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回忆吧 关注:67,675贴子:1,993,761

【夏令营】改变,终究是无法避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年,为了十周年的活动而在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打了1W字左右“自爆”文的经历还历历在目,现在我又坐在电脑前构思该怎么写这篇文章了。说实在的,自己实在是一个不怎么擅长写东西的人,原因并非是技巧有多么不过关,而是主观意识太强。不是写不出东西,而是写出东西却发现不好意思拿给别人看。当然这个题目,我也是思考了一段时间的。后来却越想越烦,遂放弃了心灵上的挣扎,决定信马由缰写上一回。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个东西。


IP属地:上海1楼2010-07-24 23:16回复
    得自己是很不喜欢“改变”这个词的,但是却忘记了具体的原因是什么。不,不能说是忘记了,只是我自己不愿意承认知道而已。
    从小时候开始,就被大人说是“内向”的小孩——幼儿园老师提问题,别人都是争先恐后举手,只有我是半缩不露地躲在后面。
    后来上了小学,依旧是没有多大起色,被叫到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支支吾吾的凑不成只言片语。
    交朋友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算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看着别人热火朝天地打成一片,我却没有加入进去的勇气。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幸运,内向的我却没有为交朋友而发过愁,因为总会有人在我踌躇不前时向我伸出手来,与我成为朋友。
    再后来,经历了数次分离的我,也逐渐克服了内向的问题。虽然被点名时还是会紧张,但是这种早已习惯的事已经难不倒我了。
    虽不再是“内向的小孩”,我的观念却还是没有的大改观。
    因为朋友是很难获得的,所以我不希望分离;因为日常是我好不容易习惯的,所以不希望改变;因为知道曾经的好友也会在对话时面露尴尬之色,所以我讨厌这一切。
    当时的我,一直延续到两年前的我,都是这个看法:因为改变对我来说都是不好的,所以我不要改变!
    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有一些东西不应该被改变吧。
    不过我也清楚地了解了,奢求自己熟悉的事物永远不要改变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曾经口口声声在心里反复复述了无数遍“我不会改变”的自已,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或多或少地变了。
    无论是我厌恶的也好,喜欢的也罢,周围的一切都在不停地改变。而我,并没有阻止这一切的力量和理由。
    曾经的自己想过要做出表率,却发现原来自己的力量是这么的微不足道。
    曾经的自己有着想来无限的热情,却发现这一切现在早已消失无踪。
    曾经的自己对于攻略MO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却发现随着自己接触的增多而渐渐变成了任务一般的烦心事。
    曾经的自己认定2是神作,却发现了解多了不过如此而已。
    曾经认为自己会一直支持新作,却发现换了人设后自己一直不能适应。
    ······
    曾经以为自己有一直坚持下去的毅力,现在却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写到这里,我又不禁为自己的这一系列改变而无奈了,这一切都是以前的我不希望看到的。
    不过,我却没有过多的焦虑,因为这一切都是在预定之内。
    我知道自己的耐心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心中的承诺;
    我也知道了曾经自己看问题的眼光是多么的片面,自以为了解了很多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神作不神作并不重要,但是它在我心中的回忆是无可替代的,响起熟悉的曲子时我会感慨良多,这就足够了。
    是不是适应也不重要,只要我没有以自己的眼光毫无缘由地贬低。
    没必要自以为是——我不知道以后自己会怎么改变,所以乱下结论是没有意义的。
    没必要看轻别人——我所不知道还有很多。
    没必要要求太高——我自己不也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么?
    我所熟悉的一切都在改变——熟悉的人在变,熟悉的事在变,熟悉的地方也在变。可能我会为改变而感到焦虑,认为它是不好的、越便越差了,但是我心里很清楚。
    我不会阻止一切的改变,我所能做的,只有力所能及的引导而已。至于这个多元时代是否会因为我的所作所为而改变,我不会知道,也不想知道。
    我只知道——我做了,我不会放弃。
    PS:碎碎念到最后,果然还是掺杂了许多题外话,不知道多少人看得出来呢?


