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肃皇贵妃吧 关注:736贴子:16,244
  • 20回复贴,共1

从帝陵称呼证敦肃合葬为雍正帝本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敦肃与雍正帝合葬与泰陵是出于雍正帝本意,这本无需赘述,不论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刘毅教授还是研究陵寝的学者徐广源都已有相关论述证明此点。本文意图另(wei)辟(bo)蹊(zhi)径(jiao),从在任皇帝对自己的帝陵的称呼这一角度出发,侧面论证这一点。
清前期的皇帝,包括顺治、康熙、雍正,均于生前选定陵址,不过顺治帝在位时间不长,生前并未来及着手营建陵墓。
康熙帝的仁孝皇后崩逝于康熙十三年,紧接着,康熙帝于康熙十五年正月丙申,选定陵址:“谕礼部、工部,仁孝皇后陵寝,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无论是从明朝承袭下来的传统,还是顺治帝遗留下的先例,都默认皇后应与皇帝合葬。所以,康熙帝本人的帝陵,此时暂名为“皇后陵”。康熙二十年,帝陵营造完成,仁孝、孝昭皇后入葬地宫,官方仍旧称呼该帝陵为“皇后陵”,并设有皇后陵总管管理陵寝事宜。(《圣祖实录·康熙二十年三月辛酉》)。此后,每一年的相关节日需要派遣官员祭祀帝陵是,对该陵的称呼都是“XX皇后陵”,孝懿皇后入葬前称“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孝懿皇后入葬后称“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综上,出于某种对死亡的禁忌,以皇后陵指代帝陵,是在称呼在世皇帝陵寝的一种权宜之计。
据《永宪录》(卷三)记载,雍正三年十一月,敦肃皇贵妃(作者误抄为肃敏)薨于圆明园。紧接着,“是年(雍正四)九月,命大学士嵩祝……往遵城北二十里九凤朝阳吉地,相度地形,拟皇贵妃卜葬于此。”提取句子主干,即雍正想把皇贵妃葬于九凤朝阳山的吉地。另外,该句句式和康熙帝为自己选陵的话术完全相同:“仁孝皇后陵寝,已卜定于孝陵附近之山。”因而,这句话本身已经形成暗示:雍正对于合葬是有意愿的,且意欲用“皇贵妃陵”指代自己的帝陵。(参与丧事的弘历在多年后仍称敦肃为“大行皇贵妃”,也从侧面说明了敦肃当时的这种地位。)
与之相呼应的是,《世宗实录》在雍正七年十二月壬寅记载了雍正帝本人对自己另辟陵区的解释:“朕之本意,原欲于孝陵景陵之旁卜择将来吉地……后经选择九凤朝阳山吉壤具奏……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而这句话恰好印证了《永宪录》中的记载:雍正最初选择九凤朝阳山作为自己的陵寝,再结合“皇贵妃拟卜葬于此”一句,就是雍正自己想和敦肃合葬,此意毋庸置疑。而后面说九凤朝阳山砂土不合格又改在易州建陵,也与《永宪录》记载相吻合。至于其余零星数言,什么在房山找帝陵,什么他也不知道所谓“肃敏”葬哪儿(《会典》《实录》都明确记载葬于泰陵),什么敦肃的身世飘渺,这些很明显都是作者作为吃瓜群众在八卦之余发牢骚的话,既与史实不符,也于文献无征,可以忽略。
结论:康雍两朝皇帝勘选帝陵的契机和话术是一致的,契机都是有重要的宫廷女性离世,话术都是皇后/皇贵妃卜葬于此,而九凤朝阳山就是雍正最初选择和敦肃合葬的地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5-05 21:45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5-05 21:45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5-05 21:46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05-06 21:19
        回复
          没错,笔记记载的这个给年年的寻找轨迹和雍正自己说的寻找轨迹是一致的,证明当时就是以帝陵的目标去找的,仁孝去世时也说是“卜葬仁孝”,这不代表要把她单独葬,而是以此来勘测帝陵位置。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5-06 21:42
          收起回复
            本来事情就很明显啊,雍正八年的时候病危过一次,他不可能不安排自己以后和谁合葬。而且乾隆当时问了大臣熹妃要不要留位置,都没有问敦肃,就说明和敦肃合葬是默认的,众所周知要葬一起的。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5-07 16:13
            回复
              正因为敦肃葬入泰陵是雍正本意,她作为帝陵皇贵妃祭祀贡品待遇,远高于十三妈不是帝王本意入葬的祭祀供品待遇。敏妃虽然被追封皇贵妃,但供品水平不但低于帝陵皇贵妃,也低于园寝皇贵妃。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5-07 16:14
              收起回复
                能入帝陵就是最尊崇,而且最有保障,现在大部分妃园寝的保护程度和帝陵本体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乾隆的宠妃纯妃因为空位不够入不了帝陵所以为了弥补才给她模仿帝陵修了明楼方城,证明乾隆自己都知道妃嫔入帝陵才是最好的。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5-07 16:14
