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妙观初机》是静修法师根据摩诃止观而总结出来的,适合于我们初学止观的人,因为摩诃止观的量太大了,专门在佛学院也要学三年,而《妙观初机》,我们可以仅仅化一天时间,就把这本《妙观初机》讲完。
这个浓缩差不多就要浓缩了好几百倍,至少要浓缩一、二百倍。这样浓缩以后,我们知道《摩诃止观》整大部,它完全是根据它的一个最核心的一个观法告诉我们怎么修。但《摩诃止观》是非常广大的、非常广大的一个体系,无论是在教相上的印证、是从修行的面,还是破法的一个深度,都在阐述法的核心的理论。这是在《妙观初机》里面点到的一个观要的修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让我们悟到《摩诃止观》的要决。
所以我觉得这《妙观初机》它实际上重点在观上,教的东西是非常少的,基本上没有讨论什么教,引经据典的东西也特别少,主要是教我们怎么样下手,怎么样最直接的用功。我今天讲《妙观初机》,我愿意把真正《摩诃止观》里面的核心,《摩诃止观》里面的窍诀和盘地给大家讲一下,所以大家要珍惜这样的一个因缘。学《摩诃止观》要三年时间,但是今天用一天时间,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地让大家切入到如何去修习《摩诃止观》的要点、用功的窍诀和方法,让大家去体会一下。
《妙观初机》序,
静修法师。
首先我们讲静修法师。静修法师是民国时期天台宗的一位大德,他是谛闲大师门下的一大弟子,他跟静权法师、静慧法师还有天台宗的宝静法师、倓虚大师都是同学,他们的关系非常要好,而且个个都是成就者。
谛闲大师,他在我们椒江白云山出家,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本来是在药铺里面,开过药店,也懂得点中医的。他出家以后先到白云山,再到国清寺禅修。后来他开悟以后又闭方便观,以后他弘法利生,在宁波观宗寺就开了天台宗的学佛班。当时静修法师、静权法师、宝静法师、倓虚大师,一大批的天台宗的人才跟谛闲法师学,他们都非常有成就。所以说天台宗的法师们在修和学上都是非常的利害。因为他们学得非常扎实,理论非常扎实,讲经又特别善巧,所以,历来讲经法师基本上都是天台宗的法师。
静修法师他的主要著作是他的《教观纲宗》的科释,这是我们现在学习天台宗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书。《教观纲宗》是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书,静修法师的科释最重要的一个参考书,他解释了《教观纲宗》。和《天台四教仪》这一类书一样,都是我们学教的基础书。而这本《妙观初机》,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据大部止观之观法。制此短篇。嘉惠後学。意甚殷也。
静修法师他这部《妙观初机》,是根据大部《摩诃止观》制成的短篇。《摩诃止观》称大部,也称谓圆顿止观,也称为妙止观。也就是说《妙观初机》这本书非常短,内容又非常的浅显,我们很多人一看就懂了。
静修法师制这部《妙观初机》的心意是“嘉惠後学”,意思是给予我们后学的人,提拨我们后学的人,让我们后学的人在止观上得到真正的法意。他这种慈悲心是非常殷切的,让我们感恩静修法师为我们作了《妙观初机》这本书。
少湖居士。谋于云韶居士。刊印传布。广植佛因。并嘱爲之序。
少湖居土和云韶居士,他们商量要把《妙观初机》的书印刷出来,加以流传。使大家都能够普遍地种下成佛的种子。“广植佛因”,广是普遍、非常广大,让普遍的众生通通都能够种植成佛的因。“并嘱为之序”,就是嘱咐把它写一个序。
性澈欢喜赞叹。义不可辞。兹就平昔所知者。述之如次。
写序的这个人非常欢喜赞叹,这个事情容不得推迟,必须要去做,必须要去写。他根据平常所知道的事情,然后再讲叙法师的功德以及跟他本人的一些因缘。
2法师精研台教。数十余载。三观相应。时在定中。
静修法师他在精深的研究、非常详细的研究天台宗的教研。因为天台宗的教研博大精深,做为一个法师话也是非常不容易,要想把天台教理研究透话要化数十余载,就是几十年时间。
“三观相应”。其实说天台教观,你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对这个教理越来越透切,越来越明了。对修止观的方法越来越善巧。天台止观是要长时间对这教理加以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把握它的妙理。一边研究教理,一边平常有空时用空、假、中三种止观加以修习。三种止观在修的时候三观相印,三观相印了以后你就会开发智慧。
“时在定中”。他平常的时候这个心都安住在定中,因为经常在修观,所以说他的身心就和定相应。当止观功夫成熟以后,他的心一般不会被世俗的环境、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扰乱,心可以保持不动,常常跟定相应。
