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吧 关注:7,722贴子:247,051

简体版《孙立人传》by沈克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原文是繁体竖排,一直想做一份简体版本的。虽然转换完pdf有一个粗糙版本但是因为乱码较多,还需要慢慢校对,但是工作学习以外的时间较少,所以开个贴一边校对一边发,积少成多。


IP属地:江苏1楼2024-06-09 18:42回复
    自序
    我生长在日军侵华年代,对于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中华将士,无不崇敬。孙立人是抗战名将,普遍受到当时青年们的仰慕。民国三十六年夏,我步出校门,时逢中原战乱,乃投效凤山新军,初任“精忠报记者”’孙将军成为我采访的主要对象,每天纪录他的言行,对他开始有了些新的认识。三十九年三月十七日,孙将军荣膺陆军总司令,调我为随从秘书,每日随侍左右,亲炙謦欬,同食共居,形影不离,风雨无间,历经其总司令任期近四年,因而对其立身行事,以至其家人师友,多所认识。四十四年夏秋之间,“孙案”突然发生,军中及社会上,散播著各种流言耳语,嗣经政府公布调查报告,以莫须有罪嫌,将其交国防部察考。自是被幽居台中三十三年,迄至七十七年,台湾翻案风起,孙将军虽获得自由,但多年来冤狱案情,疑云密布,迄末全消。
    七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孙将军逝世,我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并为其料理丧事。目睹老兵,跪地哭泣祭拜,哀痛如丧考妣。孙将军视官兵如子弟,部众亦视其为父兄,生死之间,真情乃见。
    八十一年冬,我将各方致送的吊唁函电、挽联诗辞、以及国内外报章杂志的报导评论,搜集整理,并向孙将军的亲友故旧,征集纪念文稿,编印《孙立人将军永思录》一册问世,同时编印孙立人将军《缅甸作战实录》及《凤山练军实录》二书出版,以纪念其生平事迹与与抗日保台的功勋。
    八十四年初,我移居旧金山郊区,常往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图书馆,搜求翻阅美国及大陆出版有关孙将军生平事迹的官方文书及私家著述,并遍访其海内外亲友,就各方面所提供的宝贵资料,详加整理编写,汇集成册。八十五年夏返台,承中央研究院院士张玉法、现代史研究所所长陈三井及研究员朱泓源教授的特许,让我充分利用该所多年搜集访谈孙将军及其旧部的珍贵纪录档案及资料。我如同到了宝山,埋首研读四个多月,尚未能窥其全豹。对于该所秉持的公正客观的立场,及其向历史负责的态度,衷心敬佩及感激。孙将军生于二十世纪初(1900),去世于本世纪末1990),其一生奋斗所追求的目标,在于建立国军现代化,强兵强国,与这一代中国人所追求的民族自由国家富强同一历程。孙将军的英雄悲剧,就是苦难中的中华民族的缩影,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写照。我就亲身所见所闻,以及多年搜集访谈所得的材料,平实记述其家世背景、求学历程、师友交往、为人处世、性格志趣、思想言行、练兵作战、遭诬受谤,及其在困厄中强忍苦撑,不粉饰、不妄评、和盘托出,并尽量抄录当事人亲身经历的记述,以存真实,且有临场感,让读者从中了解孙将军一生奋斗的心路历程,及其是非功过,和这一代中国人所受的艰辛苦难,并供后世史家评鉴。深感学疏识浅,本不敢为此巨构,承蒙老长官张佛千先生多方鼓励教导,乃经七年多不眠不休之构思编撰,方勉力完成。复获好友云镇、雷飞龙、马全忠、石远谋、郑继孟诸兄校正全书文稿。学生书局丁文治、鲍家骅、孙善治诸友为本书编排校印,费尽心力。其外学者专家及军中袍泽提供宝贵意见及有关资料图片,增光篇幅,惟不克一一道及,并此志谢。窃思当世人记述当世事,不免主观偏见,错误疏失,更所难免,尚望维护史实人士,不吝赐教匡正,以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沈克勤八十六年十一月八日于硅谷蜗居。


    IP属地:江苏3楼2024-06-09 18:43
    回复
      再版赘言
      《孙立人传》出版之后,得到海内外读者热烈回响,专家学者纷纷著文评介,其中名作家彭歌先生曾在美国世界日报发表《悲剧英雄全传》一文,简介全书,我选为再版序。他继在台北历史月刊撰写〈悲剧时代悲剧英雄〉一文,评述孙立人的风范与事功,持论公允,我将其附录在本书之后,以供鉴赏。名报人马全忠先生在美国星岛日报评论《孙立人、曾国藩、岳飞》一文,我将其附录在美国维吉尼亚军校展示三位校友第二次世界大战英雄〈巴顿、马歇尔、孙立人〉史迹一文之后,彰显孙立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已获得世人的肯定。中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朱泓源博士尽毕生心力,研究“孙案”真相,走访海内外有关人员,查阅中美日官方档案,接受中华民国监察院之委托,写成孙案调查研究报告,送请监察院审查。监察院于民国九十一年一月八日经全院委员审查会议决,判定“孙案”是冤案,郭廷亮并非匪谍。我据以撰写《迟来的正义》一文,列在本书第二十八章〈翻案〉之后,以还给孙将军及其受冤部属的清白。我曾接到海内外许多热心请者来信,指正书中错失,均于再版中一一更正,并此致谢。
