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未了情(11)------微苑原作
今天肯定是个不宜出行会友的日子。这样窘的事情也让我碰上了。
从厂里出来的时候,匆匆忙忙的,把钱袋扔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也忘了拿。偏偏我自己一点感觉也没有,在上了到方瑜家的电车后,要掏钱买票时,我才发现。
“怎样?小姐?” 售票的男人不耐烦的望着我大声说。
全车的人都看着我和他。
我窘的要命,低声说:”真是对不起,我出门时忘带钱了。下回,下回我一起给补上。”
“帮帮忙,小姐,下回给我补上?!我认识你是谁?!看你穿得整整齐齐的样子,身上连搭电车的钞票都没有!你这样怎么不干脆去叫黄包车好了,到了之后告诉车夫没钱给,看看人家答不答应。”他刻薄的话竟还让车内的人哄笑起来。
我气得脸胀得通红,也大声说:”不要讲得这样难听!我没带钱,就不坐车好了!停车!停车!让我下去!我不坐了!”
售票的男人斜着眼睛笑说:”小姐,帮帮忙,这是电车不是黄包车,车不到站是不能停的。”
这时,旁边坐着的一个穿绿色洋装的女孩子站起来说:”我帮这位小姐买票吧。她大概确实是忘带钱袋了。”
售票的男人正欲接钱过来,正好电车到站了,我就说:”谢谢这位小姐,不用了!这样呕气的电车我不搭也罢。”说完,车到站了,门一开,我就跳下电车了。
早就说了,今天真不是个不宜出门会友的日子,回去要妈妈好好查下黄历才是。
可是,现在怎么办?下电车的时候倒是挺潇洒的。其实我完全不必理会那个势利眼的售票员的,那个穿绿衫的女子帮我买了票,我就跟她道谢接受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这是挣的哪门子气?这与自尊并无多大的关系的。我看我真是神经过敏了。
到方瑜家起码还有五六站路那么远,这又是中午时分,初冬的太阳虽不猛却也是明晃晃的刺人眼。还有,要命!我的肚子又饿了,走五六站可真不是件轻松的事。
轮不到你不相信,这个世界真是没钱寸步难行。我站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发起愁来。
方瑜等不到我肯定急了。没法子可想了,我还是赶紧走吧。
我身上穿的是一件夹薄棉的白绫旗袍,早上出门的时候风吹得挺紧,妈妈怕我犯头痛病硬让我穿上的。现在我知道厉害了,又热又闷又饿。
走了大概两站路左右,路过一家光华戏院,我的步子停了下来。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和方瑜经常来这看电影,那时候经常有一些新女性的片子放,有时还会有一些社团在这排演话剧、歌剧什么的,我们两个迷得不得了,经常跑来这。我记得那时我经常喜欢唱的是一部电影里的歌--渔光曲,曲调轻快,每当我唱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好象身在霞光万丈的大海上,穿著渔家女孩的衣服,无忧无虑的摇着一叶轻舟。
那真是一段没有任何烦恼的时光,天空永远是那么晴朗。方瑜没有遇到那个美专的高才生,我,也没有遇到书桓,更没有烟雨中的爱恨交织。书桓,也是知道这间戏院的,我带他来过,我们在这看过我们相爱后的第一场电影,我跟他讲述我和方瑜读书时来这看电影发生的趣事,我们在电影散场后热烈的讨论剧中或悲或喜的故事。在我们相爱的时候,我是那么的愿意将自己的每一点滴的欢乐与他分享,每一丝委屈不平向他倾诉。他总是微笑的望着我,眼神是欣赏而充满爱意的。
只是生命中,走得最急的往往是最美的时光,欢乐总是凋零的那么的快,和爱情一样。
我站在戏院门口贴的一张海报前呆呆的看着、想着,热、闷、饿,已不翼而飞。
然而,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好象是有什么不对了,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在注视我。
我缓缓回过头去。
跟着初冬的暖阳一起射入我的眼帘中的是那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是那张我曾用手指每一寸抚摸过的脸。是那张一年来让我在梦中温习了无数遍的脸。是那张让我爱恨无从分辨的脸。
是书桓。烟灰色毛衣,灰黄的裤子,夜一样浓黑的眼晴和头发。
你相信吗?在这个初冬的午时,在这样的暖阳底下,我遇到了书桓。
我们这样傻傻的对望着,天地已浑忘。
“依萍,是你吗?” 他轻声说话了。
我恍惚的点点头。我不是依萍是谁呢?我可以不是大上海的歌女白玫瑰,我可以不是陆家的那个充满恨的女孩,我可以不是工厂办公室那个忙碌着的有着小小的忧愁和快乐的女孩,可我还会是依萍。在书桓的面前,我会有第二个名字吗?
