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吧 关注:1,288,412贴子:6,687,886
  • 14回复贴,共1

【高能】在这里开贴解决各种认知问题(2024)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是心理师,只是一个经验者。
想在这里开一贴,回答解决网友的疑问。看看自己能否帮助别人。
心理,工作,情感,教育,家庭,各种问题都可以。(器质性疾病除外)
本人研究过教育学,成功学,进化学,女性学,心学,道德经,幸福学,灵修等等,很杂,很泛泛,但经过自己反复的思考,和在生活中观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认知。希望和网友们交流。
当然能帮助到你,更是意外之喜。
因为很多问题需要详细的信息,但网上不如现实交流方便,只言片语很难说清,也可能产生误会。
所以提问内容尽量详细。(如不便公开也可私信)。
而且针对问题,我也会进行许多的询问。希望您能及时的回复,否则可能无法解决问题。
回答一个问题尽量在同一楼。但因为字数限制。也可另起一楼。但请在最前面写上问题标号。
(我会给每个问题下面标个号)
每个问题我都准备认真答复。绝不草草了事。
但有些人可能只是一时的问题,今天有困惑,改天可能就忘了。所以,提问前请三思。是否真的需要解决。
另外抱歉,我不能及时回复。每个问题可能会用一周时间。


IP属地:辽宁1楼2024-01-05 17:17回复
    三楼给度娘。
    此楼备用,以后做电梯楼。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6 08:08
    回复
      【0001】拖延症
      @3_3我眼镜呢
      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朋友都有做事拖延的毛病。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最大的抱怨就是拖拖拉拉,写作业总是要最后关头才不得不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不过,大学生也有爱玩手机,上网,而把学业放在最后的毛病。然后工作中也有很多人总是把任务放在最后几天才完成。
      众所周知,这些人在学业上和事业上不会像那些“雷厉风行”,和能严格执行计划的人更有成就。
      哪一种人多?当然是拖延的人多。
      1.拖延是人类的通常现象。既然是通常现象,就不能称之为“症”。
      所以,朋友,首先不要自责,认为自己不正常。你很正常,正常的不得了。那些不拖延的人才是少数的异类。(异类更成功是另外的话题)。
      在人类的最初阶段,你可以理解为一群猴子。它们没有学业。每天就是采摘等一些事。这里没有一只猴子会有“拖延”。因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出于当下的本能。
      所以,现代人有拖延的本质是社会附加了人类本能之外的一些事。比如:学习。
      与本能发生了冲突,让位于本能,才导致了对学习的拖延。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能不拖延呢?
      假说有一只猴子,它认识到10年后会有一场灾难,比如森林大火。它就开始每天在闲时练习跑步。成了猴群中跑得最快的人。大火来临时,它成了幸存者。请问,你是否愿意做这些猴子。
      当然愿意了。因为你知道当下的跑步,在遥远的未来会保命。宁可忍受痛苦也要坚持。
      2.对未来有益的事,现在做是违背人性的。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糖果实验(虽然不真实),那些能坚持先不吃糖果的儿童,未来比那些抗拒不了诱惑的更成功。
      虽然我们知道马上学习对我们的期末成绩会有帮助,对人生也有帮助,但那毕竟是很遥远的事。人对半年以后的时间,没有概念。对过去发生的时间也会记不清。只对这个星期的时间会有具体的感受。
      人对高兴的感受不会超过一个星期。(你还记得高考出成绩后的兴奋持续了几天吗?)
      所以,需要经常的寻找让自己高兴的事。比如玩手机。
      另一方面:
      长久利益和短期利益哪个更好?
      未来的快乐真的那么重要吗?一年后的快乐,真的抵得过现在每天的快乐相加吗?
      著名的渔夫晒太阳的故事,也说明努力学习工作来换得的快乐,未必能比得上今天玩的快乐。
      所以,不用对你的拖延感到焦虑,它很可以是内心的潜意识通过计算,告诉你,享受当下吧,跟未来的挂科比,现在的快乐更重要。
      3.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做,未必不是好事。
      举个例子。你把某一科的学习放在了学期的前面,每天花一些时间来复习。最后取得的成绩真的比最后几天突击更高?
      即使成绩高些。但也并不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你在最后几天会全力以付,高度集中精力。你提前三个月学,会三心二意,效率极低。
      这难道不是潜意思,计算利弊得出的最优解
      这也是你长年学习得出的一种高效学习法。
      同样的成绩,你比别人多玩了多少?这样不是太合算了吗?
      你现在感觉到不好的原因是,“大家都不这样”“大家认为这样不对”。社会告诉我们要先苦后甜。
      你表面上认同了这个观点。但是潜意思并没有认同。无数次的结果证明:这样还不错。
      4.痛苦的源泉
      人类痛苦的源泉是“想要的更多”。你也是一样。
      真正让你痛苦的并不是拖延。而是好成绩。
      如果平时多玩,期末时还能有好的成绩。是不是就不会痛苦了?(我错了?)
      虽然这个世界并不公平。你平时不怎么学,居然还没挂科。但也不要太贪心哟。
      想取得好成绩的方法有很多,消除拖延只是其中之一。也并不是说你不拖延了就肯定能取得好成绩。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如何提高成绩下手。
      对于这方面,你是否有过深入的思考?
      我想经历过高考,能考上大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时经常思考如何能提高成绩。那么现在的你,还跟高中时一样,经常思考如何提高成绩吗?
      回想高中时间,和高中时的自己对对话。也许他能给你提供很多好的建议。
      5.解决方法
      现在网络上的文章,大多很爽,但是都没有什么合理化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不信你可以随意找一篇点赞上万的文章,视频,核心要点无非就是贬低别人。除此之外,毫无营养。
      为什么呢?
      因为人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解决方法!
      世上也不存在什么高级的,不为人知的方法。
      上网的人无非就是找个爽点,或是给自己一个借口。
      你看:我这是病,很难治的。因这这个病我很痛苦。
      解决拖延的方法,难道不就是,现在就做吗?
      难道现在拿起书本,是会比吃饭还困难的一件事?