      ————沈克勤 九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于旧金山南湾


      IP属地:江苏4楼2024-06-09 18:47
      回复
        目录
        彭歌先生序 悲剧英雄全传
        自序
        再版序言
        第一章 童年岁月
        第二章 求学经历
        第三章 初入军旅
        第四章 海州练兵
        第五章 淞沪抗战
        第六章 艰苦中成立缉私总队
        第七章 远征缅甸
        第八章 中国驻印军
        第九章 反攻缅甸
        第十章 访问欧洲战场
        第十一章 广州受降
        第十二章 东北戡乱
        第十三章 凤山训练新军
        第十四章 新军训练的特质
        第十五章 保卫金门
        第十六章 台湾防卫
        第十七章 陆军建制与建军理想
        第十八章 整训大陆撤台部队
        第十九章 重建陆军军事学校
        第二十章 建立台湾兵役制度
        第二十一章 调任参军长
        第二十二章 遭受整肃的原委
        第二十三章 郭廷亮的“匪谍案”真相
        第二十四章 大整肃
        第二十五章 大审判
        第二十六章 汉家本与功臣薄
        第二十七章 台中幽居卅三年
        第二十八章 翻案
        第二十九章 就是嵩寿
        第三十章 中华从此无将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IP属地:江苏5楼2024-06-09 18:47
        回复
          第一章 童年岁月
          一、诞生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一九零零),庚子十月十七日(西历十二月八日)子时,孙立人于安徽省庐江县西北乡金牛镇诞生。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午夜人们都已熟睡,只有孙家灯火通明。他的父亲孙熙泽先生沐浴斋戒,穿着长袍马褂,在堂屋中祖宗神高前焚香,祭告祖先:孙家又添一男丁。孙家世代书香,田连阡陌,生活富裕。孙家二房降生麟儿,远亲近邻,纷纷前来道贺,家里确实热闹一阵子,一直忙到婴儿满月,吃完满月酒。金牛镇位于庐江与舒城两县交界处,金牛山南侧。孙府座落金牛之南,乡人习称山南,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农村。滨临巢湖,鱼米丰富。
          孙家兄弟三人,大房孙泓泽,光绪三年(一八七七)进士,曾任台湾虎尾海关监督。二房孙熙泽,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举人。三房孙春泽,前清秀才。一门科第,乡里称羡。孙熙泽二十一岁,与他的舅父定远县两淮盐运判方侯立长女结婚,生三男三女,长子同人,次子立人,三子衡人。立人出生后,身体孱弱多病,终日哭闹,幸赖他的母亲细心照顾,直到五岁时,才能站立走路。立人的母亲,性情温和仁厚,在邻里乡族间,从不与人争执。婆婆病了,她在病榻前侍奉汤药数十夜不眠不休。她对待家中佣工,宽厚有恩,向不苛责。家中事情,无分巨细,她都自己一身承担。尤其是哺育陆续出生六个小儿女,以致积劳生病。在立人五岁时,她竟一病不起,享年仅三十八岁【1】。他的母亲过世之后,父亲续弦。后母清癯怕冷,老是穿着厚重的衣服,对小儿女们照顾周到。立人小时侯,性情驯顺,沉默寡言,安静如同女孩子。后母特别怜爱他,有时竟将他妆扮成“小女孩”,梳着一个小辫子,甚至在他脸上还擦抹些脂粉。当时他的父亲也很疼爱他,时时总心他的身体,常常对人说:“老二(指立人)将来最好学医,因为医生既可以救人,也会照顾自己。”【2】
          注释:
          【1】《龙舒孙氏宗谱》卷十《孙熙泽记亡妻方夫人事略》,台北学生书局重印。
          【2】《孙立人将军凤山练军实录》内载《统散学》,台北学生书局。


          IP属地:江苏6楼2024-06-09 18:48
          回复
            三、童年故事
            孙家老宅,是孙立人祖父孙炳致在金牛镇营建的,房屋院子不大,是徽州老式屋“天井”型,在“天井”庭院中种有一棵名贵的桂花,已经有三四十年了,老干虬枝,益发显得苍劲可爱。大门前有两棵皂角树,也长得枝叶茂盛寸儿童们常在树荫下追逐嬉戏。孙立人的童年岁月,就在这个老宅里度过的。每逢秋天桂花盛开的季节,他们兄弟姊妹和险家男女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去拾散落满地的桂花。因为体郁的桂花可以酪桂花糖,熏茶叶,所以大人们叫小孩们拾桂花,拾了一包桂花,可以得到点糖果的精赏。当着六七月间的暑天,是中国大陆中部天气最热的季节。每天黄昏时,农人从田里工作回来,晚饭吃过了,澡也洗好了,大家自由自在的围拢坐到“扬基”(晒谷场)上纳凉,一天的疲劳,都被凉爽的晚风吹走,孩子们三三两两蹲在身边,磨着大人们讲故事。孙立人孩童时最熟悉而又最爱听的故事,莫过于孙家老宅附近金牛山的神话了。据传:在古老时候,有两旬童谣:“金牛金耙,埋在金牛山下,谁人得到,可买天下。”