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吧 关注:7,660贴子:45,561

有时间讲故事也是治病救人。聊一聊,那些八卦的人和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时间讲故事也是治病救人。
聊一聊,那些八卦的人和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04 09:39回复
    刚看了一个帖子,提到麝香的。这东西无论男女少接触,尤其是未生育的。过去很多膏药用到麝香,这药性是往里钻的。记得师父说过只有一样东西能化去麝香的影响,似乎很难找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05 22:41
    回复
      今天是四月十四,纯阳祖师吕祖圣诞。读到吕祖的一首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06 19:59
      回复
        今天不知是怎么的,突然想搜索一下吕祖的诗句,就看到这首诗了。读了这首诗,始知什么叫神仙无戏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06 20:12
        回复
          师父有一句话经常强调:积阴德,保全善,常施舍,克己复礼。
          以后有很多故事都与这句话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5-07 23:30
          收起回复
            得空,说说本草美容的那些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5-08 07:48
            回复
              本草类美容产品近年来较为流行,很多标称排毒养颜。如果从中医理论讲排毒。应该给出排毒的途径,因为中医是讲究经脉的。这里稍稍透露一下,据我所知,古方中外用的本草排毒一般会经由两处穴位排出。具体哪两个穴位,等适当的时候,再给大家细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5-09 23:12
              回复
                看朋友圈,今是母亲节。不知自何时起一有节日,朋友圈就变成了秀场。若心里有父母,给他们一个好的晚年,便天天如过节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5-10 09:28
                回复
                  借母亲节,说说安享晚年的话题。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就是孝道。那么起居生活中的孝是什么样的呢?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到: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药品酒食,非孝不能备。毕竟谁都想晚年享清福。说来简单,但谈何容易,有多少人能得享清福呢。晚年的状态其实就是最大的人生总结,用一生写答卷,评语是老天给的。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儿。人年轻时的脸上就能看到晚年。你是行了善也好,做了恶也罢,都会留下了印记。而这个信息与面相、八字等方面都是同步的。中华文化神奇的地方不仅在于薪火相传,而且都是相通的。举个例子,现在这个季节,植物生长都很茂盛,看一棵树,从叶子枝干确定是什么树。你看它的年轮,就知道它生长的阶段;看开的花结的果,就知道它的根系的状态。人也是这个道理,从晚年状态也能倒推出以前的样子。所以,大自然中,很多事物均是我们学习反思的对象。回到话题本身,年轻时尽孝,才能在未来安享晚年。纵观历史上凡是大的世族,都有宗族文化,对孝道看的很重,也正因为有孝道传承,才能护佑其家族长盛不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5-10 21:45
                  回复
                    现代社会通讯发达 ,从电报的发明到电话,再到后来的手机普及互联网络覆盖,科技进步使信息数据瞬间即至。那么古代通讯能快到什么程度呢,后续我们将一起探讨修行人之间是如何沟通信息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5-12 11:12
                    回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摘自《道德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5-14 13:28
                      回复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5-15 11:47
                        回复
                          给大家讲个故事,是我师父的亲身经历。
                          师父曾经在峨眉山采药行医,遇到几个来中国进修的日本中医,非常狂妄,声称用不了多少年,中国人要学习真正的中医需要到日本去学,因为真正的中医在中国会很快消失掉。师父很生气,说:“你们说话刮风别闪了舌头,你们会什么?”他们说:“会针灸”。师父说:“你们会针地愈病吗?”他们说:“没听说过”。师父说:“这就是中国的中医,学点皮毛就咋呼,拿着鸡毛当令箭,还真以为了不起呀?” 他们要求师父演示,一口气演示了七个人,这几个日本人当场要跪下拜师,师父说:“对不起,我不教日本人”。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印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互为连通,共成一体,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土生的,独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国家轻易复制或嫁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5-15 22:51
                          收起回复
                            天道有承负,前人铺路后人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5-16 22:39
                            回复
                              很多人都喜欢弄颗人参泡酒,好像很滋补得样子。也不知道都跟谁学的,人参一旦泡酒算是可惜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5-25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