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吧 关注:2,701贴子:119,625
  • 7回复贴,共1

说杨康(4):杨康和杨过来自专栏江寒园9、杨康和杨过假使你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杨康(4):杨康和杨过
来自专栏江寒园
9、杨康和杨过
假使你喜欢杨过,也会理解杨康的,不然你对杨过的喜欢只是一种假喜欢(也许是基于白古的颜)。没有真正理解杨过。
其一,骄傲
杨过的骄傲,我们都能看出来,因为他是神雕的主角,但是杨康的骄傲很少人能看出来,
前面杀欧阳克是一个,在这之后还有两个细节。
一个是对穆念慈。
裘千丈给杨康药粉,以这种手段让穆念慈从了他。杨康是什么反应——“杨康这小子居然眉花眼笑,连声道谢。”
穆念慈到现在还是不了解杨康,以为他真的要这么对自己。
但随后呢,穆念慈来后,杨康直接给她展示了那个药瓶:
‘妹子,你猜,这瓶子里装的是甚么?’
我怒道:‘谁知道是甚么脏东西了。’他笑道:‘一个朋友刚才送给我的,说道这药粉只要在清茶里放上一些,骗你喝了,一切便能如我所愿。’这句话倒是大出我意料之外,我登时消了气,拿起瓷瓶,推开窗子丢了出去,说道:‘你留着干么?’
他说:‘我敬重妹子犹如天人一般,怎会干这种卑鄙龌龊的勾当?’”
这其实很值得玩味。杨康这样,究竟是真心还是手腕?
先看前面一段描述,这是穆念慈第一次对杨康表明心迹,两人同处一室——
完颜康见她双颊晕红,眼波流动,哪里还把持得住,吐一口气,吹灭了烛火,抱起她走向床边,横放在床,左手搂住了,右手就去解她衣带。
穆念慈本已如醉如痴,这时他火热的手抚摸到自己肌肤,蓦地惊觉,用力挣脱了他的怀抱,滚到里床,低声道:“不,不能这样。”
……
穆念慈道:“我虽是个飘泊江湖的贫家女子,可不是低三下四、不知自爱之人。你如真心爱我,须当敬我重我。我此生决无别念,就是钢刀架颈,也决意跟定了你。将来……将来如有洞房花烛之日,自然……自能如你所愿。但今日你若想轻贱于我,有死而已。”这几句话虽说得极低,但斩钉截铁,没丝毫犹疑。
完颜康暗暗起敬,说道:“妹子你别生气,是我的不是。”
穆念慈是一个贞烈的女子,杨康便也敬重她的为人。
知道这样纵使得到她的人,却反而会使得穆念慈对他离心。
杨康要的是穆念慈心甘情愿,这样直接把药瓶给他展示,反倒是以退为进,
这是一种手腕,但同样并不否认他对穆念慈的真心。
这里其实同样可以看出杨康的自负、和骄傲。
类似的是曹操,官渡决战,以少胜多后,在敌营里发现了自己这边许多与袁绍私通消息的书信,然而竟然一反常态,一点不追究,把众人叫来,说明原委,书信消息一封不看,直接烧毁。两者手腕颇为一致。
一个母亲死时:
完颜康跪在地下,向母亲的尸身磕了四个头,转身向丘处机拜了几拜,一言不发,昂首走开。丘处机厉声喝道:“康儿,你这是甚么意思?”完颜康不答,也不与彭连虎等同走,自个儿转过了街角。
非常骄傲的一个人。
分别向母亲和师傅磕头拜别后,一言不发,昂首走开。
磕了四个头,拜了几拜,一言不发,昂首走开。
就是这几个小细节,人物刻画立马就出来了。
非常骄傲。
这时候,不能站着说话,局外人视角,责怪他为什么不回答师傅问话,不和师傅一起料理父母后事,为什么不大声哭泣。这是道德意义上的完人,然而这通常也是个假人。
乔峰和郭靖有什么区别,乔峰给你感觉就是活生生站在你面前,而郭靖更像是作为金庸儒家文化的一个典范,用倪匡的话来说,一个假人。(倪匡这点其实可以再辩驳一下)
杨康,是一个真人。
仔细看前面与母亲相处的那些细节,比武招亲,还有折了鸽子腿去看望母亲,用权术一向是他的特点,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他对母亲十分的依恋,就像小狗一般依恋。
没有哭出声,不代表不伤心,不孝顺,只是藏在了心里,他是一个能把很多情绪都藏在心里,脸上却丝毫不露声色的人。
这么多人面前,怎么能够期待一向自视甚高的他,像乡下愚夫愚妇那般,公然呼天抢地。
他是那样骄傲的、沉默着、昂首独个儿离开,越是这样,我们越可以想象他的内心压抑混乱的另一面。
这是一个深沉内敛的人,一个喜怒不形于色,擅长隐藏和压抑情绪的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骄傲的人。
杀欧阳克这里就能看出来,心中恨极,脸上却不动声色,还有穆念慈这里,心中一凛,脸上却是漫不在乎。
心中越是动荡波折,表面越是装作波澜不惊。
一个人能有多不正经,就能有多深情。
对母亲,对穆念慈,都是这样。
他和杨过,是一样的深情。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1-24 12:25回复
    其二,自卑,没有安全感
