感觉到。
         据沙浦村老人介绍,蔡姓的由来悠久。上古时候,周武王建立周朝,分封诸侯。其中武王的弟弟叔度,被封到蔡邑,建立蔡国,即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一代,于是形成了蔡姓。
         蔡姓开始时生活在渭水流域,后来部分迁至今天的河南兰考,又迁福建莆田,后迁珠玑巷,再迁东莞虎门长安沙头墟下分散各地。所以在广东的蔡氏宗祠里,常常见到的一幅对联是“莆田世泽,渭水家声”。
      沙浦围社区历史悠久,早在500多年前蔡氏祖先迁至此地,定居后形成村。社区内有距今约500多年历史岭南风格砖瓦结构的古村落,房屋及巷道整齐,村前有鱼塘,村内有多间别具特色的祖祠。社区在积极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组织社区居民组建舞蹈队、龙舟队、篮球队等,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明中叶(1440年后),蔡氏到达深圳,在宝安松岗沙蒲建村立业至今已500多年。到清初复界后,蔡氏跟随陈氏,迁居到今天的蔡屋围立村,初名赤坎,后也称陈家围。清中叶以后,蔡氏族人繁衍甚多,他们大量兴建围墙、围门以防卫,村名也更改为“蔡屋围”。较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原先蔡屋围不姓蔡,是陈姓人的围村,300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陈氏从松岗沙埔围请一名蔡姓长工养鸭,后来蔡姓青年成家立室,买田起屋,子孙后代日益增多,老家沙埔围村的蔡氏也陆续迁居而至。结果,外来的蔡氏反成为该村主人,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仅有几户陈氏及其他姓氏人家。根据1986年罗湖区蔡屋围村所抄录的《蔡氏分谱》所记,蔡基俊为蔡屋围的开基之祖。他的兄长蔡法俊,在沙埔围村建村,弟弟蔡洪俊,则迁居到香山县上栅乡。
      蔡屋围曾建两座宗祠,而现在,这两座宗祠都早已改作民居,林立的高楼也取代了往日的蔡氏旧村。


      3楼2018-08-08 13:10
      回复
        黄氏
        福田村别名隔田,人口2413人,方言为粤语围头话,面积26.02公顷,位于中心区东面,主要分布在深南大道以南,滨河大道以北,皇岗路以东,华强路以西。村民姓黄,也有少数姓梁。南宋光崇、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福田黄氏始祖黄金堂第四子黄酉孙迁到松子岭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名为福田村,含意得福于田。又传因福田人有田与其他村庄一田之隔,故一直以来又称隔田,福田人也被称为“隔田佬”。
        福田村是深圳大村庄,田地多达一万亩以上,范围北至笔架山,南至深圳河,东至华强路,西至皇岗路。当年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福田村民全力支持果家建设,以几百元一亩的价格将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奉献给特区建设,并参与深圳很多主干道和项目建设。
        福田村人淳朴、勤劳,在经济转型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融合社会;并以包容、平等、服务的心态与前来的建设者相处,并服务于他们。为了让村民及外来居住人员有个文化活动平台,福田村(股份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图书馆等设施,组建各种文体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服务本地居民和外来劳务工,形成福田村特有的文化品牌,如贺岁杯运动会、迎新联欢会、庆元宵千人盆菜宴,福田周末文化集市等等。
        福田村人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福田村新一代青年除了承传上一代的淳朴民风外,还具有求真务实,勤劳好学的品质,村里年轻人求知上进、好学成风。现全村青年有100多人读上大学,其中有30多人到国外留学,他们当中有很多已学成归来并投身建设家园之中。