就是指着金牛山里边,神人曾豢养一只金牛以及耕田用的金耙,埋藏在金牛山下,金牛山势男有一打鼓山(平顶状似鼓因而得名)与金牛山齐高。当曹操领兵下江南峙,路过庐江,曾调动无数大兵,在山的四周,遍山遍野的挖掘金牛,已经掘到地底,快要看到牛头时,土地老爷着急了,便变做一个老年的伙夫,敲击打鼓山发出咚咚鼓声,士兵闻鼓声纷纷奔往吃饭,大伙散开,他便牵起金牛溜走了。向东北走到三河镇附近一条河边,唤渡船过河,船将抵岸,船夫要渡钱。老人说:“没有钱,我叫牛拉泡屎给你好了。”言毕,牛果在船上拉下一堆屎,下船而去。船夫带着愤怒,用扫帚将粪扫下河流,快要清除完了,才发现扫帚上面沾著的是黄澄澄金屑子,懊恼不己,老人和牛已经杳无综影了。从此那条河的俗名叫做“牛屎河”’金牛山只剩下一个金耙深深的埋在地下。又传出一个预言说:“祇有将来一对生胡须的太太和她怀孕的丈夫来了,才有福分,得着这个宝贝。”每次听了这个神话,许多小眼睛张大声问道:“这对夫妻什么时候来呀?”在孙立人小小的心田里,也藏下了这个神奇的谜。同时,他对那座金牛山,更觉得十分神秘。还有一则有关他父亲孙熙泽出生的故事,也是家人时常喜欢谈笑的话题。孙熙泽在记述他嗣母石太夫人事略一文中,有以下一段记载: 初(石)太夫人与本(亲)生母方太夫人同居屋三楹,方太夫人居东间,(石)太夫人居西间,中为堂,堂两壁,实以土块,而梁以上空焉。同治戊辰(一八六八年)除夕之夜,方太夫人偃卧,梦开镜自照,一金色蛇盘镜匣中,方头怒目,长可二尺许。方太夫人素畏蛇,急呼婢,婢来,拔头上簪击之,蛇耸身跳梁上,窜入堂西间。(石)太夫人是夜亦梦有蛇自方太夫人东房来,直入其被而卧。又梦胡孝廉昆山先生立堂中,呼赠桂花一枝,其香扑鼻。昆山先生者,(石)太夫人母家嫂氏父也,系内亲。又为本(亲)生先考受业师,常来往家中,故谶焉。次早,已巳(一八六九年)元旦,家人相聚贺年毕,(石)太夫人跪而言曰:“今年三嫂(指立人祖母)生子,当嗣我。”本(亲)生先考(孙炳焱)踌躇至再。曰:“伯兄、仲兄、季弟皆无子,长儿泓泽,已为伯兄后,以次论,再生子,当嗣仲兄,然弟妹苦节,亦可先祧季弟也”。方太夫人在侧笑曰:“毫无朕兆,娣娣亦太早计,即生男女不可知。”(石)太夫人曰:“女亦嗣我。”得请,乃起。后各言梦蛇之形状来去路径皆合,惊以为奇。盖本年太岁在己巳,蛇属,又得赠折挂,(石)太夫人以为或男子之祥也,故预为请。是冬十二月,熙泽生,(石)太夫人大喜,甫堕地,即抱去,令乳母乳之,而自与乳母同床睡焉。熙泽好在啼,虽严寒,常披衣匙,抱熙泽循床而走,盛暑则终在以扇徐扇之,不令有微汗,不随他人乘凉也。每随熙泽啼笑为是辜,顷刻不见,则若有所失,爱熙泽过于己出,方太夫人常笑为迂。孙立人童年,最爱听这些神奇古怪的传说和故事,心中充满了疑问,但又得不到解答,只有留待以后自己去揉索了。
            注释:
            【1】《龙舒系氏宗谱》卷十,艺文上《石太夫人事略》,台北学生书局重印。


            IP属地:江苏8楼2024-06-09 18:49
            回复
              四、家塾启蒙
              龙舒孙家,最重视子孙教育。各家莫不延师课读,子孙成就,虽有不同,然无人不读书,人人均能执笔为文,里称书香门第。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太平军乱,孙炳焱(立人祖父)年方弱冠,往浙江避乱,“别无行具,惟身负雨盖及小学之书而已。每宿之夕,必展读。同行有所识者,笑其迂,而嘲之曰:“令此亡命之不暇,孙君犹负书行诵,真可谓造次颠沛必于是者矣”。公认为勉己也,起敬曰:“谨受教”。行程数月,未尝释卷。同治年(一八六四)初,乱平。孙炳焱回归故里,重整家业,即不惜以重金,年春束修一百二十串,延请名师黄继纯,设馆于家,督教子孙【1】。孙熙泽(立人父亲)在记述“先妣方太夫人事略”中有以下两段记载,可见孙家延师课读子孙甚严: 孙炳焱府君没,负丧债数千金,家益窘,有吊者指熙泽而言曰:‘若父过重读书,不顾生计,一旦死,若草不将乞食无路耶!’先妣(立人祖母)闻之,泪涔涔滴,然仍守先府君遗训,以岁入之半,延名师,课不孝等,无吝惜。忆师有友来过访,先妣饬老仆夏某,赴市赊酒肉,供午时,日晡空手回。问之,则曰:‘举市无应者。’老仆泣,先妣亦泣。熙泽少好玩弄,见燃灯,辄昏睡,馆师屡责不悛。先妣每夕立窗外,闻朗诵则喜,否则召至后室,切齿鞭挞之。逢年节假,必请馆师留数十诗文题目,督熙泽作一艺,亲织小箧中,俟开学,呈馆师,评优劣【2】。
              孙熙泽自身受过中国正统严格家塾教育,又接受新制学校教育,后来出任北京中华大学校长,成为一位著名教育家。他对于女教育,自有其自己见解。他认为新式学校,管教松懈,恐怕子女坏了根底,所以先在家中,设家塾,聘请中英文老师,专教立人和他的弟弟衡人,先将中英文两科基础打好。后来孙立人自述他受的家塾严格教育情形如下: 我六岁入家塾,起居饮食,与先生在一起,都有一定的规矩。同时我的父亲,管教极严,在子女幼时,即加管束。常对我们说‘坐有坐样,站有站样’,绝不并随便,尤其不准子女说谎骂人,如果犯了,就要撕破口,不至滴血不止。记得我与弟弟入塾启蒙时,父亲带若我们进入书房,他先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礼,又向先生深深一揖,将一根五寸见方的木戒尺,双手捧给先生,意思就是要请先生对于子弟要严格的管教,期望成人。那位先生教书很认真,脾气也很急躁。有一次,先生有事告假外出,交代好学生应读的课卷。但先生出去以后,真所谓‘先生不在家,学生满墙爬’。大家只顾玩耍,全不读书。等到先生归来,弟弟背书不出,一味左右摇摆,信口胡念。先生动气,拿着戒尺,照着我的弟弟头上,一下打去,登时鲜血直冒,溅冲到壁上挂的地图上,至今那张地图我还保存着。当时先生一见我的弟弟满头是血,也似乎觉得很过意不去。而我的父亲,从外面跑进来,连说‘打得好,打得好。’向先生恭敬一揖,绝没有责怪先生的意思。以父母爱子之心,见儿子被打得头破血流,焉有不心痛的道理,只因为老师这种打骂,目的纯在于管教学生成人,所以不但不责怪先生,反而十分感谢。那时先生吃的东西,比我们家里自己吃的要好,凡有什么好吃东西,总要先敬奉先生,究其缘故,就是希望先生对我们严加管教【3】。
