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梦rc吧 关注:33贴子:1,086

回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原文】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之檀山原。由大王父已还,一昭一穆如平生。曾祖凯,官至博州刺史。祖[金皇],由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岁满,转殿中丞、侍御史,赠尚书祠部郎中。父讳绪,亦以儒学,天宝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后为浙西从事。本府就加盐铁副使,遂转殿中,主务於蛹 [yǒng]桥。其后罢归浙右,至扬州,遇疾不讳。小子承夙训,禀遗教,眇[miǎo,微弱]然一身,奉尊夫人不敢殒灭。后忝[tiǎn羞辱,愧对;辱]登朝,或领郡,蒙恩泽,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先太君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赠至范阳郡太夫人。
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间旷,得以请告奉温[冫青,qìng]。是时少年,名浮[过也]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丁]指遇父母之丧。[先尚书]指刘禹锡的父亲。)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zhuō提拔]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奕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yuàn,副官],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翊日[同“翌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馀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duó]支盐铁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从春到秋的“永贞革新”,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这是对“永贞革新”的充分肯定。)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yè]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这里指宦官]。於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迁同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分司。一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qí福也]兮。重屯[zhūn,艰难]累厄,数之奇[jī]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shàn,毁谤],心无疵[cī小毛病]兮。寝于北牖[yǒu窗],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jù岂,怎]知兮。
【译文】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金皇],开始任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一年期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土。后遭遇“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于是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蛹桥主持政务。后来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侍奉母亲不敢自毁。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
我捧着任命的文书人告母亲,母亲说: “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前约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以擅长下棋,得以进出太子的宫苑。因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时事,李诵非常赏识他。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王叔文由苏州府属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学士。于是他密荐丞相杜佑,任度支、盐铁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又特升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服,贵振一时。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当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代,具有远祖的风度。只有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确实如此。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夕相处,称赞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法治的道理,能以口辩服人。得到重用后,从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皇帝经常遭遇疾病,到这时病情加剧。下诏让位,自为太上皇,死后谥为顺宗。太子李纯及皇帝位。这时太上皇的顺宗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对。宫廷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到渝州,后来又诏命赐死。宰相韦执谊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过了九年,召回朝廷,复授连州刺史,自连州历任夔、和二州刺史,后升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转任苏州刺史,赐金印紫绶,改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同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长春宫使。以后遭遇足疾,改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任秘书监,分司东都。一年,加官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21楼2022-11-01 11:24
回复
    罗生门啊这是,整不明白了


    22楼2022-11-01 11:28
    回复
      还是得看看永贞革新


      23楼2022-11-01 11:31
      回复
        这可太有意思了,同一件事在“永贞革新”和“武元衡”的词条里完全是两种表述


        24楼2022-11-01 11:3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2-11-01 11:4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2-11-01 11:45
            回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得站队,我这个16G的小脑袋瓜在古代朋党之争中能活过三天都是万幸啊


              29楼2022-11-01 12:14
              回复
                初,翰林待诏王伾善(擅长)书(书法),山阴王叔文善棋,俱出入东宫,娱侍(娱乐、侍奉)太子。叔文谲诡多计,自言读书知治道,乘间(利用机会)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遂大爱幸(更加受到宠信),与王伾相依附。
                译文:起初,翰林待诏王伾擅长书法,山阴人王叔文擅长围棋,(二人)都常出入东宫,娱乐、侍奉太子。王叔文狡诈、诡计多端,自称读书可以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总是利用机会向太子陈述百姓生活上的困苦。所以(王叔文)更加受到(太子的)宠爱信任,与王任互相结交依附。
                叔文密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名望)而求速进(迅速升官)者,定为死友(生死之交)。藩镇或阴(暗地里)进(进献)资币(财物),与之相结(结交)。
                译文:王叔文(又)秘密结交翰林学士韦执谊,还有当时朝廷官员中有名望和急于升官掌权的一些人,(和他们)定为生死之交。有的藩镇(节度使)暗地里贿赂(他们),与他们结交。
                德宗崩,苍猝(通“仓促”)召翰林学士郑絪等草(起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宫中)议所立尚未定。”太子知人情忧疑,(穿着)紫衣鞋,召见诸军使,京师粗(稍微)安。甲午,宣遗诏于宣政殿,太子服(穿着丧服)见百官。丙申,即帝位。
                译文:唐德宗驾崩,仓促间召翰林学士郑絪等起草遗诏。有一个宦官说:“宫中关于谁继承皇位的朝议还没有结束。”太子知道人心忧虑惊疑,(于是)穿着紫袍和守丧的麻鞋,召见禁卫各军的将领,(使)京城稍微安定。甲午日,(大臣)在宣政殿宣读唐德宗的遗诏,太子身穿丧服接见文武百官。丙申日,(太子)即位。
                时顺宗失音(不能说话),不能决事,常居深宫,施帘帷。百官奏事,自帷中可(认可)其奏。自德宗大渐(病危),王伾先入,称诏召王叔文,坐(处于…位置)翰林中使决事(处理事务)。
                译文:当时唐顺宗不能说话,无法决断政事,一直住在深宫里,床前悬挂帷帐。文武百官上奏国事,(由唐顺宗)在惟帐中认可。自从唐德宗病重,翰林待诏王伾先行入宫,宣称皇帝召见王叔文,让(他)在翰林院中裁决国事。