      6.切实可行的方法
      网上关于解决拖延的方法和理论很多。比如动机学说,刻意练习,任务分解,改变环境,番茄钟,奖励法等等。我之前也准备写很多。但是最后还是删除了。
      因为我写再多,你也不会去做的。这就像中医开方子。开了方子也未必信,即使信了,因为药太苦了也喝不下去的人太多太多了。
      就像看到这篇贴子的人,是点赞的人多还是点关闭的人多?当然可能更多的是抬扛的人。
      就像我一样。明明知道跑步是有益的。总是找各种理由来延后这件事。忙,以后再说,天冷,这几天身体状况不佳,懒得换衣服。一直拖了几十年。这不就是在“扛”么。
      网上的人也是明明一篇文章说的八成是对的,也要找出那二层漏洞,来反对一下。
      拒绝是我们人灰的通病。
      所以,无论我写了什么对付拖延的方法,也有人认为它没有效果。即使他根本就没去做。
      但是,我吧,还是心平气和的给出一个方子。去不去抓药,去不去喝,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这个方法就是观察自己。
      找一个小本子,手机大小。(不建议手机)。每天随身携带。做一个记录,记录今天都做了什么。以15分钟为一个单位,记下这15分钟做了什么,或者是想了什么。比如吃饭,看高数书,玩篮球,等等。如果你在发呆,那就写刚才脑子里想了什么。如果忘了记或是之前的事时间长,比如踢了二个小时足球。没办法记。那就在踢完后写之前踢了2小时足球。
      大约1周2周。记完了把你记的发出来,让我看看。在这个贴子下,(最好是自己另开一贴,把链接发过来就行,不然占我的楼)
      这样,既能让我,进一步的诊断。也能让你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人很多问题的产生就是不能自知。
      当然,如果我没看到你的回复,就证明这个方子如同废纸一样。你今后仍沉浸在当下的快乐中。


      IP属地:辽宁8楼2024-01-08 11:59
      收起回复
        【0002】胡思乱想
        这个习惯,我比你严重得多。
        我可能是世界上最胡思能乱想的人了。小学初中时就常常在脑子里,在课堂上,在睡觉前,只要是闲着,就会畅想自己当上了大侠,闯荡江湖,惩恶扬善的种种故事情景。在高中时,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乱想了。居然也能上大学。上大学后也未有好转,由于大学的课程无聊,所以还增加了上课睡觉的习惯。
        头脑中幻想的大都是跟异性相关的,比如,奇遇到甜美的爱情,怎么相濡以沫,怎么生死不离。
        毕业之后,这个现象就减少了,成家之后就完全没有了。现在如果我还能像年轻时充满想像,我可能会是一个小说家,童话家,科幻家。可惜现在什么也想不出来了。
        1.产生原因
        有一项调查发现,人在50%的时间都是胡思乱想的,无序的。走路时,坐车时,排队时,睡觉前,哪怕是在看电视,开会时,工作时,甚至学习时,也经常走神。大脑从来就不是听话的。
        大脑中无数的电流在神经元中游荡。就像河水中行船。顺着水流,越飘越快。但是逆着水流,就难得多了。因为大脑的能量消耗非常巨大,占人体能量总消耗的20%以上。所以人的大脑是尽可能保持低消耗的。非常不愿意去思考一些难的事物。非常愿意躺平。不愿意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所以,它动不动就“走神”。顺水走了。这是非常“舒服”的感觉。
        另一方面。想像是人的一种生存机制。
        人通过对过去的想像,会产生避免再次出现危险,不愉快的情景。也通过对未来的想像,来使未来出现想像中情景时能迅速的应对。
        就比如“美女蛇”的故事。小时候听老人讲可怕的美女蛇吃人故事,我们头脑中想像出虚拟的情景,产生对蛇一类的危险动物的惧怕心理。避免实际中受到真实的伤害。
        所以,你看,你的现象再正常不过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焦虑的本源并不在于你经常胡思乱想。
        2.为什么我这样?
        来自于小时候的习惯,每次乱想之后,大脑都会得到这样一个愉快的体验。长年累月大脑会越来越适应这种体验,并增强它。
        而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患上这样的“毛病”。
        由于性格的原因,这类人身体自由度更低。比如身体弱,不爱户外活动,喜欢独处,读书等。相对外向的人来说,就给了大脑更多的幻想时间。
        你也说父母小时候对你的身体的管束很大。管住身体,但管不住思想。
        你找到了一条自我愉悦的捷径。就是通过想像,建立虚拟世界。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虚拟世界。读书是,看电影是,打游戏也是,未来的VR都是人沉浸在虚拟画面的行为。大脑它不需要主动做什么。跟着画面走就行了。很舒服。跟你自己脑补画面本质上是一样的。
        有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呢?
        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涉及到另一种理论“痛苦的愉悦”。在这里不细说了。只是举一个例子。
        最近有则新闻,一位热衷于跑步的父亲,将女儿独自锁在车内四个小时,自己去跑步。母亲因此要离婚。但该男子说,跑步就是他的生命,宁可死也要跑。
        初学者在练习跑步时,呼吸困难,肌肉酸痛,感觉难受极了。大脑非常不愿意再做这件事。根本就坚持不下来,很快就放弃了。但是长期练习跑步者他们的感觉却并非如此,他们的感觉是:混身舒畅。
        长期专注者与初次尝试专注者的体感是不同的。
        如果想进阶到长期专注者的愉快体验阶段,必须通过长期的练习,度过初期的痛苦阶段。
        3.解决方法
        改变是困难的。很少有人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内心真正的想要改变自己。
        我们脑中的这种通路已经长年地经受刺激,神经元变得异常的‘粗壮’。
        如果想改变,就需要反过来,经常刺激另外的通路。来代替它。
        就像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想要转弯,需要慢慢的绕一个大弯。那些妄图三二句话,就能改变的就如同巫术一样。
        网上关于如何练习专注力的方法很多。你可以自行搜索。
        我这里推荐两种方法。一种是冥想练习。
        关于如何冥想你可自行网络搜索。
        我自己曾用过这个方法,但不是为了专注。而是想克服自己的情绪,加强对情绪的感知。因为现在我胡思乱想的内容主要就是关于“思考问题”,所以,它对我并没什么坏处。不需要去消灭它。
        至于是否对你有效,我不能保证,需要你自己去试。
        但我要强调的是:在冥想时,你肯定会走神。(我也一样)
        但不要紧。你只要知道自己走神就行了!
        然后把思路拉回来,重新关注呼吸。
        练习的目的就是练习你能知道自己走神。
        你可以用手指计数,把走神的次数记下来。
        每晚练习,练习一周后,看看白天你走神时,能否及时的发现自己走神了。如果发现了就在小纸片上做个记号。观察每天自己走神的次数。
        另一个方法是给做事设置任务。
        听起来奇怪。做事,学习,看书,本身不就是任务么?
        我说的任务是思想上的强制性任务。
        比如说,你要看一篇文章。在开始前,设置一个要把这篇文章做结构树,脑图之类的任务。
        读完文章后,去做一个结构树。虽然这个结构树本身没意义,但它能让你在阅读时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再比如:看电视前,心里要想,看完之后我要写一篇关于如何制造悬念的总结。
        在吃饭前,想,我准备分析一下女性要彩礼的合理性有哪些。等等。
        方法呢,也不多讲了。我对是否去做持怀疑态度。
        4.独家秘籍
        把我这篇文章用黄纸抄写出来,然后用天然之火把纸烧了,把灰浑在开水中,分三次服下。
        保证药到病除。
        (开个玩笑)


        IP属地:辽宁9楼2024-01-10 10:45
        收起回复
          有意思,艾特别人居然被删帖了!@贴吧用户_5WbWJCA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1-10 10:57
          回复
            【0003】嫉妒
            亲爱的朋友,透过你的文字,我觉得你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女生啊。温柔善良,能够自省。语言清晰,感情真挚。又愿意相信男友。这样的女孩子,是非常难得的,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事前声明,因为提供的信息过少。况且相处是两个人的事,单方面的信息很可能会造成误差。我只能从通用行为上去解析你所描述的事。可能有很大的偏颇,望你择善取之。
            1.所谓初恋
            你真是大大的误解啊!
