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元本是奉清军之命来堵截石达开部的,如今石达开身处绝境,正是王应元报效清廷的好机会,自然不会同意给石达开部让路的。于是王应元给石达开复了一信,表示要与石达开“一战必尽乃止”。曹卧虎此计没有见效,石达开处境更加困难,军中宰马为食,尤不能供将士一饱。曹卧虎无可奈何,又献一策,“即希望王应元“令”四面通商,俾得军民两便,庶军需易得购买。我军免进攻小河,则不独松林兵勇安宁,而松林百姓通商受益”(都履和:《翼王石达开□江被困死难记》,《新中华》复刊第三卷第九期。)这个献策同上一个计策一样,被王应元拒绝,亦在意料中之事。
石达开强渡不能,求和罢战不得,周围敌军又步步进逼,清军谢国太、王应元两军已逐步挤过松林河,土司岭承恩占领马鞍山,居高临下,监视石达开军的行动。南面的王松林部也在逐步北移。石达开部既无粮食,又无弹药,再次抢渡已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曹卧虎在极度紧迫中献了第三策,即劝石达开“由海棠大道突围南行。”(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第1555页。)在当时处境下,这个计策恐怕是唯一可行之路。虽然突围,损失可能十分惨重,但还有保存一部分实力的希望。但当石达开正在犹豫之际,西面的谢国太、王应元已率部风涌而至,南面的岭承恩也直扑紫打地。六月十一日中午,即曹卧虎献突围计后的第三天,石达开率余部七千余人东走,取道岩□。当时紫打地三面受敌,惟岩□一路可通,但是路极狭窄,峭壁参天,一面是河水急涌,部队行动已很困难,大河北岸清军周岐源部又用枪袭击岩□。后有王应元派兵追击,王应元本人率部用木、石滚打石达开部。石部损失严重,走了二十多里,损失兵员达十分之五六。都履和在上引文章中继续写道:石达开“是夜宿此,应元复整队围之。未及旦,达开统残部溃围而去。应元跟追,夺获印信、旗帜、军械、马匹亦复不少。至利济堡,应元复集队驻营山民舍堵截。达开见老鸦漩水势险恶,料不能涉,亦收队据其地。入夜昏黑,饥甚,觅食无所得,有相杀噬人肉者,达开莫能禁。”石达开部队陷入到无法坚持的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