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吧 关注:3,554贴子:5,637
  • 0回复贴,共1

司马氏和永嘉南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司马氏和永嘉南渡:司马炽统治的永嘉时期是中国古代反分裂积极进步时期,而且是中国古代的开疆时期,是民族战斗精神值得学习的时期,并非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或反华夏的偏见说的民族灾难或屈辱时期。司马炽继位后算上司马衷时晋胡远征开疆到欧洲的领土,晋朝当时分裂分子控制的疆域仅几百分之一,仅有几个郡,司马炽没有停止反分裂军事行动,在这期间晋朝有效地限制了分裂蔓延,守住了大部分国土,司马炽英勇坚守在最前线鼓舞了全国人民斗志,叛军受到沉重打击。司马炽没有轻敌也有远谋,开始布置第一时期南渡,做长期反分裂准备,永嘉元年派司马睿到江南镇守,此前江南没有宗室镇守,司马睿等五位宗室到江南,所谓五马渡江,琅琊国兵数千和家属等约十万也追随司马睿等成为首批南渡的,主要是宗室和琅琊国人,琅琊的士族王氏、伏氏、诸葛氏、颜氏、刘氏等,主要人物王戎、王导、颜含、刘超等,司马睿和司马祐、司马羕、司马宗的祖父司马伷和司马亮都是司马懿的伏太妃所生,关系密切,所以结伴最早到江南镇守。在西南派去的宗室是司马玖,镇守台登,今天的西昌地区,是向南连接宁州李毅等,向西连接开疆到青藏高原的吐谷浑,守卫西南的战略要地。到永嘉三年前,司马越拥护司马炽坚守洛阳的几次防御战仍是胜利,西南席薳领导的反分裂战斗也保持优势,这时期南渡主要是派去防守的宗室和将领,以及主要战区河南地区的士民百姓数百万躲避战乱南迁,司州豫州等约近一半的人口南迁。司马炽作为皇帝亲自战斗在洛阳掩护中原士民南迁,牵制阻挡异族南下,这是值得尊敬的。司马炽派司马睿和司马玖镇守两个战略要地后,长江到金沙江沿岸基本守住,第二时期主要有河南司马越部下和陈留王曹氏、杜乂、陈昣、张舆、周顗、阮孚 、谢鲲等和京城士民。荥阳郑氏、毛氏,陈郡袁氏、陈留江氏、蔡氏、南阳范氏、韩氏,颍川陈氏、钟氏、庾氏、韩氏、谯郡曹氏、桓氏等河南人几乎都南迁。主要人物有毛宝、江虨、范汪、蔡谟、庾亮、诸葛恢、钟雅、韩延之等等家族,这些人主要是司州豫州的,即现代河南地区居多。所以永嘉南渡是可歌可泣的,若没有司马炽坚守牵制匈奴主力,会有更多的华夏士民牺牲在南渡的道路上。到永嘉三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原本已经取得军事优势的晋朝中央,不得不把更多的中原人口向自然条件适宜农耕的南方迁徙,永嘉三年干旱,长江和黄河等多条主要河流干涸,晋军不是因为军事上惨败而南渡,是因为自然灾害而被迫南迁。四年又发生蝗灾,连游牧的异族都难以在中原存活,也加重了战争的争夺和向南移民,北方晋藩代公猗卢要派兵攻匈奴,帮助守洛阳,也因为洛阳缺粮灾害而被司马越终止,开始了第三批向江南移民。司马越帅洛阳守军主力四万,掩护数十万士民南下途中去世,遭到敌军十多万人围攻,在司马范领导奋战下,掩护多数突围,有十多万遇难,这是永嘉南渡中最惨烈战役,数十万华夏多数突围成功,梁王司马翘和邓攸、陈昣等后来也从敌营逃出回到江南,在灾害和战争阶段,又有数百万人口南迁,不仅有现代河南人,还有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区的华夏士民,此时南渡主要有太原王氏、济南林氏、范阳祖氏、泰山羊氏等山西、河北和山东人南迁为主,主要人物有司马承、王承、林禄、祖逖、羊曼等等,这时期晋人往往整个郡县的人口南迁,设立很多侨郡县,甚至侨州,以躲避灾害,黄淮一带晋人或者南迁,或者坚壁清野。羯族军队只能自相杀食而北返,到北方去找粮食和物资。在这样的条件下,司马炽仍坚守在洛阳,领导北方少数的晋军继续抗击异族,进行反分裂战争。南渡第四时期是永嘉五年以后,这时期南渡的主要是靠近异族分裂控制区坚守的晋军和晋人,虽然仍有很多晋军和晋人长期坚守在北方,甚至支持完成司马邺复晋的壮举,但是北方的生存条件恶化,继续有宗室和晋人南渡,主要是山西、陕西、河北等北方地区,有郭氏、卫氏、傅氏等,主要人物有临海公主、郭璞、卫玠、华恒、傅咏之等。在永嘉南渡中,司马氏领导华夏人民战胜了众多艰难困苦,最大限度守住九成以上领土,并且保护众多中原华夏人民迁居江南,用王导传记载: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所以总数估计在千万。这有利于保存华夏文化,有利于提高江南社会发展。永嘉南渡后,中州剩余的十分之三四华夏人,仍守住了中原和北方大部分地区,司马炽派遣吐谷浑开疆青藏高原,册封草原猗卢为代公,这是值得称赞的。


IP属地:北京1楼2022-07-26 18: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