    IP属地:上海2楼2010-07-24 23:16
    回复
      = =学妹也码文了么...看来我也得积极点了...
      改变么...我想说有的时候你觉得是周围的事物变了,却不知道真正改变的东西是你自己罢了...想阻止改变的想法不过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你做的只不过是让改变的方向变化一下而已。
      所以适应才会比阻抗拒更有意义吧...


      IP属地:辽宁3楼2010-07-24 23:30
      回复
        诶~~~最近的fish,怎么一直这么多愁呢~~???
        关于“改变”什么的···我曾经也是十分讨厌的
        也许是因为改变代表了一些未知,但我懒得去融入这些未知,在熟悉的世界,一切简单而方便~
        我想并不是不能不改变,而是有些时候,不改变比改变更累吧~
        我们存在,就会受到许多的制约和强迫,fish,你决定怎么面对呢?
        另外PS:我只是打酱油路过的···


        4楼2010-07-24 23:32
        回复
          回复:2楼
          ···我可没有又跟着你乱说话哟~~~
          明显这次吐了那么多字~~~
          某些方面,随缘就好,勉强不得,说的好~~


          5楼2010-07-24 23:37
          回复
            无论如何,还是只要心中有梦,撑起一把纸伞,再长的雨也可以过去,心愿一定会实现。不是吗?
            改变是必然的,生老病死,起落兴衰,都是常事。
            但是,只要有梦,为之奋斗,我们的人生就是永恒的,不一定名垂青史,却可以创造你自己的辉煌,不是吗?
            我也有过类似的缺点,只要慢慢克服,我们会拥有幸福的生活的,LZ,加油~


            6楼2010-07-24 23:41
            回复
              这是真的。人心可以很轻易地把自己劝说到另一个方向,甚至把从前的心跳完全抛弃。


              IP属地:广东7楼2010-07-25 14:40
              回复
                同意LS的观点,就像信说的(该死咱自从尝试了那篇信文就神神经经了!):世界上可以改变我人生观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如果我们能从自己的经历,包括游戏,中可以体会到一些人生的道理,相信我们之后的路,会走的更轻松和快乐一些吧。。。。


                IP属地:广东8楼2010-07-25 14:47
                回复
                  LS说的比我好多了。抛砖引玉莫过如是。改变很容易,被改变也很容易,因为我们都只是一颗普通的人心。但是在这条不停止的路上体会到了人生的道理,相信以后的路会更加轻松快乐。说的对


                  IP属地:广东9楼2010-07-25 15:48
                  回复
                       其实呢,不只是周遭的事物在变,你也在变啊,心经过成长变得更坚强,这不就是改变么,当你和周围事物一起变化的时候,就是静止,当程度不同时就会感到改变


                    10楼2010-07-25 20:18
                    回复
                      变是唯一的不变,合天之道。


                      11楼2010-07-25 22:41
                      回复
                        【点评】
                        确如作者所说,本文是信马由缰写出来的。这类作品的优点是平实自然,文字间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因此也容易让读者领会作者的情感,进而引起共鸣。但是,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文字整合程度不够。比如本文中就有些与主题联系不够的内容,不过在文章结构上,还是处理得比较清晰。
                        尽管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想法因何而生阐释得清清楚楚,但是多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这样想还是容易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征文毕竟不是私文,要面向的读者并非只有自己。因此表态多而论述少就容易流于口号。
                        面对改变该何去何从对任何人都不是一道容易的题目,特别是那些曾经投入了很多感情的事物已不是心目中的形象时。我个人则认为如果执念过的只剩下一个曾经光辉的形象,自己对其不愿适应,没有责任,也无力改变,那么放弃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人生不过转瞬之间,想做的往往比能做的多出很多,将时间花在既没兴趣也没效果的事情上未免有些浪费。当然没必要决绝地一刀两断,即使那份曾经存在于此的执念不再拥有未来,但至少还拥有回忆。