        4楼2018-08-09 14:18
        回复
          深圳广府黄氏村落与黄舒
            深圳广府黄氏的古村落不少,村里的家祠和族谱都提到黄舒———福田上沙黄氏、下沙黄氏、上梅林黄氏、南山北头村黄氏,还有宝安区的上合村黄氏等村民们都为之自豪。
            上沙村的怀德黄公祠,灰瓦覆面,在祠门的两侧,嵌着大理石的祠联:“参山衍派,椰树长春”。相邻的下沙祠堂里,则可以看到“泽传参里,声讫程乡”的祠联。南山区北头村的黄氏,自元朝起就在这里立村,至今还保留有清同治年间所编的族谱,其中记载宝安人黄舒“生八子,分居各处,绵绵瓞瓞”。宝安上合村黄氏宗祠的第二进,有一个清代重修的“孝行流芳”的牌坊,据彭全民先生介绍,深圳地区共有4处纪念黄舒的牌坊,现在只有这一处仅存,牌坊正面上刻“奉旨旌裱”,两侧有对联:“西晋伦常南粤士,六年庐墓一生心”,背面对联“名开子舆当日里,孝传司马鰄朝人”。
            显然,深圳广府黄姓村落与黄舒有密切关系,而彭全民先生告诉记者,还不能证实这些古村都是黄舒后裔。虽然相隔的数百年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还不得而知,不过,这种现象很好地说明了黄舒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5楼2018-08-09 14:23
          回复
              在福田区的版图上,上沙和下沙相邻而居,先祖是1100多年前唐末的黄峭山。此人曾任浙江、两广的军务,宋朝时先后被追封为侍正学士、刑部尚书、太子少保。黄巢之乱,他迁入闽北邵武和平镇。吸取皇室子嗣争名夺利的教训,他命各房只留下长子,其他的子孙到外地创业,还留诗一首(见题头)作为日后黄氏后代相认的“密码”。
              沙头上沙黄氏,立村已经900年左右,黄金堂为开基立业的一世祖。上沙村曾叫“椰树村”,村内怀德黄公祠所题的“椰树长春”,表达的是族人的良好愿望。福田村黄氏,来源于上沙黄氏。公元1192年,黄金堂的第四个儿子黄酉孙,迁到松子岭的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村名后来定为“福田”。
            上梅林黄氏,则是下沙黄默堂的后代,建有“梅庄黄公祠”。800多年前,黄峭山后裔黄默堂在下沙建村,成为下沙的一世祖。
              下沙最出名的是下沙大盆菜,黄老伯告诉记者,吃“大盆菜”源自宋代,明朝时被称为“新安盆菜”,原来用木盆,现在用不锈钢盆一层层放入十几种菜,最上面是鸡鸭,寓意“百鸟归巢”、企盼团圆。下沙人每逢喜庆都会用大盆菜宴请宾客,族人自立村以来就有元宵节吃大盆菜的传统,每到正月十五,搭灯棚、点花灯、唱粤剧,全村老少欢聚一堂,很是热闹。
            黄姓,是深圳百家诸姓中有史料记载的最古老的原住民。早在东晋时期,黄氏就从中原来到深圳并定居于此。 以广九铁路为界,深圳西部包括整个市区和珠江口东岸肥沃富裕的平原地区分布着广府人,南山区的黄姓,属于广府系,于宋初定居在深圳南山片区,因来得早,黄氏先祖便把族群村落建在沿江、沿海一带水路交通发达之地,如南山区北头村。
            深圳北头村,东至南山大道,南至创业路,西至前海路,北接桂庙路。这个与“南头”相对应的村落里,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黄氏宗祠。从宗祠的规模和保存现状可知:北头村黄氏,财力绝对够雄厚!后来收集资料,也证实了黄氏一族人丁财旺的事实。
            据考证,南山黄氏早在明初八世祖庆祥公时,就因挖鱼塘获利后成为大族。有了原始财富积累以后,独具慧眼的黄氏先祖,就开始购地,一亩两亩的都是“湿湿碎”,黄氏一出手,直接买了个岛!乾隆二十四年(1759)黄庆祥购长洲地四十九亩,同是八世祖的黄庆联购五十五亩,黄氏一族取得了对岛内土地的拥有权。乾隆五十四年(1789),黄刚业从官府发给的执照中,获得了对荒地的开垦权,又使黄氏的土地增加了九十七亩。至道光末年,黄氏掌握了长洲大湾、中湾、西湾(巽寮湾)全部土地和砂浜。
            黄氏在香港买岛,但没有在岛上兴建祠堂,可逢年过节,从深圳北头村走出去的黄氏后人,都会如候鸟返巢般回到这里,在宗祠内举行追踪溯源的祭祖活动。


