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象乾坤吧 关注:878贴子:5,360
  • 15回复贴,共1

《执象乾坤》原心卷 第四讲 ——象师讲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续讲原心卷


IP属地:山东1楼2023-02-12 17:00回复
    原文:天地胥真宰之镜像,万物悉真体之运用,天地万物,一本万殊,一实万分,一贯洋溢,各有气形,各有时位,各有功用。
    天地一本太极,殊散则为万物
    一实万分,太极为实有,两仪、四象、八卦为位分
    一贯洋溢即是道通为一
    原文:综之于理,则谓之一;错之于气,则谓之万。
    合之于理则一,分于气则万
    综即合,错即分


    IP属地:山东3楼2023-02-12 17:01
    收起回复
      原文:
      一其万之所由,万其一之位分。
      万殊皆出于一本,万分皆出于一宵
      位分变是地位与名分
      也就万物各有其时位,各有其名相


      IP属地:山东4楼2023-02-12 17:02
      回复
        原文:云何心外无物?物未至前,物自是物,独立焉吾心之外。既致其知,则物备于我,不离焉吾心之内。
        物未至,知未起,独立于我心之外,物与我未建立起因缘
        物至则知起,则不离我心之外,感而遂通
        物事无穷,不过此心之生生。时时默识,内不落空,外不逐物,一了百了。
        这是王阳明的方法论
        心外无物,不滞于物,不离于物


        IP属地:山东6楼2023-02-12 17:04
        回复
          原文:以意之所在为物,则致知之功,既非逐物,亦非离物,博而无失诸支离,简而不流诸疏狂。
          博而无失诸支离,在运用上造作而无失于驳杂
          简而不流诸疏狂,在本体中立定而流于空寂
          流于疏狂是心学流弊之一
          师心自用,唯尊德性,不道问学
          原文 :格致诚正,观天之道,所以良吾知,明吾德,通理一。
          这是收敛的工夫
          原文:修齐治平,执天之行,所以致良知,明明德,御万化。
          这是发散的外用


          IP属地:山东7楼2023-02-12 17:05
          回复
            原文:云何心能转物?《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孔子曰:“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悉谓心能转物。
            求之必得,即是心能转物
            原文:一念之萌,心数随之进退,心象随之消息。一念正善,则数进象息;一念邪恶,则数退象消。
            心动则气动,气动则数交,数交则象生,所以心数与心象随心念而变化
            阳主进,阴主退,阳主息,阴主消
            善为阳,恶为阴
            原文:一念正善,则数进象息;一念邪恶,则数退象消。
            这是自然而然的


            IP属地:山东8楼2023-02-12 17:06
            回复
              原文:为善去恶即是顺天,遏恶扬善即是休命。是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非唯三教劝世之苦心,亦是君子改命之良方,吾拳拳服膺,信解行证。
              这是从易家的象数义理,论证三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然是出于佛家经典,三家只是语言不同而已


              IP属地:山东10楼2023-02-12 17:14
              回复
                原文:云何至诚通神?性静故为体,情动故为用。体静故有感,感故有动,动故有应,应故有和,和复有动,动复归静,一动一静,往来不穷。理体常寂而常应,道心常应而常寂。
                理体道心本是一物,互文的修辞方法
                动而未著,气而未形,即谓之意。意也者,情也、志也、几也。
                意即情,心之几,即心之动静之间
                原文:几也者,有无之间者,动静之际也。
                几就是本体发用的初始状态,从坤到震
                原文:诚意知几,至诚通神,可以前知,知几其神乎?是故占卜之道无他,唯诚意知几耳。独也者,所谓物之微,事之隐,时之夜,位之幽也。然则诚意之要,唯慎独耳,不自欺也。


                IP属地:山东11楼2023-02-12 17:19
                回复
                  原文:得天命之元,在我谓仁;得天命之亨,在我谓礼;得天命之利,在我谓义;得天命之贞,在我谓智。程颐曰:“天所赋为命,人所受为性。”所谓天地大命也。朱子曰:“元亨利贞,天道之常;仁义礼智,人性之纲。”所谓有我之分也。
                  万物都是天地大性命的不同位分
                  天地大性命受于我,即是我之性命
                  太虚之气无穷,我得其一而有我之形体
                  道理是一样的
                  原文:故本心谓性,生心谓情。性也者,心之所由生也。


                  IP属地:山东12楼2023-02-12 17:20
                  回复
                    原文:心有体用,具众理是体,应万事是用;寂然不动是体,感而遂通是用。体静谓之性,用动谓之情,初发谓之意,意笃谓之志,动极谓之欲,无妄谓之诚,气质谓之才。
                    界定性、情、意、志、欲、才几个概念


                    IP属地:山东13楼2023-02-12 17:21
                    回复
                      原文:《乐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是故圣贤存心养性至精一处,情发而和,常应常寂。
                      七情六欲发就是应,发而皆中节即是应而归于寂,不动心
                      原文:未发之中,全体卓然,如鉴之空,如衡之平,常清常静。
                      近似周敦颐的提法
                      原文:及其动而应物,大用流行,善恶各因其情,贤愚各乘其气,未尝有丝毫铢两之差也,所谓鉴空衡平之静体,感而不染,应而不藏,亦常自若,而未尝与之俱往矣。
                      大家可以详见《周子全书》
                      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IP属地:山东14楼2023-02-12 17:22
                      回复
                        楼主能发表易经里的数学现象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2-13 06:57
                        收起回复
                          楼主能发表易经的数学思想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2-13 06:58
                          回复


                            IP属地:天津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8楼2023-02-13 06: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