“是你吗?依萍?我这样走着走着就这样见到你了吗?你真的也会走到这条路上来吗?走到这个戏院门口来吗?是我想象的吧?”他好象是在问我又在问自己。
我不禁微笑了,我不是应该为这样的重逢哭的吗?可是我竟然笑了。
我听见我自己说: “书桓,你回来了?你,你好吗?”
是的,书桓,你好吗?我想问这句话好久了。哦,其实你不用说的,我知道你好不好,你的脸如此消瘦,你的头发是这样凌乱,你的毛衣有点皱皱挎挎的。你不好,你憔悴得让我心疼。可是,你的眼晴还是那么亮。望着我的时候,还是让我会有一种被燃烧的感觉。
他望着我,眼中有我不忍再看的微微泪意和两簇让人看了喉咙发干的火焰。
可是,他的眼中火焰亮了,又黯下去。
可是,他哑声说: “ 我很好。依萍,你不用为我担心。我是回来订婚的。”
我的心刺痛着,但我还是在微笑,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表情。你订婚好过你离开啊。书桓,只要能跟你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我宁愿你去订婚,只是不要再离开了。
我说: “那,恭喜你了。我听说过。是一个叫廖碧儿的女孩子吧。”这个名字,从昨晚何伯母提起一次后,我就记住了。
他迟疑的点着头。
“你,你要去哪儿?”他轻声问。
我低下头,抬起来,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书桓,遇到你之后的我迷失了方向。你说你要订婚,我还能去哪儿呢?你希望我去哪儿呢?
然而,事到如今,我还能这样对他说吗?我还有资格吗?也许,如萍也正和我们一样站在这初冬的暖阳中,她也在明快的微笑,望着我们微笑。
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温暖消失的太快了。
我用手按按右边的太阳穴,我听见自己清晰的说: “ 我正准备去方瑜那。”
书桓说: “你怎么不坐车?还有好几站路。”
我说:”我忘记带钱袋了,就被人家赶下电车来了。”我习惯性的解嘲的笑了笑。
书桓注视着我良久,说: “ 还是那么迷糊?莽莽撞撞?依萍,你和一年前一样。”
我笑了笑没说话。
不,书桓,你不明白的,现在的依萍已不是一年前的依萍了。她没有了在大上海的舞台上的艳光四射,她现在只是一个有点瘦弱有点憔悴的工厂小职员,你不明白她的痛苦的蜕变。她得感谢这蜕变,因为此刻的她还能在你面前坚持不掉眼泪。尽管她是那么的想为这样的重逢哭泣。可有太多的束缚让她不能率性而为。书桓,你的目光充满依恋却又充满逃避,我宁愿这没有拥抱的重逢只是一个梦。我在书桓的眼中看到了我,穿著月白绫旗袍短发的忧愁的我。
我说:”我要走了。方瑜在等我。”
他轻声说:”我帮你叫黄包车。你看上去有些累,别再那样走过去了。”
我默默的上了那辆书桓叫来的黄包车,看着他付钱,看着他叮嘱车夫。
在我终于落泪的一刹那,车夫拉着黄包车向前跑去。很好,书桓,我不想让你看见我掉泪。
今天肯定是个不宜出行会友的日子。这样窘的事情也让我碰上了。
从厂里出来的时候,匆匆忙忙的,把钱袋扔在办公桌的抽屉里也忘了拿。偏偏我自己一点感觉也没有,在上了到方瑜家的电车后,要掏钱买票时,我才发现。
“怎样?小姐?” 售票的男人不耐烦的望着我大声说。
全车的人都看着我和他。
我窘的要命,低声说:”真是对不起,我出门时忘带钱了。下回,下回我一起给补上。”
“帮帮忙,小姐,下回给我补上?!我认识你是谁?!看你穿得整整齐齐的样子,身上连搭电车的钞票都没有!你这样怎么不干脆去叫黄包车好了,到了之后告诉车夫没钱给,看看人家答不答应。”他刻薄的话竟还让车内的人哄笑起来。
我气得脸胀得通红,也大声说:”不要讲得这样难听!我没带钱,就不坐车好了!停车!停车!让我下去!我不坐了!”
