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张良到了京城。吕后怕刘邦察觉,秘密把他接进内宫
“臣张良,参见皇后娘娘!”张良深知吕后在朝中实力颇强,行了跪拜之礼。
“张先生,不必拘礼,请坐。”吕后挥臂让张良坐下,屏退左右道:“今请先生来,想必先生已经知道为什么了,本宫就不卖关子了。恳请先生助我儿保修太子之位,本宫感激不尽!”
“娘娘不必如此,储位事关国计,臣定当效力。”张良正色道,“只是臣久不上朝,近来朝堂之事一概不知,望皇后娘娘告知一二。”
通过吕后,张良把这几年来朝堂上的事了解了个大概。刘邦自称帝以来便开始了翦灭异姓王的斗争,英布等人惨遭杀害。
近来易储之事,也是刘邦因宠爱戚夫人而为。群臣数谏无果。吕后实在没了办法,才从梅庄请张良再度出山。
“皇后娘娘且宽心,待臣细想对策,明日定将计划告知娘娘。”
“有你这句话,本宫就放心了。”吕后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如此请先生先回驿馆。”
“臣告退。”
待张良回到驿馆,天已经快黑了。张良坐在床上,手里拿着西门雁送给他的剑,不自觉地来回抚摸,心中却在想着如何解决这次的难题。
看如今的形势,帝后实力相当,完全可以分庭抗礼。他夹在中间,已是两难的境地。此事若是他帮了吕后,被刘邦提前察觉,难保他不会像对待英布等人那样对待张良。若是不帮吕后,怕是都活不过三日……不知道小雁他们,是不是已经走了?
想到西门雁,张良苦笑了一下。这誓言,今生怕是无法兑现了……
此时,梅庄。
今日西门雁早早睡下,为此张彪还打趣她。说他主子不在她就懒得动了。西门雁并不理睬他,这些日子她也确实懒惫了不少。算算日子,子房该到京城了。这几日好好休息,等着消息,若他真有不测,西门雁是打算去找他的。
躺在床上,西门雁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在叫她:“小雁!小雁!醒醒啊!”
“是谁啊……”西门雁缓缓睁开眼睛,站在眼前的,赫然是她的姐姐,西门云!
“小雁,怎么愣了?是姐姐呀!”西门云笑着在她眼前挥了挥手。
“姐姐!”西门雁惊喜地从床上起身,抱住西门云,“真的是你吗姐姐?你来看我了?”
“谢谢你,把我的坟迁回家乡,让我和父母团聚。”西门云爱怜地抚摸着妹妹的头,“这些年,我和父母都不在你身边,你是怎么过来的?”
“姐姐,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
“还说谎!我看你啊,现在就很不好。”西门云笑着戳戳西门雁的脑门,“你在担心他,对不对?”
“哎呀姐姐!”西门雁嗔怪地望了姐姐一眼,“子房他这次真的很危险,我不能不担心他……”
“那你知不知道,他也在担心你啊?”说罢,西门云看着小雁渐红的脸,笑出声来,“我的傻妹妹啊!”
“姐姐,你能给我再弹一次琴吗?”西门雁走到琴桌旁,“我已经……好久没听你弹琴了。”
西门云笑笑,坐下弹了一首曲子。然后指着琴对西门雁说:“小雁,这琴上有个机关,你可知道?”
......
次日早上,张良又被秘密请进宫去,与吕后商议保太子一事。
“本宫已经买通了几个言官,这几日先拖住陛下。先生以为如何?”
“臣以为,这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只凭口舌之争,难保太子。”张良淡淡地说。
“这个本宫亦知,只是先生可有长远之策?”
“当然有。”张良接着说道,“要想保住太子,还要靠形势。”
“靠形势?还请先生明示。”
“娘娘可听过‘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你是说……”
“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张良道,“这四位老人都是年过八十,德高望重的隐士。陛下几次请他们出山辅佐,他们都觉得陛下待人傲慢而不答应。要是能让太子亲笔写一封信,言词要谦卑、诚恳,再多带些金玉布帛相赠,就能把他们请来。到时候让他们跟着太子出入宫廷,陛下看了就会以为太子得到了他们的辅佐,羽翼丰满。如果这时改立太子,那是逆势而行。”
“这样一来,太子之位就能保住了!”
“不错。”
“多谢张先生!事成之后本宫一定重谢!”
“娘娘,臣何德何能,敢求娘娘重谢!”张良叩拜道,“只求娘娘准许微臣仍归故地,臣当感恩不尽!”
“如此也好。”吕后微微点头,“不过,本宫有一言。”
“娘娘请讲。”
“日后,我希望我们不是敌人。”
此语一出,将张良说愣在原地。细思再三后,张良再一叩首: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