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reybuttle吧 关注:485贴子:10,874
  • 5回复贴,共1

【O Canada 】 FigureSkating杂志上的关于JEFF的封面文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JEFF第一次在国际花样滑冰的杂志上作为封面出现,所以应该花写精力翻译出来给大家看的,用了一个星期,希望大家支持一下,也好给我点信心.
  我的英语不好,所以很多地方都会有错误,希望多多包涵!


1楼2005-11-27 15:15回复
    UP TO THE TASK (忙于工作)
    “我不认为人们会说Elvis Stojko(两届冬奥会银牌获得者)没有能力争夺奖牌,也不认为人们会说Brian Orser(同样是两届冬奥会银牌获得者没有能力争夺金牌。”CTV/TSN的分析者Tracy Wilson说。她是Orser的同行者,在1988年也参加了Galgary的奥运会,当时他与同伴ROB MOCALL获得冰舞的铜牌。“我们冰者不被过多的关注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有力量在这样庄严的赛事中去争夺奖牌。”
    Kurt Browning在冬奥会之前便受了一些伤,1992年,他来到了Albertville参加奥林匹可,当时在Kurt的外表下几乎看不出他的内心世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背部给他带来多少痛苦,然而连续三届世界锦标赛冠军的他是如此光荣,参加奥运会,他别无选择。
    除了和Stojko很亲近的人,没有人知道他的腹股沟部的肌肉一直就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他夺得了三届世界滚军,1998年Nagano奥运会上,Stojko旧伤复发,直到这是,人们才从他那难以忘怀的 痛苦表情中读懂什么,他的那套自由滑也成为了奥运会上最无畏的节目之一,尽管不足够好来超越当晚的俄罗斯的Ilia Kulik 的光辉。
    如今,这个冬天属于Buttle 和Rochette,同时也属于获得参加奥运会机会的其他单人滑选手。自从1998年开始,每个参加冬奥会的男单选手在自己的履历中都记载着曾经获得过世界锦标赛的冠军,然而BUTTLE和ROCHETTE却没有获得过冠军,可是人们也不应该将他们轻视。的23岁大男孩在2005年突
     特别是JEFF,一下子成为了本届世界锦标赛的男单亚军,这个来自于Smooth Rock Falls的23岁大男孩在2005年突出重围,在London的加拿大本国比赛中以一套令人震惊的自由滑首次摘金,紧接着又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夺得银牌。
     JEFF将他的训练和生活时间分成两部分,在Barrie进行训练,他本人在Lake Arrowhead居住。他深深地知道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然而该来的时候还是要来。“从滑冰前景来讲,我开始进步,但是我真的不清楚我进步了多少,”他说,“现在突然之间,我成为了一名奥运会的竞争者。”
     “还有一段时间在开始奥运会,但同时对于我来说他它正一点一点走近,这种感觉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我并不在意这次世界锦标赛的结果,如果说它对我有影响,那就是它在激励着我。”
     在莫斯科的结果使JEFF的名气被更多的知道,并被列入了加拿大冬奥会争夺奖牌的竞争者名单中,他做好准备来处理关注奖牌的忙碌以及和大家一同参加的压力,“我在为奥运会奖牌努力着,那当然是我的目标,也许有人不会相信我能够做到,可重要的是我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在1998年的冬奥会上,当我想起自己所棉队的压力,它带给我的一些琐碎的会议。在那种情况下,去释放自己要释放的东西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Brain Orser

    这种思想赢得了加拿大评委的肯定。他们说JEFF学会了足够坚强得处理即将发生的事情的能力。
     “我能从他的眼中看出,也能从他的训练的方式中看出,他知道这是冬奥会。他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因此他表演着,他滑着,那些很棒的节目。”Orser说。
     Skate Canada CEO Pam Coburn 说Jeffrey非常专心,非常努力。“如果他一直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他将会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因为我知道他一直在注重着提高。


    4楼2005-11-27 15:19
    回复
      Pressure and Perspective 压力与前途

      或许没有一个加拿大人能比Orser更有权威告诉大家承担着奥运金牌的份量。在卡尔加里冬奥会上(注:加拿大城市)他是加拿大夺得金牌的最大希望,他曾经代表加拿大参赛身披红枫国旗,骄傲地站在在第一届加拿大举办的冬奥会的赛场上。
      但是这仅仅让他感觉到了更多的压力,Orser说:“一切从我获得1987年辛辛那提冬奥会冠军开始。”接着记者开始问他,“你认为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表现如何?”
      压力每天都写在他的脸上,即使是在平时散步。那些祝福他说“去得金牌吧”的加拿大人并不知道他们正在给他施加压力。

      Brian Orser在这场被“Brians之间的战斗”的比赛输给了美国选手Brian Boitano,这曾带给他短暂的苦恼。但是多年以后更加成熟,更加智慧的Orser认识到在卡尔加里冬奥会的那场比赛他所面对的一切,他对自己冰上的表现感到惊奇。“现在我可以回头看着我的过去并且说那是很了不起的,”他说。“当我想起我所面对的压力……便会发抖。在那种环境下我能尽力做到我所能做的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Wilson站在Saddledome奥运场馆的梯座上,她认为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到Orser在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当时那种痛苦的心情。“还有离冬奥会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给这些参赛选手,”她说, “为自己做准备时很艰苦的,你会因此感到十分疲惫。你不得不真正地尊敬这样的比赛并且用一种特别的眼光看待它。如果你的精神状态还是像世锦赛的时候,你将会被淘汰。你必须准备好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通常想知道运动员们的真实生活,不管他们是在百货商店还是加油站。”