            社会上一直有对青梅竹马的美化处理。许多故事中都描述了从小就认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但那只是故事。是人们的愿望。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谁能解释为什么从小认识的爱情会更美好?)
            有多少女子受害其中,因为从小思想的不成熟,结识了当时认为优秀的男生,成大后却无法脱身。
            人在每个成长阶段所喜好的点是不同的。认知是不断提升的。小时候女孩都喜欢那些有魄力,能打,会玩,敢反抗,甚至抽烟喝酒,文身的人。长大后渐渐倾向于喜欢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我女儿现在提起她小学时的对象就想吐。那个男生跟班里几乎所有的女生都恋爱过!但那个时候她觉得好酷啊!大家都在争他!那他就是最优秀的。
            是不是觉得他是你的初恋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但是,我想说,真的找不到更好的了,才会去吃“回头草”?
            就比如你十年前买了一部苹果4,用旧了把它在转转上卖了。后来你又买了苹果6,7,然后今年你买不起苹果15,又去转转上买回了你那部苹果4!!
            然后还如获至宝。告诉大家:看!这是我小学时用过的!
            也许我说的有点不好听。先说对不起。但是道理真就是这样。
            别人都在不断的提升,择优录取。你却择旧录取?
            我也不是想说你男友不好。他可能也在进步。我只是告诉你,不要迷信初恋这件事。它一点也不值得你珍视它。更何况你们中间都试过其它人。
            2.异地恋
            异地恋是一场幻觉。
            爱的深浅的本质是自己情感投入的多少。
            看过《小王子》么?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种了一株玫瑰,每天浇水,松土,对着玫瑰说话。后来他来到地球,发现地球上有成千上万的玫瑰。但他还是爱他那一朵。因为他为此倾注了心血。
            (虽然本质上那只玫瑰与其它玫瑰没有任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呢?
            按道理不可能爱上只见一面的人。因为什么都不了解啊。
            是想像。
            我们会在头脑中想像。想像我们和意中人约会,吃饭,看电影,手牵着手漫步海边。
            如果对一个人“朝思暮想”,只需要一周的时间,我们就会彻底爱上那个人。
            因为,头脑中的想像也是一种情感投入!
            异地为情侣创造了这样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而且全部是美好的想像!
            所以,我建议你结束异地之后,再相处半年,那段时间才是真正的情感交往。
            可能那个时候,你现在担心的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3.嫉妒是美德
            一定有人劝你要大度,这样才能赢得男人的心。
            错!
            如果那样,《某嬛传》就不会那么火爆了。大家都爱看的东西才真的是人的本性。没有嫉妒心的女人不是真女人。
            而且我告诉你,男人喜欢女人为他们嫉妒!
            进化心理学说,人生存的根本目的在于繁衍。雄性繁衍的策略是多播种。雌性繁衍的策略是保证成活率。因为雌性一次只能生一个,而且需要雄性保护才能让后代活下来。如果在儿童成长期,雄性跟别的雌性跑了,是巨大的生存危机。所以,她们要时刻提防其它雌性。这就是嫉妒的源起。
            失去嫉妒心,将意味着女性的失去对危险的预知能力。会被自然淘汰。
            (这里再补充一点,为什么男性也有专一。专一与多播种是相背的。但是没办法。因为所有的女性都会选择专一的男性。不专一的男性会失去繁衍机会。所以说,男性终生都要与本能相抗争)
            电视里也经常出现一种桥段:男生会得意地笑着对女生说“哟,你吃醋啦!”
            所以,嫉妒这件事是正常且美妙的一件事。大胆的嫉妒吧,你越嫉妒,不是越证明你爱他么?
            那为什么社会主流价值观会把“嫉妒”归到贬义词,负能量,里边呢?
            那是因为没有分清嫉妒,与嫉妒的表现形式。
            嫉妒本身是美德。但是,很多人因为嫉妒做出来的事却不道德。
            下·毒,毁容,这些就不说了。很多女性因为嫉妒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对男友的责骂,生气,吵架,冷暴力。
            这就是本末倒置,怪在了嫉妒的头上。
            就比如说,你养了一条狗,你不想它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但是它吃了。你就打它,骂它,饿它。
            这就是本末倒置。
            4.应该怎么做
            前面讲了,嫉妒,担心,是非常美好的心态。但是如何正确表达我们的嫉妒呢?
            一,直达心意。
            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
            在中国,有多少失败的男女关系是因为:说出的话并不是自己的本意。
            说出的话并不是自己的本意。
            逆着心意说话,是许多人的特征(这方面的解析就不展开说了)。
            开玩笑也好,为了自尊心也好,不好意思表达也好,希望对方猜出来也好,不想太露骨也好,种种理由让我们很少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哄对方开心的时候,我们不是经常讲假话么?假话都能脱口而出。
            怎么到了说真话的时候我们就退缩了呢?
            所以,就可以直接告诉他:我嫉妒,我在意。
            二,该自卑时就自卑。
            很多人都劝女孩子要独立,要自强。“你若花开,蝴蝶自来。”或是“男人喜欢闪闪发光的你。”喜欢自信的女生。
            别被洗脑了!
            男人追求哪些女生。会事前衡量投入与收益比的。看看那些非常漂亮的女明星的结局,就知道了。
            自信也要分场合的。
            即使由于最初的信息,吸引了对方。在进入了深入交往之后,就需要调整了。
            当两个人已经开始了恋情,进入了日常交往阶段。还时时刻刻的自信,自立,自强。不是拒人之千里之外么?
            哪个男人愿意在浪漫的房间里欣赏“伟大的女性”?
