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吧 关注:858,422贴子:7,549,156
  • 1回复贴,共1

咱们的徽文化颍州底蕴中国两千多年最大的悲剧:错误地重视孔子轻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孔子而不是管仲,即便是在  
过去一百年中反孔最激烈的年代里,也没有多少人想到要重视管仲。中国两千多年来最  
大的悲剧,就是错误地重视了孔子的思想而没有重视管仲的思想,如果我们今天还不果  
断地纠正这一错误,中国将继续错误下去。  
     管仲(公元前723年—前645年)出生于当时的齐国,即今天的安徽省颖上县。孔  
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出身于当时的鲁国,即今天的山东曲阜。从时间上来  
说,管仲是孔子的前辈老师;而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孔子实际上只继承了管仲思想的十  
分之一二。管仲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孔子继  
承和发扬了管仲的这一思想,形成了儒家思想,但是却没有理解或者说否认了管仲同时  
提出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因为,孔子既不懂怎  
样才能让老百姓“仓廪实、衣食足”,也不赞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最重要的,  
甚至鄙视立志务农的人。孔子在《论语》中公然把向他请教怎样种庄稼的樊迟说成是小  
人,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  
贫。”儒家思想崇尚空谈、追求意识形态,把空谈和意识形态上升到空前的高度,其继  
承者甚至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地步。  
     管仲的才华,除了表现在伦理道德上面以外,还表现在经济、哲学、政治、法学、  
军事、外交,教育、人才、管理等方面。管仲的思想博大精深,即有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的实践经验,也有怎样治理国家的理论总结,被梁启超誉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  
也被人称之为“儒道法思想的先驱”。管仲在齐国国君初亡、全国陷于一片混乱的状况  
下,受命于危难之中,三年便使这个边陲小国民富国强,然后使其国君成为春秋第一霸  
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执政四十余年而善终。孔子虽然也在《论语》中自夸: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然而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孔子52  
岁的时候,曾被鲁国国君重用过,但是到孔子55岁离开鲁君的时候,完全没有出现三年  
有成的局面。孔子不懂经济、不懂军事、不懂外交、不能像管仲那样教育农民怎样种庄  
稼、也不懂得怎样从全国选拔人才,只会重复那一套恢复周礼的论调。孔子天真地以为  
只要实现了他所倡导的那一套意识形态,就能治国安邦平天下了,一切的国计民生的问  
题就都能解决了。孔子的空谈和强调意识形态的治国理念是被他的时代所唾弃的,所以  
尽管他周游列国十几年,却没有一国聘用他,因为当时的国君都知道,凭孔子的那一套  
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  
     然而,汉朝之后的封建君主们为什么反而重孔子而轻管仲呢?我想主要原因是汉朝  
之前,尤其是秦朝统一之前,国君们都懂得人才的重要性,甚至把得人才看得和得天下  
一样的重要。所以,在那样的情况下,管仲这样的有实际治国安邦才华的人是得到尊重  
的。但是汉朝之后的国君,往往都觉得自己才是最聪明的最至高无上的天子,所以从内  
心上不再重视人才,因为他们更加需要的不再是人才,而是孔子一样的奴才顺民,需要  



1楼2009-09-24 23:02回复
    是安徽人就应该为此骄傲


    3楼2009-09-24 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