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吧 关注:116,842贴子:852,929
  • 11回复贴,共1
总而言之是观后感一样的东西吧
叠个甲,摇滚了解不深,不通乐理,不会弹吉他,所说内容全是个人见解。如果有人觉得我里面说的一些东西针对你,那不用想了,就是针对你
先说感想,满分10分的话我大概可以给他8.5到9分这样一个程度。细节和创意都是很到位的,不过节奏和爆发力多少感觉差一点。当然,不是某些婆罗门或者为了吸引眼球的人所说的“既不孤独也不摇滚”这种既不罗马也不帝国这样扯淡的原因。而是漫改的节奏问题这样,比如第8回的《那个乐队》没有唱完,只唱了第一段+副歌,不完整的情况下,这首歌的表现力确实不如第5回的那首吉他与孤独与蓝色星球。这也是关于第8集究竟是不是神回网上一直有打嘴炮的原因。相对于第8集的文戏,live表现确实乏力很多。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最后一集,cw之前压进度到最后一集的部分是文化节,但是这一部分在漫画中确实没有太大的爆点,或者说,这一章节的矛盾冲突主要已经在文化节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解决,文化节当天的表演反而没有那么重要。我之前预想的两种最糟的情况倒是没有发生,一个是23分钟里15分钟都是live,对于剧情毫无推进,一个是直接快进漫画4话到被质疑是玩弄性质的乐队为第二季做铺垫然后剧情推进的超赶,与之相比第12集能够平稳落地真是再好不过——至少我是这么想的。但是在之前的部分如果张弛能有度一点,12集完全可以一点也不赶,很轻松的做到下一个矛盾点来为下一季埋伏笔,或者是为不存在的下一季埋一个不存在的伏笔这样,这是我给他扣分的一个主要原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2-25 02:44回复
    接下来说优点,也就是开始吹的环节(
    首先是反驳有些人所谓的既不孤独也不摇滚,所以先从孤独的角度进行反驳:在一些人看来,孤独就一定是不被他人理解,跟周围人没有交集,什么自己一个人过生日自己一个人吃火锅自己一个人看电影自己一个人去医院之类的。而波奇这种有玩乐队的伙伴还有亲切的家人完全不够孤独,就应该家里人不理解也没有美少女贴贴自己玩吉他独奏才算孤独、这样确实是孤独透了,但是未免有些浅薄。譬如说,你在单位每天得跟卖课的前台打好关系,又得应付好几个中学的小崽子,还会跟其他教师同事在晚上加班后一块去恰烧烤喝雪花,看上去是不是特别现充?但是我想要去与人讨论孤独摇滚的感想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只能跑到网上跟与我并不熟识的网友长篇大论,这难道不孤独吗?更何况,就算跟前台互相瓜子糖小玩具的来回赠送,就算跟学生们聊天打屁欢声笑语,就算一年下来喝啤酒喝胖了五斤,但是离职之后互相根本就不会联系——这就是现代人的孤独。从这一角度来说,每个人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主角团的4个人,波奇的孤独表现的通透:没有朋友,不善于人交流,而剩下3人何尝不是孤独的?凉与之前乐队的成员有理念上的不同,虹夏有一个与大家实力相差甚远的梦想无人倾诉,哪怕是阳角的喜多,其实也是一直迎合他人,渴求他人认可的一种状态,必须追求时髦,赶上潮流不可。而不能随心所欲的舒展自己。换句话说,孤独摇滚的孤独,并不是特指波奇自身的孤独,而是包含波奇在内,4人份不相同的孤独。在这里借用一句歌词“无论是独自一人 或两人一起 孤独就是孤独 这是不会改变的。”而剧情中,这一孤独随着推进逐渐减少,但是终究不会消失,这何尝不是对孤独摇滚的点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2-25 02:45
    收起回复
      再说摇滚,我的见解同样类似之前。说不够孤独的不理解孤独,说不够摇滚的,同样不理解摇滚。当然这么说肯定要有一堆摇滚婆罗门来攻击我(虽然发表在这个地方应该没有这种人),不过姑且还是想问一句:“摇滚的定义是什么?”一定要叛逆吗?一定要朋克吗?中国摇滚有比较出名和经典的万青,梁龙,草东,告五人之类的乐队,是否能够上这些摇滚婆罗门们的定义呢?广井乐队neta的八十八丘巡礼的摇滚我专门去听了,很爽,但是放到动画中不合时宜。我不通乐理,但是我感觉,孤独摇滚终究是动画,而不是摇滚专辑,插曲应该配合动画,这是核心所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2-25 02:47
      收起回复
        淡季贴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2-25 02:53
        收起回复
          最后再来说一下所谓社恐的问题。我个人是比较反对“天呐这根本就是我”这样的说法的,不过也可以说是PTSD,毕竟之前的阿伊(戏言),大老师之类的,只要跟这些人沾一点边的就会有一堆梗小鬼说“天呐这根本就是我”。当然,一个角色的塑造,能够让观众有共感,肯定是成功的。不过姑且还是泼一盆冷水“人家波奇每天练6个小时吉他大家钦定职业水平人又好看奈子又大粉丝还有两个东京巨蛋那么多,而你(我)只是一个肥宅,哪来的这就是我”。