            做为男人,保护女人是根植在骨子里的本能。
            一个女人,强大到不需要男人保护了,会让这个男人感觉没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适当地在恋人面前表现自卑是一种美德。会增强对方的保护欲。
            三,柔软的表达
            我们要表达嫉妒或自卑,蛤表达时切莫以生气的形式(所有女人的通病)。
            要体现女性柔弱的一面。要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
            不应该拉着脸,不应该摔摔打打,不应该扭头就走。
            可以是:
            比如:红着眼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跟一个漂亮的女孩说话,非常开心。我就在梦里哭啊,哭啊,一直哭醒了。
            比如:让你的女朋友跟她的男朋友传达,谁谁为了你哭了好几次,总是担心你跟前任联系。晚上总是睡不好。
            比如:如果跟他的父母关系不错,就可以说,你的儿子太优秀了。我总是担心我配不上他。
            比如:看到二次元的女角色说,这个女孩太好看了。我要是有她那么好看就好了。
            男人听了这些话,都会心疼地把你搂在怀里。说:“是我让你担心了,对不起。你在我心里是最美的”。
            当然,关于恋人如何相处网上有许多文章。就不多说了。
            记住,自卑,嫉妒都是正常的。别有心理负担。
            关键要使用好它们。
            5.额外的劝告
            年轻人,正是青春年华,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必然会遇到许多坎坷,困境,与问题。
            现在的男友继续相处也好,将来分离也好。都还要面对毕业,求职,工作,结婚,养育子女,与长辈相处,与同事相处。你需要有力量去支撑你渡过一个个课题。
            我们东方人,中国,特别不善于表扬别人。我们从没有从父母那里听到过“我爱你”。“你是最棒的”“你做得好”。英语中的‘perfect. Special,congratulations,Awesome,这些词很难在中国家庭中听到。
            曾在网上看到不少新闻,中国的女婴因外貌不好,或疾病被遗弃,后被国外夫妇收养,长在后成了非常自信开朗的人。也曾听说过,有些女孩从小缺爱(表扬),长大后就因为被摄影师夸漂亮,就去拍某种照片,甚至出卖*的。
            中国很多女生的自信甚至是虚假的。她们表面虚张声势,气势凌人。但本质上是掩盖内心的自卑。
            所以,自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需要向内找,自己心中有物,才能自信起来。
            这个物是你内心拥有的,别人夺不走,也不会随时间流逝的。
            比如说,运动健身。女孩子可以跑步,瑜伽,游泳。(好处不展开说了)
            这些是你能受益终身的事。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是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
            如果你能去做。五年后,你将脱胎换骨。


            IP属地:辽宁12楼2024-01-15 09:35
            收起回复
              你的事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的一件事。先说来听听,就当聊天了。
              我这个人性格有点腼腆,对于陌生人很难张开口,但是对于熟悉的朋友却能涛涛不绝。所以上学时经常上课,自习跟同桌说话。二是我养成自己思考学习的习惯,老师讲课我听不进去。
              所以我虽然学习好,但是老师并不喜欢。从小学到大学,从没老师喜欢我。
              高二时,老师给我换了个同桌,我依然跟新同桌(男)熟悉了之后,想起啥就聊啥。每天很开心。
              但是,有一天,我开心地跟他说了一句话。但他装作没听见,没有理我。
              当时我就突然怔了。因为不可能没听见。就是脸都没有扭过来。完全无视的状态。当时的心境,你应该能想像得到。一股气让我混身动不了。
              考,不理我,有什么牛C的。什么西东。
              我这个人是有点孤傲的。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跟他说过一句话。直到毕业也没有说过一句话。什么西东。
              你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每天同桌十几个小时,进进出出的,还有前后桌的共同交流,口语课相互对话等等。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当然他也没找过我说话。
              一次偶然,我隐约偷听他跟前桌说,是因为老师找他谈话,叫他不要和我说话。
              震惊么?没什么震惊的。当时我们已经很长时间不说话了。习惯了。而且他也并非是主动跟我解释。管他什么理由呢。我已经不在乎了。
              现在想来,做为老师,你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呢?
              类似的事,大学也发生过一次。
              我考到一所边远省的211,老师大多是当地人。
              在一节课中间休息时,我趴在桌上休息。听到从教室后边传来老师跟一位当地同学说话。那位老师说“别跟他混(玩),没出息。”那个“他”就是指我。这里不详细解释。
              当然大学同学不像高中。以后我们还是正常相处的。
              这世上的话,我们能听到的只是只言片语。很多话我们是听不到的。
              在临近高考时,一个好朋友跟我说:“老师跟我谈话了,问了我的理想大学,给我好顿教育,没找你么?”
              我说“没啊?啥时候的事?”
              他说“都找谈话了啊?”
              能想像当时我的心情么!
              高考之后,我一次同学会也没参加过。只跟几个要好的朋友保持着联系。
              我现在常反思自己,我自己是有许多缺点的。因为这个那个原因,很多人不喜欢我。讨厌我。
              有些我改了。比如说不讲礼貌,见人不打招呼。
              有些我不会改。比如说奉承我不喜欢的人。假装自己热爱集体。
              我一生从未做一件坏事,从未故意伤害过任何人。
              我只求能不断的充实自己,让无知的自己懂得再多一点。
              我的故事讲完了。若不是看你的提问,我不会想起它们。早就很淡了。不可考据了。
              下面说说你的事。
              1.原因不重要。
              同事不理你的原因,周易算不出来,侦探也探不出来。他既然不明说,自然是不想说。既然是不可告人,自然不是光明正大的理由。是有其自私的理由的。
              所以,很可能故意挑剔挑出来的理由。
              很可能是其它人可以无视,“没什么大不了”的毛病。他却要拿出来,抵制你的理由。
              既然这样,你何必那么在意呢?
              即使你知道了理由,很可能你也改变不了。
              事实上就是如此,我当年被很多人瞧不起很大的原因是家境不好,长得“不讨喜”,孤僻,“闷”。
              而我觉得大多数人提起问题,不是想知道原因,而是不想要这个“结果”。
              就是“不想被无视”。
              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2.你是自私的。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最近有几个词“冷抱力”,“P0A”,
              其实你同事的做法已经属于“精神控制”的一种了。
              就是通过对你的无视,孤立你。对你实行冷抱力。而你会深陷其中,
              猜测,怀疑,担忧,产生愧疚感,窒息感,进而进一步地想取悦,讨好其它人。
              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手段。专门对付一种人。
              就是你说的,“讨好型人格”。
              而且
              我要告诉你,讨好型人格”是一种自私的人格。
              是让人讨厌的人格。
              这种人其实很虚伪。
              明明自己不喜欢的,就装作喜欢。
              明明自己不想说的话,要假意说出来。
              明明自己不想做的事,要附和着做。
              明明自己有不同的意见,却不表达出来。
              哪有人能喜欢所有人?!
              而你却能装做喜欢所有人!
              你的同事不喜欢你。
              他就不跟你说话!
              他明明确确地表示:“我不喜欢你”,“离我远点!”
              这是一种多么真实的真性情!
              (跟你性格不同,你就讨厌他?)
              再深究一下,你讨好所有人的目的是什么?
              是不是想获得好人缘,好评价?
              某个人不理你了。是因为你在乎他?还是你喜欢跟他说话么?
              都不是。
              就是怕他不理你,会影响其它人看低你。
              得罪一二个人你都不想,这是“明哲保身”。
              与人交往不是因为“合得来,喜欢”,
              而是与人交往计算得失,考虑了很多自己的利益。
              多讨厌的人格啊!
              3.看清人性
              上面的话说得有点重。生气可以嘛我。
              人性有善有恶,有善人也有恶人,一个人心中也有善有恶。这承认吧。
              一团和气就是你的妄念。是想活在假相中。
              就算是之前的一团和气,难道就是真的一团和气吗?
