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吧 关注:195,071贴子:2,176,910

回复:遵守吧规--来聊聊你们的强迫 都是哪方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安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2楼2024-08-28 09:33
回复
    比如当你怀疑我是不是失控做了错事了,那就是没做;当你怀疑我是不是被猫狗咬到了,那就是没有;当你怀疑你是不是粘上什么脏东西了,那就是没沾。总之,你怀疑有什么危险,那就是没有危险。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住了。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3楼2024-08-28 09:51
    回复
      午安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4楼2024-08-28 13:03
      回复
        认知疗法发现,我们的思维看似可靠,但有时会包含明显歪曲不合理的内容,但我们却很难发现。就像一个带着歪曲灰暗的滤镜看世界的人一样,他看到的是混乱颠倒的世界。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5楼2024-08-28 16:29
        回复
          晚上好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6楼2024-08-28 19:34
          回复
            晚安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7楼2024-08-28 23:27
            回复
              早安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8楼2024-08-29 09:05
              回复
                你必须要头铁一点,自己去打破这个僵局和困境。而且,说个比较好听但是真的很有道理的:只要方向没错,量变积累足够,不好起来反而才是真的很不科学的事情——你并没有那么特殊。别人能好,你当然也能好,你凭什么不行?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心理压力。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9楼2024-08-29 12:53
                回复
                  改变是要一点一点来的,走得越慢,到得反而越快。很多改变甚至是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开始的改变,普普通通,看上去就和没变一样。当父母努力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时,他们看到的是孩子敷衍、潦草地写完了今天的作业,同时还写错了一大半。这算什么?什么都不算,仍然和以前一样糟糕。一旦父母这样想,就会冷淡地撇撇嘴:“你看你,还是不爱学习”——他们认证了这次失败,一切还是老样子。只有特别不抱期待的人才会注意到,孩子以前的作业都写不完,这一次居然写完了。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0楼2024-08-29 21:06
                  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3楼2024-08-30 08:31
                    回复
                      生活体验可以是情感、认知、感官或肢体层面的,但是若要产生这种富有创意性的影响,就必须在精神层面上与他人分享。正如斯特恩所言,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说“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或“我感觉你感觉到了我的感觉”。孩子在对自己的需求变得更有意识之后,会向抚养者提出爱和排他性的要求。如果他接收到与自己的情绪相应的回应,那么他将逐渐发展出一种在关系中也考虑到对方需求的能力,并逐步向更深度的社会化演进。爱,会在他的交往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4楼2024-08-30 11:57
                      回复
                        一个人特异行为的背后,必定在潜意识里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谜。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5楼2024-08-30 18:05
                        回复
                          1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7楼2024-08-30 22:45
                          回复
                            1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8楼2024-08-31 00:35
                            回复
                              那些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的人 几乎可以承受任何磨难 谁懂得了为什么生活 谁就能承受任何一种生活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9楼2024-08-31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