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①古苑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北。春秋时为吴王阖闾游猎之处。《越绝书》:“阖闾走犬长洲。”②旧县名。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分吴县置,取长洲苑为名。治所与吴县同城,在今江苏苏州市。1912年并入吴县。自唐至明,与吴县历为苏州、平江府、平江路、苏州府治所。清与吴县、元和县同为苏州府治所;又与江宁(今南京市)并为江苏省省会。
【长陵】古县名。西汉五陵县之一。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筑陵置县。治所在今咸阳市东北。高帝死后葬此。三国魏废。
【长湖】见“镜湖”。
【长干巷】古建康里巷。六朝时建康南五里秦淮河两岸有山冈,其间平地,为吏民杂居之所,江东称山陇之间为“干”,故名。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有大小长干巷相连,大长于巷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小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凤凰台南,巷西通长江。
【长白山】在山东邹平南,章丘和淄博市之间。因山中云气常白得名。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以此为根据地。
【长乐宫】(乐lè)西汉主要宫殿之一。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以秦兴乐宫改建,至七年建成,周围十公里。汉初皇帝在此视朝,惠帝后朝会移未央宫,长乐宫改为太后居地。现已圮毁。近年经考古钻探,宫垣东西长约2.900米,南北宽约2.300米。面积几占汉长安城的四分之一,是当时范围最大的宫。
【长芦盐区】在河北省、天津市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县盐场的总称,元始设河间盐运司,明初改名长芦,以运司驻在长芦镇(今沧州市)而得名。清康熙后运司移驻天津,而长芦之名不改。
【仁和】旧县名。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改钱江县置,治所在今杭州市。1912年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宋元明清与钱塘县同为杭州、临安府、杭州路、杭州府治所。
【仇池】①山名。以山上有仇池得名:又因山上有平地百顷,亦称百顷山。在甘肃成县西西汉水北岸。山形如覆壶,四面陡绝,山上可以引泉灌田,煮土成盆。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杨氏累世居此。②郡名。东晋时仇池杨氏内附,置仇池郡。北魏初置仇池镇,后复为郡。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成县西北洛谷镇)。西魏废。
【介山】在今山西介休东南。春秋时介之推隐居此山,故名。又因山下有绵上之田,亦称*绵山。
【仑头】西域古国名。一作轮台。在今新疆轮台东南玉古尔地。公元前102年被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占后于其地置校尉屯田,以供应往返西域使者。
【仓亭津】古津渡名。仓,一作“苍”。在今山东阳谷县北古黄河上。为东汉以后黄河南北重要渡口。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于此击破袁绍军。
【分水关】①又名大关,在福建崇安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县界。当闽、赣交通的冲要,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五代在此置寨,宋开庆间并置大安驿。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关,设巡司戍守。②在广东饶平东南接福建诏安县界。明代在此筑石城,设巡司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