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本源吧 关注:1,091贴子:2,273

【资料】《清醒梦:梦境完全使用手册》(精校)Part 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1楼2022-09-12 01:43回复
    三、有意识地入睡

    醒至清醒梦(WILD,Wake-Initiated LucidDreams)
    在上一章中,我们讨论了通过将清醒世界的想法带进梦中,来诱导清醒梦的策略。比如一个想要理解睡梦状态的意向,一个进行批判性状态检测的习惯,或者对一个梦征的记认。这些策略都旨在诱导做梦者从睡梦中清醒过来。
    这一章则将给出一套完全不同的探索清醒梦世界的方法,它们是基于有意识地入睡的思路。这涉及在失醒的过程中保持意识,从而不失任何反思性意识直接进入清醒梦状态。这个基本思路有许多不同变体。在入睡时,你可以专注于入睡幻象、有意的观想、呼吸或心跳、身体的感觉、对自我的感知等。如果能够在即将进入REM睡眠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心智足够活跃,那么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睡着了,但你(你的意识)仍然是醒的。接下来,你会发现自己身处梦境,且完全清醒。
    这两种不同的清醒梦诱导策略导致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清醒梦。人们有意识地进入梦中的经历被称为醒至清醒梦(Wake-Initiated Lucid Dreams,WILD );与此相对的是梦至清醒梦(Dream-InitiatedLucid Dream, DILD ),这时人们在无意识地入睡后,再在睡梦中清醒过来。
    这两种类型的清醒梦在多个方面有所不同。WILD发生时,总是伴随着从REM睡眠中醒来又睡回去的短暂觉醒 (有时只有一两秒钟)。睡眠者有醒过的主观印象。DILD则没有这种情况。尽管这两种清醒梦都更有可能在夜晚的后半段发生,WILD发生的比例会随着夜晚的流逝而增加。换言之,WILD最有可能在黎明、或午睡时发生。这一点在我自己的清醒梦记录中非常明显。在夜晚的首个REM睡眠期的33个清醒梦中, 只有一个(3%)是WILD;但在午睡时所做的32个清醒梦中,却有 13 个(41%)是 WILD。
    一般而言,WILD比DILD较少发生。在一个涉及76个清醒梦的实验室研究中,72%是DILD,而WILD只占28%。根据我的经验,在实验室里观察到的WILD比例要比从家里报告的WILD比例高出很多。举个具体例子,WILD只占我在家里所做的清醒梦的5%,却占我在实验室里所做的前15个清醒梦的40%。我相信这样的显著差异源自两个原因:每次我在睡眠实验室过夜,我对每一次醒过来,总是有高度意识;此外,我总是努力让自己不做不必要的移动,以尽量减少对于生理记录的干扰。
    因此,在实验室里,我从REM睡眠中觉醒后,更有可能带着意识重新回到REM睡眠。相较而言在家里,我睡觉时既没有高度意识到周遭环境和自身,也没有特意不去移动身体。这表明WILD诱导术在适当条件下可能非常有效。
    保罗•托莱也指出,尽管直接入梦的各种技巧要求在开始时进行大量练习,但它们的回报相应也是巨大的。一旦掌握,这些技巧(如MILD )可以让人几乎随心所欲地诱导清醒梦。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2-09-12 01:45
    回复
      专注于入睡幻象


      诱导WILD的最常见策略是,在入睡时专注于入睡幻象。一开始,你可能会看见相对简单的意象、闪光、几何图案等。渐渐地,你会看见更复杂的形态:人脸、人,乃至整个场景。
      ⓮入睡幻象法
      1、完全放松
      躺在床上,轻轻地闭上双眼,放松你的头部、颈部、背部、双手和双腿。完全放下肌肉和心理的紧绷感,缓慢地、平静地呼吸。享受放松的感觉,放下所有的想法、忧虑和挂念。如果你刚从睡眠中醒来,你很有可能已经充分放松。否则,你可能需要使用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练习5),或61点放松法(练习6),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放松。放开一切,越来越放松,直到你的脑海完全波澜不兴。
      2、观察入睡幻象
      将你的注意力缓缓地集中在陆续出现在你心智之眼的幻象上。观察这些意象怎样地出现和消失。尽可能细致地观察它们,让它们的展开被动地反映在你的心智中。不要试图抓住这些意象,而是静观云起云落,不含一丝依恋或冲动。尽量采取一个超然观察者的视角。一开始,你会看到一连串没有关联的、转瞬即逝的图案和意象。这些意象会逐渐发展成越来越复杂的场景,最后拼凑成连续的序列。
      3、进入梦境
      当幻象变成一个流动、生动的场景时,你应该让自己被动地卷入梦境。不要试图主动地加入梦中意象,而要继续保持对于意象兴趣淡然。让所现顺势将你带入梦境。但注意既不要过多涉入,也不要太少关注,毕竟你现在正在做梦!