              平静的水面下,也有暗潮涌动。
              很多人也是表面功夫,同事之间,意思意思得了。
              假和气与真矛盾,其实是一回事。
              一团和气就是你的妄念。是想活在假相中。
              我们从小被教育与谦逊友善,克已为人,不表达自我,受这些儒家思想的浸染。我们就认定这是好的,优秀的品质。这是你的价值观。(关于价值观如何形成就不展开说了)
              同事就应该怎么怎么样,领导就应该如何如何,
              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适用了。
              反过来,别人做什么都不是理所应当的。
              这样的心态,才是人际交往顺利的基本原则。
              我们应该在这一生中努力地做自己。
              这方面可以看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非常好的一本书。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于与人的关系”。
              4.怎么办
              大多数的心理咨询者,最关心的,最常的提问就是“怎么办”。
              但是人生不是考试。 不是所有题都需要答出来。
              它有必答题,也有很多选择题。
              没必要去纠结原因,去找到最正确的做法。
              喜欢的就去靠近,不喜欢的就远离。
              这才是你今后恒久的遇事拆事,随缘而动的万能做法。
              而且,当你心里真这样想了,身体真这样做了。你会发现很多事自然就“顺”过来了。
              这里再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工作以后,到了一个很大的单位,二千多人。我在的部门是一个需要协调许多部门的一个组织。
              我在寻求资料,依赖做样品时,也会遇到“冷眼”。欺我是后来的,不配合,拖延的人也有。
              但我没有去特意地搞好人际关系。工作就是工作,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该做的做到位。多向领导汇报。结果就顺其自然。
              反过来,无论谁来来找我办事时,都不会看人下菜碟。都是马上办,除了公事公办,还会稍稍放点水。
              几年下来,大家对我的评价越来越好。能力越来越强,工作也越来越顺。
              另外,你说一进办公室就压抑,郁闷之气。这个涉及心理学所说的“心灵场”。
              你这种郁闷之气别人是能感受得到的。
              会加重别人对你的“厌恶”。会觉得你这个人放不开,心事重重,假模假样。
              该发泄就发泄,该抱怨就抱怨。跟同事偶尔说说别人的坏话,当个玩笑,当个匹放了,都没什么大的影响。
              -----------------
              如果以上这些,你暂时心理还是调整不过来,给你个临时建议。
              你可以一种游戏的心态来完全这个任务。就是:
              你一想起他,就惩罚自己学习。
              比如看几页书。背几个单词。阅读一篇好的PPT模版,等等。
              可以是任何充实自己的任务。
              你看,这样他成为你的小帮手了:)


              IP属地:辽宁16楼2024-01-22 16:21
              收起回复
                看了这个吧的许多贴,发现很多提问都不算是问题。只是抒发一下情绪。很多人也不需要改变,人本来就是各不相同的,没必要非得像别人,如何如何。
                如果大家都能认可自己,那有问题的就是别人。多鼓励自己,多爱自己。
                很多说你有问题的都是“别有用心”。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1-23 11:31
                回复
                  【0005】
                  首先,感谢信任。我下面的话可能会有冒犯,希望你能继续信任地阅读完。
                  我本想用“中国男人”来代指与你同样的男性,因为国人大多有同样的心态。但是我很爱国。用“这种男人”也不礼貌。所以就用‘Y男’来代替跟你类似的人吧。
                  1.你说“比较缺爱”
                  是的,你初步认识到了问题。Y男的成长环境,国内家庭基本都是缺爱的。
                  还有些意识不到缺爱的人也是缺爱的,他们错把一些关怀,付出当作是爱。
                  缺爱有表面式和深层式二种。
                  离异,分居,留守,关系不好,这种家庭问题是表面上的。
                  还有一些是表面看不出来,但实质上仍然是缺爱的家庭。(这里不展开说家庭问题了)
                  什么是爱?
                  我想你很可能回答是“付出”吧。
                  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虽然难有统一的答案。但,什么不是爱,还是能取得共识的。
                  那么,付出是不是爱呢?
                  请认真思考一下。
                  如果是的话,试想:我们人人都极尽地付出,甚至为别人献出生命,那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会不会一直对现在这位你心仪的女孩付出?一直一直。
                  你会不会对你心仪的女孩付出你的所有?所有所有。
                  不会。
                  绝对不会。
                  但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因为任何人都不会。
                  一味的付出最终会失去自我。
                  那是机器人。不是人类。
                  没有人会去爱机器。
                  那么,既然付出不是爱。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这也是Y男们的普遍做法。遇到心仪的(没有使用喜欢这个词)的女性。就会进行追求。
                  而追求的方式就是大量的付出。
                  “嘘寒问暖”。送小礼物,小惊喜,小零食。
                  我们现在俗称的“添勾”。
                  (抱歉,没有贬低的意思,因为大多Y男并不理解何为真爱,面对喜爱的人,做出的无奈之举,可以理解)
                  那么,为什么很多女性对这种“嘘寒问暖”并不买账呢?
                  因为稍有智商的人都能看出这种“嘘寒问暖”带有目的性。
                  Y男的付出只是在婚前,婚后全部要索取回来的。
                  这种为得到而做出的付出,是要求有回报的。
                  你也是这样。
                  你说过,你“缺爱”嘛。
                  既然你认为爱是付出。那你缺的就是“别人的付出。”
                  这也证明了爱并不等于付出。
                  这种先付出后回报的思维,带有欺骗与背叛的成分。会导致将来你无论遇到谁,和谁结合,婚后的生活都将不会平静,甚至是一地鸡毛。
                  当然,Y女们也是一样。这样组成的家庭,也必然养育出相似的Y后代们。
                  这是Y们必将掉入的恶性循环。
                  2.你说“我可能喜欢的不是她 是我对未来的幻象”
                  确实是一种幻象。
                  但,是因为求而不得,才产生的幻象。
                  你喜欢的东西,求而不得之后,就用幻象来为自己开托。让自己好过一点。
                  “我不喜欢你,我只是喜欢幻象,所以你没伤到我!”
                  这是自欺啊。
                  幻想总要落到实地吧。
                  就如你现在依然没有放弃地在做出实际行动:“讨好”“维持”。
                  这个行动不还是落在她的头上吗?
                  别骗自己。喜欢她就是喜欢她。
                  被拒绝也要勇于承认。
                  3.你说她--“人特别好”“善良”
                  善良就值得爱吗?
                  恶魔就不值得爱吗?
                  这也是Y男Y女们普通的恋爱误区。
                  对朋友善良未必就对家人善良。对家人善良未必对爱人善良。
                  很多人在婚后变得更苛刻。反而在公司,在社会上对外人很善良。
                  而如果一个恶魔,做尽坏事,但是对你却忠贞不渝。难道不值得爱?
                  这又回到了爱是什么的问题上。
                  善良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善良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
                  聪明如你,可能已经猜到了。
                  你想找是一个未来能‘爱’你的人,能包容你的。
                  只有善良的人更可靠,你的未来更有保证。
                  你最想找一个依靠。
                  (我不能说善良的人好欺负,那样太邪恶了)
                  正如前面说过,如果你认为爱是付出。而此时你却变成了:
                  要找一个能对自己付出的人。
                  为什么不去喜欢一个更有个性,更独立,能给自己的生命带来更多精彩的人呢?
