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吧 关注:756,259贴子:4,512,887

绿松石珠珠直径大小及高瓷低瓷重量对照表(数据仅作为参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次重申:此表只作为对比参考绿松石毕竟属于天然玉石材质随便一颗珠子的每一个地方密度都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偏差,大家都知道绿松石材质密度的大小以及你卡尺的精准程度等等诸多原因都会对珠珠的重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想表达的是提供这个数据只想给大多数喜欢绿松石的文玩玩家作为平时购买珠珠时的参考依据。至于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以及数据追求完美主义者还有杠精我还是拜请您绕道无视即可。如有错误之处还望大家能够指正。谢谢大家!
直 径 高 瓷 度 重 量 低 瓷 度 重 量
8 mm 00.75 g 00.60 g
9 mm 01.05 g 00.85 g
10 mm 01.45 g 01.20 g
11 mm 01.90 g 01.60 g
12 mm 02.50 g 02.00 g
13 mm 03.20 g 02.60 g
14 mm 04.00 g 03.20 g
15 mm 04.90 g 04.00 g
16 mm 05.90 g 04.90 g
17 mm 07.00 g 05.90 g
18 mm 08.50 g 06.90 g
19 mm 09.80 g 08.00 g
20 mm 11.50 g 09.50 g
21 mm 13.50 g 11.00 g
22 mm 15.50 g 12.50 g
23 mm 17.60 g 14.50 g
24 mm 20.00 g 16.50 g
25 mm 22.50 g 18.50 g
26 mm 25.50 g 21.00 g
27 mm 28.50 g 23.00 g
28 mm 31.70 g 26.00 g
29 mm 35.30 g 29.00 g
30 mm 39.00 g 32.00 g
31 mm 43.00 g 35.00 g
32 mm 48.00 g 39.00 g
33 mm 52.00 g 42.00 g
34 mm 57.00 g 46.00 g
35 mm 62.00 g 50.00 g
36 mm 68.00 g 55.00 g
37 mm 73.00 g 60.00 g
38 mm 79.00 g 65.00 g
39 mm 86.00 g 70.00 g
40 mm 93.00 g 75.00 g


IP属地:辽宁1楼2021-10-19 20:44回复
    看的不是太清楚,上传图片以便大家能看的能清楚些。


    IP属地:辽宁2楼2021-10-19 20:50
    回复



      IP属地:辽宁3楼2021-10-19 21:05
      回复
        被我朋友一脸嫌弃,说她设计的这个才更便于查找,照比我那图确实好找些,好吧,上图



        IP属地:辽宁5楼2021-10-19 21:57
        回复
          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说说我所了解到的绿松石,我说完这些可能有些人又要睡不好觉了,可是为了更多人了解绿松石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把我所学到的绿松石知识点的说出来,虽然可能才仅仅九牛一毛都不到,但我想还是会帮到有些人的。希望有更多的了解绿松石的人能出来说说你了解的知识点,这样好避免大家踩坑。
          国内我说的仅仅是国内绿松石产地先说大的地名有:湖北十堰竹山县,湖北郧西县,安徽马鞍山,陕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乌兰等地均有绿松石被发现。
          再来说说湖北的主要矿口都有哪些:麻家渡镇喇叭山矿口;秦古镇808矿口;秦古镇919矿口;溢水镇洞子沟矿口;潘口乡丫角山矿口;得胜镇大庙乡七宝寨矿口;郧阳区鲍峡镇云盖寺矿口;郧西县涧池乡姚家坡阳家矿口;
          当然人所共知绿松石主要的产地在湖北,湖北的料质相对其他产地来说料质比较好,部分矿口产出的绿松石甚至已经达到珠宝级别!但是,但是来了,敲黑板划重点,湖北料你以为都是高瓷松吗?错!湖北料一样有面松、泡松!别的产地就都是面松、泡松吗?非也。
          这里我要把安徽马鞍山料单独拿出来说,为什么?自己想吧!安徽省马鞍山矿口,注意前方高能:【安徽省马鞍山部分乡镇有高瓷蓝玉化料产出】;你玩的高瓷蓝你还自信的认为就是湖北料吗?我来告诉你,马鞍山绿松石料只要没有经过人为注胶等化工原料处理且绿松石的内部结构没有任何变化一样可以拿到地大证书!看看你的地大证书,有产地一栏吗?!这里还有一点,轻微沁胶只要没有影响到绿松石的内部结构变化一样可以拿到地大证书。
          至于
          陕西省白河县月儿潭矿口;
          河南淅川;
          新疆哈密;
          青海乌兰;等还没太去研究。还是那句话,以上所述非学术报告,内容仅供参考。