    杨过的自卑显很明显,风尘困顿那一章,来到英雄大会,与郭芙相处时的心理活动很能说明,甚至十六年后已经成为一代大侠,也没多大差别,给郭襄祝寿,实际是要告诉他的郭伯伯,过儿出息了。
    与小龙女在一起也是,只有姑姑是见证过他黑暗面的一个人,郭襄见证的只是他的光明一面。他没有安全感,不自信,不确定那些崇拜自己的小姑娘见到自己另一面会是怎样失望。所以他永远不会接受郭襄。
    一样的是程英陆无双他们。看他断臂之后的心理活动。
    此刻他手抚床边,想起自己已成残废,若再遇到这些多情少女,在她们眼中,自己势必成为可笑可怜之人,武功虽强,也不过是个惊世骇俗的怪物而已。
    他认为,只有姑姑才不会嫌弃他,才会接受他最不堪的那一面。他也绝不会把自己的不堪的一面暴露给其他人,免得被人嘲笑。因此也就绝不会接受其他人。
    这是骄傲,也是自卑。
    在心理上,他其实始终缺乏安全感。
    杨康一样的没有安全感,母亲包惜弱没有主见,被完颜洪烈一路忽悠到金国,娶做王妃,包惜弱本身是一个柔弱的女人,至于完颜洪烈,在得知真相后,他们之间相处必定也有了嫌隙,不再那么自然,而他的师傅,后来的妻子都不能真正以同理心去理解他。
    郭靖虽然出身没有杨康好,但是母亲,师傅,妻子,这三项,给郭靖的心理依靠是相当强大的,他是被爱与信任与理解包围的,杨康在心理安全感上是远远弱于郭靖的。
    没有安全感,只能往外求,杨过求的是他的姑姑,杨康求的是地位权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1-24 12:29
    收起回复
      2025-08-01 23:36: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三,孤独。
      再说孤独,不论杨过还是杨康,其实都是又骄傲,又孤独的。
      杨过自不必提,“过儿一生孤苦”,这还是他郭伯母的评价。
      而杨康,自十八岁遭逢人生巨变后,到后来得知真相,心理一直都是十分痛苦挣扎的。只不过作为配角心理描写很少罢了。
      他自己真正看做是自己人了,是会尽全力保护的。
      但也很少,就是父亲,母亲,再加一个穆念慈。他对母亲,是像小狗那样的依赖。母亲死后,真正当做自己人的,就只剩下穆念慈和半个完颜洪烈了。对于师傅,更多是一种畏惧的态度。以弱胜强,不露声色,智取欧阳克那里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他自己,其实是一个颇为孤独的人。
      得知真相后,他和完颜洪烈之间,已经有了嫌隙,不可能回到从前,穆念慈也不会选择理解他,如果他的母亲还在,他心理上至少不至于这么无所依凭。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1-24 12:30
      回复
        其四,反抗,反政治正确
        杨过的反抗我们都能看出来,背弃世上传统道德标准,和自己的师傅结婚。
        杨康其实何尝又不是,杨康反抗的同样也是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期望,反抗的是命运,社会道德压力,是天命论。
        前面说过的,讲存在主义那一节,杨康在命定论和自我意志之间,选择了自我意志,在血缘和羁绊之间,选择了羁绊(其实亲生父母已经离世,他也只剩下这个羁绊了,根本没得选,准确说应该是,不放弃这个羁绊,能想到十八年养育之恩,还有他的犹豫、迷乱和纠结,都证明,他是一个真人)。
        终于也就是在社会压力与本心之间,选择了遵从本心。
        在存在与本质何者为先的问题上,投向了存在主义。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1-24 12:30
        回复
          其五,智商。
          主要体现在这一对父子俩和黄蓉斗智的过程中。
          杨康与黄蓉三次斗智说过了。
          再看杨过。
          郭芙远远奔来,叫道:“妈,妈,你猜是谁来了?”黄蓉笑道:“今儿天下英雄聚会,我怎知是谁来了?”突然心念一动,欢然道:“啊,是武家哥哥的师伯、师叔们,这可多年不见了。”
          郭芙道:“妈你真聪明,怎么一猜就中?”黄蓉笑道:“这有何难?武家哥儿俩寸步也不离开你,忽然不跟着你,定是他们亲人到了。”
          杨过向来自恃聪明机变,但见黄蓉料事如神,远在自己之上,不禁骇服。
          黄蓉又道:“芙儿,恭喜你又得能多学一门上乘武功,就只怕你学不会。”郭芙问道:“甚么武功?”杨过冲口而出:“一阳指!”
