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吧 关注:43,165贴子:289,597
  • 3回复贴,共1

上海地名中的“行”字怎么读,“行”有什么特殊的意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谁知道 上海地名中的“行”字怎么读,“行”有什么特殊的意思?
例如:
杨行,刘行,陈行,唐行,徐行,
庙行,高行,陆行,朱行,曹行,
杜行,闵行,庄行。。。。


IP属地:加拿大1楼2022-07-13 19:22回复
    上海这些 “行” 前面都是姓, 例如,庙 和 闵,他们 祖姓 都是 姬,闵是 谥号 鲁闵公 的后代,
    庙 是 四川的姬姓巴国后代 ,以宗庙称谓为氏。
    显然,不同于 竹行,米行,典当行,银行 之行。


    IP属地:加拿大10楼2022-07-22 19:37
    回复
      明弘治年间(1488-1505)闵行已成集市,名曰“敏行市”(《弘治上海志·市镇》),是最早的地名记载,迄今已有500多年,亦称“敏航”“闵港”(《明史·张经传》)。明正德七年(1512)的《松江府志》已记载为“闵行市”,为闵行有文字记载之始。正德十五年(1520)松江府水灾绝收,横沥、沙冈、竹冈因地势高亢有收,附近灾民多到闵行贸易,闵行日趋繁盛。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月,明总督张经令游击将军邹继芳、总兵俞大猷、参将汤克宽分屯闵行、金山卫、乍浦,联防御倭。1630年版《崇祯松江府志·兵防》首记“闵行镇”。1663年版清《康熙松江府志·兵防》与所附《松江府海防图》均记“闵行镇”。明末清初时的闵行镇,既是上海县商贸集镇,又是府城松江的军事重镇。随着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清乾隆八年(1743)的《大清一统志》和乾隆十五年(1750)的《上海县志》中,已记载称闵行为镇了。民国初清史馆编写的《清史稿》记载:“上海冲……镇四:吴淞、乌泾、吴会、闵行。”闵行也成了清代上海为数不多的经济中心之一。


      IP属地:加拿大12楼2022-08-04 20:00
      回复
        有的说:“闵行”的地名得名于“闵行镇”:闵行镇原名敏行市,在今闵行区南部,敏弘治时形成集市(一说嘉靖时有山东人闵其来沪游学,卒后葬此,故名)。1930年置镇,1960年置区时,取境内镇名命名为“闵行区”。
          “闵行”地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约500年。该志卷二《山川志·镇市》中称:“敏行市在十六保”。以后在历代松江府和上海县志书中有关闵行的记载逐渐增多,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失实之处。列举如下:
        历代府、县志中,开始时关于闵行名称来历问题均未涉及,直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印的《上海县志》中才称:“闵行镇以姓得名”。此后的一些志书都存此说,但未提供依据。至民国七年((1918年)出版的《上海县续志·古迹·冢墓》中“隐士闵其墓”的释文却出现了如下的记载:“在二十一保一图(民国《上海县志》更正为十六保十八图——笔者),横沥启秀桥北。其,山东人,嘉靖间游学来沪,卜居黄浦之滨,殁后葬此。闵行镇以此命名。镇八景之一,曰闵墓蒹葭。乾隆初图册载有户名。”此说遭到闵行镇人黄艺锡的否定,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黄编辑刊印的《闵行诗存·跋》中说:“闵行之名见于张经传,当时误“行”为‘港’,事见嘉庆《上海县志》”。明张鼐《吴淞甲乙倭变志》“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五月初一日,倭船五十余自吴淞入上海,十九日五更乘潮南下,直抵闵行”。是闵行之名已见嘉靖年记载,《上海县续志》乃称:“‘闵其,山东人,嘉靖间游来沪,卜居黄浦之滨,殁后葬此,闵行镇以此命名。盖传文之误矣’”事实上,“闵行”二字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刻印的《松江府志》中就已出现。因此,可以肯定,它与名不见经传,游学来沪,死后葬此的闵其是毫无关系。所谓的闵行镇八景之一的“闵墓兼葭”,在清乾隆年间黄家锟和道光年间李媞二人各自所作的专写闵行的“申江十景”诗中,以及同一部《上海县续志》的《名迹·古迹》“闵行乡(实为闵行镇——笔者)十景”中均未包括此景,说明闵其在闵行的影响并不大。说“闵行镇以此(指闵其姓—一笔者)命名,缺乏依据。当然,这并不否定“闵行镇以姓得名”,但是,它的来龙脉,现无法考证。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22-08-04 2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