                  这是Y男的阴险之处。
                  他们在婚前不断的付出,其隐藏的目的是婚后能得到对方的付出。
                  是期待未来的回报,是一种精细的投资者。
                  4.“我意识到这是没有未来的。。。任然觉得未来有可能”
                  到底有没有未来,你是矛盾的。
                  有没有未来取决于你是否真正懂得爱。
                  但恐怕短时间内,这种更高层的情感能力不能马上获得。
                  因为Y人的成长大环境大都如此。N多年的家庭环境熏染,不是轻易能改变的。
                  有句谚语说“养成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指的就是那种精神层面上的养成,需要很久。
                  青年人选择伴侣时为什么更看重家庭出身。这也是其中隐藏的原因之一。
                  建议你今后多提升对人生的领悟力,先去领悟什么是爱。
                  不要贸然地去闯入别人的生活。那样恐怕两个人都会受伤。
                  提升认知不是为了有能力得到她。而是有助于你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她。
                  祝你龙年更顺。


                  IP属地:辽宁22楼2024-02-07 11:35
                  收起回复
                    年龄,职业?什么时候感觉自己社恐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2-15 07:51
                    收起回复
                      【0006】
                      本次的咨询涉及两个问题。社恐和聊天技能
                      需求描述:
                      从这位咨询者的提问来看,他是想:交到朋友。
                      但是觉得自己的聊天技能有问题,所以没有达到目的。
                      他认为在现实中由于表情紧张,别人不愿意和他聊。
                      但不理解为何在网络上看不到表情仍然没人愿意长聊。
                      有没有什么聊天机制。
                      从他最迫切想知道的聊天技能开始吧。
                      1.先纠正几个认知误区:
                      先看提问者原话:
                      没有一个互粉/主动跟别人说话别人也应付你/网络上我试过2次/就是刻意目的就是想要加好友的那种聊天/对方看出来我要跟他长聊/别人都是随便聊着聊着就玩的好了/为什么就我不行
                      以上几句是我从这位朋友的对话中节选出来的。
                      请认真看一下。
                      是不是有问题?
                      ----“把很正常的现象,用自己过高的标准来衡量,得出【问题】的判断”
                      -----------
                      互粉的就是朋友了吗?/
                      主动说话,别人就必须认真对待吗/
                      2次算多么?/
                      刻意交友的聊天还是聊天吗?/
                      对方看出来?怎么看出来的?
                      别人都是。。。就我。。。。。真的?
                      -----
                      以上这些都是不成立的,都是由于自己刻意的想追求“我也应该和别人一样”,而造成的心理焦虑。
                      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能把这些自己虚构的压迫推倒。
                      你和别人一样么?
                      “别人随便聊着聊着就玩的好了”,你知道在这之前,别人都聊了多少次吗?
                      恐怕2万次都不止。
                      当你在高中,初中,唯唯诺诺,遇人退缩时,别人早就开始了聊天的长zeng之路了。
                      人家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人际交往经验,你想用2次来追平?
                      世间看似不公平,其实很公平。
                      2.
                      再说说关于如何聊天的事。
                      聊天确实有些方法。随便买本书就行了。(不展开说,说了也浪费)
                      世上所有的方法都是一种技术。一种技术能用出来,都需要那个能掌控它的“人”。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你对交友做出的判断可看出。
                      对事物的认知不足。
                      你说“2次”,说明你非常轻易对事物下论断。
                      分析行为少。也说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
                      就好比,见到两只角的动物,脱口而出:“羊”。
                      因为没见到牛嘛。
                      举个例子。
                      你可能喜欢打游戏。
                      你的这款游戏水平如何呢?你对这款游戏的理解有多深。
                      别人能不能从你的聊天中获得他认知之外的东西?
                      如果是你,你愿意和“大神”聊,还是愿意和“菜鸟”聊?
                      (我不太了解游戏,换个例子)
                      就比如,我们俩来聊中午饭的话题。
                      你对水煮鱼这道菜的味道,如何来形容?你知道它的作法吗?
                      黑鱼和草鱼的味道区别是什么?你喜欢哪一种?
                      处理生鱼片时有什么技巧么?家里谁最会做鱼?
                      上次吃这道菜是在哪儿?那家饭店的环境如何?
                      和谁一起吃的这道菜?他们对这道菜评价如何?
                      这道菜的产地是哪里?你去过那儿吗?
                      当你心中有东西时,你才能随心所欲地倾述出来。
                      而当你腹中空空,说什么都是硬说,尬聊。
                      听者当然很难受。味同嚼蜡。
                      教再好的技巧,也只能像给你最好的锅,
                      但你没有菜,能炒出什么来?
                      3.
                      上面是聊天最基本的储备。你得肚里有货。脑中有思想。
                      下面说聊天更深层的原理。
                      情感需求。
                      聊天是一种手段,你也说过,目的是交朋友。
                      为什么想交朋友?
                      因为有情感上的需求。
                      对方能成为你的朋友,也就有同样的需求。
                      那么,你的聊天能满足别人的情感需求么?
                      你说“就是刻意目的就是想要加好友的那种聊天/对方看出来我要跟他长聊
                      这种刻意交友的聊天怎么可能给对方带来情感需求(快乐)呢。
                      什么样的聊天能给对方带来快乐呢?
                      你说你小学时有一些朋友。你可以回想一下,
                      他们为什么愿意跟你玩?
                      是因为你长得帅?还是因为你会“聊天”?
                      还是你刻意地跟他们交朋友?
                      都不是。
                      从表面上说,是“能玩到一起去”。
                      解释一下就是“双方都能沉浸到那件事中去”。
                      不是看你的表情,也不是看你的说话内容,
                      而是你沉浸到那件事中的快乐感染到了他。
                      他从你的愉悦中获得了一起玩的双重快乐。
                      这才是玩到一起去的本质。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特别能说话的人。侃侃而谈。
                      这确实是一种优点。在社会场合,官面上,应酬上,这种人很吃香。能把场面搞得很热闹。
                      但是这样的人朋友多么?
                      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几乎没什么朋友。
                      因为从他们身上,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们聊天时的关注点,千万不要在交朋友上。
                      那样就会让自己看起来,听起来,像个机器人,复读机,场面人,套话人。
                      4.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那我也没想交朋友,怎么也聊的不好呢?”
                      这里涉及到情感需求的另一个表现。
                      你可能没想着交朋友,但是你想的可能是
                      “我说的话是否得体”。
                      “我说的话是否会讨对方的喜欢”
                      “我说的话是否惹对方生气”。
                      这都是在关注别人,没有关注聊天内容本身的表现。
                      你关注别人的时候,也就失去了自己。
                      这就让自己看起来“没有温度”。
                      AI很聪明,但是你愿意和AI聊天么?
                      人区别于机器是什么,是鲜活的个性。
                      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怎么叫活生生的人?
                      你得有生活。
                      你得有经历。
                      你得有情感。
                      哪句话体现你有生活?
                      哪句话体现你有经历?
                      哪句话体现你有情感?
                      吃了么?吃了。
                      今天天气不错,不错。
                      那本书挺不错的。有意思。
                      这些能体现出人的鲜活么?
                      重新看我上面举的吃午饭的例子。
                      你的经历,你的感受。才让自己像个人。
                      5.
                      有人可能又说“那我也没啥经历,没啥感受啊!”
                      这到了问题的关键。也跟社恐的本源有关。
                      为什么这位朋友执著于“交朋友”呢?