              孙立人六岁启蒙,就在家塾中跟宋执中老先生读古书。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念起,进而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每天早起念先生教授的新书,午后习写大小字,背诵唐诗,晚间温习旧课。整天关在书房里,无从发挥个性,所以他的性格显得特别驯静。偶然听听大人们讲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或是偷看一点侠义小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自然对家喻户晓的乡先贤辈,如英姿焕发的周瑜,和铁面无私的包青天,都引起了他的仰慕与向往。
              注释:
              【1】《龙舒孙氏宗谱》卷十《孙公桃潭(炳焱字)传》
              【2】《龙舒孙氏宗谱》卷十孙熙桦撰〈先脱方太夫人事略〉
              【3】《孙立人将军凤山练军实录》内载《统取学》,台湾学生书局。


              IP属地:江苏9楼2024-06-09 18:50
              回复
                发现吞了一些,看来发东西还是有限制,我慢慢校对完了会发完整版的哈,如果有兴趣帮忙也可以私信联系我一起做这个事情


                IP属地:江苏10楼2024-06-09 18:52
                收起回复
                  第二章 求学历程
                  一、清华学校
                  孙熙泽先生于民间三年(一九一四)转任北京中华大学副校长,五年升任中华大学校长,在这期间,携家迁居北京顺直门大街一栋四合院。清华学校是美国政府于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退还我国庚子(一九零零年)赔款,在北京清华园办的留美预备学校,按照各省分摊赔款数额多寡考选各省初中学生,进校肄业八年,分中等科和高等科各四年,毕业后等于大学预科,送往美国各大学深造五年,为中国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学校声名一时大噪。孙立人进清华学校读书的情形,据他自己回忆说:光复了,我们全家就由青岛到北平,那时候家兄(同人)已在北京大学念书。在前清的时候,北京大学是京师大学堂。他那时候也算是很年轻,不到二十岁。我们在青岛的时候,进的是高等小学,一到北平,没有学校进,就在家里念私塾,请先生教念国文、英文、算学。正好那时候清华招生,我们一个月乡宋㫬考进清华。清华那时招生是从中学开趟,全国各省都有名额: 因为清华是用庚子赔款办的,那一省出的钱多,那一省分配学生名额就多: 那一省出的钱少,分配学生的名额就少,规定每个省籍的学生还要回到本省去应考。譬如说,四川出的钱多,它的学生名额就多,大概有十几位。安徽省有五名,比较少。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清华是怎么一回事,听宋说清华很好,我就预备第二年回安徽安庆去应考。第二年,我跟我弟弟(衡人)两个人去应考,同时参加考试的大约有上千人,我考正取第一,我弟弟考备取第一,我就是这样进清华的。记得上学的那天,父亲带我去见周校长诒春寄梅先生,父亲对校长说:‘我这儿子交给校长,请校长看作自己的儿女一样,严加管教。’寄梅先生对我父亲说:‘你放心,我绝不会对他客气。’那时候,周先生一直把我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当时清华学校有一个斋务主任,姓陈名筱田,外号陈胖子,对学生一切管理极严,学生入校后,照惯例要将所带的钱,全部交存斋务主任,以后每遇的零用,再向斋务主任去领取,化掉一个,都要记胀,注明用途,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如果查出口袋里有钱,而不是由斋务主任处领取的,就要开除,这当然是教学生撙节零用。并且无论是吃饭、睡觉、上课、游戏,斋务主任陈胖子都随时察看,当时我们真觉得陈胖子有分身法,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到了,真是一步也不放松。我们每人有一学号,我的学号是一百七十一号,这学号确定后,无论坐位、寝室、食堂,以及衣服都记着一七一,陈胖子连姓名带号码,记得很清楚,有时晚上就寝后说话,陈胖子就在暗中查察发觉了就喊: ‘某某号,明天几时来办公室。’第二天一定要到办公室去听候训斥,或者还会教你站着念完一本论语,但是学生都敬谨遵从,绝没有人反抗一句话。直到抗战前一年,那是我留学回国已很久了,见着陈胖子,仍是照旧的毕恭毕敬,我自己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只觉得对他非如此恭敬不可,而他也仍旧可以直呼我是一百七十一号。由此可见只要先生爱惜学生,认真管教学生,不欺骗学生,纵然非常严格,学生仍是恭敬先生,并且越是管得严的先生,学生长大后对他越恭敬。
