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学宫吧 关注:1,703贴子:5,102
  • 10回复贴,共1

何谓韬略?简单通俗的来说,韬略是一门领导者的学问。韬是指具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谓韬略?简单通俗的来说,韬略是一门领导者的学问。韬是指具备更高的神智,掌握更高的法则;略是指制定更好的计略,控制更多的资源,塑造更长久更良好的秩序,转化出更有利的结果。
我们学习并掌握了韬略之术,从适用对象的大小看来,首先,可以用来自我治理,谋划更好的人生;其次,可以用来治理家庭,让家庭更加兴旺。再次,可以用来治理企业,让企业更加成功。第四,国家公务人员可以用来治国,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不管身处社会的什么层级,都可以运用韬略之术来指导现实。并随着实践训练,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一步步的进阶升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16 09:57回复
    从适用范围的领域来看,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一切领域都可以应用。比 如,领导,管理,军事,外交,经济,营销,职场,投资,家庭生活,战略咨询,企业经营, 文化建设,心理学,等等领域,都可以应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16 09:58
    回复
      我们怎么才能掌握更高的法则?从修习的层次上来看,是神生智,智生能,能生功。所 以我们首先需要养神。神力足了,才能智力足;智力足了,才能能力足;能力足了,才能立 事立功。
      从修习阶段上看,第一是学习阶段,第二是理解阶段,第三是训练阶段,第四是掌握阶 段,第五是运用阶段。第六是久而化成阶段,也就是一通百通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16 09:58
      回复
        为什么韬略之术,可以在一切层次和一切方面都能适用呢。因为韬略之术,是道散以为 术,任术以为用。就像庄子说的那样,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7-16 09:59
        回复
          战略管理,要贯穿领导、管理和执行的全程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要讲战略,要有战略思维。通常,我们现在的人所理解的战略,是指分析问题要有全局性,眼光要长远,也就是要高瞻远瞩。高瞻远瞩,关于核心问题的核心谋略,只是一种战略思维方式,侧重于判断和决策。它只是单纯的判断和决策,还远不是战略的全部,也还没有抵达战略问题的核心。
          因为再怎么高瞻远瞩,自身的力量不足,执行策略不合理,还是打不赢战争的。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能看透事情的聪明人也不少,为什么很多自己觉得自己很聪明的人,别人眼里他也很聪明的人,最后却碌碌无为,还要怨天尤人的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呢?
          比如,有一个股民,他对行情进行了前瞻性的准确判断,可是他实际操作中,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很多钱。可见,准确的判断,只是抵达胜利的一个起步动作,只是一个开始,还远远不是全过程,更无法直接把准确的判断,兑换成现实的成功。
          从正确的判断,到成功的结果之间,还有很多艰辛的过程要走。很多人为了逃避这个痛苦而艰辛的过程,选择从开头直接跳跃到结果。比如那些炒股的人,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判断行情上面,认为我判断对了,就应该赚钱。那些自诩聪明的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表现自己的聪明上,认为只要自己聪明,就一定能成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16 09:59
          回复
            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炒股亏钱的人,不会怪自己没看对行情,而是怪行情变态,自己心态不好。自诩聪明的人,则是怪自己怀才不遇,怪社会对自己不公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16 09:59
            回复
              因为它不仅讲高瞻远瞩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问题,还要讲如何凝聚足够的力量,怎么靠建立领导强大的组织和体系,来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讲全程的领导和管理问题。直至抵达最后预期的成功结果。
              有雄心壮志,继而才能有伟大的目标;有了伟大的目标,还要组织起来一支伟大的力量,来实现伟大的目标;有了力量之后,还得长期的领导和管理这支力量,对这支力量进行精准约束和精准控制,导向一个确定性的可控的正预期结果。这才是关于战略的完整流程。战略问题,并不只是分析决策这么简单,而是贯穿领导、管理和执行三大层的全程。
              可见,我们现在社会所讲的战略,是把中间都掐掉,只要一个决策,和最后的一个结果,这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战略流程。就好比一个人,只保留他的头和脚,把脖子以下和脚踝以上的部分都掐掉,他连生命的基本存续都实现不了,又怎么可能具备强大的力量,并实现一个伟大的目的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16 10:00
              回复
