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游吧 关注:6,053贴子:945,511
  • 13回复贴,共1

本作继续链接前作剧情,进行剧情推演。先发注意事项:1.只收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作继续链接前作剧情,进行剧情推演。
先发注意事项:
1.只收常驻q群玩家,短期玩家不用报了。
2.欢迎加入大靖之耻,群聊号码:375493415
必须加入。
3.支持py,支持一群一群py,楼主喜欢看谍战和阵营对抗。
4.想看前作剧情的话可以看楼主主页或者进群私聊楼主。
5.本贴还是很有改编为小说的潜力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9-22 22:33回复
    先拿二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9-22 22:35
    回复
      本作的新老东西
      1.老玩家依然对原角色有预定报名优先权
      2.引入脑控系统,上帝为了游戏方便让诸位玩家的角色回京,相应的,上帝对玩家作出让步。诸如西北都护、塞王之类的角色,就算角色在京,只要平安无事,仍可对自己治下人马发布号令,并且具有即时效应。
      想要打破这种状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软禁,另一种是屠戮。
      软禁,即把这位玩家控制起来,该玩家对属下部队发号命令的能力失去。
      屠戮,即干掉这个角色,让玩家无法再发布命令。但是,该玩家在死后三回合仍可以对治下人马发布命令,其治下人心会在三回合内消散(根据角色死亡后的作为决定程度,但三回合后死亡角色的威望必将跌倒谷底)
      死亡玩家操纵完上过程后即可重新报名,允许报其子嗣继续“尝试”控制其父的势力(即一旦有角色死亡京外势力就慢慢向玩家敞开了)。
      允许两种情况联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9-22 22:36
      收起回复
        剧情衔接:

        当平西大营一举打到玉门关之日,既是蜀皇威望鼎盛之时,也是中央濒临破产之时。
        世宗再先帝基础上,又分裂出更多的地方大员,还下派道监察御史,分上中下三省以提升官威,又有连年扩军征战不止,地方民意早已蓄积已久只是尚未爆发。
        然而,发迹于田野,这句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就算先前建立了科举制度,世宗面对的政敌始终多如牛毛,随时都有发生兵变的可能,加上世宗生性多疑,全国又是名义上统一,所以世宗始终没有让全国放弃军备状态,对平民的积压更是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世宗南征北战多年,身子骨一直是靠着精神强行支撑着。然而,世宗并没有渡过一个安稳的晚年。
        四只变民武装,在荆北、河南、川南、晋西四省同时爆发,大有围困直隶之势。而每一只变民武装规模都达到了万人以上,还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膨胀。省司一时间没有准备,难以应付,各州县相继告急,何况之前世宗抽调各州卫兵组营,各省兵力本就不足,对于各科举上任的省司官员可更是雪上加霜。
        一时间,朝廷震惊,所有的成见都不得不放下。
        有大臣建议,既然已收复玉门关,只要据关而守,大田目前元气已伤,无论如何也难以南下。所以应赶快调遣各军营南下平乱,相信变民很快就会平定。
        但是世宗不以为然。世宗反对条件如三,其一,大田皇帝乃是拜马帝国三皇子,对于中原而言其就是象征着拜马,若大军持续追击,一举击溃大田,则对于帝国是极大鼓舞,对于中原历史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拜马不可战胜的神话将不复存在;况且北方大元崛起,将大军安于北方可随时应对大元的威胁。其二,如今朝廷粮草金银紧缺,大军南下也损耗巨大,且大军目前疲于作战,本身尚待修整,若急于南下,恐作战不利还被反噬,岂不是事倍功半吗?其三,变民不过蛐蛐短见之人,帝国正值上升时期,这时候跳出来就是违背历史的年轮,是自寻死路;何况各省卫兵尚足,只要坚壁清野,变民不久将自行解散。