                  当时清华学校管教学生虽然严格,但是与家塾相较已经轻松多了。孙立人从中国传统教学生背诵古书的家塾里,进入重视启发美式自由教育的学校,感觉上像是关在笼中的小鸟,突然飞到大自然的天空,可以自由自在的任意高飞了。他的中英文根基,在家塾里已经打得很好,学校里的功课已经难不倒他7,他初进清华的学校除了上课自修之外,就在操场上和同学们玩耍游戏。因为从小没有运动基础,身手没有别人活泼,但他却对运动感到浓厚的兴趣。在他进清华第二学期中二天下课,他和班上一位同学玩跷跷板,他们玩得正在兴浓的时候,他骑在跷板上空一端,而骑在跷板地面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响起,站起来就跑去上课,把他从高空摔了下来,他的输尿管给砸破了。送进协和医院,经医师开刀缝好。住院几天,伤口尚未愈合好,因为学校期末大考来临,必须回校参加大考,否则就要留级。他勉强出院回校参加考试,因为伤口发炎,使他无法考完期考,只好再进医院治疗,这样就在清华学校多读了一年,一直到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才毕业。孙立人受清华九年教育,培养成他向德、智、体、群四育方面的发展。他在晚年回忆他在清华所受的教育说:所谓四育并进,我觉得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我们那时候啥书,就用功念书,运动的时候,就专心运动,什么都忘记了。同时在体育方面,不论是锻炼身体,还是培养群育,大家同学对学校的爱护,有说不出来的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好像有一种亲切感。也许是大家在一起久了,像我在清华待了九年,我实在把清华当作我的家,我的老师就像是我的兄长,那种亲切感,谁都说不出所以然来。例如周(寄梅)校长,后来抗战时我在桂林、贵阳,还碰见过他。他在贵州做财政厅长,后来做农林部长,那时候见到,不要说了,比父子见面还来得亲切。回想起来,他对我的爱护是出自至诚。
                  我们从孙立人对清华母校的深情挚爱,可以看出他在清华所受的教育,对他一生有深远的影响。他常说:“一日清华人,一世清华人。”
                  注释:
                  【1】孙立人讲〈统取学〉载《孙立人将军凤山练军实录》。


                  IP属地:江苏12楼2024-06-09 18:53
                  回复
                    四、强忍功夫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夏,孙立人在清华毕业。依他自己志愿是想赴美学习军事,而他的父亲认为他从小体弱多病,性情柔顺,不适宜去当军人,主张他学医,以后可以不求人。同时因为他父亲看到当时的北洋军阀,割据地盘,争权夺利,误国害民,对军人没有一点好印象,所以他绝不允许自己儿子将来去做军人,如果他一定要学军事,他父亲甚至不认他作儿子。在这种情形下,孙立人只有听从父亲的意见,暂时放弃学军事的念头。他在清华原是学工科的,遂申请到美国普渡大学去学土木工程。孙立人将负笈远渡重洋,赴新大陆求学,在临走的时候,他父亲心里充满了依恋不舍之惰。在家里和儿子讲了许多出国念书应该注意的地方,并与爱子到照像馆合摄一张照片,另外撰写一段临别赠言,题辞相勉。孙熙泽先生特将这篇家训命工镌刻在一个端砚盒盖上,以壮其行。全文如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朱晦翁训: 弘为宽广,教为强忍。汝性忠实,立志亦颇不随流俗;第规模狭隘,遇事非泄沓即怠遽,皆才识不足之过,宜于宽广强忍下工夫。交友为品学成败大关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汝本中材,最易移染,慎之。远适异国,所为何事?望时时于此若想。慎寒暑,节饮食,惩忿塞欲为保身要诀。今当远离,特训数语,携置案头,朝夕省览,以当面命。
                    焕廷志 时年五十有五
                    焕廷是熙泽先生之字,由这段家训里,我们可以看出熙泽先生对爱子训诲之切,寄望之殷。而孙立人对严亲的家训一生坚守不渝,无论遭遇到任何艰难困苦或是屈辱的时候,他都能以‘强忍’功夫,坚毅不屈,有异乎常人的独特表现。他常勉励部属们: ‘胜利是在最后五分钟决定的,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谁就能打胜仗。’这是他对‘强忍’功夫的体认,也是他带兵作战常能坚持到底而赢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6-09 18:55
                    回复
                      五、普渡大学