                这让很多企业感到困惑和迷茫,为什么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方向和路线都是正确的,目标也是正确的,最后的现实结果却失败了呢?打个比方来说,从北京到上海,把中间的路都拿掉,虽然决策正确,目标正确,最后一定到不了上海。因为路都是要靠人来走出来的。谁来走呢?在于领导者恃贤与民。正确的路线确定下来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这句话可谓是闪闪发光。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管理和执行,这三层的关系是这样的。英明的领导人确定之后,正确的决策就是决定性因素。正确的路线确定下来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贤能的干部选拔好了之后,国力财力民力兵力就是决定性因素。三层各司其职,不可偏废。废一则全毁,三者皆正,才可得其全功。
                受错误的西方管理学的错误影响,我们所谓的当代管理学,连基础的常识都是错的,这些严重的错误尤其表现为,把领导和管理混为一谈,又把管理和执行混为一谈,这都是大错特错的。领导是君,是心。管理是臣,是脏腑。执行是民,是四肢手足。
                如果一个组织里面,三层之间脱节,如同一个人的器官之间不能相连,它连稳定的生命都不可能具备,就不可能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更不可能长期持续地输出强大的力量。领导重要,管理重要,执行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把三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生命。如此重要的事,显然它是战略中的战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7-16 10:00
                回复
                  《三略》的开篇第一段,就解答了这个最根本的最难的问题。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治国在于治吏,治军在于治将。君主如何统治将领呢?在于服其心用其能,将领立了功要论功行赏。君主希望任用有才能的将领打胜仗,有才能的将领希望供职于有德的君主,施展自己的才能,求取功名。
                  要让有才能的人,心悦诚服地为自己的领导效劳,这是很难的。比如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大多数人是为了工资而工作,而不是真正的对企业的最高领导心服。怎样才能让有才能的人心悦诚服呢?他觉得自己一辈子要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平台了,这就是他理想中的领导,是他理想中的求取功名的平台,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心悦诚服。
                  通志于众,是说君主要密切联系将领,了解他们的抱负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希望实现什么人生目标和价值;并给他们提供足够大的平台,以及和他的才能刚好匹配的职位。
                  这句经文讲了很重要的几点。第一,任贤的关键,首先在于服其心,心服才能毫无保留地施展才能。第二,立了功要赏功,不然后面就不会再立功了。第三,君主要密切联系将领,始终做到大家一条心。
                  一旦君脱离臣,臣脱离民,这个国家不要说战胜敌国了,首先自己就会从内部自我涣散和自我崩溃。
                  故与众同好,靡不成;大家一条心,为共同利益共同奋斗,上下同欲,做什么事,都能成功。与众同恶,靡不倾。各想各的,大家不一条心,利益也不一致,上下之间彼此脱节,这样做任何事都会失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16 10:00
                  回复
                    治国安家,得人也;要把国家治理好,强国强军,战胜敌国,在于是不是能够和将领们同心同好,得到将领们的心,才能利用他们的才能,战胜敌国。国强大了,家才能安定。
                    亡国破家,失人也。反过来,如果君主不能得到将领们的心,和他们的利益是冲突的,他们就不愿意为这个国君效劳。国家失去了贤能的将领,军事力量肯定是要衰弱的,打仗肯定是要输的。打仗打输了,也就要亡国破家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16 10:01
                    回复
                      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所有的生命,都希望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被认可被肯定。贤能的将领,更是如此。他们的愿望是什么呢?第一,自己的才华能被君主理解和赏识。第二,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和君主是一致的,能有机会和平台施展出来。第三,自己立功了,能赏功。
                      简单的讲,有才能的人,都希望得到三赏。赏识,赏功,赏志。赏识是指认可肯定他的才能,赏功是认可肯定他的工作成果,赏志是认可肯定他的志愿。赏识则才服,赏功则功服,赏志则心服。君立三赏,则贤臣报以三服。
                      很多人说刘邦是个小混混,这是对刘邦的误解,实际上刘邦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张良身怀绝世之才,为什么唯独服刘邦呢?一开始,张良跟很多人说他的志向谋略,很多人都听不懂,也不以为然。唯独和刘邦说的时候,刘邦竟然能理解张良的志略才学,还大为赏识,这让张良一下子就心服口服了,觉得刘邦肯定能成事,铁了心追随刘邦干了一辈子。
                      英主和贤人的绝配,属于比较少见的。大多数的情况,则是自我感觉太良好的人,要么假装自己是刘邦,怎么找不到张良。或者要么假装自己是张良,怎么没有刘邦来赏识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7-16 1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