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常常记载一些样貌奇形怪状的生物和神灵,但是现在的《山海经》配图都是后人照文字描述绘制的,所以也有人觉得。战国传说中的神灵长得不一定这么离谱,只是描述出了偏差然后画出来更离谱了。
——不过事实证明,战国人心目中的神明,长得确实可以超乎想象的离谱。
长沙子弹库地区的一座战国楚墓出土过一副图文并茂的帛书,上面用楚文字讲述了关于世界创生和世界观的神话故事,并在周围一圈画了一堆奇形怪状的东西,每个旁边都配有解说文字说明名字和吉凶宜忌。由于我们现在的文字是继承自秦文字,战国楚文字很难认,加之帛书毕竟年代久远,破损、污染也不小所以一开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这画的是什么,只不过看出来这些东西长得很有《山海经》中怪物的神韵。
-------
李学勤第一个注意到,周围一圈怪物的名字其实和《尔雅·释天》里的十二个月的名字“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能对上号,进而确定他们其实是十二月神,而且红外照相技术使得我们可以有更更清晰的照片,不得不说,这十二月神的长相,有点……一言难尽。
因为是参考红外线照片的示意图,所以这上面的颜色不是真的,示意图上的黑色实际上表示红色、浅网点代表青色、深网点代表棕色。
-------
这十二月神长得过于离奇,古籍中实际上基本没有完全对得上的描写,只是山海经中有一些同类描写,例如《山海经·北山经》“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的形象和二月神很像,都是四首,不过鯈鱼“三尾六足”,应该是三个身体,而二月神是两个身体(考虑到这是侧写,实际上应该是双尾四足)、《山海经·海外南经》有“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形象可以与五月神对比。综合来看,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山海经》和十二月神两个体系很可能同源或者互相有很深影响。
---------
这些神画的有些“简陋”,特别是二月三月神那个三岁小孩级别的方脑壳,可能有会有人觉得这是不是绘画技术有限所致。——嗯……不是,因为同一座墓里还出土了一副《人物御龙图》:
^^^^^^^^^^^^^^^^^^^^^^
在这座墓不远处的陈家大山楚墓也出土过类似的《人物龙凤图》:
可见当时的楚人完全有那个能力画正常的人物和动物,不这么画就是不想画,换言之,他们心目中的神灵就是不像个人样。
再比如说曾侯乙墓漆棺上画的犹如成熟期QB的神人:
事实上,那种看起来特别简笔画的”方脸“很可能是一种神灵的特征,这可以在文献中找到一些参考证据早,比如《墨子·明鬼下》讲秦穆公遇到的句芒神长相“鸟身,素服玄纯,面状正方。”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神灵方脸的传说还在出现,南朝梁的《殷芸小說》中有一个神话故事:“晉咸康中,有士人周謂者,死而復生。言天帝召見,引升殿,仰視帝,面方一尺,問左右曰:「是古張天帝邪?」答云:「上古天帝,久已聖去,此近曹明帝也。」”
这位面方一尺的曹明帝应该就是魏明帝曹叡,有人推测那位“古张天帝”的原型是天公将军张角。至于曹叡是怎么混上天帝的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和他迁徙汉武帝承露金人的传说有关。也不知道他要是知道自己死后被传说成这样会是什么表情。
曹叡:“我现在很方,您得饶了我。”
——不过事实证明,战国人心目中的神明,长得确实可以超乎想象的离谱。
长沙子弹库地区的一座战国楚墓出土过一副图文并茂的帛书,上面用楚文字讲述了关于世界创生和世界观的神话故事,并在周围一圈画了一堆奇形怪状的东西,每个旁边都配有解说文字说明名字和吉凶宜忌。由于我们现在的文字是继承自秦文字,战国楚文字很难认,加之帛书毕竟年代久远,破损、污染也不小所以一开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这画的是什么,只不过看出来这些东西长得很有《山海经》中怪物的神韵。
-------
李学勤第一个注意到,周围一圈怪物的名字其实和《尔雅·释天》里的十二个月的名字“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能对上号,进而确定他们其实是十二月神,而且红外照相技术使得我们可以有更更清晰的照片,不得不说,这十二月神的长相,有点……一言难尽。
因为是参考红外线照片的示意图,所以这上面的颜色不是真的,示意图上的黑色实际上表示红色、浅网点代表青色、深网点代表棕色。
-------
这十二月神长得过于离奇,古籍中实际上基本没有完全对得上的描写,只是山海经中有一些同类描写,例如《山海经·北山经》“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的形象和二月神很像,都是四首,不过鯈鱼“三尾六足”,应该是三个身体,而二月神是两个身体(考虑到这是侧写,实际上应该是双尾四足)、《山海经·海外南经》有“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形象可以与五月神对比。综合来看,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山海经》和十二月神两个体系很可能同源或者互相有很深影响。
---------
这些神画的有些“简陋”,特别是二月三月神那个三岁小孩级别的方脑壳,可能有会有人觉得这是不是绘画技术有限所致。——嗯……不是,因为同一座墓里还出土了一副《人物御龙图》:
^^^^^^^^^^^^^^^^^^^^^^
在这座墓不远处的陈家大山楚墓也出土过类似的《人物龙凤图》:
可见当时的楚人完全有那个能力画正常的人物和动物,不这么画就是不想画,换言之,他们心目中的神灵就是不像个人样。
再比如说曾侯乙墓漆棺上画的犹如成熟期QB的神人:
事实上,那种看起来特别简笔画的”方脸“很可能是一种神灵的特征,这可以在文献中找到一些参考证据早,比如《墨子·明鬼下》讲秦穆公遇到的句芒神长相“鸟身,素服玄纯,面状正方。”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神灵方脸的传说还在出现,南朝梁的《殷芸小說》中有一个神话故事:“晉咸康中,有士人周謂者,死而復生。言天帝召見,引升殿,仰視帝,面方一尺,問左右曰:「是古張天帝邪?」答云:「上古天帝,久已聖去,此近曹明帝也。」”
这位面方一尺的曹明帝应该就是魏明帝曹叡,有人推测那位“古张天帝”的原型是天公将军张角。至于曹叡是怎么混上天帝的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和他迁徙汉武帝承露金人的传说有关。也不知道他要是知道自己死后被传说成这样会是什么表情。
曹叡:“我现在很方,您得饶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