                30楼2022-11-01 12:29
                回复
                  二月癸卯,上始朝(受臣下朝见)百官。辛亥,以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王叔文欲专(专断)国政,首引(引荐)执谊为相,已用事(当权,执政,做事)于中(宫中),与相唱和。
                  二月癸卯日,唐顺宗第一次上朝,见文武百官。辛亥日,以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王叔文想专断国家政事,(所以)首先引荐韦执谊为宰相,自己在宫中决策,(与韦执谊)互相配合,一唱一和。
                  壬戌,以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每事先下翰林,使叔文可否(由…决定是否同意),然后宣于中书,韦执谊承(接收)而行(执行)之。外党(宫廷外的党羽)则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主(负责)采听(收集打听)外事。谋议唱和(一唱一和),日夜汲汲(不停)如狂,互相推奖(吹捧夸奖),侗然自得(狂妄自大),谓天下无人。荣辱进退(升迁和贬黜),生于造次(匆忙,仓促,鲁莽),惟其所欲,不拘程式(程序)。士大夫畏之,道路(在路上相遇时)以目。
                  译文:二月壬戌日,(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每次递呈给皇帝的奏章,一律先交给翰林院,由王叔文决定是否同意,然后以皇帝的名义送到中书省,由宰相韦执谊接收并执行。宫廷外的(王叔文的)党羽,还有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他们)负责收集打听外界的事情。(大家一起)谋划议论,一唱一和,日夜不停,如痴如狂,(他们)互相吹捧夸奖,狂妄自大,以为天下除了他们别无他人。(官员们的)荣耀与耻辱、(官职的)升迁与贬黜,都(由他们)在仓促之间(决定),只要他们想做,(就)不受程序管制。朝中官员惧怕他们,在路上相遇时只敢用眼睛去看(连话都不敢说)
                  素与叔文往还(交友往来)者,相次(依次)拔擢,至日(一天)除(任命)数人。叔文及其党(党羽)十余家之门,昼夜车马如市。夏四月乙巳,册(册封,册立)太子。百官睹太子仪表,退,皆相贺,至有感泣(因感动而哭泣)者,中外(内外,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大喜。而叔文独有忧色,口不敢言。
                  译文:平常和王叔文有往来的人,都依次被提拔,(甚至)到了一日任命多人的地步。王叔文和他的党羽共十几家,日夜喧哗,车马出入,门庭若市。夏季四月乙已日,(唐顺宗)册立太子。文武百官(在册封大典上)看到了太子的仪容外表,退出后,都互相道贺,有的人甚至感动得流泪,朝野内外(都)非常高兴。只有王叔文神色忧愁,不敢说话。
                  执谊初为叔文所引用(引荐任用),深附(依附)之,既得位,欲掩其迹,且迫于公议(舆论的压力),故时时为异同。癸丑,韦皋上表,以为:“陛下哀毁(谓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后常作居丧尽礼之辞)成疾,重劳(双重劳累)万机,故久而未安(痊愈),请权(暂时)令皇太子(此处指皇太子李淳,即宪宗)亲监庶政(各种政务),俟皇躬(身体)痊愈,复归春宫。”又上太子笺(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奏笺多用以上皇后、太子、诸王。),极言叔文奸。
                  译文:韦执谊起初被王叔文引荐获得任用,(所以)紧紧依附王叔文,等到爬到高位,就想掩盖(他)与王叔文的关系,并且迫于舆论(的压力),所以还要时时表示出(与王叔文)不同的意见。六月癸丑日,韦皋上奏,认为:“陛下因先帝驾崩异常悲伤而毁损自身以致患病,而又劳务繁重,日理万机,所以日期虽长,仍然未能康复。(臣)请求(您允许)暂时命皇太子监理国家大政,等到陛下御体康健,再让太子回东宫。”又上书给太子,竭力揭发王叔文的奸邪阴谋。
                  丁巳,叔文以母丧去位。自叔文归第,王伾失据(丧失依靠或力量,失去凭依。),其党皆忧悸(忧惧而心惊胆战)不自保。八月庚子,制:“令太子即皇帝位。”壬寅,贬王伾开州司马,王叔文渝州司户。伾寻(随即,不久)病死贬所。(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伾文用事》)
                  译文:丁巳日,王叔文因母亲去世离职守丧。自从王叔文回家后,王伾就失去了依靠,他的同党都惊悸忧愁,没法保全自己。八月庚子日,唐顺宗下诏:“命皇太子即位。”八月壬寅日,(皇帝)贬王怀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王任不久在开州病死。第二年,王叔文被赐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伾文用事》


                  31楼2022-11-01 12:31
                  回复
                    王叔文那么擅长围棋,人生这盘棋怎么就没下好呢,当真是时也命也


                    33楼2022-11-01 12:36
                    回复
                      回到梦得这个自传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22-11-01 22:18
                      回复
                        梦得啊,你确定大家对于王叔文是“不以为当非”?是不敢以为非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22-11-01 22:21
                        回复
                          党是肯定结了,营没营私现在谁也不知道了,异己应该也是伐了,挟天子以令群臣事实上也这么做了,目的是革新没错,手段和实际操作还是有问题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22-11-01 22:25
                          回复
                            好烦党争啊!但是永贞革新捋不明白没法儿往下走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22-11-01 22:27
                            回复
                              这一幕可太熟悉了,子瞻和子由不也是蜀党


                              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22-11-01 2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