                      清华学校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毕业生共有八十一人,当时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大多数同班毕业的同学,都于民间十二年八月十七日,由上海同乘美国“杰克逊总统号”邮轮赴美深造。船行日期有半个月之久,海上风浪很大,孙立人虽感到晕船,但有同班学友吴文藻、顾毓琇、李迪俊、翟桓、梁实秋、王化成、吴景超、施嘉炀、熊式一、吴大均、李先闻、徐宗涑、周恩信、姚恺、齐学启、王国华等结伴同行,大家在船上谈笑戏玩,减少了旅途的寂寞。
                      九月一日,邮轮抵达美国西雅图港口,同学们上岸,各奔前程。孙立人偕同李先闻、夏彦儒、周大遥、梅阳春、黄异生搭火车东行,到印第安拉州拉法耶市美圆普渡大学(Purdue),孙立人进入该校土木工程学系三年级。拉法耶市是一个大学城,环境清静优美,人民纯朴友善。孙立人租屋住在史密斯老太太家里,这位老太太对待他像家人一般亲切,和睦相处。
                      他在普渡求学期间,全班只有他一个中国学生,他恐怕成绩不如美国同学,每天上课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到图书馆念书,或是在实验室做实验,有时念到深夜,还不休息。据该系主任海诺麦可(Harold Michael)教授说: “他在清华已经修读了很多门普通学科,所以进入普渡大学三年级,只需要修些专门课程。二年级的铁路工程,三四年级的应用力学、公路工程、机械实验、蒸气动力、结构单元、公路建筑、水力学、物质材料实验、电机、经济、结构、公路和桥梁设计、管理学等等,都是在普渡修的。那时普渡平均成绩达到七,便是优(A)等的学生,孙将军在校成绩平均是六点多,所以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孙立人初进普渡大学时,他还是喜爱运动和球赛。他是班上一位很喜欢玩球,也是很活跃的青年(Li-Jen was a fun loving guy in the class)。全班共有六十六人,只有他是东方人。他的一位很要好的美国同学欧塔士﹒奥伯莱特(OUTUS K. ALBRIGHT)回忆说:孙将军是我最知己和亲密的朋友,我相信我也是他在普渡最亲密的朋友。当他一九二三年九月来到普渡大学,我就和他(非正式地unformally adopted)结拜为兄弟。我是基督徒,我觉得我有责任使孙立人在新的环境中完全无拘谨地向我问任何问题,要求任何的帮助。(与我问寝室的另一个美国同学,和另一个土木系的中国朋友),我们四个人,时常在一起,过着温馨的学生生活。【1】
                      据孙立人自己回忆他在普渡念书的情形是这样的:我在普渡大学时,先生讲的,即是命令,必须遵从,绝不反抗。学生有在课堂睡觉的,先生即闭门教他出去,而学生也绝不敢反抗,有一次上微积分课,那位教授是六十五岁的老头子,脾气却非常的坏,每堂课的前十分钟,指定学生在黑板上做题目,那次一个学生做了十分钟一点也没有做出,老头子气急了,走过去抓住他的头,重重地在墙壁上撞了三下,撞得那学生面红耳赤,而全体同学就视为当然,绝不起哄,所以民主先进国家,对于先生仍是服从,对于学生管理仍是严格。
                      孙立人是公费留美,在普渡大学念书时,每月公费有八十美元,在那时是够生活的。但是他为了帮助另一位中国同学,他将他的公费,每天节省一块钱,一年积存三百六十一元下来,寄给他的一位好同学,作为出国求学旅费。而他自己每天啃面包过活,并不以为苦,因为他颇讲义气,乐于帮助这位同学来美国求学。至于这位中国同学是谁,他从未说出他的姓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孙立人在普渡两年,顺利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取得工程学士学位。
                      注释:
                      【1】《孙立人将军永思录》揭钧著〈小兵之父〉第五十页,台北跃升文化公司。
                      【2】孙立人讲〈统取学〉,载于《孙立人凤山练军实录》’台湾学生书局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6-09 18:56
                      回复
                        六、维吉利亚军校维吉利亚军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简称VMI)创立于一八三九年,校址设在美国维吉利亚州赖森顿市(LEXINGTON,VIRGINIA),是美国南方最有名的军事学校,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生活起居须绝对服从老生管理,课程以工程为主,厉行荣誉制度,教育宗旨在为军队培养优秀的军官,为社会培养品德良好的有用人才。孙立人在普渡大学毕业后,他自己想学军事意愿更加强烈,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写信,向华府中国大使馆申请,准许他去美国维吉利亚军校学军事。他说:当时我已在费城一个美国ABC(American Bridge Company)桥梁公司实习,实习费每月可得一百六十美元,再加上公费每月八十元,薪给优厚,生活舒服,汽车也买了,实习了大约一个月的工夫,在星期六那天,接到了大使馆的通知,中国政府已批准我转入军校,立即拍卖掉新买的汽车,检点着行李,在星期日就赶到维吉利亚军校去报到,而我自幼即决心学陆军的志愿,终于算达到了。