      附注
      这个方法最难掌握的部分可能是第3步进入梦境。这里的挑战在于,你需要发展出一种微妙的警觉性,一个低调的观察者视角,以被动地卷入梦境。如保罗•托莱所强调,“主动地加入意象不可取,因为这样的意向通常使眼前的意象消失。”这里需要一种与上章中自我暗示一节所描述的顺势而为相似的被动意志:借用托莱的说法,“相较于主动想要加入意象,做梦者应该试着让自己被动地卷入其中”。一位藏传佛教上师也提议了类似的思维框架:“在仔细观察心智的同时,轻轻地领它进入睡梦状态,像牵着孩子的手一样。”
      另一个风险是,一旦进入梦境,世界可能看上去如此真实,以至于做梦者容易失去清醒。以防万一,托莱建议,你可以决心在睡梦中进行一个特定的行为,这样就算暂时失去清醒,你可能会记起想要做这个行为的意向,从而重获清醒。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2-09-12 01:46
      回复
        专注于观想
        另一种诱导WILD的方法,是藏传佛教传统钟爱的方法, 涉及在专注于入睡幻象的同时观想一个符号。观想符号的性质是,可助你在入睡的过程中维持一定的觉察。
        我们会给出此方法的三个变体,其中两个源自八世纪藏传教导的古手稿,第三个则源自一位现代藏传佛教上师。
        正如你在接下来的练习中看到,涉及睡眠的瑜伽观想常常落在喉咙上。瑜伽心理生理学认为,我们的身体拥有一些称为脉轮的“精微觉察中心”。它们总共有七个,从脊椎底部至头顶贯通全身。其中喉轮被认为掌管睡眠和觉醒,其活跃程度据说决定了人是睡、是醒、或做梦。古代东方心理学家所归纳的喉轮功能,与现代西方生理学家所确认的附近脑干在调节睡眠和意识状态的作用之间,存在有趣的相似性。我不会不经调查就将这些对人类的身体与心灵明显有着严谨且细致的观察的瑜伽士的论断弃之一旁,仅仅因为他们没有遵循现代科学方法——一套在瑜伽发展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标准系统。相反,我期待有更多对这些来自古代东方的非凡思想进行的科学研究。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2-09-12 01:53
        回复
          本章所给出的各种藏传醒至清醒梦诱导术都用到一种特殊的深呼吸方法,称为腹式(POT-SHAPED,罐式)呼吸法。下面的练习将教你如何进行腹式呼吸。
          ⓯放松的腹式呼吸法
          1、找到舒服的姿势
          由于躺着容易睡着,你可能想以一种舒适的坐姿进行本书所给出的放松、冥想和专注力练习。然而,在第一次做这个练习时,你应该仰卧在一个坚实的表面上。松开颈部和腕部的衣服,闭上眼睛,双手轻轻地放在腹部上,将拇指置于胸腔底部,中指相触放在肚脐上方。
          2、研究你的呼吸
          缓慢、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吐气。然后回到比平常稍慢一点、深一点的呼吸模式,并留意你的上腹部。将注意力放在双手上,你会发现横膈膜和腹部肌肉在肺部吸气和吐气时也参与其中。感受你腹部的运动, 并留意在你有节奏地充满、然后排空肺部的过程中,不同的腹部肌群是如何地扩张和收缩。专注于你吸气开始的起点,也就是腹部与胸腔底部交汇处,想象从那里由下而上填充你的肺部。留意在呼吸的过程中你身体的感觉。
          3、缓缓地、深深地呼吸
          让你的呼吸找到一个平缓但正常的节奏。不要强迫它,但可以让横膈膜和太阳神经丛在吸气阶段多出一点力——这时你的腹部应该鼓得圆圆的。想象自己吸入的是光形式的滋养能量, 然后在吐气时让光通过你的身体。感受这道"光”(即氧气)从肺部流出,经过动脉与毛细血管将养分和能量输送到身体的每个细胞。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22-09-13 00:37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9-13 01:00
            回复
              方法 1-15 下载: 网页链接 提取码: bgg6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9-13 01:06
              回复
                ⓰ 观想的力量:白点观
                1、就寝前
                (1)下定决心要在做梦时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2)观想在你的喉咙处(练习6的“61点放松法”点2)发“啊”(ah)音,放射红色光芒(见附注)。
                (3)心神专注于“啊”的红光,想象此红光照耀十方世界,让如梦似幻的世间万物呈现本真。
                2、黎明时
                (1)练习腹式呼吸法七次(见练习15)。
                (2)下定决心要理解睡梦状态的本质,重复11次。
                (3)聚精会神于眉心(“61点放松法”点1)的一个白点。
                (4)继续专注在那个点上,直到你发现自己在做梦。
                附注
                根据瑜伽学说,每个脉轮都对应一个特殊的声音或“种子音节”。喉轮的种子音节是“啊”(ah),被视为创造之音的象征性体现,具有(将概念或其他)创造现实的力量。此概念类似于《约翰福音》中的“太初有道”。
