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怎么被创造的,就我自己的经验和对别人的了解,最多的还是情浓而成诗,一挥而就。对于对诗非常热爱的人,有时因为缺乏灵感,但又很长时间不写诗,也有刻意作些练习,没“诗”找“诗”的情况,近似苦吟。事实似乎早已证明,情到笔随才是好诗诞生的温床。
话说回来,一挥而就就真“就”了么?我本人向来反对即兴作品,这一点有鲁迅给撑腰~换一方面讲,这种“一挥而就”好似绘画时的写生,充满灵动的气息,但毕竟是半成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就算被古典派贬为画画只打草稿的印象派绘画,在大自然中写生后也是要拿回画室再进行修改的。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有的人写的诗,写时根本就不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写出来不就是垃圾么?最近想明白了,这也不算垃圾,是写生,是草稿。感情的规律就是当我们意识到一种感情存在时它就会自主消失,而诗歌表达情感时,容不得我们去琢磨,这是一种什么情感,什么形状,多少钱一斤。等这种情感已经洇进艺术作品中时,我们反思,还可以提取,同时也会发现其中不科学和不易被别人接受的地方。
这也消除了一种看法,认为感情丰富的人都能成为诗人,倒可以这么认为,感情丰富的人对于诗歌的半成品生产有天赋~
因此我认为作为诗人,需要掌握的本领最重要的是加工、提取那些半成品的能力。这主要包括滤出一些过于自我的东西,回顾并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以便为众人接受(如果只是给自己写诗或者给一小搓人写诗,会失去诗歌的价值。我倒愿意说,诗歌一直都是大众的,不是小众的。举个例子,圣经、佛经、古兰经、道德经、亡灵书,这些诗体的文字能被那么多人接受,说明人们并不排斥诗歌,或许是我们做的不够好而已);另一方面是加强改善诗歌的音乐性,包括对字句的进一步锤炼,平仄韵律的规范化等。
就像木工锯木头、玻璃工烧玻璃一样,诗人的手艺最重要的,应该是对自己的诗歌加工锤炼条理化的能力吧。
话说回来,一挥而就就真“就”了么?我本人向来反对即兴作品,这一点有鲁迅给撑腰~换一方面讲,这种“一挥而就”好似绘画时的写生,充满灵动的气息,但毕竟是半成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就算被古典派贬为画画只打草稿的印象派绘画,在大自然中写生后也是要拿回画室再进行修改的。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有的人写的诗,写时根本就不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写出来不就是垃圾么?最近想明白了,这也不算垃圾,是写生,是草稿。感情的规律就是当我们意识到一种感情存在时它就会自主消失,而诗歌表达情感时,容不得我们去琢磨,这是一种什么情感,什么形状,多少钱一斤。等这种情感已经洇进艺术作品中时,我们反思,还可以提取,同时也会发现其中不科学和不易被别人接受的地方。
这也消除了一种看法,认为感情丰富的人都能成为诗人,倒可以这么认为,感情丰富的人对于诗歌的半成品生产有天赋~
因此我认为作为诗人,需要掌握的本领最重要的是加工、提取那些半成品的能力。这主要包括滤出一些过于自我的东西,回顾并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以便为众人接受(如果只是给自己写诗或者给一小搓人写诗,会失去诗歌的价值。我倒愿意说,诗歌一直都是大众的,不是小众的。举个例子,圣经、佛经、古兰经、道德经、亡灵书,这些诗体的文字能被那么多人接受,说明人们并不排斥诗歌,或许是我们做的不够好而已);另一方面是加强改善诗歌的音乐性,包括对字句的进一步锤炼,平仄韵律的规范化等。
就像木工锯木头、玻璃工烧玻璃一样,诗人的手艺最重要的,应该是对自己的诗歌加工锤炼条理化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