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日位於沿海造地与内陆沙地的交界处,海拔相当低,大约只高出海平面7.5米。其历史城区的范围由城墙划定。城墙始建於1297年,并在17世纪初建起了一系列棱堡(bastion)。城墙长6800米,围起了410公顷的区域。1275年起的规划直到18世纪仍能适合城市发展,但在1782年至1784年间,一些防御工事被拆除。在19世纪,城墙被改成散步场所,四座城门与一座防御塔(defence tower)留了下来。城市核心部分的发展主要围绕两个中心:其一是伯爵城堡(Burg of the counts),一个16公顷的四方小岛;其二是旧堡镇(Old Burg)的商人住宅区。旧堡镇是12世纪时该城最初的发展中心。以前城墙的走向可由城内运河来看出。
布鲁日城区有大量交错的小巷与一个接一个的广场,其中以博格广场(Burg)和大广场(Grand-Place)尤为著名。前者原先的标志性建筑是圣多纳廷主教座堂(the cathedral of Saint-Donatien,在1799年至1800年间被毁)与公爵住宅,之后被圣巴西略双小堂取代。一千年来,博格广场一直被视为宗教与市政当局联合的象徵,也是一些公共机构的所在地。而大广场上则以大会堂、钟楼等居多,象徵城市自治。城市中心大多为富贵人家居住,劳动者聚集在外围。
进入19世纪后,人口的增长带来了绿地的分配。只有新剧场周围的区域经过奥斯曼(Haussmann)式改建(始於1864年)。布鲁日市区部分的特色之一是运河,部分遵循天然河道,部分人工挖出。当地人称之为「雷耶」(Reie,大约意为人工加固过的河道,类似於码头)。在布鲁日城墙内,也有一些绿地被保存下来,但最靠内陆的地方没有。许多花园和公园都属於宗教机构。
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布鲁日的建筑主要是砖造哥德式建筑,以及一种独特的被称作「布鲁日跨度」(travée brugeoise)的建筑风格。这一风格与德国北部的砖造哥德式相似(比如:杜斯堡(Doesburg)),但由於两者发展的不同,一般区别划分。此风格在16世纪早期便已成型,之后稍有变化,直到17世纪仍被使用,并成为19世纪重建时的主要灵感来源。
布鲁日城区有大量交错的小巷与一个接一个的广场,其中以博格广场(Burg)和大广场(Grand-Place)尤为著名。前者原先的标志性建筑是圣多纳廷主教座堂(the cathedral of Saint-Donatien,在1799年至1800年间被毁)与公爵住宅,之后被圣巴西略双小堂取代。一千年来,博格广场一直被视为宗教与市政当局联合的象徵,也是一些公共机构的所在地。而大广场上则以大会堂、钟楼等居多,象徵城市自治。城市中心大多为富贵人家居住,劳动者聚集在外围。
进入19世纪后,人口的增长带来了绿地的分配。只有新剧场周围的区域经过奥斯曼(Haussmann)式改建(始於1864年)。布鲁日市区部分的特色之一是运河,部分遵循天然河道,部分人工挖出。当地人称之为「雷耶」(Reie,大约意为人工加固过的河道,类似於码头)。在布鲁日城墙内,也有一些绿地被保存下来,但最靠内陆的地方没有。许多花园和公园都属於宗教机构。
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布鲁日的建筑主要是砖造哥德式建筑,以及一种独特的被称作「布鲁日跨度」(travée brugeoise)的建筑风格。这一风格与德国北部的砖造哥德式相似(比如:杜斯堡(Doesburg)),但由於两者发展的不同,一般区别划分。此风格在16世纪早期便已成型,之后稍有变化,直到17世纪仍被使用,并成为19世纪重建时的主要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