                《睡梦瑜伽》一书建议说,如果你无法通过观想白点辨认出梦境,那么可以试试下面所介绍的观想黑点。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22-09-25 01:16
                回复
                  ⓱ 观想的力量:黑点观
                  1、就寝前
                  冥想你眉心(“61点放松法”点1)的白点。
                  2、黎明时
                  (1)练习腹式呼吸法21次(见练习15)。
                  (2)下定决心要辨认出梦境,重复21次。
                  (3)然后聚精会神于一个药丸大小的黑点,大致位于生殖器的根部(“61点放松法”点33)。
                  (4)继续专注在黑点上,直到你发现自己在做梦。
                  (改编自埃文斯-温茨)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22-09-25 01:21
                  回复
                    ⓲ 莲花和火焰观
                    第三个观想技术来自于在美国居住和弘法的藏族老师达唐祖古(Tarthang Tulku)。如第三章提到的,在1970年,我正是从他那里首次了解到睡梦瑜伽。这个方法与先前提到的两个方法相似,也是在喉咙处进行观想,只不过它观想的是莲花中的火焰。这个相似并非巧合:在八世纪将睡梦瑜伽引入藏地的莲花生大士恰恰是达唐祖古所属的宁玛派(Nyingma Order)的创始人。
                    达唐祖古解释说,火焰代表觉察,是我们在醒时生活和梦境中所体验到的同一觉察。因此,它也代表在醒和睡之间延续觉察的可能性,即我们所致力的在入睡过程中保持的那一意识觉知。
                    在佛教的图像学中,莲花代表灵性成长的过程。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沐浴阳光雨露,芬然绽放。而那些悟道的人也像莲花一样超凡脱俗:他们根植于俗世深幽,但面向光明和智慧。在你做下面这个练习时,要记住这个观想的象征意义。
                    1、完全放松
                    躺在床上,轻轻地闭上双眼,放松你的头部、颈部、背部、双手和双腿。完全放下肌肉和心理的紧绷感,并且缓慢地、平静地呼吸。享受放松的感觉,放下所有的想法、忧虑和挂念。如果你刚从睡眠中醒来,你很有可能已经充分放松。否则,你可能需要使用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练习5)或61点放松法(练习 6),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放松。
                    2、观想莲花中的火焰
                    一旦你感到完全放松,观想在你的喉咙处(练习6中的点2)有一朵美丽的莲花,其柔软、淡粉色的花瓣稍微向内卷起。在莲花的中央,想象一团火焰,发出橘红色的炽光。尽可能清楚地观察火焰:其边缘比中心更为明亮。慢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火焰的顶端,并尽可能长时间地观想这团火焰。
                    3、观察你的幻想
                    观察莲花中的火焰意象如何与你脑海中浮现的其他意象互动。不要尝试去思考、诠释或关切任何意象,而是不论发生什么,都要继续维持你的观想。
                    4、与这个意象,与梦境融为一体
                    冥想莲花中的火焰,直到你感觉这个意象与你对它的觉察融为一体。这时,你不再是努力地专注于这个意象,而是单纯地看到它。渐渐地,经过不断练习,你会发现自己在做梦。
                    附注
                    除非你足够幸运,能自然而然地想象出生动的意象,否则你可能会发现上面这个观想无法做到清晰且富有细节。如果你发现这很难做到,那么你应该在尝试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先练习附录中的两个补充练习。
                    第一个练习(练习41 )是注视真实的蜡烛火焰。这会强化你的专注力,并让你获得对火焰的生动视觉记忆,作为观想的基础。第二个练习(练习42)是观想训练,将帮助你训练想象出生动而富有细节的意象的能力。在你熟练掌握这两个练习后,观想莲花和火焰应该会变得容易。
                    (改编自达唐祖古)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22-09-25 01:23
                    回复
                      附录

                      补充练习
                      下面两个练习旨在将你对外在物体的视觉感知,调整为能看见心理意象的内在能力,藉此增强你的观想能力。
                      ㊶ 注视蜡烛火焰
                      1、注视蜡烛火焰