        其实,世宗心里还有自己的小算盘。
        世宗明白,不久后自己将离开人世,而自己的三个儿子却尚不成熟,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所以这些个变民就是他送给下一任皇帝的一份大礼,他巴不得这些变民可以闹得久一点,让他的儿子来收拾他们。而且,世宗其实察觉到了,四只变民,一夜之间,四万多人起义,这绝非偶然,一定是有人在暗中操控,而且他可以肯定这些人是谁呢,一定是不满意他的各豪强。不过他不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曾经的执掌地,川南省竟然也爆发了起义。其实很好理解,那可是世宗的起家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9-22 22:38
        回复
          世宗政策的最早实施地啊,从世宗亲政起,就一直保持着军备状态,百姓早已是疲惫不堪。
          令世宗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个民变,竟然持续了七年以上,既让他意外也让他惊喜。
          七年,大靖朝廷官员那是换了又换,诸如曾专权一时的肖安,所谓清流龚远华、王船山,富可敌国的林动,一切都成了过烟云烟。
          令诸位意外的是,大靖老一辈统治者最先离去的是竟然是辽王,这位亲王一辈子都在中央与大唐之间打擦边球,果然,骑墙派的下场都不太好啊;第二个也让人想不到,是生活条件最为优越的唐王,也许是纵欲过度?第三个,是戎马一生的镇国公。就在变民两年后,大元都御史王率部南下,强攻安北都护府,镇国公亲自出战。三个月的血战,中央没有任何支援,最终镇国公倒在了城池攻坚战,用鲜血守住了安北都护府,也给都御史王落了个残疾。此次一战,大元恐怕不敢再随意南下。第四个,就是世宗本人。一生尽忠职守的桂王,才是最后一个离去的,而靖国公却一直活到现在。
          世宗三子,长子封蜀王,次子封秦王,三子封渝王。
          蜀王作为第一继承人,顺利登上了皇位。
          目前摆在新天子目前的,问题有四:
          1.相权。
          自己父亲给自己留下的,是一位极有能力又极有野心的宰相,内阁首辅张居正。
          可以说,世宗晚年大靖可以正常运作,张居正功不可没。对于中央拮据而地方尚有余力的情况,张居正认为,是中央对地方限制太少且地方官员繁多,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他曾进言裁出地方省司,升道监察御史为省观察使,拥有一省司法大权,且赋予其监督地方财政上税中央的情况,颇类似宋朝转运使,且各省观察使不应只由都察院决定应由六部九卿皇帝内阁廷推决定。这个想法世宗没有认可也没反对,就这么默不作声,于是就搁置下来了。到了新天子时期,张居正才重新提了出来并付诸于实践。尽管政坛上有一部分的反对,且大多出自豪强,但在整个朝廷已被肃清为清流的情况下,反对微乎其微。但也不得不说这种政令可能壮大变民的队伍。
          其次,名震一时的司礼五监,手握印权、东厂,课遥控殿前亲军,间接指挥禁卫军,这样的一个权力大的可怕机构,看上去除了皇帝本人没有任何人可以压制。但是,这样一个机构偏偏遇上了更加强势的张居正,居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在朝声望极好,又颇得世宗信赖,一但发生利益冲突,五监这是整也不行不整也不行,在这个清流朝廷,整了他把,他声望更上一层楼,不整把,整天压着自己也难受。就这样一直难受着,张居正出手了,首先就是剥离了五监的兵权,不要五监去管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9-22 22:39
          回复
            卫军了,哪怕你代皇帝去颁布指令都不行,大不了让殿前亲军去。也是廷议上,张居正义正言辞的提出,诸位大臣也是这么认为,皇帝老了,没精力了,也怕这些官员日后办公懈怠,就答应了。说不定这也是皇帝的内心想法。
            就这样,张居正在朝廷的声望可谓是日比日高,又是太子太师,新天子的日子不好过啊。
            2.塞王问题。
