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导报吧 关注:7贴子:25
  • 0回复贴,共1

抓住思维方式的“套路” 让洞察力成为工作中的“好帮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和工作的行动和表现,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下逐渐拉开的。尤其是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的厉害的人能立刻抓住问题和事情的本质,一针见血,茅塞顿开。
不过我们都可以通过长期的刻意练习去培养出来。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如何培养我们对事情的洞察力?
直达本质的能力,即洞察力。洞察力,其实很简单,就是反过来说:直达本质的能力。
第一:直达,所谓直达,就是披荆斩棘,直截了当,不在重重迷雾中迷失,不在迷宫中走投无路;
第二:本质,就是事情的原本面貌。可不要小看原本面貌,信息传播的过程,就是本质丧失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到的信息,基本上都不是本来面貌;
第三,能力,能力是指有稳定的概率。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表明这个人掌握了可以重复的本领。
怎样培养「直达」的能力?
尽可能接近信息的源头
凡事皆有源头,比如一本书,有人会用一篇文章来概括,这篇文章就是间接的知识,如果你通过这篇文章,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那么就一定要去阅读一下这本书。也许到最后,你所得出的结论,还就是这篇文章的观点,那么你此时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当初看这篇书评的时候。
和厉害的人对话
如果在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到不少厉害的人。近距离和他们交谈的时候,发现其思考非常深入。往往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和高手多切磋,你会不自觉的去模仿,去学习,去学习他的思考方式。所以,不断的去识别,发现和接近你身边的高手,是训练自己思维的一个好途径。
大家要去寻找和创造这样的环境,让自己有机会和厉害的人对话。当然,前提是你自己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仰望是没有用的,要不断锻炼自己,有和这些人、高手切磋的机会。
怎样培养分析「本质」的能力?
▍把思考的时间范围拉长,尽可能拉长
所谓长线思考,就是「树木思考」。银杏树浑身都是宝,叶子和果实都是有很强的变现能力。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站在以后的角度看现在的问题,或者简单的说,你现在不断积累的小事,一点点的增加,过个三五年再看时,会收获不一样的成果。
▍筛选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尽可能的少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复杂因素,其原因有多种多样。复杂的公式,我们很难看到事物的真相。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很大的抽象,即剥离绝大多数影响因素,只相信最基本的事实。
怎样强化能力?
▍尝试否定自己
不断的在自己的脑子里「过电影」,就是在脑子里预演各种场景。
学会否定自己的想法。所以,郑重的提出一个想法,其背后都有很多次否定,只有经得起自己否定的想法,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想法。
▍阅读经典书籍
也许我们身边不会经常有大师,而且大师也不见得有那么多时间和你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他们未必会主动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幸好我们还有「书」。
这个世界上对你而言,真正值得去看的书只有1%,而这1%中,最重要的是大师的作品。书籍有一个好处,不仅有结论,有例证,也有思维方式的总结。
所以,你可以列出3-5本你喜欢的大师的作品,深入研读,把其中的思维方式拿出来,模仿学习。
▍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实践,没有实践,就无从学习。而为了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就需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思维框架的构成包括如下:
1.基本的理念 - 比如打游戏,你是想消磨时间,你是为了赢,还是为了虚荣。
2.基本的思考倾向 - 比如逆向思考。
3.思维模式 - 建筑有建筑的模式,编程有编程的模式,思考也有思考的模式。比如战略思考,比如竞争分析,都有固定的套路,可以先从固定的套路学习起,然后找出那些最适合自己的套路。


1楼2019-01-12 13: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