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 现于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Donna G. Blackmond教授,从事生命起源相关的手性化学以及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同时,与Phil S. Baran和Philip E. Dawson 教授有合作项目,协助Bristol-Myers-Squibb公司开发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平台。2021年博士毕业于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化学系,师从Gaël Ung教授,探索开发手性有机(过渡/镧系)金属圆偏振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发光材料。2016年本科毕业于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师从谭斌/刘心元教授,研究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的硫三氟甲基化反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Acc. Chem. Res./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王子 曾在陆为教授的课题组内进行本科学习和研究,而后跟随美国杜克大学的JEREMIAH A. JOHNSON教授从事研究工作。王子在《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Toughening hydrogels through force-triggered chemical reactions that lengthen polymer strands”中,提出了一种通过力触发的化学反应来增长聚合物链条从而增强水凝胶韧性的全新方法,有望应用于开发更耐用,更高性能的材料。
刘昊 本科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是在蒋伟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现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在《Science》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Inverse design of a pyrochlore lattice of DNA origami through model-driven experiments”论文中,刘昊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多尺度建模和优化算法设计DNA纳米结构的方法,这种DNA纳米结构可自组装成焦绿石晶格。该研究方法使得能够以大量成功的DNA纳米结构设计文献为基础,同时能够选择提供晶格参数控制的尺寸,从而控制最终晶格的带隙和其他特性。单元格的复杂性也不是设计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因为该方法能够处理许多不同的构件种类。此外,设计和模拟工具作为免费开源软件提供。
张翀赫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2022届校十佳本科毕业生,本科期间师从叶青老师作为第一作者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发表论文。目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24年7月19日,正在攻读博士二年级的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发表题为“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an N-heterocyclic carbene–stabilized diazoborane”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