            辽王,桂王,唐王三大塞王名号仍在,新天子很清楚,唐王有四子,辽王有三子,桂王两子,内部斗争想必很激烈。按照惯例,帝国一切勋爵都必须回京,若塞王都儿子随便哪一个继承了塞王,其余儿子没有封号就不会回京,塞王的势力照样做大。为此,张居正为新天子提出了新的办法,不如采用变相加权的办法,册封辽王的儿子分别继承辽王,加封燕王、齐王;册封唐王的儿子分别继承唐王,加封福王、吴王、越王;册封桂王的儿子分别为桂王、闽王。让辽王有权节制燕王齐王,唐王有权节制福王吴王,桂王有权节制越王闽王,又封受节制的亲王各三州地,并且允许受节制的亲王联合反对节制者并有权上报朝廷。这样一来,兄弟之间分了权与地,势必猜忌;一人突然凌驾于两人之上,必有人不甘,最终裁判权还是在中央朝廷手里,又有省观察使暗中监督防止私自联合,还可以进一步使塞地军营派系分化。看似中央加权,实则让地方四分五裂。
            这样一步好棋,新天子没有犹豫,准许实施。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9-22 22:39
            回复
              3.军营
              新天子朝,各州募兵称州卫,抽调各州卫兵或募民长组职业兵称军营。
              这些军营的将领都是世宗从蜀地带出来的杰出将领,在军中威望极高,又缺少文人与之对抗,加上中央原本的人马是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又一直在北方驻扎,所以在世宗去世后,便没人能管的住他们。所谓后来者张居正,在他们眼里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定天下之时,你张居正在哪?对于他们的鄙夷,张居正一直耿耿于怀,一直想要削这些“开国元勋”的兵权。可是他连武官上朝不佩剑都没有做到,何况去削那些远在边疆的将军们?但整个朝野都知道,若不尽快,中央对于这些将军的震慑力将越来越低。
              为此,张居正再献一计:让那些在京城赋闲的宗室门外出督军。
              张居正认为,戎笔不和,在于军营和朝廷,不在皇族,且将皇自古没有矛盾,所以宗族外出督军,这些将军也不会有怨言。而一旦派出宗室,对于现在皇权中央一体的情况是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先帝立下的规矩,先帝的余威尚在,这些宗室相比也不敢造次,况且先帝立下的规矩也是据情而定,如今又何尝不是呢?
              新天子想了又想,他怕的不是其他宗室,就怕自己的两个弟弟趁机做大。
              于是,便搁置了下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9-22 22:39
              回复

                在大唐,面临的也是换代的结果。
                不过庆幸的是,大唐的下一代统治者比起大靖更为老练,可能是提前上台的缘故。
                大唐前天子有两子,燕王仅一子,所以燕王是单脉相传,而两位皇子之间的纷争则不日而语。
                但幸运的是,双方没有爆发之间冲突。
                可谁都有忍受不了的一天。
                最终,二皇子见高丽空虚,领兵出战,一举收复整个高丽,东洋驻兵撤离。
                而辽东都护府,是明白大唐内部纷争的,所以主动让出四州给现任天子为过度州,因为比起二皇子朝王的激进,天子更为稳重。
                大唐天子欲重新恢复八旗制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9-22 22:41
                回复

                  要说这么些年,谁最风生水起,那一定是大元。
                  大元名义上为君主专制,实为三元老议政阶段。就连原本威望较低的火筛汗也银磕死了镇国公而声望大震,完全有了与其他两汗平起平坐的资格,即使落下了腿疾。而三元老也都知道,如果真想要大元长久下去,那么他们三个目标必须达成一致,必须以商议的方式决定日后大元的每一个走向,曾经的打打杀杀只能让自己风光一时,不能让大元永存于世。
                  于是汉化不可避免。而大元特有的汉化方式也与中原大不相同。
                  首先,多年的和平让大元突破十二万户大关,且一户五口起步,极限可出三兵。
