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5):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治疗的简单介绍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心理治疗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行治疗的过程。广义的心理咨询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咨询的范围。狭义的心理咨询不包括心理治疗和心理检查、心理测验,只局限于咨访双方通过面谈、书信、网络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救助和咨询帮助。
实践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采用的技术和背后的原理是相通的。——真要说差别,那大概是对象和目标的不同了。不过,法律会比较强调这个差异。《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治疗必须在医疗机构展开。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工作方式和内容
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内容是来访(患者)的心理困扰或者患者现有的身心症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寻求帮助的来访/患者要和咨询师(治疗师)一起合作,努力做出改变。咨询师/治疗师通常会和来访(患者)谈话,但不拘于此,根据流派(不同的理解你困扰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和你的情况,他们会穿插心理教育、艺术表达活动(沙盘室的用处)、书信、行为训练,也可能会布置会谈后的作业巩固你在咨询/治疗学到的东西。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
不管是哪个流派,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遵循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 ,详见下面链接:
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article/2018/0439-755X/0439-755X-50-11-1314.shtml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些与我们相关的伦理守则:
1.不与来访者发展除去咨询和治疗外的任何其他关系
多重关系很有可能会破坏咨访关系,不利于对来访者的治疗,甚至加重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连约出来吃饭这样的事情都是不被允许的,发展恋情关系在国外更是要被整个行业拉进黑名单的。当然,高中心理老师给同学做咨询这种不可避免,影响相对较小的双重关系除外。上次回一中看到有同学要心理老师微信的,根据伦理,还是高考完等差不多大学毕业吧。
(彩蛋:如果你高考后读心理学或者精神医学,哪怕你的临床心理专业课老师很厉害,你也不能找她/他咨询)
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
咨询师是不允许随便透露来访者案例的。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隐私需要做到绝对的保密,随意把来访者的心理状况告诉他人很有可能会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
我适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吗?
理论上,只要不是精神障碍的急性发病期,绝大部分人都适合心理咨询或者治疗。当你意识到自己具有以下特征时,就可以考虑预约心理咨询了:
1. 情绪上:长期沉浸在无助感或悲伤中;过分忧虑,总觉得会发生糟糕的事;总处于紧张状态;想从情绪危机(如焦虑、恐惧或抑郁情绪)中解脱出来
2. 行为上
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任务或其他日常活动;有酗酒、药物成瘾、暴力等行为,并已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3. 关系上
经历失恋、失业、离异、丧亲、罹患重大疾病等生活变故;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出现问题
4. 个人成长(发展性咨询)
想减少压力对身心健康的损害;想建立自信和抗挫力以便更好应对挑战,想在学业中和家庭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渠道:
最方便的渠道是珠海一中的心理中心,当然,如果你不想去的话也可以,还有以下渠道:
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如壹心理、简单心理、白岛岩心等);
精神科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
个人执业的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网站、公众号;
亲朋好友(包括心理咨询从业者或约过心理咨询的人)推荐;
珠海的线下心理咨询机构(如果你打算在文园中学旧校区附近咨询的话我还是可以告诉你哪里有的,其他地方不清楚了,多去打听吧QWQ)
如何找到合适的咨询师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如果你不想在学校找心理咨询师,那么还有不少别的选择。心理咨询行业是鱼龙混杂的,要想找到适合的可能要费一番功夫。