曩者讲筵遍东南。难以算计。
他的讲法,在我们中国遍布了我们东南一带。以我们江浙一带为主,听法的人非常多,到处有人请他去讲法。听法的人都获得了法益。
凡学天台宗,你在听法的过程中,智慧就会一点一点开起来。通常我们听闻教理,尤其是天台宗教理,是智者大师从大智慧海里面流出来的。讲法的法师自己在讲的过程中,也在开智慧,听法的人在听的过程中,也会不停地开发智慧。
听法人在听的过程中就获得了一些利益。有些是世间利益,可能回去以后心量就打开了、就大度了,做任何事情就自在了、解脱了。有些是在修禅定的时候就跟妙法相应了,身心获得非常愉悦的感受。有些可能是跟智慧相应了,智慧开发了以后处理任何事情都恰到好处。有些是慈悲心开发了,跟任何人都非常有善缘。
听法的人都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利益,无量无边的利益,不可以用数量来算计。我们凭凡夫的肉眼也不能评价有多少大。
近年息影杭州圣水寺。领衆讲习。晓夜精勤。督策綦严。
在写序的那几年前,他住在杭州的圣水寺,领着大众来讲天台教。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非常精尽为大家讲经,督策大家老实的去修止观。在威严上要求非常严格,对修止观各种各样的条件,要求也非常的高。
虽道粮未充。衣食单薄。而诸大弟子。皆法喜充满。
道就是佛道,粮就是知粮。虽然我们佛道上的知粮还没有充足。我们学佛法衣食也不充足,在物质条件比较单薄、环境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因为有法师的讲经说法,大家听了以后法喜充满。法喜充满了,也不在乎有物质。真正有佛法的地方,那怕就是物质条件差点,也会有很多的信众过来听法。
出家人(师父)若是有钱财的,弟子可以依止。师父有法的,弟子可以依止。师父又有财又有法,那么这个师父是最好的师父,很多弟子都可以跟他学。在物质上又好,学了又好,所以是最好的法师。还有一种师父呢?法也没有,财也没有(住也住不下),这样的法师弟子就可以离开他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师父,你要么有财(就是福报厚),很多居士都会来供养,那么这个道场很多出家师父都会进来。还有一种你会讲法,但是福报并不大,大家就是艰苦点也会进来。还有一种,法也有财也有,这种是最好的师父了。还有一种就是什么都没有,财也没有,法也没有。这样的师父,弟子招呼都不用打就可以离开他。在佛法里面,法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师父有法的话,那怕就是没财你也要跟着他学。
这个浓缩差不多就要浓缩了好几百倍,至少要浓缩一、二百倍。这样浓缩以后,我们知道《摩诃止观》整大部,它完全是根据它的一个最核心的一个观法告诉我们怎么修。但《摩诃止观》是非常广大的、非常广大的一个体系,无论是在教相上的印证、是从修行的面,还是破法的一个深度,都在阐述法的核心的理论。这是在《妙观初机》里面点到的一个观要的修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让我们悟到《摩诃止观》的要决。
所以我觉得这《妙观初机》它实际上重点在观上,教的东西是非常少的,基本上没有讨论什么教,引经据典的东西也特别少,主要是教我们怎么样下手,怎么样最直接的用功。我今天讲《妙观初机》,我愿意把真正《摩诃止观》里面的核心,《摩诃止观》里面的窍诀和盘地给大家讲一下,所以大家要珍惜这样的一个因缘。学《摩诃止观》要三年时间,但是今天用一天时间,用最短的时间,最直接地让大家切入到如何去修习《摩诃止观》的要点、用功的窍诀和方法,让大家去体会一下。
《妙观初机》序,
静修法师。
首先我们讲静修法师。静修法师是民国时期天台宗的一位大德,他是谛闲大师门下的一大弟子,他跟静权法师、静慧法师还有天台宗的宝静法师、倓虚大师都是同学,他们的关系非常要好,而且个个都是成就者。
谛闲大师,他在我们椒江白云山出家,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本来是在药铺里面,开过药店,也懂得点中医的。他出家以后先到白云山,再到国清寺禅修。后来他开悟以后又闭方便观,以后他弘法利生,在宁波观宗寺就开了天台宗的学佛班。当时静修法师、静权法师、宝静法师、倓虚大师,一大批的天台宗的人才跟谛闲法师学,他们都非常有成就。所以说天台宗的法师们在修和学上都是非常的利害。因为他们学得非常扎实,理论非常扎实,讲经又特别善巧,所以,历来讲经法师基本上都是天台宗的法师。
静修法师他的主要著作是他的《教观纲宗》的科释,这是我们现在学习天台宗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书。《教观纲宗》是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书,静修法师的科释最重要的一个参考书,他解释了《教观纲宗》。和《天台四教仪》这一类书一样,都是我们学教的基础书。而这本《妙观初机》,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据大部止观之观法。制此短篇。嘉惠後学。意甚殷也。
