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吧 关注:3,554贴子:5,637
  • 2回复贴,共1

司马昭和民族迁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司马昭和民族迁徙:司马昭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能对草原民族保持军事优势的统帅。司马昭守住中原挡住草原民族南侵是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汉末战乱时,异族内侵中原已经很严重,匈奴从边塞侵入中原,最远渡过黄河劫掠陈留等地,很多华夏人口就是这时被掠去,而且匈奴就定居在并州,甚至离洛阳仅三天距离的地方,三国的曹魏政府也没能把匈奴移走,羌族也从青藏高原攻到灵州,甚至内侵到长安附近郡县,曹魏又把巴氐从原住地驱赶到关中,这些民族迁徙都是造成晋朝民族冲突的重要原因。司马昭执政时北方异族人口数量暴增,多至八百七十多万,超过中原人口,可是却没有南侵攻占中原,匈奴、突厥等数十万骑兵南侵,后来金国仅靠数万骑兵,蒙古仅十二万骑兵仍南侵,司马昭能阻挡异族南侵在古代几乎是不可思议,习凿齿称赞司马昭是天下谁敌,司马昭真是靠魔法挡住异族南侵吗?鲜卑的战力强于匈奴,范胜数百鲜卑就能吓退上万匈奴。司马昭不仅挡住鲜卑,而且让鲜卑臣属派质子,这是要有更强的军事战力为后盾的,习凿齿称赞司马昭是天下谁敌不是因为他体力强武功强,而是因为他首创把火力和机械力结合的战术,汉末三国武将用冷兵器作战,再厉害也没法挡住司马昭的战术攻击,连鲜卑等草原民族也没法靠速度和马力对抗司马昭的火箭军和投石军,所以司马昭才能平定新平羌叛乱,并攻取灵州征服羌族,又北征沙漠让拓跋部臣服送人质,司马昭为代表的华夏民族军事家在这时期是领先于草原民族,这才没有让北方草原八百七十多万草原民族南侵中原,异族不敢奴役和杀掠华夏民族。司马昭在建立强大军事力量基础上,又能执行民族团结的政策,没有欺压迫害当时已经在中原定居数十年的匈奴、羌族、氐族等其他民族,所以才推动中国统一,让华夏民族成为领导中国统一的领导民族,建立华夏民族为首的晋朝。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7-17 07:41回复
    司马昭的军事才能不仅是习凿齿称赞,唐朝也称赞他灵武冠世,毛主席评价司马昭厉害,羊祜称赞他顺天应时,但是晋朝以后受落后伦理的影响,华夏民族多数对司马昭的误解加重,仅仅把他当权臣和篡权者,几乎没有再尊敬崇拜他,更没人再研究学习他的军事思想和战术,冷兵器至上的落后军事理论长期在华夏民族中占主导,仅能用来吓唬百姓,对异族、尤其是草原民族骑兵逐渐失去军事优势,直到近现代枪炮时代,本质仍是火力和机械力的进步延续,用火药力和机械力进行战争,人类进入当代用电磁力和原子力结合的超级战力,才从火力和机械力上有所提高创新。司马昭的先进军事战术直到十三世纪在蒙古西征中使用,同样达成到达欧洲的成就。司马昭用先进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挡住八百七十多万异族南侵,儿子司马炎时能往草原派驻官员和移民把草原纳入华夏版图,孙子司马衷能在草原划分行政区,指挥草原民族和晋军联合西征,晋胡远征军达到罗马帝国边界。晋朝中央政府能决定民族迁徙的决定权这是从司马昭时代组建的强大军队开始的,晋朝的民族迁徙和征战都是要中央政府决定的,这是很多人都没有重视研究的,很多人以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迁徙都是无序自发的,这是缺乏中央政府概念造成的误解,只要是认真学习看晋书,就能知道晋朝的民族迁徙是严格按中央政府管理下进行的,异族要出征作战是要向晋朝中央上奏申请,慕容廆要报仇攻宇文氏而上奏申请,司马炎不许,慕容廆只能放弃攻宇文氏转攻当时是外藩的扶余,仍遭到晋朝中央阻止和制裁。异族要移动迁徙也要向晋朝中央政府上奏申请,李特上奏想从汉中迁蜀,这在晋书中有详细的案例和记载,要是异族和草原民族想去哪就到哪,那是又分裂动乱中央政府瓦解的结果。晋朝即使在永嘉灾害,中原饥馑无粮,华夏民族和异族迁徙也是有计划有目的迁徙,是向北、向西、向东、向南几个方向,向四方迁徙上千万华夏移民,体现晋朝中央政府强大的掌控能力,所以晋朝始终能守住九成领土,仅中原几郡几州少数地区被分裂,四方仍是晋朝中央政府控制,而且能三十年后就恢复旧疆重新统一。司马昭阻挡控制草原民族迁徙的政策对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以后的中国中央政府也有所影响,司马昭以后就不再有无序的民族迁徙,草原的异族要内侵到中原,往往也要在中央政府弱化瓦解后才能做到,所以华夏民族才能在中原和中国广大地区逐渐稳固生活,成为多数民族。司马昭是在华夏是少数民族时,以非凡的军事才能维护华夏民族,保障了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7-17 07:42
    回复
      司马炽和司马邺坚守中原,抗击异族多个分裂割据,在黄河和长江都干涸的困难情况下,仍掩护华夏民族南渡,没让异族乱华蔓延,守住九成领土,没让异族打过干涸的长江,这体现强大的战斗力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晋人战力强劲。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21 1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