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吧 关注:13,544贴子:91,076

347应用心理考研经验/考情/真题/答疑/资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考情

二.真题
1.试卷结构
普通心理学      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约70分
实验心理学      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约70分


1楼2019-10-27 22:45回复
    2.各题型占比


    2楼2019-10-27 22:46
    回复
      教材(主要参考书):
      1.《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陈琦、刘儒德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实验心理学(第4版)》,朱滢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张厚粲、徐建平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
      6.《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三版),戴海琦、张峰、陈雪枫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楼2019-10-27 22:46
      回复
        一.备考建议
        基础阶段3-6月: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看各种经验贴然后按兵不动?其实自己摸爬滚打就能找到感觉了。然后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养成日常学习状态,慢慢提高学习效率。
        强化阶段7-8月:攻克重难点,配合习题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框架。暑假抓重点、抓重点、抓重点。重点=真题考点+相近知识点+一看就是条理清晰可以考简答论述的知识点+其他院校考过的简答论述题(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刷题啦)。不要留疑点、盲点!通过做题、口头复述知识等方式自测,不会的赶紧请教,别留着了,留着二战解决吗?
        冲刺阶段9-12月:调整作息,更多时间用于记忆。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没问题了,背书吧!根据自己的框架,有计划的背书,有计划!并且,务必及时复习!及时、反复、分散复习!关于如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可以上网找,也可以参照上文我的复习表格。即使有高分秘籍也不要完全放弃书本!最后一个月,背重点中的重点!有高密的童靴可以反复背一级考点,没有高密的同学可以试着猜题啦!从老师角度去思考,我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这本书得要求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个知识点值不值得考?但凡你觉得会考的知识点,背它!和研友互相抽背、做题,查缺补漏,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掌握答题技巧。
        普心一直是考试重点,需要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的心理学流派、生物学基础知识、意识和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动机、需要与意志、能力和人格。发展和教育心理学要求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并能够运用熟练运用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也许你看出来了,这段话是来凑字数的。


        4楼2019-10-31 18:19
        回复
          1.学习效率低下怎么办捏?
          个人建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切忌闭门造车,咱们得多方收集信息,参考前人经验,取其精华,量体裁衣,慢慢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低效的学习=浪费宝贵时间,感动自己是没有用的,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假装这里有传送门:高分学姐经验分享(需要资源可以联系我,备注院校))


          6楼2019-11-10 20:26
          回复
            2. 目标模糊不清,计划不够具体且缺乏可行性
            个人建议:方法一是参考前人的规划,结合自身水平和进度适当调整;方法二是倒推法,从考试那天起倒推,计划完成几轮复习,如果是三轮,那么每一轮可以有分配到多少天?每一轮的目标是什么?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逐渐细分目标,具体的目标更容易实现哦!每完成一天的目标都是成就感慢慢,有助于减少焦虑呢!我个人习惯以一周为单位,每周末根据这周复习情况调整下周的周目标以及日目标。
            21考研的学弟学妹早做规划啊!


            7楼2019-11-12 20:38
            回复
              下周就考试了!我也跟着紧张起来


              9楼2019-12-14 22:43
              回复
                新年好呀


                11楼2020-01-27 17:45
                回复
                  21考生开始复习啦!要不要做笔记,笔记细到什么程度?做笔记要用掉好多的时间诶?会不会来不及?
                  个人建议:做笔记可以加深印象、梳理知识,但抄书是不太建议的。有的同学看自己的笔迹才有“感觉”,就是那种不做笔记难受的小学霸,那我还说什么?你如果非得记笔记的话,就不要看别人的进度如何如何了,按照自己的节奏走,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个比较详细的逻辑图,但不必所有的细节都放上去。我在复习期间一共做了两套框架图,一套是比较详细的,到了最后复习阶段就把小点缩为一个数字,看到之后就知道这一知识点下面有几个小点,能够完全回忆说明我已经掌握了,想不起来就翻书再次记忆。字丑,我就不放图了,需要的话可以私聊我。


                  14楼2020-02-07 12:03
                  收起回复


                    18楼2020-02-28 16:11
                    回复
                      可以分享的资源,我先整理一下,最近会公布出来


                      19楼2020-03-04 14:54
                      回复
                        需要的话可以给我留言


                        20楼2020-03-27 20:44
                        回复
                          顶一下哈哈哈哈


                          22楼2020-04-07 22:09
                          回复
                            加我加我,或者私信我


                            25楼2020-04-14 20:16
                            收起回复
                              加我qq备注贴吧浙理工哈,不然我会很迷惑……


                              26楼2020-06-18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