                        IP属地:江苏16楼2024-06-09 19:16
                        回复
                          (一)初入军校的情形维吉利亚军校,在美国南部,与北部的西点军校齐名,因为美国的南北战争,北方胜利,所以西点就成为国立,而维吉利亚只成为州立,这学校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其传统的风气,即新生入校后要受极严格的管教,而管理的习惯,是以老生来管新生,所以竟以打人最凶而闻名世界,听说近年来也稍有改进。当日我跑到维吉利亚去报到,因为是星期日,无人办公,不能注册,就由老生服勤务的值星官,带着去见一个中国学生周雁宾,意思是教我暂时在他那儿住一夜。我心里想异国遇同乡,多少会感到亲切,那知他一见我的面,问明了来意,就破口大骂,说我既得有工程学位,已经受了国家的培植,为何还要跑进军校,占去别人的一个学习机会。接着又恐吓我说:‘你吃得了苦吗?将来一定会被他们打死,虽然不被打死,也会要犯不名誉事件而被开除。’我说: ‘打人的情形,我早已闻名,我是准备着吃苦被打才来的,但什么叫不名誉事件而被开除呢?’他说:‘譬如偷东西,说谎话,就是不名誉事件。’我说:‘我是为求军事智识而来,并不是来偷东西的,并且我平生也从不说谎话,这个请你放心好了!’当我被他唠叨得太多了,就坚决的说:‘我来了,决不走,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他见我,如此,只好说‘好吧,晚上你仔细的想清楚再说。’第二天早上,他一醒来,就问我:“晚上想清楚了没有?’我说:‘想清楚了,我决定报到!’。第二天上午,有两个卫兵,那是三年级的同学担任的,引着我去报到,当时我全是老百姓打扮,他们问知我是大学毕业生,对我颇为客气,我觉得这还不坏,谁知一经办好注册手续,穿上了军装,他两就变了脸,在我背上重重地一拍说:‘你现在已经是军人了。’我说:‘是的。’他俩厉声的说: ‘军人有军人的动作你晓得吗?’我说:‘不晓得。’他俩就指著其他同学对我说:‘不晓得,你可以看别人是怎样做的!’我抬头看看其他同学走路,都是把头竖起,下颚收起,两眼平视,胸膛挺起,双手下垂,背胛骨要紧紧的并在一起。他俩教我将下颚收起要成七道皱纹、头部竖起,两眼平视、胸膛挺起、双手弯下垂、背胛骨并紧,变成一根直木头一般,真有如上了镣铐,绝不许乱动,走路要成直钱、转弯要成直角,稍有不对,就给一拳。从报到处到我的寝室不到三百米,一路上就挨了七八拳,可是就这七八拳,我走路的动作,差不多就做对了。假如不是如此,几百个老生人人都可以打你,这些动作姿式,无所谓课目教导与学习,就在这众目睽睽,人人可打你的情形下,很短的时间内,就要使你养成很自然的动作,养成你绝对服从、绝对尽职、绝对诚实。


                          IP属地:江苏17楼2024-06-09 19:22
                          回复
                            (二)老鼠生活维吉利亚军杖,对于新生流行着一个特别的名词,就是大家都叫新生为老鼠(Rats),这就表明新生为老鼠,老生为猫,随时可以捕捉老鼠,老鼠一定要怕猫,当时我是新生,当然也就是老鼠之一了。那个学校每天集令的次数非常多,如早晚点名,出操吃饭,都要集合,而新生一定要每次在老生未到之前集合好,尤其早上起床,要在起床号未吹以前起床,整好内务,整好服装,照照镜子,一切端整,及至起床号一响,就要赶紧站队,老生开集合号才站队,老生到了,即刻按查新生的一切,服装和扣子是否完整,胡须刮了没有,皮鞋要擦得像镜子一样发亮,站队更应当切合基本姿式的要领,稍有错误就是一拳,这是他们原有的风气,百多年来,一向就是如此。他们的操典,不注重正步,只有齐步,但齐步是没有距离的,前行的臀部紧贴著后行的腹部,一声口令下来,非得一齐出腿不可,并且新旧生前后间隔着站,脚步稍错误,不是踢著前面的,就是踏着后面的,那就非遭打不可了。就是一个人走路,也得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双手稍为弯曲的提起,步法更是不能随便,并且校中道路,都有老鼠钱与老生线之分,老生可以走捷径,老鼠则只能走方块与直角,一定要按著直钱与九十度转弯的法则进行,如果错了,每一个老生随时都可以打你,全校共有四五百位同学,新生约占四分之一,以三百多双眼睛随时在监视着你,试问谁还敢乱犯规矩,岂止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而已。吃饭的规矩更是严格,每桌八人,最高班的老生坐在最上头,老鼠生在最下面,两旁是二三年级老生,菜盆子先由上头依次分派下来,假如一盆八块肉,照理每人应分得一块,假若老生要向你开玩笑,偏要多吃掉一份,那你也就无法可想,只好挨饿。并且新生还要负责管理水壶,那个老生要喝水,只用手拿着杯子在桌上一击,就算来了暗号,随即那杯子飞也似的掷了过来,老鼠就得攻手将杯按住,倒水给他喝,偶一不慎,接不稳杯子摔碎了,就非得挨打不可。所以老鼠吃饭时坐凳,只不过用臀部沾著凳子边而已,随时都要沉心着站起接茶杯的工作,至于眼睛更绝不能上下左右乱望,所以我在第一年当中,竟不知饭厅的天花板,是黑是白,直到老鼠生活结业的前三天,才看清饭厅的全部内景。至于住房,老鼠住在最上层,按级递减,最高班住在最下层,假使上下楼梯或是在房中脚步声音稍为高了一点,下层的老生,马上就会上楼来干涉;还有美国人睡觉,照倒是要开窗子的,每天都得派定老鼠轮流替老生在早上未起床前,将所有的窗子关好。