          IP属地:辽宁7楼2021-10-19 23:17
          收起回复
            仅仅凭借一张图片,就去断定这个是原矿绿松石,那个是注胶料,即便你拍出的是高清图片,甚至于你把绿松石珠珠实物放在我手里,本人真的不敢断定是否原矿,这个本人属实做不到,也许真的有高手,本人承认自己知识浅薄。还有湖北早已经有六毛克价的高瓷高绿高蓝的绿松石龙珠等雕刻料甚至盘玩后还会变色连很多资深行家都被打脸,所以你问我绿松石的水到底有多深,足以呛到还淹不死我们这些绿松石的老玩家我想这水就应该足够深了吧。


            IP属地:辽宁9楼2021-10-19 23:53
            收起回复
              今天不忙有时间上来逛一圈,看到些事就想说说,说点什么呢?咱们就来聊一聊大家所关心的【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给你提供的鉴定证书吧!
              1·先说网址:你可以自己度娘查询【中国地质大学官网(记住是官网)】,看你的鉴定证书下方提供的网址是否与官网相吻合。
              2·再来说说微信公众号:你可以微信查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后你会学到很多。
              3·只要是国家承认的任何一家权威鉴定机构比如【北大宝石鉴定中心(据说此机构不接收来自个人的检测业务)】也好还是【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也好,除了给你出具鉴定证书以外还会给你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基本都在回寄给你的包装袋上,假证书基本没这个标签。等你拿到后最好把此标签贴到你的鉴定证书上以免丢失。
              *4·最关键的重点来了!我们来说说复检!实际来说证书真伪自己很容易通过官网鉴定真伪。但是,(但是一出现准没好事儿)你凭什么断定商家给你提供的真鉴定证书上的绿松石照片和你手里现在正拿着的那颗绿松石是同一个送检样品(如果是绿松石原石还有基本特征可以辨别,但是一颗高瓷无杂无裂的珠子你怎么鉴别,别忘了,任何鉴定证书只对送检样品负责)!你敢肯定是同一个送检样品吗?!这就是在宝玉石行业里大家谁都不说但彼此心知肚明的“套证”想象!就连钻石这种具有内含物的高透明质体都可以“套证”就更别说绿松石了!所以,我劝大家最好还是自己再做个复检吧,以现如今的经商环境来说,九成商家信誉度几乎为零。有人会说,我和商家很熟了已经是好朋友了,他不会骗我。开玩笑,你以为商家会和你交朋友吗?试问朋友沾上利益还有几分真诚?现实点吧。


              IP属地:辽宁15楼2021-10-26 09:29
              收起回复
                此贴不再做任何鉴定回复。本人能力实在有限加之有些东西确实是只可意会文字实在难以表达,真的怕误导了大家。谢谢理解


                IP属地:辽宁21楼2021-11-25 14:51
                回复
                  有鉴于太多绿松石爱好者上当受骗,今天不忙,我们来了解一下绿松石的折射率高低与绿松石结构,密度,质量,品质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虽然宝玉石的折射率并非百分百由密度大小所决定,但其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密度越大折射率相对越高。因绿松石密度大小决定其瓷度高低,所以绿松石的瓷度越高其折射率相对也就越高。不同瓷度不同品质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绿松石折射率有高有低,一般高瓷绿或带黄色色调的高瓷菜籽黄绿松石折射率明显稍高,基本读值为 1.640~1.670之间,这或许是由于绿松石成分中铁含量增高所致(但不绝对,只是相对而言,也极有可能是我观察到的绿松石结构特殊,没有实验报告做支撑,数据仅供参考);高瓷蓝的绿松石折射率基本读值为1.623~1.630之间;瓷度偏低灰白绿松石的折射率最低,基本读值为1.617~1.626之间。大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买个宝玉石折射仪自己观察,网上有售,这里不推荐任何商家。另外,还有一种查尔斯滤镜氙气手电基本可以排除掉用铬盐染色的珠宝玉石类产品。但是凡事没有绝对,这里所说的所述内容仅供您参考!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当你拿到绿松石的第一件事不是上手盘玩,而是首先先确定它密度大小!然后送你们当地省检复检,都过关再玩,正所谓好饭不怕晚不是