售票的男人斜着眼睛笑说:”小姐,帮帮忙,这是电车不是黄包车,车不到站是不能停的。”
这时,旁边坐着的一个穿绿色洋装的女孩子站起来说:”我帮这位小姐买票吧。她大概确实是忘带钱袋了。”
售票的男人正欲接钱过来,正好电车到站了,我就说:”谢谢这位小姐,不用了!这样呕气的电车我不搭也罢。”说完,车到站了,门一开,我就跳下电车了。
早就说了,今天真不是个不宜出门会友的日子,回去要妈妈好好查下黄历才是。
可是,现在怎么办?下电车的时候倒是挺潇洒的。其实我完全不必理会那个势利眼的售票员的,那个穿绿衫的女子帮我买了票,我就跟她道谢接受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这是挣的哪门子气?这与自尊并无多大的关系的。我看我真是神经过敏了。
到方瑜家起码还有五六站路那么远,这又是中午时分,初冬的太阳虽不猛却也是明晃晃的刺人眼。还有,要命!我的肚子又饿了,走五六站可真不是件轻松的事。
轮不到你不相信,这个世界真是没钱寸步难行。我站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发起愁来。
方瑜等不到我肯定急了。没法子可想了,我还是赶紧走吧。
我身上穿的是一件夹薄棉的白绫旗袍,早上出门的时候风吹得挺紧,妈妈怕我犯头痛病硬让我穿上的。现在我知道厉害了,又热又闷又饿。
走了大概两站路左右,路过一家光华戏院,我的步子停了下来。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和方瑜经常来这看电影,那时候经常有一些新女性的片子放,有时还会有一些社团在这排演话剧、歌剧什么的,我们两个迷得不得了,经常跑来这。我记得那时我经常喜欢唱的是一部电影里的歌--渔光曲,曲调轻快,每当我唱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好象身在霞光万丈的大海上,穿著渔家女孩的衣服,无忧无虑的摇着一叶轻舟。
那真是一段没有任何烦恼的时光,天空永远是那么晴朗。方瑜没有遇到那个美专的高才生,我,也没有遇到书桓,更没有烟雨中的爱恨交织。书桓,也是知道这间戏院的,我带他来过,我们在这看过我们相爱后的第一场电影,我跟他讲述我和方瑜读书时来这看电影发生的趣事,我们在电影散场后热烈的讨论剧中或悲或喜的故事。在我们相爱的时候,我是那么的愿意将自己的每一点滴的欢乐与他分享,每一丝委屈不平向他倾诉。他总是微笑的望着我,眼神是欣赏而充满爱意的。
只是生命中,走得最急的往往是最美的时光,欢乐总是凋零的那么的快,和爱情一样。
我站在戏院门口贴的一张海报前呆呆的看着、想着,热、闷、饿,已不翼而飞。
然而,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好象是有什么不对了,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在注视我。
我缓缓回过头去。
跟着初冬的暖阳一起射入我的眼帘中的是那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是那张我曾用手指每一寸抚摸过的脸。是那张一年来让我在梦中温习了无数遍的脸。是那张让我爱恨无从分辨的脸。
是书桓。烟灰色毛衣,灰黄的裤子,夜一样浓黑的眼晴和头发。
你相信吗?在这个初冬的午时,在这样的暖阳底下,我遇到了书桓。
我们这样傻傻的对望着,天地已浑忘。
“依萍,是你吗?” 他轻声说话了。
我恍惚的点点头。我不是依萍是谁呢?我可以不是大上海的歌女白玫瑰,我可以不是陆家的那个充满恨的女孩,我可以不是工厂办公室那个忙碌着的有着小小的忧愁和快乐的女孩,可我还会是依萍。在书桓的面前,我会有第二个名字吗?