            6楼2018-08-09 14:28
            回复
              八百年的深圳广府古村,五个朝代的岁月印记
              迳口村东靠龙华新区观澜街道,南临白花社区与碧眼社区,西接光明中心区翠湖社区,北倚公明楼村社区。辖区有四个居民点,为迳口新村、迳口旧村、果林村以及马头岭村,总面积达5.02平方公里,拥有800多年历史。因村中坪嶂山与东莞分隔,仅有一条通往东莞,而取名迳口。迳口村世居民系为广府民系,当地方言为粤方言深圳西路白话,开村始祖为黄氏族人,在光明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八百年屹立不倒的迳口黄氏大宗祠
                近日,记者来到光明新区光明办事处迳口社区,步行不到10分钟,一座庙堂式的红灰色宗祠映入眼帘:顶有双龙戏珠之装饰,栩栩如生;梁有龙踞虎盘之画壁,庄严肃穆;柱有明清风韵之红墙,巍峨古朴。正门上的牌匾“黄氏大宗祠”几个大字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光彩照人。
                相传,黄氏大宗祠始建于800多年前的南宋。据迳口祠堂管理委员会主任黄广华介绍,当时建宗祠时,村中黄氏各家各户都有捐钱,整个建筑是按当时深圳的宗祠建筑风格建造的。据了解,黄氏大宗祠是深圳地区最古老的宗祠之一,后来大宗祠几经破坏,又经多次修复,古祠基本保留了它的原貌。


              7楼2018-08-11 10:59
              回复
                  黄氏大宗祠为长方形结构,呈阶梯递增状,从前门往里延伸,依次是大门、前栋、天井、中栋、天井、后栋,内分大堂、祭室场所和开会、休息场所等,前栋和中栋为主要的祭祀场所,后栋则为先祖灵牌所在之地。整座建筑占地200多平方米,由大量的明代红山岩建造而成。在前栋,大门上有一块牌匾上写着刚劲有力的“维则堂”三个字。在中栋,共有四根大石主立柱,其中位于后面的两根圆柱为明代时建造的,系“红山岩”材料,石柱偏红,高约8米,直径0.7米,由于时间的变迁,石柱表面略显斑驳,但其厚实的柱心依旧坚挺;另外两根长方体石柱为清代时用花岗岩做成,柱子上有雕花,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斑驳。宗祠的外墙,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明代的青砖。据黄广华说,这种青砖很重,而且经久耐用。
                  最近修葺祠堂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请了深圳下沙有名的古建筑修复工程队来做修补。在古代,黄氏族人用最好的材料建造宗祠,用最美的图画装点宗祠,都是为祭奠先人,让黄氏后人能够光宗耀祖、保享平安。据说,历代黄氏族人所出大官和富户都会捐款修葺宗祠。黄氏后代有很多人移居海外,成为华人华侨,每年清明、冬至、春节等重大节日,黄氏的海内外族人都会前来祭祀。