                      想要交友,即意味着孤独感。
                      执著于与人聊天,说明有很深的孤独感。
                      你也说过“高中以后没朋友,辍学,无业在家”。
                      这样的人会有多少经历,对生活的感受呢?
                      社恐,导致对生活的感受匮乏,所以无趣,导致交不到朋友,然后又导致孤独,又导致经历匮乏。
                      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闭环。
                      一个没有经历的人,只是一个空架子。
                      只是满怀热忱地期盼,期盼着别人能和自己交流,做朋友。
                      自己是个空心人,别人怎么可能愿意交注呢?
                      也正因为自己是个空心人。就更希望别人来浇灌自己的空空的心。
                      我们要热爱生活。
                      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体会身边的一风一雨。
                      让自己的心充满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对生活的体会,对人性的宽容。
                      那个时候,也就不需要苦苦地去寻找别人的顾盼。
                      他们只是我有趣人生的倾听者,共鸣者,参与者。
                      6.
                      最后,我们来说说社恐。
                      有人说,因为我社恐啊,所以才不敢与人交流,导致的经历少啊!
                      对于网络词语的使用,大家一定要自己留个心眼。
                      别傻乎乎地跟风说。
                      社恐是怎么定义的?
                      你怎么判断自己是社恐的?
                      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以前的人为什么没有社恐?
                      国外有没有社恐?
                      当你细究之后,可能是发现这可能是一个娱乐词语。
                      是自己出于某种目的把这个词套用在自己身上的。
                      不是由于社恐,才拒绝与人交往的。
                      是因为不想交往,才自我定义社恐的。
                      这里比较难理解。
                      或者说,我们用社恐这个词,不断地强化我们最初拒绝交往的小念头,最终导致成了真社恐。
                      (自我洗脑,自我PUA,不展开说明了。)
                      人,小时候都是社恐的。
                      因为所有人都比婴儿时厉害。桌椅门窗,大人,家长,老师,路边的狗,都让人恐惧。
                      世界对幼小的人类来说充满危险。我们是最小的弱者。怎么能不害怕呢?
                      这时候,如果家长,老师能鼓励我们,我们的能量是能慢慢增长的。
                      (但是,,,家庭养育的问题,不展开说了)
                      但即使如此,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人是可以自我认知,自我成长的。
                      但是,有些人选择了拒绝成长。
                      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快感。
                      这样挺好的。不用与人交流,避免尴尬,避免被嘲笑。舒服!
                      但是问题出现在哪儿呢?
                      他们还想要----朋友!
                      人的痛苦来自于即想要。。又想要。。
                      既然已经选择了一条舒舒服服地,不与人交流的路。
                      还想要朋友,还想要聊着聊着就好上了。
                      那么痛苦自然跟着来了。
                      7.
                      后记
                      网络时代确实规避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场合。未来社会人完全生存在网络上也是可行的。工作在网上,水电费都可以上网交。出门坐车戴口罩用手机扫码就行了。没有与人物理接触的生活也没问题。
                      人的孤独感,也可以用网络聊天来解决。
                      但是真实世界的交流之所以让有些人觉得“恐惧”。
                      是因为面对面时是有“约束力”的。
                      除了语言本身,双方的信任感,道德感。说话的语气,面部的情绪,身份的差异。
                      等等都会形成“约束力”。
                      所以才会有恐惧感。
                      网络就没有这些约束力。
                      放飞自我的同时,也容易转瞬即逝。
                      我从技,讲到术,也讲了道。能吸收多少算多少吧。
                      大道理很难让人改变。很多领悟是要在事儿上练的。


                      IP属地:辽宁32楼2024-02-19 11:37
                      回复
                        【0007】
                        有趣的现象。至今来咨询的都是男性。没有女性。可能有人说因为玩贴吧的都是男性。有一定道理。那么为什么男性玩贴吧多呢?
                        因为贴吧符合了很多男性胡思乱想的心理特征。
                        这位咨询者和上一楼的咨询者有点类似之处。都挺迷茫。
                        迷茫的形成原因
                        就是想的多,做的少。
                        先说个小故事开开胃。
                        有一只老鼠,整天呆在地下的洞穴里。思考着:外面有猫怎么办,出去遇到老鹰怎么办,过马路过不去怎么办,阳光太刺眼怎么办,找不到回洞的路怎么办,遇到其它老鼠跟我抢大米怎么办,隔壁洞那只老鼠比我个头大我好自卑怎么办。。。我家洞里的大米没有隔壁家的多我好苦恼。。。去年遇到三个母老鼠都没看我。。。怎么才能当上鼠大王呢。。。鼠爸鼠妈对我不好,整天让我少吃点,总推我出去找大米。。。
                        后来这只老鼠上了贴吧。哇~原来好多跟我一样的老鼠欸~
                        正文
                        1.行
                        刘邦得天下用的是沛县的萧何,樊哙,夏侯婴。
                        跟着刘秀封候的是家乡南阳的吴汉,冯异,邓禹。
                        李世民取天下靠的是陇西小伙伴。
                        徐达,汤和,常遇春都是朱元璋的老乡。
                        开国将领中大多是湖南江西的老表,20多岁做军长的比比皆是。
                        。。。
                        这些天才是按照风水,定期聚堆出现么?
                        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这么巧呢?
                        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在战火中磨练出来的。
                        没什么特别的,“你上你也行”。
                        在那样的环境中,还有什么可想的,干就完了!
                        思考将来能不能成事?
                        都是在刀口上过日子,哪有那个闲工夫!
                        只是后来成功了,倒过来看。多么有才华,多么有本事,一路过关斩将,打造成天选之子的样子。
                        如果他们年轻时迷茫一点,犹犹豫豫,患得患失,也就是一个碌碌之辈。
                        现在有很多个“专家”“教授”经常出来讲一些话。但总是被MA,为啥?
                        就因为学了一辈子,只是理论的,没有任何实际经验。说一些不接“地气”的言论。反而被大众嘲笑。
                        一些天才少年,很年轻就上了大学,读了博士。智商很高。
                        但这都是理论上的能力。除了解题,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
                        心理医生也是一样,无论学多少理论,不接触实际的人,谁能相信。
                        孔子那么厉害,周游列国也不成功,最后还是去教书了。因为理论结合不了实际。
                        王阳明为什么能平叛封爵? 因为能“知行合一”。
                        弟子问他怎么才能知行合一。他回答说---
                        “事上练”。
                        无论有什么理想,没有“做”这个前提,全都是空想。
                        还有100天了,已经决定高考了,你也不想堕落了,
                        那到处发什么贴!提什么问!管别人怎么想干什么。
                        干就完了!
                        想成为丁元英?人家那是几十年商海,宦海,摸爬滚打,血路里杀怕了,退下来的。
                        商海宦海里还有很多更厉害的人没退下来,你认识几个?
                        你坐在家里,居然说自己聪明。
                        ----“我在调睡眠这个事上颠倒覆辙无数次了”
                        调什么睡眠?有什么可调的!
                        睡不着,起来学啊!!!!