                  以上作为公共人口,彼此不再分你我。而每个元老都有自己的直属部队,诸如皇帝的侍卫亲军,都御史王的缉私总练军,大将军王的将军卫队。
                  这三方都是三元老从自己部落挑选的精锐中的精锐,从此世代守护三元老,三元老也以此来确定自己崇高地位的合法性。
                  说是汉化,但却没有任何负责具体政务的官吏,全由三元老甚至麾下的直属部队负责解决,这算哪门子汉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9-22 22:41
                  回复

                    东洋,这个曾经很强大的国度目前正处于谷底时期。
                    大应武宗时期,成王万铭甩军东征东洋,一举击败东洋各部联合军,在京都建立政权,自称天皇。名义上仍隶属于天皇,实际已经分化而治。
                    而天皇统领下的东洋,有辉煌,比如夺取朝鲜和远征北洲。也有衰落,比如面对唐军的无力感。
                    除了政治的腐朽,还有高层不停的内斗。
                    大致就是两派斗争,一派是直属于天皇的禁卫军团,战斗力极强,但是是曾经的部队一脉一脉传下来的,数量较少,且久未经沙场。另一派是东洋本土的部队,原本被一群将领统领,后这些将领推举出一人做大将军。这些本土将领当初臣服于天皇之时,不但没有低声下气,反而在天皇的羽翼下认为本民族力压群雄,所以大将军起名征夷大将军。
                    为了维持平衡,天皇无法刻意站队,才导致两派斗争愈演愈烈。但在外人看来,天皇一定是倾向于自己的部队的,那么本土人也一定会站队自己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9-22 22:41
                    回复

                      内朝,愿意向外廷臣服吗?答案是肯定的。
                      自张居正掌权以来,忧心忡忡的太后终日恍惚着,处处收拢羽翼,只为寻找一个机会。
                      太后复姓上官,单名一个清,来自川东豪族,曾有巴蜀第一美人的称号。而这位美人,与他的夫君也就是靖世宗,相差了接近二十岁。与其说是联姻,不如说是抢妻。传言上官家与世仇宗家曾发生过一笔债务纠纷,而上官清的父亲孤行暴虐,早已让上官家失去众多盟友,最终自食其果,不仅气死了自己,还害的家族被迫将上官清出嫁以洗清债务,下嫁个宗家那个傻子。
                      而此时的靖世宗,也就是当时的蜀王,正直意气风发之时,在天子眼皮底下夺了兵权,垄断了巴蜀权力,听闻川东竟有此事,即想趁机收复川东又想收拢美人归,就带兵屠戮了整个宗家上百户人。就这样上官清成了蜀王的妃子,不过她怎样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可以母仪天下……
                      本年,正直皇上弱冠之年,身为母亲的太后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威胁,她决心帮助皇上铲除挡路者张居正,但为了帝国的未来又必须保留他……总之,先要保证自己儿子的人身安全。
                      令张居正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太后居然在皇上弱冠这一天首先动权,并且一动就是兵权。
                      太后以皇室内部最高的名义,命令自己弟弟上官阳整合“松散的”皇家禁卫军,并担任皇家屯尉一职。原本松散的皇家禁卫军突然受制于一人之手。
                      按理说,皇家禁卫军是皇室内部的武装力量,身为外廷的张居正是没有资格指手画脚的,可当初自己组建中央军就是怕皇室某些人凭借着禁卫军乱来,而太后此局掌握了上万名把守京城的士兵,下又管制着司礼监(公公早已不满足张居正独掌大权),享有皇室内部的司法裁判与财务处理权,司礼监下辖东厂又节制皇帝的御前侍卫殿前亲军,说难听点,皇帝的里里外外都掌控在太后一人之手,太后背后可是一个家族,别看只有两位浮出政治水面,一定还有不少人支持才敢如此胆大妄为,而自己一介外人,又是平民出身无势力支持,连外廷都不能完全掌握于自己手里,如何与其对抗?况且自己本身就因辅佐新皇上台,新皇受他人摆布甚至不在,自己有何颜面面对世宗?