                        IP属地:北京12楼2010-07-31 21:19
                        回复
                          果然我是不该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呢······
                          其实,严格说来这是我对于自己的一段反思才是。或许这一切放在心里自己品味就已经足够,是不该作为征文拿出来勉强别人一同体会的,毕竟有许多的暗语我没有点明。但是,每个人看来的想法也不已然相同,到底是如何也只能扪心自问了。我倒是不否认我是有些喊口号了。
                          不过呢,其实我并不是有所执念——那对于我而言不能称之为执念吧。关于这一点我想过很多,也说了很多,我们的看法其关键之处其实大部分在于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效果或许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是完全没有,兴趣——如果以这为兴趣我觉得我还是死了的好(笑)但我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做出了很多依然没有结果的有之,更何况我们并没有比我们说的做得多。无论这句“一刀两断”是否出口,变化倒也并不大,因为这回忆我们在此依然如故,只是概念上说来是变化了。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寄希望于所谓的变化与改正,而是自己能够做到什么。人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物也会不一样,我很好奇如果自己改变视角能够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其实说了大半的都是废话,我只有一个希望而已“在此能够认真应对自己的回答,而不是抱着抵触之心回复,有时间的话多说一些发自内心的话。”
                          忙是不可避免的,往后的时间自己的生活也是可想而知,但是我很喜欢一句解释“有没有时间只在于你对于这件事的先后程度而已”,在不太忙的时候,我想我们还是做得到的,因为不是为了改变什么,也不是兴趣所在,而是有话要说罢了。希望看得见。


                          IP属地:上海13楼2010-07-31 21:41
                          回复
                            额。。。我是有一周没来吧里了么?。。。居然没有看见fish的文。。。。抱歉啊。。。。。
                            啊哼,以下是看后的想法。
                            改变是社会人在纷乱的社会生活中所非常注意得一个心理符号。之所以重视他,从因果关系上而言,有很多人愿意把他解释为社会生活对于个性的抹杀,和人对于逆己的改变的一种焦虑。焦虑这个词,是我在很多社会现象分析中长介入的思维形容。
                            回到fish所说的,我们确实提到改变,更多的是从逆己的改变来着手,因为逆己的改变往往伴生着相当的心伤。城市的改变让我们搬离旧居;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我们忘记了电扇;饮食的改变让我们难觅三角形的纸盒饮料;关键是,我们担心的改变,往往是让我们的生活变了。喜欢生活的人都不愿意去大规模的改变自己的生活,然而实际上我们是不是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改变”贴上了“逆己”的单向标签呢?
                            逆己与顺己,其实并不一定是带来的自己高兴与否的洗礼。更进一步而言,改变甚至也不一定是一个“拾起一个,抛弃一个”的过程。我们注重自己的丢弃的过程,其实并不是注意丢弃的东西是不是珍贵,而是关注与自己是不是往者逆己的方向而已。改变可能带来的是完全新的信仰,也更可能是带来了“发展了的,科学了的,更真实的”旧的看法。
                            所以,我们讲“其实回忆多是晶莹的,美好的”吧。
                            


                            IP属地:英国14楼2010-07-31 22:13
                            回复
                              【点评】
                              这篇文字与其说是MO的相关,倒不如说是FISH本人的自白。借着MO的一点认识,表达的却是自己对改变的认识。看得出FISH写作时应该是动了真心,所以这篇文章确实变成了散碎的独白了。关于你的想法我会在以后写,FISH其实你完全可以写得很好,因为你的字句中都藏着你的真实内心,你所写不出或者不满意的文字,也是你心中本来就没有的内容吧。建议你先把自己的心打开,不要因为第一印象不好就匆匆下了结论,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那样,比如讨厌的课程,比如冷淡的同学,“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说“不喜欢”之前还是好好了解一下比较好,随便拒绝否定是对双方的不负责。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世界向你敞开的门越来越多,而你笔下能够驾驭的疆土也越来越大。其次,当你写完这些触动你的文字时,重新阅读一遍,这时往往思路会比写作时清楚许多,自己的想法也会更明晰,然后再从语序、结构上慢慢整合一遍,就不会出现这篇文字一般把你自己都搅糊涂的情况了。稍稍勤快一点就会有成效的。
                              


                              IP属地:山东15楼2010-08-07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