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吧 关注:6,183贴子:113,544
  • 5回复贴,共1

东岸完本,西班牙王战后的发展趋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场战争三个赢家(1720年之前)
1,满清平二蛋
结果——满清稳定北方,
可以专心南下灭顺。
东岸应对策略:
黑水藩在贝加尔湖以东混的不错,作为布局, 同时稳固黑龙江乌苏里江基本盘。
如果清南下攻顺,可以试一下,吃掉整个漠北蒙古。
============
目前章节已写到清即将发起决战,二蛋败亡(1695)。
清得到漠北,西北势力达到哈密。
准部还能吃掉青藏,兴旺50年(1750)
直到毛熊和清联手瓜分。
清准毛三家相安无事。蒙古-西伯利亚, 生产力、运输决定各势力均衡。
2,毛熊饮马波罗的海
结果——毛熊崛起。
芬兰、波罗的海诸省包括库尔兰吞并。 (新库尔兰独立) 英法开始遏制毛熊。瑞典将向毛熊复仇,被吊打。
东岸应对策略:
黑海方向拖延毛熊的侵吞。拖倒拿战,就算赢。
逃脱毛熊魔爪几乎没有希望。
(打完拿战,推倒重来,以东岸为蓝本,学多少算多少。
奥匈、毛熊、面条比烂,土鸡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印度洋贸易,凯末尔改革那样搞一下,可能好一点。)
============
目前章节已写到毛熊积极准备大北方战争, 黑海和东方暂停搞事情。
大北方战争会带来移民(克里米亚抓奴隶、波兰媳妇等)。
黑海各势力发展机会有限——
克里米亚改制集权很难,
进入北高加索的蒙古佛教徒混吃等死;
至于筹划中的新乌克兰,就是个悲剧。
3,英国干死法、荷
结果—— 西班牙王战,英国赢得欧洲海权。
禁止法西合并,波旁安茹拿到继承权。 各家分走一些殖民地。
毛熊干趴瑞典,西班牙王战匆忙缔结条约,分赃,收工。
东岸应对策略:
还是老地方,荷兰、意大利,加上一个西班牙新战场。
意大利和荷兰两处,东岸是稳赢的。这时候才是大北方战争,瑞典被吊打。
然后大家一起对 西班牙殖民地瓜分,仅此而已。
但是——东岸有历史教科书金手指。 法国本来理论上是吃了一大口西班牙进补,结果法王很快也嗝屁了,
东岸完全可以推动 意大利、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一家亲。
这才是本书的大结局。(严重降低游戏难度, 后续推论,将不以此为参考。)
============
目前章节已写到 法鸡榨干,只能跟荷兰停战;
西班牙王快要挂了,老欧洲准备吃绝户。 东岸已经瞄准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并派海陆军去参加欧战。
(未完待续)


IP属地:北京1楼2019-05-31 13:24回复
    东岸跟毛熊还能谈一谈。
    俄罗斯吞波罗的海沿岸,毛熊那个抽风脑子,少不得争夺黑海,生意受影响。
    对全球战略不算大事。实际上毛熊也无力参与到全球。
    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和路易14死后的弱鸡法国,是个好机会。生意算是打开了。
    欧洲局势搅屎棍总好过英国人坐庄。
    说白了就是主导 墨西哥加勒比海大家利益均沾, 印度洋和远东贸易,贸易船队也可以开来。
    一时吃不下来,但时间是站在东岸一边的。
    ============
    本书已经写到,埃及马木留克有点坐大自己单飞的趋势了
    东地中海和北非的安排,
    西班牙法国+意大利,
    无非是保留原国家机构,自己在幕后进行统治。黑海克里米亚模式休想了。
    东岸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地主 + 财团+ 外贸运输矿产。
    意大利因为人多经济好,能多吃到。
    北非,土耳其统治下具有一定独立地位的属地,殖民地化。
    土鸡挨打,很可能埃及都要被按这个法子吃掉。土鸡混的好一点,则能保住埃及。
    ============
    东部非洲的安排,
    包括葡萄牙和新库尔兰。
    意大利有可能效仿库尔兰模式,进入东岸主导贸易区。
    英国制海权,有能力吃下奴隶贸易等。
    但东岸贸易区的意大利葡萄牙人荷兰人也能受益。
    具体玩法,类似黄黑分界线。沿大河殖民,定居。
    科技树还没点开, 未来很长时间,黑非洲都是散养。
    拿战之后,丢光地盘的法国,仍是这一片的最有力殖民者。
    ============
    北美十三州和魁北克和西班牙佛罗里达
    本书已经写到,英国说的好听叫无为而治,北美殖民地不收税,资产阶级兴起,在那***搞。弄了不少人口过去了,主要是受排挤的五月花号模式,新教徒。
    英国已经在搞羊吃人了,移民会更多。
    法国好像有个“国王之女”,与东岸的天尊之女玩法差不多,送媳妇送嫁妆。
    包括莫黑这些小玩家,面临可怕的瘟疫,各种灾害。
    等到站住了,殖民地战争不会少打。
    也就是1750年之后的七年战争。法国丢掉北美。
    莫黑,加勒比等地,东岸不用跨大西洋,好歹有一点主场优势,看怎么搞。
    个人判断,
    执委会在西班牙王战后,主要精力用于消化 新占的西班牙美洲。
    可以吧 西/印 移民一部分到北美。按黄黑线模式。成立一串小国家。
    13州对13国。


