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稳健滴神!】
东南江浙,江建,河淮,湖广四地,虽然名义受御史大夫公孙寅节制,然而各地大员内心却都是想法丰富多彩,暗算与被暗算,谁也说不准。
河淮巡抚孟怀周,虽无出彩之才,但却时时刻刻谨守自己士族巡抚的本分,保一方平安。本身士族的身份十分容易获得地方知州的支持,又频繁压抑军队的张扬性,故八百人的“骁勇团”的建立获得了地方士族的资金支持。然而这只新队伍未经历刀剑,虽然装备齐全,但始终是新兵蛋子,却是巡抚大人可以依赖的力量。
(获得“骁勇团” 0.8k 丁 驻荆州)
而河淮巡抚本人,除了拜访士族,还在七月底独自一人私下拜访了御史大夫公孙寅,不知是出于下属对于长官的不解,还算士族对于领袖的不信任。然而这一份单刀赴会的勇气,赢得了公孙寅的尊重,公孙寅只是很简单的告诉了孟巡抚他的疑惑。
“请孟巡抚谨记,本官现在是御史大夫,朝廷一品大员,士族领袖,虽才不如前丞相诸葛晏,然定会竭尽权力,还天下士族一个公道。所以,希望四地巡抚配合本官,朝廷高层的政治舞台,不应容下贼子,更不应将黎民百姓当作工具人。”
说完,便请孟巡抚动身回荆州准备配合作战。
而南边的湖广赵巡抚,则更多的以观望的态势观察着天下变局。除了日常的行政工作,接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岭南巡抚的借兵请求。然而赵巡抚很清楚自己是朝廷巡抚不是地方军阀,所以得有必须的上报,不然手下的人又得唧唧歪歪的。然而御史大夫收到这条请求后并没有急着回答,只是简单的回应了八个大字:岭南平叛,指日可待。反倒是山东以监国自居的恭郡王批准了这项请求,意味着决定权辗转反侧还是来到了赵巡抚的手里。
目前贼军多居于江建,江浙二地。
江建陈巡抚,或许是因为老家建州被贼军占据的原因,其反贼立场异常坚决,甚至掏出家底来资助各地组件义军,希望共同讨伐贼军。然而这种行为却引起了御史大夫公孙寅的反感:地方扩军之权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巡抚说了算了?还敢以家银资助官军,用心叵测。
仅仅几天过后东南督御史的信件便出现在江建巡抚的办公桌上。
得到警告的还有采取同样做派的江浙巡抚。
然而虽然义军的编练行动被迫停止,但是这资助义军的钱,各地方知州可是毫不犹豫的收下了,且大声夸赞陈家是“好兄弟”。尤其是江浙陈巡抚,不仅地方士族连那些官兵也个个对巡抚大人赞不绝口。这些事公孙寅虽然看在眼里却清楚这是必然且不可逆转的,毕竟这就是商人的本质。
然而更扯得却还有江建陈巡抚以年少热血为理由,招募义军为借口,集中目前所有可以控制的兵力,三面进攻建州。然而这三地皆是无贼军主力进驻,于是这场理由离谱的战争却让陈巡抚获得了不少话语权。便趁机对诸知州宣布拒绝烨朝指挥,并且在中央未明朗之时,拒绝纳税上供。
然而公孙寅并没有阻止这个行为,而是让这个消息放飞去长安和太原,任由他们处置。
最离谱的却还有义军黄首领,稳健的出奇。
在掌握了诸多四地情报后,八月中旬,身负平叛职责的御史大夫公孙寅命江浙江建二地原地不动,并且向义军全体提出诏安,只需交出首领黄巢的人头即可。
若是义军一旦接受诏安,或许公孙大夫会获得一只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