                  IP属地:辽宁23楼2021-11-25 15:35
                  回复
                    对于上篇数据的说明,本人只对本人观测到的实物数据负责,非实验报告数据,仅供参考。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我的鉴定证书上折射率一项为点测法:1.61,不是你的证书是这样,是大家的证书上都是这样,我只谈我个人看法及想法,因为理论上绿松石折射率为1.610~1.650。
                    由于折射仪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全内反射的基础之上,在需要测得实验室数据的时候就必须使用折射油使棱镜和待测宝石之间形成良好的光学接触,我考虑会不会是为了避免导致被测试的绿松石接触折射油后的被油沁部位变色而填入的绿松石正常折射率值(这绝对不是不负责任,而这恰恰是为了更无损的检测绿松石,因为检测绿松石需要复杂的多道工序及多种仪器相互验证实验数据得出最终的实验结果才可以给出结论),这仅仅是我个人想法,欢迎大家讨论。


                    IP属地:辽宁24楼2021-11-25 16:00
                    回复
                      绿松石(不论什么形状都可以)瓷度高低可以通过测量你的绿松石密度大小就可以了,密度越大瓷度越高。
                      1·用电子秤称出绿松石物件克重 m 是多少。
                      2·看图片,图片里用的是量筒我建议用锥形量杯,因为锥形量杯的刻度更为精细,看的更明显,先倒入锥形量杯里一定量的水,记住第一次读数V1,用一根细线绑住绿松石物件放到锥形量杯的水里记住第二次的读数V2(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你把绿松石物件放锥形量杯的水里时要在第一时间马上记住当时的水位体积读数,因为你要测的绿松石物件有可能瓷度过低或许会吸收水份而影响到绿松石物件体积的测量!),再用 V2—V1 就是你要测绿松石物件的体积 V 了。
                      3·最后用密度公式:ρ=m/V (密度ρ等于克重m除以体积V) 就可以算出来绿松石物件的密度了,根据新国家分级标准,如果密度低于2.5为一般致密,2.5-2.7为致密,2.7以上为极致密。
                      4·如果想测的绿松石珠子过小,可以多用几颗,比如用10颗或者20颗珠子。但是特别小的一个雕刻件就不行了,因为过小的雕刻件排水值极细微很难读出,只能借助密度仪测出。


                      IP属地:辽宁25楼2021-11-30 17:07
                      回复
                        大家有时间的可以出来聊聊所谓绿松石“泡油”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但请大家彼此尊重不要人身攻击,谢谢。


                        IP属地:辽宁38楼2022-04-26 00:12
                        回复
                          我先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据我了解你根本不会知道现在的绿松石“泡油”技术已经远远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已经不再是当初的绿松石“泡油”技术了,它已经被国内非常“聪明”的资本市场给玩的彻底烂大街了。


                          IP属地:辽宁39楼2022-04-26 00:16
                          回复
                            众所周知当初绿松石泡油(不易挥发)技术并非是为了以次充好,而是由于绿松石的含水(易挥发)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绿松石颜色深浅变化的极不稳定性,为了让其颜色更稳定更可控,所以才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使其固色的必要措施,为了使绿松石达到其最完美的颜色才使用硅油,美国雪松油等加之一些技术手段使其颜色固定下来,自从美国人发明了绿松石的“扎克利”固色技术以后就很少再去使用“泡油”固色的了。大家不妨可以试试,同一块绿松石一破两半俩个人同时盘玩,盘玩时间长短一样,等一阶段后绿松石的颜色变化一定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汗腺油脂的不同自然对绿松石颜色产生直接影响,这恰恰就是欧美人想要极力避免的后期变色;而想要绿松石颜色产生变化却恰恰是国内文玩爱好者极力推崇的。奇怪吗,一点儿都不奇怪,文化不同认知不同而已。


                            IP属地:辽宁40楼2022-04-26 00:20
                            回复
                              提到宝玉石的认知问题我们来看看:这就是国情不同认知不同,实际上国际上对于宝玉石类的珠宝有着严格的界定标准,其中以后期不会产生颜色变色者为佳品;而国内对于宝玉石类珠宝才刚刚与国际接轨对接;再就是国内很多文玩爱好者一直有种认知认为文玩类的东西必须要经过天长日久的盘玩使其颜色由浅入深逐渐产生变化才更具盘玩价值。这样就直接产生了对于宝玉石类珠宝界定标准认知产生差异。不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能说泡雪松油的祖母绿就一定不是佳品吗?你希望你的钻石戴过一段时间以后变黄吗?这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IP属地:辽宁41楼2022-04-26 0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