“是你吗?依萍?我这样走着走着就这样见到你了吗?你真的也会走到这条路上来吗?走到这个戏院门口来吗?是我想象的吧?”他好象是在问我又在问自己。
我不禁微笑了,我不是应该为这样的重逢哭的吗?可是我竟然笑了。
我听见我自己说: “书桓,你回来了?你,你好吗?”
是的,书桓,你好吗?我想问这句话好久了。哦,其实你不用说的,我知道你好不好,你的脸如此消瘦,你的头发是这样凌乱,你的毛衣有点皱皱挎挎的。你不好,你憔悴得让我心疼。可是,你的眼晴还是那么亮。望着我的时候,还是让我会有一种被燃烧的感觉。
他望着我,眼中有我不忍再看的微微泪意和两簇让人看了喉咙发干的火焰。
可是,他的眼中火焰亮了,又黯下去。
可是,他哑声说: “ 我很好。依萍,你不用为我担心。我是回来订婚的。”
我的心刺痛着,但我还是在微笑,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表情。你订婚好过你离开啊。书桓,只要能跟你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我宁愿你去订婚,只是不要再离开了。
我说: “那,恭喜你了。我听说过。是一个叫廖碧儿的女孩子吧。”这个名字,从昨晚何伯母提起一次后,我就记住了。
他迟疑的点着头。
“你,你要去哪儿?”他轻声问。
我低下头,抬起来,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书桓,遇到你之后的我迷失了方向。你说你要订婚,我还能去哪儿呢?你希望我去哪儿呢?
然而,事到如今,我还能这样对他说吗?我还有资格吗?也许,如萍也正和我们一样站在这初冬的暖阳中,她也在明快的微笑,望着我们微笑。
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温暖消失的太快了。
我用手按按右边的太阳穴,我听见自己清晰的说: “ 我正准备去方瑜那。”
书桓说: “你怎么不坐车?还有好几站路。”
我说:”我忘记带钱袋了,就被人家赶下电车来了。”我习惯性的解嘲的笑了笑。
书桓注视着我良久,说: “ 还是那么迷糊?莽莽撞撞?依萍,你和一年前一样。”
我笑了笑没说话。
不,书桓,你不明白的,现在的依萍已不是一年前的依萍了。她没有了在大上海的舞台上的艳光四射,她现在只是一个有点瘦弱有点憔悴的工厂小职员,你不明白她的痛苦的蜕变。她得感谢这蜕变,因为此刻的她还能在你面前坚持不掉眼泪。尽管她是那么的想为这样的重逢哭泣。可有太多的束缚让她不能率性而为。书桓,你的目光充满依恋却又充满逃避,我宁愿这没有拥抱的重逢只是一个梦。我在书桓的眼中看到了我,穿著月白绫旗袍短发的忧愁的我。
我说:”我要走了。方瑜在等我。”
他轻声说:”我帮你叫黄包车。你看上去有些累,别再那样走过去了。”
我默默的上了那辆书桓叫来的黄包车,看着他付钱,看着他叮嘱车夫。
在我终于落泪的一刹那,车夫拉着黄包车向前跑去。很好,书桓,我不想让你看见我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