          好了絮絮叨叨的裸鼹鼠行为到此为止,接下来是批判所谓的“孤独摇滚刺伤了社恐的心”这种逻辑的内容。实际上孤独摇滚最成功的就是抓住了波奇社恐的这一特点并且进行了十分有趣的塑造,当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脱敏处理。拿猫和老鼠举例,汤姆猫踩到钉子痛的嗷嗷叫,会有人觉得这件事给他带来了不好的回忆吗?猫和老鼠拿荒谬的演出做到了让观众并不能代入汤姆来脱敏,而到孤独摇滚的波奇,“天呐这就是我”导致观众和波奇产生了共感,然后波奇出现的奇妙社恐行为就会让人感到“受了冒犯”,确实如此,谁还没有过“不想考试/上班而识图把自己整感冒”“面对陌生的地点不敢进在门口转圈拖延”“幻想自己搞成了一件大事洋洋自得”之类的情况呢?但是众所周知,在二次元中寻找真实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有的人在观看的时候,总要把自己代入到波奇的视角,第一视角的体验一把波奇的社死,然后再来一句“孤独摇滚充满对社恐的戏谑”,我个人感觉大可不必。如刚才汤姆猫那里所说的,剧组可以营造出一种非真实感来脱敏处理,多次钻垃圾桶,第3集刺客信条扒台阶偷听,第8集中拿砂纸擦出handsome脸,第10集对着节目单磕头等行为,都是为了突显出“这不过是一个动画的夸张不是现实”,而有的人能跟钻垃圾桶感同身受…(在此专门针对一个自称社恐然后在A站B站都发一个专栏说孤独摇滚是在讽刺他的小丑,我觉得社恐应该不会有胆子在网上发这种肯定会被人攻击的言论)在搞笑漫画中大可不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12-25 02:56
          收起回复
            不好意思发了好长好长的东西还基本没怎么说到点上。
            之所以发这么长的内容大概也跟上面一楼说的一样,孤独摇滚能让人产生共感。波奇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恐形象,即过度自卑,不擅长与人交流。但是她会尝试做出改变,在合适的地方遇到个合适的人,被动地被推着向好的方向转变。而这一点确实刺痛了我,所以会想要去写一些长篇大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12-25 03:06
            收起回复
              一上午课下来回复好多,甚至感觉自己被网暴了(bushi
              话说这么多回复我是不是可以理一下稿发B站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2-12-25 11:47
              收起回复
                总之上课正好遇到个问题学生,再说点废话。
                实际上我一直不认为社恐是病,与其说是病症不如说是一种状态。小波奇的社恐明显是习得性无助,就比如说有的小孩因为眼高手低啊开小差啊之类的原因学不会,家长吵老师骂,时间长了就会有这种情况。比起做题更害怕做不出来,于是对学习就是一种逃避的心态,就好像我们说的“摆烂”,只要我不做题,我就不会错。而产生这种心态,多少有自卑的因素在内,自己心里会把错误的后果无限放大直至自己完全承受不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2-12-25 11:51
                收起回复
                  而我们的主角后藤一里明显就有这一问题。动画没有展示,不过从第一集少数的闪回也能证明,波奇有过“让自己正常化”的尝试,但很明显全都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会害怕主动与他人交流是很正常的一个后果。实际上把错误的后果脑补的无限大也有很多方面有体现,比如第二集打工的死刑(当然也可以说是制作组刻意夸张化来脱敏),对广井破坏吉他的担心,在班上识图插话失败的心理活动等。实际上习得性无助这玩意,想纠正真的不容易,一方面要有外力的推动(因为没有推动的话主人公根本不会尝试),另一方面要有成功的正反馈,我们的店长姐姐就比较敏锐的察觉到了波奇的心态试图给她一个正反馈(虽然),实际上原作实际上给波奇还是留下了这么一个正常化的契机,也就是吉他英雄的账号。换句话说,无论波奇再怎么害怕与人交流也好,害怕打工也好害怕什么也好,对于吉他这方面不存在自卑,除了第一集完结梗那里,不过在对吉他也放弃信心之前,虹夏和凉对吉他英雄的肯定给波奇保留了最后一块自信,也让波奇在后面依靠吉他逐渐脱敏,找回自信,啊,三日,你好温柔(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2-12-25 12:00
                  回复
                    实际上第一集演出是虹夏外力推上台的(当然也有波奇渴望改变的内因),第二集打工也是,不如说之后能继续大概全靠最后迈出一步的正反馈,实际上波奇克服社恐的顺序是非常正确的,即有渴望改变的内因,有外力的推动,有成功的正反馈,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自信,才有后面live的无所谓,神会出手(不过漫画里面社恐成符号了,天天路演完全身发软被人装行李箱拉着走)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2-12-25 12:05
                    回复
                      想了很多但是一打字就语无伦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12-25 12:07
                      回复
                        更了,但是是为了推一下刚刚耗时12分钟(xiaoshi)剪辑的MAD巨作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D4y1j7WF/?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a41505a09bc4f73f65426a6e974f4f84
                        (话说这贴讨论度还蛮高的,我要不真的洗个稿往B站发个视频啥的,不过对摇滚的见解确实有点片面了,希望大佬们轻喷)


                        IP属地:河北75楼2022-12-27 00: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