                        在学习这条血路上,哪有什么睡眠!!!
                        ---“让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我也曾无数次想要了结自己”
                        你痛苦个毛啊!
                        和学习比,哪个痛苦?
                        学习是最轻松的一条路。
                        轻松??你倒是去学啊!!
                        你骗得了自己,还能骗得了别人?
                        什么小时候贪玩啊,什么遇到好老师啊,什么失恋啊,什么受背刺啊,什么剩下100天啊,什么一手好牌啊,什么别人笑话啊,什么心理疾病啊。。。。
                        都嘛是伪装出来的忘八壳子!壳子
                        哪一条能真正挡住想学习的?!
                        2.想
                        十几岁,二十几岁,你们能想明白什么玩意?
                        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你乍得比孔子还厉害啊。
                        你想的那些事,都是“无根之水”。
                        比如:
                        -----虽然说人生的路不止上学这一条
                        还有哪些条?你说说,每一条具体都怎么走?
                        -----我自知没有别人与生俱来的强大
                        别人什么强大?强大,怎么就与生俱来了?
                        ----我总想起自己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你有什么好牌?不是没有别人与生俱来的强大么?人生的路不是不只一条么,怎么就稀烂了?
                        ----也从来没有爱我自己
                        什么样叫爱自己?别人都是怎么爱自己的?交女朋友是不是爱自己?
                        ---不想被任何人束缚
                        谁束缚你了?束缚你什么了?你的女朋友?既然她束缚你自由,为什么还“紧接着我谈到第三个女朋友”?
                        -----成为那种可以掌控人心的强者。想去学心理学。
                        丁元英是想掌控人心么?心理学是掌控人心的学问么?何为强者,成为强者后要干什么?欺负弱者?
                        ---遇到一个对我很好的女生。
                        什么叫很好的女生?你成绩都这样了,都堕落到这样了,她都无视,也不劝你,骂醒你,也不帮你,怎么是对你好呢?按这个逻辑,<西游记>里的女妖怪都是大好人啊。
                        哪件事你能想明白,啊,奇才?
                        三年,你跟别人一样坐在教室里,最后想出个啥来?
                        你爸拿钱给你上私立高中,最后你想出个啥来?
                        所以,年轻人,不要想了,都是大粪,搅完了还是大粪!
                        拿起书,一道题一道题的做。
                        练习册一本一本的刷。
                        文章一篇一篇的背。
                        管它什么百天不百天,身上有一百多斤肉!
                        学习能累s不?!!!
                        同学能笑s不?!!
                        女朋友能跑不?!!!
                        父母能***不?!!
                        能困s不?能饿s不?
                        手机摔了能心疼s不?
                        一道题能把你憋s不?
                        你太爱你自己了!!!把自己保护的太好了。
                        如果真想了结自己,就S在学习桌上吧,用学习把自己sas吧。
                        3.后记
                        细想,你的实践能力也不弱。
                        还没成年就找了这么多女朋友。实践出能力。
                        如果在这条路上好好发展,将来未必不能成大事。
                        这算是一条轻松的路。


                        IP属地:辽宁37楼2024-03-01 08:57
                        回复
                          最近看原生家庭吧,唉,emo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4-03-20 21:23
                          回复
                            今天突然有个想法,如果人修成了佛,跟人工智能机器人有什么区别?无欲无求,无悲无喜,无烦无恼,无色无相,无生无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4-03-25 10:31
                            收起回复
                              【0008】
                              情况上基本上清楚了。家庭影响了你现在的人格。
                              当然这个理由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解释原因不意味着能解决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铃还需系铃人。
                              十多年的影响,也并非三言二语能解决的。
                              而且,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也是你的亲人,
                              信任的人,相互有爱的人,或者起码是你尊重的人。我肯定不是这个人。
                              一个男孩子,从小有个渣爹。对儿子没有起到做为父亲的榜样作用,缺少教育,鼓励,和陪伴。一心只用在自己的享乐上,吃喝P都,打骂。恐怕有些幼小的可怕的记忆你已经忘记了。
                              正常的父亲会陪着打球,骑车,爬山,游泳,爬树,捉鱼,一起去游乐场。平时在家会谈谈国家大事,军事知识,历史人物。帮孩子开拓眼界。甚至争吵都能激发情绪上的碰撞,舒缓压力。
                              而这些的缺失,会让人对世界失去兴趣。
                              认为这个世界没意思。
                              自己做什么都不想做。
                              (其实这个世界有意思的很,只是你没发现)
                              而你的妈妈呢,并不能补充这方面的缺失。
                              她的主要观点就是把你养大就行了。
                              按照她所知道的标准。
                              至于养成什么样,她没去想过。
                              对你的精神世界不关心,也关心不了。没有那个认知能力。
                              (80%的父母都没有)
                              对你也是以“管理”为主。什么都是长大就好了。
                              你要说她有问题吧,她肯定不服气。好吃好喝的供你,我有什么问题?
                              你又没有兄弟姐妹,恐怕连个狗都没有。哪能体会到关爱这种东西呢。
                              现在又来个后爸。更被隔离在爱之外了。
                              没有在亲人的关爱下长大,也就和人建立不起来长期的关系。
                              会认为人和人之间就是疏离的,漂浮的感觉。
                              不接触大自然,不进行体育活动。找不到身体上的兴趣爱好,释放不了压力。更会内心敏感。所以,打篮球,或跑步是一个“治疗”方法。
                              但是你会去坚持吗?(三个月)
                              上面也说了。
                              家庭这个理由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但解释原因不意味着能解决问题。
                              心理问题的解决,现在看只能靠你自己了。
                              当然,不解决也没什么。
                              怎么都是过一生。
                              这一生怎么过的人都有。
                              有躺在摇椅上活一辈子的。
                              也有死在珠穆朗玛峰旁边的。
                              有能做出《黑神话》的。
                              也有玩游戏不出门的。
                              你想怎么过?
                              抓到一手烂牌?也可以打出自己的精彩。
                              结局输了又能证明什么呢?
                              我只要证明我自己是自由的,就够了。
                              别人也好,家庭出身也好,它规定不了我的思维!
                              就是将来去工厂打螺丝,我也要对得起每一天。
                              我要证明我是活着的,我不是行尸走肉。
                              证明我的意志是自由的。
                              世界给我规定好了,我的熊样子,
                              但我却要活出另一个自己来!
                              抓到一手烂牌怎么了?
                              一件事情发生了,无论是好是坏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今后你怎么做!
                              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拨,
                              还是重新审视自己。
                              影响宫崎骏一生的书,《你想活出怎么的自己》中有一段故事。
                              小男孩对朋友的承诺没有做到。
                              在朋友受欺负时,由于害怕而袖手旁观,站在一边。
                              悔恨让他无法面对朋友,想一辈子躲起来,再也不见朋友了。
                              但是奶奶告诉他。
                              你今后的人生不取决于这件事。
                              而是你怎么看这件事。
                              是躲起来,沉沦下去。还是鼓起勇气。
                              哪一个决定了你能走出你自己的人生!


                              IP属地:辽宁49楼2024-09-09 15: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