静修法师他这部《妙观初机》,是根据大部《摩诃止观》制成的短篇。《摩诃止观》称大部,也称谓圆顿止观,也称为妙止观。也就是说《妙观初机》这本书非常短,内容又非常的浅显,我们很多人一看就懂了。
静修法师制这部《妙观初机》的心意是“嘉惠後学”,意思是给予我们后学的人,提拨我们后学的人,让我们后学的人在止观上得到真正的法意。他这种慈悲心是非常殷切的,让我们感恩静修法师为我们作了《妙观初机》这本书。
少湖居士。谋于云韶居士。刊印传布。广植佛因。并嘱爲之序。
少湖居土和云韶居士,他们商量要把《妙观初机》的书印刷出来,加以流传。使大家都能够普遍地种下成佛的种子。“广植佛因”,广是普遍、非常广大,让普遍的众生通通都能够种植成佛的因。“并嘱为之序”,就是嘱咐把它写一个序。
性澈欢喜赞叹。义不可辞。兹就平昔所知者。述之如次。
写序的这个人非常欢喜赞叹,这个事情容不得推迟,必须要去做,必须要去写。他根据平常所知道的事情,然后再讲叙法师的功德以及跟他本人的一些因缘。
2法师精研台教。数十余载。三观相应。时在定中。
静修法师他在精深的研究、非常详细的研究天台宗的教研。因为天台宗的教研博大精深,做为一个法师话也是非常不容易,要想把天台教理研究透话要化数十余载,就是几十年时间。
“三观相应”。其实说天台教观,你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对这个教理越来越透切,越来越明了。对修止观的方法越来越善巧。天台止观是要长时间对这教理加以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把握它的妙理。一边研究教理,一边平常有空时用空、假、中三种止观加以修习。三种止观在修的时候三观相印,三观相印了以后你就会开发智慧。
“时在定中”。他平常的时候这个心都安住在定中,因为经常在修观,所以说他的身心就和定相应。当止观功夫成熟以后,他的心一般不会被世俗的环境、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扰乱,心可以保持不动,常常跟定相应。
曩者讲筵遍东南。难以算计。
他的讲法,在我们中国遍布了我们东南一带。以我们江浙一带为主,听法的人非常多,到处有人请他去讲法。听法的人都获得了法益。
凡学天台宗,你在听法的过程中,智慧就会一点一点开起来。通常我们听闻教理,尤其是天台宗教理,是智者大师从大智慧海里面流出来的。讲法的法师自己在讲的过程中,也在开智慧,听法的人在听的过程中,也会不停地开发智慧。
听法人在听的过程中就获得了一些利益。有些是世间利益,可能回去以后心量就打开了、就大度了,做任何事情就自在了、解脱了。有些是在修禅定的时候就跟妙法相应了,身心获得非常愉悦的感受。有些可能是跟智慧相应了,智慧开发了以后处理任何事情都恰到好处。有些是慈悲心开发了,跟任何人都非常有善缘。
听法的人都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利益,无量无边的利益,不可以用数量来算计。我们凭凡夫的肉眼也不能评价有多少大。
近年息影杭州圣水寺。领衆讲习。晓夜精勤。督策綦严。
在写序的那几年前,他住在杭州的圣水寺,领着大众来讲天台教。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非常精尽为大家讲经,督策大家老实的去修止观。在威严上要求非常严格,对修止观各种各样的条件,要求也非常的高。
虽道粮未充。衣食单薄。而诸大弟子。皆法喜充满。
道就是佛道,粮就是知粮。虽然我们佛道上的知粮还没有充足。我们学佛法衣食也不充足,在物质条件比较单薄、环境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因为有法师的讲经说法,大家听了以后法喜充满。法喜充满了,也不在乎有物质。真正有佛法的地方,那怕就是物质条件差点,也会有很多的信众过来听法。
出家人(师父)若是有钱财的,弟子可以依止。师父有法的,弟子可以依止。师父又有财又有法,那么这个师父是最好的师父,很多弟子都可以跟他学。在物质上又好,学了又好,所以是最好的法师。还有一种师父呢?法也没有,财也没有(住也住不下),这样的法师弟子就可以离开他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师父,你要么有财(就是福报厚),很多居士都会来供养,那么这个道场很多出家师父都会进来。还有一种你会讲法,但是福报并不大,大家就是艰苦点也会进来。还有一种,法也有财也有,这种是最好的师父了。还有一种就是什么都没有,财也没有,法也没有。这样的师父,弟子招呼都不用打就可以离开他。在佛法里面,法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师父有法的话,那怕就是没财你也要跟着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