                      为此,张居正必须反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9-22 22:41
                      回复
                        可报名
                        大靖:
                        大靖神武天子
                        大靖内阁首辅、太子太师、光禄大夫张居正
                        大靖安北都护、下柱国、威国公郭秀
                        大靖西北都护、中柱国、卫国公郭烘
                        大靖安西都护、上柱国、镇西王李成梁
                        大靖亲王群体
                        先帝后裔:秦王、渝王
                        先帝兄辈:宁王
                        塞王后代:
                        辽王、燕王、齐王
                        唐王、福王、吴王、越王
                        桂王、闽王
                        大靖西南都护、靖国公、威武大将军 闲
                        大靖安南都护、太子少保、镇南大将军 闲
                        大靖太后上官清——爱笑的花朵女神
                        大靖皇家禁卫军屯尉上官阳
                        大唐:
                        大唐天子
                        大唐远东总督、燕王——飘零人
                        大唐高丽总督、朝王——礼貌
                        大元:
                        大元皇帝
                        大元大将军王
                        大元都御史王
                        东洋
                        东洋天皇——目光之耀
                        东洋禁卫大将军
                        东洋征夷大将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9-22 22:42
                        回复
                          可报名
                          大靖:
                          大靖神武天子
                          大靖内阁首辅、太子太师、光禄大夫张居正——库特罗索
                          大靖安北都护、下柱国、威国公郭秀——夺魂谣
                          大靖西北都护、中柱国、卫国公郭烘
                          大靖安西都护、上柱国、镇西王李成梁
                          大靖亲王群体
                          先帝后裔:秦王、渝王
                          先帝兄辈:宁王
                          塞王后代:
                          辽王、燕王、齐王
                          唐王、福王、吴王、越王(芽衣子)
                          桂王、闽王
                          大靖西南都护、靖国公、威武大将军 闲
                          大靖安南都护、太子少保、镇南大将军 闲——comqingwa
                          大靖太后上官清——爱笑的花朵女神
                          大靖皇家禁卫军屯尉上官阳
                          大唐:
                          大唐天子——纸染
                          大唐远东总督、燕王——飘零人
                          大唐高丽总督、朝王——礼貌
                          大元:
                          大元皇帝
                          大元大将军王
                          大元都御史王
                          东洋
                          东洋天皇——目光之耀
                          东洋禁卫大将军
                          东洋征夷大将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09-23 10:36
                          回复
                            大靖:
                            大靖神武天子——点烟
                            大靖内阁首辅、太子太师、光禄大夫张居正——库特罗索
                            大靖安北都护、下柱国、威国公郭秀——夺魂谣
                            大靖西北都护、中柱国、卫国公郭烘——山中公
                            大靖安西都护、上柱国、镇西王李成梁——马踏
                            大靖亲王群体
                            先帝后裔:秦王、渝王
                            先帝兄辈:宁王
                            塞王后代:
                            辽王(透梁)、燕王、齐王
                            唐王、福王、吴王、越王(芽衣子)
                            桂王、闽王
                            大靖西南都护、靖国公、威武大将军 闲——利物浦
                            大靖安南都护、太子少保、镇南大将军 闲——comqingwa
                            大靖太后上官清——爱笑的花朵女神
                            大靖皇家禁卫军屯尉上官阳——y6t
                            大唐:
                            大唐天子——纸染
                            大唐远东总督、燕王——飘零人
                            大唐高丽总督、朝王——礼貌
                            大元:
                            大元皇帝
                            大元大将军王——鸡翅
                            大元都御史王——罗马军人
                            东洋
                            东洋天皇——目光之耀
                            东洋禁卫大将军——暮光
                            东洋征夷大将军——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8-09-23 2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