                      将一支燃烧的蜡烛放在你的面前。在距离蜡烛约一米的地方坐下,让自己能够很容易就看见火焰。注视火焰,尽可能久地凝视,但不要让眼睛感到疲累。
                      2、在需要休息时休息
                      当你感到眼睛疲劳时,闭上双眼,静坐一会儿,想象火焰的模样。定期做这个练习,你很快就会提高长时间专注的能力。
                      (改编自Mishra米什拉)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22-10-15 00:03
                      回复
                        ㊷ 观想训练
                        每天练习第一部分一至两次,练习两至三天。每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然后练习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1、面对一个简单的物体坐着
                        选取一个要注视的物体,比如一个苹果、一块石头、一支蜡烛或一个咖啡杯。选取一样小而简单且静止的物体。将它放在你身前一米开外,然后舒服地坐下。
                        2、注视这个物体
                        张开双眼,试着将整个物体纳入视野。尝试把握一个整体的视觉印象,不要拘泥于任何一个具体特征。觉察那些乱入的思想和知觉,让它们飘散。
                        3、闭上双眼,观察这个物体留下的残像
                        注视几分钟后,闭上眼睛,观察这个物体留下的残像,直到它消散。然后张开双眼,再次专注地盯着这个物体。重复这个过程多次,每次残像应该会变得更清晰、更生动。不要费力去创造意象,而是让清晰的意象自然浮现。
                        第二部分
                        1、通过注视身前的物体来热身
                        重复第一部分多次进行热身。
                        2、想象这个物体悬浮在你身前
                        张开双眼,让视线离开这个物体,然后想象它就在你身前一米开外,悬浮在你的视线高度上。一开始,可能看上去有点奇怪,但无需费力,仅试着让图像的轮廓浮现在空间中。你可以先从专注于它给你的感觉,而不是它的具体结构开始。接纳它占据你凝视的那个空间, 并且关注这个感觉——意象占据了那个空间,是因为你让它如此。看到意象的感知就会从这种觉察和感觉中涌现出来。
                        3、想象这个物体在你身内
                        在你能够想象这个物体在你身前之后,重复步骤2,但这次要想象这个物体在你身内。由于有些清醒梦诱导术要求观想物体在喉咙处,所以试着想象这个物体在你的喉咙处,然后再次将它移出。不断将你的观想在外部与内部之间来回切换,直到整个过程变得毫不费力。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22-10-15 00:05
                        回复
                          专注于其他心理任务
                          你也可以使用任何只需要极少但有意识的努力的认知过程,让你在入睡时得以聚精会神。如此这般,你身体入睡了,而这个认知过程则带着你的意识进入睡眠状态。此基本方法需要你放松地躺在床上,保持警觉,并进行一项重复的心理任务。你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任务上,而你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则随着你入睡逐渐减弱并消退。只要你继续进行这项心理任务,你的心智就会保持清醒。十年前,作为我博士论文研究的一部分,我用这个策略发展出以下方法来生成WILD:
                          ⓳ 数数入睡法
                          1、完全地放松
                          躺在床上,轻轻地闭上双眼,放松你的头部、颈部、背部、双手和双腿。完全地放下肌肉和心理的紧绷感,并且缓慢、平静地呼吸。享受放松的感觉,放下所有的想法、忧虑和挂念。如果你刚从睡眠中醒来,你很有可能已经充分地放松。否则,你可能需要使用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练习5)或61点放松法(练习6),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放松。
                          2、在入睡的过程中在心里数数
                          在你慢慢入睡的过程中,维持一定的警觉度,并在心里默默地数数:“1 ,我在做梦;2,我在做梦;3,我在做梦;......”如果你愿意,可以在数到100后从头数起。
                          3、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持续这样的数数和提醒过程,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在某一刻, 你对自己说“我在做梦......”,然后你会注意到自己真的在做梦!