      “你会想把自己隐藏起来,到那些能把你当做普通人的环境中去。”Wilson加了一句,“但是我听滑冰运动员们说他们的父母在奥运那一年都会对他们非常特别,自己就是家里的上帝。这让他们非常奇怪。你必须自己营造一个平常的空间并且守护它,你必须知道你一定要这么做。”

      罗切特在参加莫斯科的世锦赛时过早的体会到了这些。在伦敦她是加拿大锦标赛的宠儿,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她在John Labatt体育中心美妙的自由滑成为加拿大各大报刊的头条,并且使她的家乡成为媒体瞩目的焦点。

      她在蒙特利尔训练的冰场经常被拍照刊登,在一个新闻采访中19岁的罗切特说到“很多人都在报纸上说我应该在世锦赛上取得奖牌。这让我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

      罗切特在自由滑失误后世锦赛仅排名11位(2004多特蒙德世锦赛她排名第八)。在某方面,这也许是可以说是黎明前的黑暗。

      “我必须再次证明我自己,”罗切特说,她为了明年的都灵冬奥会又一次和她长时间合作的Manon Perron教练走到了一起。“我首先必须证明我自己,现在我感觉好多了。”
      同样的,加拿大的花样滑冰也会更好地向着奥运的目标前进。Buttle和罗切特这两位有着美好前景的加拿大选手将会把加拿大的花样滑冰事业带回到世界的前列。


      5楼2005-11-27 15:22
      回复
        A Trial Run初步测试
         
        一年前,加拿大冰协大胆的宣布他们的运动员将会在都灵冬奥会和之后的CALGARY世
        锦赛上拿到四块奖牌。在2010年,时隔22年再次回到加拿大的的温哥华冬奥会上预备拿
        3块奖牌。

         
        COBURN仍就认为他们的目标可以实现。“对于2006冬奥会我认为仍有把握拿牌。”她
        说“我能看到在都灵以及CALGARY上拿下四块奖牌的可能性。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为了
        2010年冬奥会,当你看到青少年组涌现出的年轻天才们和现在在国家队的天才们。”

         
        BUTTLE和ROCHETTE也许是为了成为温哥华冬奥会的一员而生,但是他们都还没有做好
        承诺去参加的准备。他们现在只想考虑都灵冬奥会的问题,不管其他。

         
        “我不想变的懒惰,只是想着‘我总是能参加下一届冬奥会。’”BUTTLE说,“我自
        认为都灵将是我唯一参加的一届冬奥会。”

         
        “我非常想参加温哥华冬奥会。”ROCHETTE说,“不过五年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这同样表示加拿大选手——也包括BUTTLE——自从国际滑联改革评分制度以来已经取
        得了成功。加拿大滑联花了大量精力在改革评分制度上,同时也是第一个将之运用到国
        内比赛的,在这个赛季中每一个争取世锦赛资格的步骤都会按照这个系统评分。甚至是
        夏季比赛,比如渥太华的MINTO SKATE。

         
        ORSER相信只要他们的选手处于评分系统的顶端,他们就会继续成功。“我们有优势
        ,因为是我们创造的新系统。”他说“我们知道怎样根据新系统来编排节目。这马上会
        在其他选手的节目里流行起来,但是只要我们在潮流的前端,我们就会做的很好。”

         
        加拿大滑联在多伦多也做些基础工作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他们的选手获得有可能的
        最好的机会。滑联在九月的时候将他们入围冬奥会的选手带到多伦多的冬奥场馆训练。
        “我们觉得多少要接触一下冰面,对环境的认识能帮助我们对冬奥会的成绩有个正确的
        预期,同时也能进行训练。”COBURN说。

         
        ROCHETTE坚信丰富的经验显得更为重要:“在你每天的训练中你都会有些想法。”去
        多伦多之前她说。“我们讲会看到冬奥会的场馆。每次你训练的时候都会想象在这冰面
        之上举行的冬奥会。”

         只有这一次,12年后,不只是一个梦。
         这是关于梦想成真。


        6楼2005-11-27 15:23
        回复
          P.S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吧主姐姐和幽栖姐姐,他们分别帮我翻译了最后两部分,要不是他们我可能再有两个星期都完不成呢,功劳有一大部分都是他们的
           我还是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字数的关系而忽略了文章只看图片,文章中有很多信息,我翻译完了也更家了解了加拿大的花样滑冰,所以希望大家多多评论一下文章,好就这些!


          7楼2005-11-27 15:26
          回复
            哎~~哪里有辛苦啊,这不是我喜欢做的事嘛~其实我很想把JEFF的个人BLOG里的文章也都翻译了,可是现在真的时间不容许,而且时间一长我也有点吃不消,弄不下去了,如果不是两位姐姐的帮忙,估计这个文章也发不出来了,谢谢啦~
              八卦一下,我很喜欢3楼的图片,JEFF显得很高呢,不过最喜欢的是4楼的那个,觉得很自然,很轻松,呵呵,可爱啊


            20楼2005-11-30 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