                回复
                  泰陵的西暖阁皇贵妃神龛摆的东西比帝后神龛数量还多,乾隆没必要那么抬举敦肃,所以也是雍正自己意思。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5-07 16:14
                  收起回复
                    这个角度很赞有理有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07 17:56
                    收起回复
                      姐妹你太棒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5-11 15:31
                      回复
                        之前超话有文章论述了康雍两朝正式勘选帝陵的契机和话术是一致的,契机都是有重要的宫廷女性离世,话术都是皇后/皇贵妃 “拟卜葬”于某地。
                        网页链接
                        除《永宪录》中记载皇贵妃卜葬路线 — 从刚开始的九凤朝阳山,转而因砂石问题,“遂另卜地於易州”,和官书正史泰陵主要勘测路线是一致的以外,此清笔记还提到了此前在暂定皇贵妃卜葬九凤朝阳山时,【“建豎红椿” 。】 这个特殊动作,即为帝后陵寝修建才会有的配置。
                        为保护上吉之壤,清廷在陵寝周围修建风水墙,墙外栽种红椿;红椿外为白椿,白椿再立青椿。界椿间用黄丝绳连接,椿上悬挂禁牌。
                        《世祖章皇帝实录》上也记载:凡谒陵时,诸王等人在石狮子处下马,官员于红椿处下马。
                        遗老们给溥仪勘舆时,也以“红椿界内”为万年吉地。
                        “内堂外堂皆在红椿界内,甚属相宜。”
                        清西陵本身就有“陵寝界椿图”。
                        兵部则例里也有关于盗贼闯入帝陵禁地红椿界内相关处罚的记载。
                        故而,雍正四年给敦肃皇贵妃卜葬吉地时,所作的“建竖红椿”等工程,就是预备修建帝王陵寝的前期工作。
                        再有,康熙的慧妃早在康熙九年已经去世,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出身高贵,与康熙祖母孝庄文皇后和嫡母孝惠章皇后都是亲戚,是科尔沁三等台吉之女,更长期是康熙朝最早去世的最高级别重要后妃。
                        然而,康熙并未在她去世后开始勘测并建造自己的帝陵。而是以卜葬日后与自己合葬地宫的赫舍里皇后葬地为契机,在康熙十三年后,才开始建陵。慧妃的金棺直到康熙贰拾年,清景陵及妃园寝基本建成,才入葬妃园寝。
                        【可见,年妃去世后,雍正若是没有和她合葬地宫的意愿,根本没必要在此之后就按帝王陵寝的配置,开始作万年之地的勘舆和范围规划准备。】
                        至于民间采集邸报修录的《永宪录》提及的什么皇贵妃谥号“肃敏”,“未知肃敏诞生于何族” ,命妇公主免齐集等等,错得太过明显,更是早已被取信价值更高的清朝官书《会典》《起居注》《实录》《会典则例》等双重或者多重证伪,所以不足为信。最后的所谓的 “附葬帝陵,无肃敏也”,当然是作者怎么找文献都会没“肃敏”了,因为和雍正同葬帝陵,几百年至今还安然无恙的是敦肃皇贵妃。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5-30 22:06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5-30 22:16
                          回复
                            雍正四年九月雍正吩咐万年吉地所需物料,如楠木: ○工部奏。万年吉地需用物料。请派出官员。督同各省备办。得上□日、楠木难得。如果不得。即松木亦堪应用。其备办此等木植。自京城差遣官员。未免骚扰地方。即交与总督、巡抚、动正项钱粮采买。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5-31 21:48
                            收起回复
                              於善浦《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关于雍正四年九月正式准备万年吉地所需楠木等事宜。
                              还有帝陵从九凤朝阳到易州的路线。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5-31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