选择咨询师时,你应该考虑下面这些问题:
专业能力:
1.教育背景和受训经历
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至少应该接受过长于1年的心理咨询基础训练。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接受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后继续接受相关流派的咨询技能训练。
在心理咨询师的资料里,一般表现为咨询/临床心理学的硕/博士项目,以及部分心理咨询的长程培训项目,比如CAPA(中美精神分析联盟)、中德/中挪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等。
2.资格认证
我国目前并没有通行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认证系统——即便是原本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也只是通过考试就能获得的证书,并不意味着拥有从事心理咨询的能力(有效的咨询师证是2017年前的,请注意)。
目前相对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格认证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的认证,例如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另一种是其它具有执照系统国家的执照,例如美国某州的执照心理学家(Licensed Psychologist)。
3.接受督导情况
通常,从业的咨询师会和一名更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会谈,以便对其咨询工作进行指导。这位指导者被称为督导师(Supervisor)。在你预约心理咨询时,可以直接询问咨询师接受督导的情况,包括ta是否在接受督导、督导师的姓名和资质等。持续接受稳定的督导,是咨询师专业性的一种保证。
4.伦理监督情况
如果是有平台签约的咨询师,可以细致了解平台的伦理监督渠道;如果是个人执业,一定要问清楚受哪个伦理委员会监管下工作。
5.咨询经验
咨询服务小时数比从业年限相对更具参考价值。在同等专业背景下,更多的小时数往往意味着更丰富的经验(当然也常常对应更高的咨询费用)。
不过注意的是,“越老越好”这句话未必在你身上是成立的——因为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咨询时数再长的咨询师,和你第一次咨询时,对你的咨询时数为0。
擅长人群/工作主题
这两项着眼于“是否适合你”。普通医院有内科外科,咨询师也有自己擅长的人群和工作主题:有的咨询师擅长婚姻/伴侣关系问题,有的擅长儿童青少年工作,有的则擅长性少数群体领域,有的擅长处理情绪困扰。这就跟你面临的心理问题有关了。
咨询理论倾向
不同流派的咨询师在咨询的次数、风格、技术上都会有所区别。不过,目前并没有坚实的证据表明某一种理论取向比另一种更有效,并且理论取向差异对咨询效果的影响相比于其它一些因素(比如咨访关系的质量)要小得多……所以这个问题不用太纠结。
费用和公益渠道
通常,校外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的费用平均400-800/次/50分钟,频率一般为一周一次,一次50-60分钟。短程需要三个月左右,长程可能需要数年。——我猜有人会问弗洛伊德那种精神分析,只能说,各位还是想想算了吧,经典精神分析频率更高(一周5次),时间更久(数年起步)。
如果担心费用问题,除了和家长协商,还有一些其他的渠道。
心理热线:
心理热线是免费的,接线员很多为心理学或者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定临床咨询经验并接受督导。这些热线一般是24小时在线的。不过请注意,热线咨询为一过性咨询,也是宝贵的公共资源,请你打电话前想好你接下来30分钟到60分钟内你打算讨论什么。
街道办事处/居民社区成立的心理咨询室
社区心理服务中心
少年宫一楼有可以预约的心理咨询,值班时间为每周三上午。
线上免费心理咨询:
天音公益咨询(点击网址可查看详情)
http://www.skyyin.org/提供:免费咨询(仅针对贫困、弱势群体)
525心理网(点击网址可查看详情)或者搜索525心理网微信公众号
https://www.psy525.cn/提供:免费提问
壹点灵心理服务平台(点击网址可查看详情)
https://www.ydl.com/ask/提供:免费提问
微信公众号:蚂蚁心理咨询服务
提供:免费咨询
还有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在读的学生也会提供低价咨询,具体可以向已经毕业的去心理学系就读的师兄师姐打听——实在不行丢表白墙,校友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的。
咨询注意事项
1.在时间确定后,请准时赴约 。这不仅是对咨询师尊重的表现,也是认真对待自己问题的标志判断来访者是否适合接受心理咨询的评价指标之一;
2.不要做虚假陈述,比如修改事情的真实经过、修改问题的客观性、修改自己与其他当事人的真实感受等,否则可能会妨碍咨询师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
3.如有需要,在隐私上可以做必要隐瞒,比如隐瞒工作单位、隐瞒其他当事人的名字,咨询师会尊重隐私权 。
4.如果咨询中间有不良感受,要大胆和咨询师提出和讨论。如果在咨询中长期感受到负面情绪,多次反馈咨询师也无调整,且对此缺乏回应或解释,使得你对于咨询师工作专业能力产生担心;可以反馈给咨询师所在的平台或机构。
5.如果发生伤害事件(特别是性伤害),一定要尽可能保留客观证据,然后,向临床心理学会投诉,报警(临床心理学会投诉我个人不太建议,原因是——伦理委员会的效率极低,连我们老师都在抱怨这些大佬不知道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