          郭芙不去理他,随口道:“你懂甚么?妈,是甚么武功?”黄蓉笑道:“杨大哥不已说了?”郭芙道:“啊,原来是妈跟你说的。”
          这段小插曲很有意思了,这段斗智,就像抢答,两人各擅胜场,各得一分,
          倒把郭芙显得蠢萌蠢萌的。
          我们现在再将杨过黄蓉斗智的这段小插曲,和杨康黄蓉前面那段小插曲作对比,就会发现这一对父子的相似了。
          杨过的聪明在书中还有很多描写,与鲁有脚相比,不多久学会了打狗棒法,经黄蓉指点,一个下午了悟奇门八卦,幼时郭靖教大武小武,杨过偷看,几遍就学会了,他们俩还在那儿学。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1-24 12:31
          回复
            其六,调笑与深情
            杨过自不必提,年少时到处撩妹。
            叫陆无双媳妇儿,亲完颜萍的眼睛,公孙绿萼爱而不可得,程英一遍遍为他写,“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十六年后,他有所收敛,变得成熟克制了。但即使如此——
            杨过叫道:“郭大姑娘,你向我磕三个响头,我便去救你丈夫出来。”依着郭芙平素骄纵的性儿,别说磕头,宁可死了,也不肯在嘴上向杨过服输,但这时见丈夫命在须臾,更不迟疑,纵马上了小丘,翻身下马,双膝跪倒,便磕下头去。
            杨过吃了一惊,急忙扶起,深悔自己出言轻薄。
            性格就是这样。
            因为杨康这样其实早已有过,比武招亲,调戏穆念慈,也并无多少恶意,像凭着自己势力,强掳民女,带回家,没有的,穆念慈固然漂亮,但杨康这样更多也只是为了好玩,少年人心性。
            再看后来与穆念慈相处,说起情话来,。
            穆念慈甚是焦急,道:“我去盗铁铐的钥匙。”完颜康道:“你别去,庄内敌人厉害,你去犯险必然失手,无济于事。”穆念慈道:“那么我背你出去。”完颜康道:“他们用铁链将我锁在柱上,背不走的。”
            穆念慈急得流下泪来,呜咽道:“那怎么办?”完颜康笑道:“你亲亲我罢。”穆念慈跺脚道:“人家急得要命,你还闹着玩。”
            完颜康悄声笑道:“谁闹着玩了?这是正经大事啊。”
            金庸书中前期的主角,像陈家洛,袁承志,都是闷闷的,不懂情趣,甚至郭靖,胡斐、狄云都是,因为金庸前期写书尚未脱类型化窠臼,角色描写也有一定脸谱化,主角必定在各方面都是光明一面的,道德必然也要求是光辉完美无可指摘的。而杨过这样,除了后期笑傲、鹿鼎记,笔力已经炉火纯青,杨过这样算是一个特例了,因为杨康的缘故,这种性格上的承继性,应该说是金庸写书细节比较到位的一点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1-24 12:31
            回复
              说完调笑,再说专情。
              杨康和欧阳克毕竟是不一样的。除前面写过的,这里这里还有个小细节。
              杨康乍见意中人在此,实是意想不到之喜,神情着实亲热,说道:“妹子,你歇歇,我去烧水给你喝。”黄蓉笑道:“你会烧甚么水?我去。
              看那个表现劲儿,跟当初在母亲面前耍宝一模一样的。
              无论是杨康对穆念慈,还是杨过对小龙女。都能看出来的。
              杨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杨康的精神延伸。无论性格上、智力上,都有多种承继性。
              他们的骄傲,他们的孤独,他们的自卑,他们的反抗,以及他们的深情。
              这是只有在多次文本细读后才能看出的东西,毕竟一对父子俩。也算是金老留下的彩蛋了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1-24 12:32
              回复
                文章转载于知乎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1-24 1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