                          附注
                          “我在做梦”这句话有助于提醒你去做要做的事情,但它不是必须的。简单把注意力放在数数上就很有可能让你保持足够的警觉,得以识别出梦中意象。
                          如果你有人在入睡时照看你,你可以用这项技术快速进步。你助手的任务是在你表现出入睡迹象时叫醒你,并问你数到哪个数,以及你正在做什么梦。
                          观察者的任务听起来可能很难,但事实上,辨认一个人是否睡着是很容易的。有好几个入睡迹象可供观察:借着微弱的灯光,你可以观察睡眠者眼睑下的眼球运动。眼球缓慢地左右移动就是入睡的一个可靠迹象,此外还包括嘴唇、脸部、双手、双脚及其他肌肉的轻微活动或抽动。第三个睡着迹象则是不规则的呼吸。
                          在你做这个练习时,你的观察者应该不时地叫醒你,并问你数到哪以及梦到什么。一开始,你会发现自己数到如“50,我在做梦......”,然后就没有了,因为从那一刻起,你开始做梦,忘记了数数。这时你应该下决心更努力地维持意识,并继续这个练习。当你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被叫醒几十次后,这样的自我反馈将开始起作用。迟早,你会告诉自己,“100,我在做梦......”,然后发现终于成真!
                          (改编自拉伯奇。)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8楼2022-11-24 21:55
                          回复
                            专注于身体或自我
                            如果你在入睡时专注于身体上,你有时会注意到这样一些身体状况,它似乎经历了极度的扭曲,或者开始以神秘的频率振动,又或者变得完全麻痹。所有这些不同寻常的身体状况都与睡眠发生,尤其是与REM睡眠发生有关。
                            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提到的,在REM(快速眼动)睡眠期间,除了眼球运动和呼吸所涉及的肌肉外,你身体的所有随意肌几乎都完全麻痹。REM睡眠是一个涉及多个不同的特定脑区协同合作的心理生理状态。比如,当导致肌肉麻痹、感官输入阻断和皮质激活的三个独立的神经系统协同作用时,你的大脑就会处于REM睡眠状态,而你就很有可能在做梦。
                            有时候,这些REM睡眠系统不会同时打开或关闭。比如,你可能在麻痹系统关闭前就从REM睡眠中半醒过来,使得尽管你已醒,你的身体仍然处于麻痹状态。这种情况被称为“睡瘫症”,有可能在人们入睡时(较罕见)或醒来时(较常见)发生。如果你当时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你的第一次睡瘫症体验可能会让你非常害怕。人们通常会挣扎着想要重新或完全醒来,却徒劳。事实上,这样的恐慌反应完全适得其反,反而有可能刺激到大脑的边缘(情感)区域,导致REM状态延续。
                            事实上,睡瘫症是无害的。有时候,当你碰到睡瘫症时,你会感觉仿佛要窒息,或像遇到无名的恶灵。但这只是你半梦半醒的大脑在解释这些异常的身体状态:必定是发生某种可怕的事情!中世纪梦淫妖(与睡梦中的女性发生性关系的邪妖)的故事就可能源自对睡瘫症的过度诠释。下次你遇到睡瘫症时,只需记得要放松。告诉自己,你现在的状态与每晚你在REM睡眠期的几个小时里所经历的是相同的。你不会受到伤害,过几分钟它就会消失。
                            睡瘫症不仅没什么可怕的,它还可以是值得寻求和培养的东西。每次你感受到睡瘫症时,你就是处在REM睡眠的边缘。可以说,你已一只脚踏入睡梦状态,而另一只脚处在醒着的状态。只需再迈出一步,你就会踏进清醒梦的世界。在下面的练习中,我们将给出几个方法,帮助你迈出那一步。
                            ⓴ 两副身体法
                            1、完全放松
                            从睡梦中醒来后,平躺或侧卧在床上,轻轻地闭上双眼。放松你的脸部、头部、颈部、背部、双手和双腿。完全地放下所有肌肉和心理的紧绷感,并缓慢地、平静地呼吸。享受放松的感觉,明确要清醒地进入梦境的决心,放下所有的想法、忧虑和挂念。
                            2、专注于你的身体
                            现在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物质身体上。利用61点放松法将你的注意力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下一个部位,直到遍历所有的点位。在你这样做时,留意身体在每个点位上的感觉。特别留意诸如奇怪的感觉、振动或体像扭曲等迹象。这些迹象是REM睡眠***前兆。最终,你会体验到上述感觉, 而它们很快会发展成物质身体的完全麻痹。在这个阶段, 你已经准备好抛下***身体,而以你的梦中身体进入梦境。
                            3、离开你的身体,进入梦境
