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帐,照在熟睡的西门雁脸上。西门雁轻皱眉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醒了过来。枕边尚有温度,看来张良刚起不久,西门雁微笑着支起身来,自去穿戴梳洗。
待她穿戴完毕,张良正推门进来,见她正在梳头,于是轻轻一笑走过去拿过她手里的木梳,坐在她身后,一下一下为她梳发。
“我自己来就好……”西门雁看着铜镜里的人儿,羞涩起来。
“从今往后,就由我来为你梳头了。”张良笑着,语气温柔得不成样子,“与你共白头……”
“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肉麻!”西门雁嘴上说肉麻,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别的不说,那嘴边的笑意是收不住了。
“那……夫人一副很受用的样子是为何啊?”张良望着乐个不停的西门雁,心里极其满足。
“主子,饭做好了!您看什么时候……”张彪忽然推门进来,继而就看到了这和谐的一幕,“呃……你们继续,继续……”
张彪刚要关门,就听张良笑着对他说:“去摆饭吧,我们就来。”
吃过早饭不一会儿,就有孩子抱着书本来上课了。西门雁照旧在院子里做事情,不过不同的是,孩子们再不叫她“雁姨”,而改称“师娘”。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大家背得都很好!”张良点点头。
“先生,背得好有奖励吗?”几个孩子壮着胆子问。先生虽然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但是听师娘说,先生发起火来好可怕的!
张良闻言,从书桌旁的柜子里取出一包糖果,递给前拍的孩子们:“每人一颗。”
孩子们最爱吃糖,一个个得了宝贝一般,细细品尝。
“先生,这诗是什么意思呢?”吃完了糖,孩子们又好奇起来。
“这是一首描写战友情谊的好诗。”张良耐心地讲了起来,“这首诗是说在战争中,两个战友相约同生共死。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章可谓千古名句……”
中午,孩子们要回家吃午饭了,西门雁也做好了午饭等着张良。
“哎,大壮,你等等!”西门雁叫住了一个孩子。
“师娘,您叫我有什么事吗?”大壮颠儿颠儿地跑过来,好奇地问。
“我听说今天是你姐姐十五岁生辰?”
“对!爹娘说女孩子十五岁生辰是很重要的日子哦!”大壮嘿嘿一乐。
“这是我送她的生辰礼物,你代我交给她吧。”西门雁笑眯眯地交给大壮一支木簪。
“我替姐姐谢谢师娘!”说完,大壮一溜烟跑了。
“这孩子……!”西门雁轻轻摇了摇头。
“在跟孩子聊什么?”张良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
“这几天去大壮父亲的菜店买菜的时候,听他说她女儿翠儿今天及笄。”西门雁回头甜甜笑着说,“这不就给她雕了个簪子送去。”
“夫人还真是心灵手巧。”张良拉着西门雁走到屋里,张彪已经把饭菜摆好了。
“及笄可是女孩子的大事啊。”西门雁的眼神忽然飘得很远,“我记得我及笄的时候还在壮女营,当时连我自己都没想起来呢。”
“我听说,女子及笄方可取字?”
“是啊,如果父母姐姐还在的话……”
“这么说来,夫人尚无表字?”
西门雁点头称是。
“真是可惜啊……”张良若有所思道,“既如此,我来为夫人你取一表字,如何?”
“那就多谢……”西门雁顽皮一笑,“多谢夫君赐字啦!”
两人笑作一团。
午饭过后,张良取过一方丝帛,用笔在上面写上两个字,交给西门雁。
“玉玮?”西门雁看后,坐到张良身旁不解地开口问道,“这……怎么解释呢?”
“这有两层意思。一,‘玉’、‘玮’皆为珍奇美玉之意,寓意夫人如玉般光洁美好;这二……”张良又写了两个字:遇苇,道:“正好取了谐音。夫人名雁,雁遇池泽而栖,而池泽之畔多生芦苇,也期望夫人遇我,犹如雁之遇苇,能够安而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