他们还有一种习惯,叫做“苏醒”(RESTORATION),大约每二三周就要举行一次。什么叫“苏醒”呢?就是老生要特为打你而早起,通常老生都是吹了起床号才起来,吹集合号时才集合,老鼠要在起床号音一落,就已经将队站好,如果老生在起床号以前,已经起来,那就是要举行“苏醒”运动了。记得有一天早上起来,同房的美国同学就预告我,要我准佑,说今天会要玩“苏醒”的把戏了,我一听楼下果然有些响动,老生似乎已经起来了,那美国同学正在用拍纸簿填在胸口,以防打伤,并劝我也填上两本,但我自称好汉,不屑于那么做,并且也不知道“苏醒”的厉害,待至一声起床号响,老生已在各楼梯各路口严密把守,来一个打一个,过一关打一关,他们的打人,不许用拳头,大家是用巴掌,我出门第一道,受了一掌正打在胸口,虽然很重,还能支持。第二道又受一掌,已经是吃不消了,第三道一掌竟至昏倒了,他们将我扶起,晃了几晃,清醒了,仍旧要跑,仍旧要受打,一直打到站队的地方,仍是乒乒乓乓再打个不停,就好似妇人们在河边洗衣时,前前后后一阵捣衣的声音一般,及至吹集合号了,老生要站队,才算停止。我当日被打过之后,胸口疼痛不已,回房后将胸脯抵在桌子角上,紧紧地压着,才稍微舒服些,直至现今,每逢阴雨的时候,还觉隐隐作痛。学校每过要举行一次分列式阅兵,每人都穿着很整洁的军服,戴着白手套,而这些手套衬衣之类,老生常常教老鼠代他洗涤。有一个冬天的上午我有一堂课的时间得闲,正自庆幸可以稍作休息,不料有一个老生,送来一大包衬衣白手套等衣服,并限定在十二时以前洗晒整洁送去,当然无可还价,只得照办,但我只有一堂课的空闲,天气又是冬季,洗虽可以赶办,晒干就大伤脑筋了,结果终于给我想出用书本尽量的煽风,因为空气流通,可以增加蒸发作用,好艰难的给我完成了任务,准时送到那位老生房中,照规矩老鼠在门外一声“报告”,老生答应“进来”,然后一个溜步,用脚尖立正,站在老生面前,后跟悬起,双手捧着衣服,我自以为一切如法,满可以得着几句赞许,不料那老生正架著二郎腿,斜坐在椅上,嘴里含着快要抽完的纸烟,只向我淡淡的看了一眼,也不说什么,随手将吸残的纸烟蒂,向我的领下一放,教我将下颚收紧,这样那还燃着的烟蒂,就放挟在颚下,烧着皮肤,自然是痛得双泪欲流,他看着笑了。像这种情形,大家如身临其境,真会活活气死,可以说从早到晚,随时随地无不在磨难之中。人说乡下婆婆虐待童养媳,一日三顿骂,三日九顿打,这情形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起来后,就时时提心串胆着吃苦头。在未入校以前,我自以为一个大学华业生颇足自傲,及至进了军校,就觉得真渺小如沧海之一粟,别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磨折我,所以每夭直到晚上脱衣上床睡觉,双腿一伸,这时才觉得还有我存在,那种恐惧消失肌肉松的快乐,真是如登天堂。我初进军校,觉得那种生活,如坐针毡,到无可告诉时,只有写信告诉父亲,父亲虽然感到疼爱,但也无可为计,回信说:‘你自己不听教训,偏要去进军校,今日之受苦,真是咎由自取了’。


                            IP属地:江苏18楼2024-06-09 20:06
                            回复
                              (三)学生法庭维吉利亚军校,不独对于新生的生活及基本动作的训练,是由老生管教,凡平日学生间发生了不名誉事件,如“说谎”、“欺骗”、“盗窃”及有损学校名誉的事项,都是由学生自己制裁,执行这种裁判权力的叫做学生法庭,是由每一班选派代表五人合组而成。记得有一天早上,尚未到吹起床号的时候,忽然紧急集合,在那四面都是宿舍中间一大块方坪上站好队伍,大家都面向着方坪的中心,中心早已放好一张长方桌,由学生法庭庭长报告,说今天本校发生了一件很不名誉的事件,有一个同学偷了另一同学六十金元,案情经已审问明白,现在不能不照本校历来的习惯惩处,说完,就由两个学生服勤务的卫兵,带着一个同学绕场一周,给全体同学认识清楚,然后带到中央,教他伏在桌上,由每一个组成学生法庭的代表,轮流用大板子笞责他两板,一共是二十位代表,共打了四十大板,那被责的同学,真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我想假如地下有洞,他一定会钻到地洞程去。打后,仍由这两个卫兵押著,另外有两个办兵拿着行李包,走到大门口向竖立在大门口的华盛顿纪念像,敬了一个礼,然后将那同学推出大门,跟着在他的臀部上踢了一胸,表示一脚踢了出去,行李包同时也扔了出去,接着回到集合地点,仍由庭长向大家报告:“这桩案子我们已经处理完结,不名誉的同学,也经踢出大门,我们这里容不了那样的人,我们的同学录中,永远没有他的名字,但是各位对外界任何人,甚至自己的家长,以后都不要提起此人此事,让他今后在外面好重新做人!”当时我看完这一场处置,觉得真有些过分,但过后一想,也只有这样严格的处置,才能根除一个人做坏事的念头,藉以养成不为非作歹的习惯,如果做坏事不严格惩处,则利之所在,何事不可为。现在我国贪污风行,未尝不是“刑赏不过”“有罪不罚”优容所致。我们当日在那校中考试时,根本不用先生监考,先生出好题目,略加解释后,即行出去,每个同学绝不作弊取巧,因为根本觉得作弊是莫大的耻辱,分数不及格而被开除,大家还承认你是同学,如果犯不名誉事件而被开除,则大家根本不承认你是同学了。所以严格的教育,才是养成善良习惯的有效方法。


                              IP属地:江苏19楼2024-06-21 1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