                            一旦感到自己的物质身体处在深度的睡眠麻痹状态,你就准备好可以出发了。要记住,你现已***物质身体其实有着一副神奇的、可移动的“双生子”,也就是,你的梦中身体,而你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这副身体去体验一切。事实上, 除了偶尔出现的觉醒阶段,你甚至很少注意到,每天晚上你的梦中身体都在扮演着物质身体双生子的角色。现在想象自己进入这副轻盈的梦中身体,想象漂出或滚离其尘世双生子会是怎样一番感觉。让自己摆脱那副不能动弹的物质身体。跳下、滚下或爬出床。坐起来,或沉入地板下。穿过天花板,或只是简单地起床。然后你就来到了清醒梦的世界。
                            附注
                            一旦你“下了床”,就应该意识到自己完完全全是一位异乡异客了。要记住,你是在梦中的身体,你周遭的一切都是梦境的东西,包括你刚刚离开的床:它现在是一张梦中的床。还有你刚离开的“睡着的身体”,尽管不久前你还把它当作自己的身体,但它现在也是一副梦中的身体。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的梦。
                            如果你相信自己此时是以“灵”体的形态漂浮在物质世界中,你不妨做一两个批判性观察,并进行一些状态检测。以下是三个例子:(1)试着将某本书的同一段落读两遍;(2)看一下电子表,然后看向别处,几秒钟后再回头看表;(3)试着找到并阅读现在这段话,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改编自Tholey(托莱)和Swami Rama(拉玛大师))


                            IP属地:广西29楼2022-12-16 21:55
                            回复
                              两副身体,还是一副身体?
                              正如托莱所指出,“第二副身体的体验是基于一种单纯的认识论的一个不必要的假设”。也正如我在《做清醒梦》一书中所解释的,“出体体验”常常让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 即我们有两副不同的、相互分离的身体:物质的、尘世的身体, 以及一副更超脱的灵体。但事实上,一个人体验到的只有一副身体,并且它不是物质身体,而是身体意象——人脑对物质身体的再现。身体意象是每当我们感觉自己有形体时体验到的,无论这时我们是处在物质世界、梦境或灵界中。因此,由于“第二副身体”的概念是不必要的,你可以选择尝试下面这个对托莱的一副身体法的改编,它在形而上学的行李厢中减少一副身体。
                              ㉑ 一副身体法
                              1、完全地放松
                              在梦中醒来后,平躺或侧卧在床上,轻轻地闭上双眼,放松你的脸部、头部、颈部、背部、双手和双腿。完全地放下所有肌肉和心理的紧绷感,并缓慢地、平静地呼吸。享受放松的感觉,明确要清醒地进入梦境的决心,放下所有的想法、忧虑和挂念。
                              2、专注于你的身体
                              现在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物质身体上。利用61点放松法将你的注意力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下一个部位,直到遍历所有的点位。在你这样做时,留意身体在每个点位上的感觉。特别留意诸如奇怪的感觉、振动或身体意象的扭曲等迹象。这些迹象是睡眠***前兆。最终,你会体验到上述感觉, 而它们很快会发展成物质身体的完全麻痹。在这个阶段, 你已准备好抛下***身体,而以你的梦中身体进入梦境。
                              3、离开你的身体,进入梦境
                              一旦你感到自己的物质身体已处在睡眠***状态,你就准备好可以出发了。要记住,你当下所体验到的身体意象是一副麻痹了的物质身体,(在心理空间中)是移动不了的,因为感官信息正在告诉你的大脑,你的物质身体动弹不得。在感官输入被阻断后(即当你进入深度的REM睡眠时),不再有信息(除了你的记忆)告诉你大脑,你的身体还在它原来的位置。现在,你就可以自由地去感受身体意象或梦中身体的运动,而不再受感官系统牵制。你的身体意象可以不理会你物质身体的实际位置而自由移动,如梦中的自然而为。
                              此外,如果你正感受到睡眠麻痹,你就可以确定感官输入的阻断很快会发生。简单地想象自己的身体意象可以再度动弹。想象自己正处在床以外的其他地方:任何的其他地方,其他位置或情境。
                              一旦你感觉自己的梦中身体离开了床,你就不会再感受到物质身体的麻痹感。
                              附注
                              与两副身体法里一样的附加说明:一旦你“下了床”,你就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要记住,你是用你的梦中身体移动,而你周遭的一切也都是梦境中的东西,你所见的一切都是你的梦。
                              (改编自Tholey(托莱)和Swami Rama(拉玛大师))


                              IP属地:广西31楼2023-01-05 0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