                8楼2018-08-13 09:41
                回复
                    据黄氏族谱记载,黄氏族人是元代后期从福建迁入光明原迳口村,他们在当地开荒种田,开枝散叶,至今仅迳口新村就有138户黄姓人家。黄姓后人不仅种田植树,还学文习武、经商从政,黄氏祖上人才辈出,历朝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清朝光绪年间,黄氏家族曾出过两名文官和一名武官。据记载,光绪22年间,黄镜光和黄鹏骞任常戴蓝翎;光绪2年间,黄保全任皇帝的御前侍卫。黄氏大宗祠供奉了黄氏的祖上先人灵位、记载黄氏历代名人和贤人,让后人祭祀参拜,保佑黄氏家族平安。
                    至今祠堂里仍能看见3个牌匾,也叫功名匾。据介绍,原本祠堂内共有8个牌匾,但清代时由于某些原因遗失了5个。保存下来的这三个均为当时的古木雕制。最近一次翻修祠堂时,这3块功名匾也得到了修补。其中两块功名匾上写着“旨赏戴蓝翎”,另一块写有“钦点御前侍卫府”字样,现在的它们木雕鎏金,红金相映。黄氏祖传下来的“御前侍卫府”竖匾,应该是黄氏族人黄保全被宣召进宫当上“御前侍卫”后,其族人为炫耀门庭,光宗耀祖,特在迳口村黄氏大宗祠中栋的侧边脊檩前悬挂的。
                    歌名战争年代,黄氏大宗祠曾是东江纵队麦敬堂团部驻点,部队在宗祠前修整练兵。迳口、圳美、楼村、黄江都有青年参加东纵部队,歌名队伍不断壮大,后与民党国的部怼在迳口平火垄和马石迳打了两场大仗。据记载,东江纵队北撤前,麦敬堂一部曾与民党国徐东来部王文光团在迳口进行过几次激烈战斗。迳口平火垄那一战从下午4点打到晚上8点,而在马石迳的那一战时间更长,从早上8点一直打到晚上9点,战斗十分激烈,麦敬堂一部成功地阻击了国党民队军的进攻。据村民介绍,有一名游击队员在迳口牺牲后,黄氏村民将其掩埋,并设了一个小纪念碑,后来统一搬迁到了圳美社区石介头村设立纪念碑。
                    黄氏宗祠在风雨中矗立了800多年,先后经历过破损、火烧、漏水、倒塌等灾难,但现在的它仍然完好地屹立在那,这也与子孙后代的保护和坚守有很大的关系。


                  12楼2018-08-14 16:47
                  回复
                      在祠堂内有这样一块功德榜,上面写着:“迳口村黄氏大宗祠后栋,因火灾倒塌百年有许。村弟子黄海林自幼移居沙井,长大后事业有成,心系家乡,个人捐资二十五万元重建祠堂后栋。族人对其感激有加,特立此榜,以表其功德。公元贰零零贰年拾月贰拾日立。”如今的黄海林已经年近60岁,住在宝安沙井,做着建筑工程的生意。黄广华向我们介绍说:“黄海林12岁时离开迳口村,现在仍有一些亲戚在迳口。由于当时的迳口比较穷,捐款都是他一个人出资的。他说修缮祠堂是光宗耀祖的大事,风格也是仿明代的样式。”
                      最近一次翻修黄石大宗祠是在2014年12月。在黄广华等人的组织下,300多居民自发地进行捐款,总共筹集到60万元。这次翻修是针对中栋的漏水问题,常年的漏水导致墙体、木梁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修缮迫在眉睫。在请教了广东省专业的文物保护机构专家之后,他们给出的意见是尽量保存古物风格和原貌,只做必要的修补。历经两个月,黄氏宗祠终于修缮一新。如今的它不仅仅承担着逢年过节的祭拜之用,还是迳口麒麟队的操练场所,老旧的祠堂也渐渐热闹起来了。迳口社区黄氏宗祠的保护离不开黄氏家族后代的努力,也离不开的有关部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黄广华对记者说:“黄氏宗祠是现代文明和古代建筑的结合,我们希望能好好保存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17楼2018-08-15 20:48
                    回复

                      (以上内容综合自宝安日报、深圳侨报、南方都市报)


                      18楼2018-08-18 0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