    IP属地:北京2楼2019-05-31 14:11
    回复
      前文分析
      大西洋 这边给安排上
      东岸本土主导南部
      + 半截葡巴 + 墨西 + 佛罗里达
      + 加勒比 + 十三州 + 莫黑印黄
      东岸贸易圈的
      东非葡萄牙、新库尔兰
      ================
      凹凸曼、波斯、印度
      南非、义城、新华夏、黄黑线、东非沿岸包括吉布提、搬家到阿曼的三哥
      + 葡萄牙据点 + 英法荷等印度、斯里兰卡据点
      + 马六甲 + 马来半岛土鳖
      本书中, 东岸希望主导印度洋贸易圈。
      黄黑线已到马拉维湖,北边占了肯尼亚的拉穆岛。
      理论上,从黄黑线到索马里以后是 黄黑线势力范围 + 东岸管辖的港口城市。
      占领印度,理论上是“东属印度”模式,
      —— 登莱和宁波这样搞,5藩。现代教育体制(包括顺国这样模仿者)、发展工业、东岸培养的人才等等。除了码地堡,一样都不能少。
      “东属”模式在三哥这里,需要很长时间铺开。
      剩下几百个土王只能散养。
      全部占下来 = 原本可以做生意赚钱做不成了 + 执委会老爷不愿见到尾大不掉。


      IP属地:北京3楼2019-05-31 14:37
      回复
        前文分析
        东岸主导印度洋贸易圈
        + 土鸡、波斯、印度
        + 英法葡荷意 等小玩家 —— 好像历史上有瑞典。
        不出意外加一个抱大腿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
        ================
        南洋
        目前原作已经写到
        菲律宾南北都会被东岸吃下,加上文莱、帝汶两处
        菲律宾 --澳洲、新西兰连线打通。
        1,打通南洋
        东岸清场 中南半岛包括 越南、缅甸、马来、加里曼丹(文莱)。
        显而易见,中南半岛适合推行登莱、宁波模式,修上铁路后更稳。
        没有必要动武的情况下,保留荷兰殖民地(爪哇岛为主),
        虽然东印度公司跟荷兰是两回事。
        爪哇地缘上有用。
        从整个南洋看,是 澳洲 - 中南半岛体系里的一个边边角角。
        加上 东岸的印度洋贸易圈看, 爪哇可以不占。


        IP属地:北京4楼2019-05-31 14:54
        回复
          前文分析
          东岸主导整个南洋(除爪哇)
          + 主导印度洋贸易圈
          ================
          大陆局势,
          顺清对峙 + 五藩。
          正统玩法月经贴。 放一个作死版本,plan b
          从局部看,
          让出5藩的绝对管理,出卖南明,换整个天朝的控股分红。
          五藩、南明残余势力 与 顺整合, 仿东岸元老院,执委会集权模式。5年计划。
          新明内部整合后,
          6线平推满清
          —— 南京、汉中、襄阳、南昌、登莱、沈阳。
          ================
          元老院过几代人应该不会跑偏。
          因为新明按殖民地时代、走工业化,发展起来之后,会在南洋和太平洋布局产生冲击。
          贸易船队,华人商人以及抱团的移民。因为利益产生激烈的对抗。
          硬要找一个原因的话,
          a,拿战之后,按东岸的产能和全球化布局,有可能经济危机。(十年一次)
          b,科技树一战帝国主义阶段,需要跟老欧洲干上一仗,然后走老美的全球化(市场)路线。
          东岸在自由贸易阶段,肯定会被挑战,(帝国主义之前)
          全球化市场如下——
          1,
          铁甲舰控图, 欧洲搞事情。打完做生意。
          2,
          吞下整个北美。
          美洲范围内可以 留下 巴西 + 莫黑黄13国 + 圭亚那。
          3,
          人口、医疗爬上来了, 门口的西非 也可以沿着几条河 推种植园。
          4,
          “东属印度”5藩扩大到50藩。
          5,
          南洋-澳洲体系。


          IP属地:北京5楼2019-05-31 15:31
          回复
            布局写的远。
            大致是殖民地时代,帝国主义时代,一战正面钢战列舰时代, 战后全球化时代。
            未来几十年的挑战。
            打完西班牙王位战,东岸最需要准备的挑战,七年战争。
            这时英国有海上优势,发展很快,法国战后国力恢复,都不好惹。
            最差的情况下,两家有可能合起来,打东岸在大西洋的主意。
            清和顺比这两家,潜力是有,实力差一截。又是对立,不可能合起来打东岸。
            战斗力 , 东岸优于白皮,白皮优于清顺,清顺吊打剩下的杂鱼。
            东亚的盘子情况简单,就是打仗烧钱,总体上5藩自己在玩。
            ================
            正经北伐路线
            —— 七年战争这个时间点。东西两场,东亚算情况可控,
            南北对立,东岸维持现状是最好的。
            清和顺统一战争如果爆发,可以提前打(五年或10年)。
            可以准备好打。
            大力给物资支持顺,
            东岸调动主力吃江南。先发展航运,再通 上海 - 南京 - 安庆铁路。
            顺的北伐。
            1,打得好,拿下河南,满清一波就倒了。
            东岸抢下山东江苏。
            完全的沿海 vs 最差河北满清降顺。统一战争赢面大。
            缺点是不得不打。还得加紧准备。
            2,北伐失败,收拾湖北烂摊子,无力进攻。
            五藩站住长江以南,争夺淮河。情况回到南北对立。
            没什么缺点。
            3,江南局部战争
            满清从南方败退。 顺和东岸分取上下游。继续对峙,准备打下一场。
            自身增强,南北均衡,情况可控。
            4,满清南下。
            没啥说的,援助顺,武装南明小弟,
            黑水、登莱先搞起来。黑水那个无语的后勤条件,满清都摸不到黑龙江。
            东岸5藩持续捅刀子,不让它好过直到大西洋这边收工。
            5,顺太蠢
            满清灭顺, 东岸接收残部,大反攻。


            IP属地:北京7楼2019-05-31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