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48,728贴子:4,828,110
  • 12回复贴,共1
提起永动机,大家都曾经有过好奇和兴奋,也都有过遐想,但随着知识的增长,各种永动机也成了一种笑料,至今还有很多朋友还在不断探讨,重复前人走过的历程,如魔轮永动机(杠杠原理),浮力永动机,还有磁能永动机等等。这类设计乐此不彼的探讨了近百年,也致使无数人心中所致敬的永动机蜕变成一个笑话。
跟很多朋友一样,我也是永动机的爱好者和探索者,对永动机的兴趣始于初中时期的一段时间,曾寻找过隔磁材料,想利用磁能永动,后来学习一些电磁知识后从理论上直接给否了。再后来在01年从报纸上看到空调能效比达到1:3,又突发奇想的构思环境热能转机械能设置的永动机。凭直觉坚持,断断续续的研究了二十多年,主要原因就是查询不到氦气的一些物性数据,23年通过ap1700气体物性查询网站和REFPROP软件以及CHatGPT4的协助计算,才将环境热能转机械能设置(以后称氦动力)的理论得以完善。
原理其实很简单,高中都学过的知识,但不知道为什么发到网络上后却很少有朋友能看懂。反观那些魔轮,浮力,磁能等"永动机"一直人气满满,几年前的帖子还在继续研究和讨论。
因为能量最终会转变为热的形式。那这些低级热能可否会再转换为高级能量呢?如机械能,电能等。现今来说这当然是没有问题,因为有了更低温度的液态气体,比如液氮(-196度),液氦(-269度)等,这些液态气体受热汽化膨胀产生压力通过机械转化就会将低级热能转为高级机械能。
理论上没有问题,实际上无人能用的起,气体液化的能耗比起做功输出大了N倍,如液氦,科学家们用时多年,千万次实验和摸索才最终将其液化,如果用液氦汽化膨胀来做功多会被认为是脑子进水之人。但是,如果有一种简单且能耗少的方法来液化氦气,那么,液氦做工质来转化环境热能就会成为可能。
对于气体的液化,温度是主因,压力为辅。水蒸气可以轻易液化就是因为用大气或海水为冷源,大气温度低于水的气化温度。二氧化碳在南北极低温环境需要加点压力和放热也会轻易液化,但在其他地区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31度时,加多大的压力也不可能液化。所以气体液化不易主要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冷源使其低于临界温度。像氦气,即使用液氢汽化吸热也无法使其达到临界温度,还要经过多级节流,利用焦汤效应才能液化。那有没有更低温度的冷源使氦气放热至更低温度呢?
相信大家很难想到,我也是被逼无奈才想到了液氦,用液氦做冷源来给氦气放热这是不是太离谱了?所以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基本就不会看下去了,一是,永动机是不可能的,二是氦气再液化不是简单的事。 利用液氦即作工质又做冷源是氦动力设置的主要技术点,其实就是一个点子,其他的过程都是借用科学前辈总结的知识和实验数据来完成。
我们想要用液氦吸收环境热能汽化膨胀来做功,还想让液氦做气氦液化的冷源,这就要使液氦吸收环境热能之前先吸收需要放热的气氦的热能,这些气氦来自于做功完成的液氦,也就是说,液氦吸热去气动机做功前先吸收做功后尾气气氦的热能,再吸收环境热能去做功。看文字挺绕人的,看图也一样绕人,语文没学好,写了多次,到这个环节就绕。
氦气在低温区的导热系数很低,要使热源氦气换热后温度接近冷源液氦,因此要有特殊设计的换热管路来完成。冷源有相变,与热源温度压力都不相同,两者的定压比热也不同,这些都已查明数据,数据是有利的,后面原理的换热部分有详细说明。
对于换热,如0度和100度的水,外绝热和足够面积的双层换热管路,一端进冷水,一端进等量热水,理论上冷水的出水端温度会接近热水端,热水出水端温度无限接近冷水进水温度,这当然需要有足够换热面积和时间。
氦气换热后的温度理想要求是越低越好,能无限接近液氦温度,能液化更好,实际上永远达不到那个温度,我设定在温差5度内,也就是-263度,管路内液氦温度为-268度。高出的5度用多级节流来降低,直到液化,节流的压力来自于尾气的余压。
氦气有很多特性,当然每种气体都有特性,但氦气的液化温度和临界温度只有1度之差,这是所有气体中最小的,氦气临界压力也只有0.23MPa,这也是所有气体最低的。而这两个特性在氦动力运行时极其重要。这就如同有些制冷剂可使能效比达到1:2,有些制冷剂能达到1:5,工质不同,效果也不同。分析了很多种气体,暂时来说唯有氦气在理论上可使氦动力设置持续运行。
后面将说明其工作原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其他帖子,都有原理说明。字数限制,以后陆续发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08 20:21回复
    工作原理:
    工质氦气是一个循环过程,由液态到气态再变回液态的过程。所以我先从右下的液氦泵1开始讲起。
    液氦泵将液化室温度低于5.0K压力>0.23MPa的液氦加压至4.0MPa,(有些数值是设定值,有些是计算值,温度和压力关联到液化热问题,后面再做解释)泵入冷源氦气换热管路液氦段,1段换热管路内同气动机来的尾气换热汽化后,进入到冷源氦气换热管路气氦2段,继续同气动机尾气以及压缩机排气换热,再进入冷源换热管路3段,同环境热能换热介质换热,换热介质为耐受一定低温具有高比热的流体。换热后的冷源氦气达到设定0度(为后期计算方便)压力4.0MPa,此时的冷源氦气变为工质气体,顺管路经气动机进气门进入气动机推动活塞运行,这里注意哈,高压氦气推动活塞运行到设定距离后(设活塞面积0.01平米,运行距离0.1米,速度1米/秒,气缸绝热,为维持活塞匀速运行须多缸联动,另有特别设计的传导机构以取代传统的曲柄连杆构件)进气门关闭,缸内氦气继续推动活塞运行,当缸内压力降到设定压力后排气门打开,(压力暂定为1.23MPa,压力预留有点高,后面解释或改进)一个做功行程结束,氦气质量为6.9g。 尾气顺排气管道进入尾气换热管路,同压缩机排气管路换热后再进入到冷源氦气换热管路2段,通过换热管路同冷源氦气换热,要求换热后温差在4K内,(换热后温差越小越好,温差越小尾气压力可以越低,氦气液化率越高)尾气继续运行至液氦换热管路1段,同液氦换热后温度降至9K以下,(冷源约5k+温差4k)再进入液化室节流。
    (通过REFPROP软件查询发现氦气在某些温度段并不能通过增加节流压差来有效增大节流后的焦耳汤姆逊正系数,所以这里的节流采用分级节流来降低氦气节流后的温度,仅限于我个人现有知识做的节流设计)氦气节流后温度下降到其临界温度5.19K以下,液化室压力设定在0.23MPa,高于其临界压力,此时氦气大部分液化,(液化室压力由氦气压缩机控制。气体接近临界温度和压力时,液化热接近0。因为氦气的液化热无法在管路换热时产生或被冷源吸收,所以将液化室压力提高至其临界压力之上,以减小其液化热,增加节流后氦气的液化比例)未液化氦气(虽然理论计算节流后的氦气温度已达到临界压力时的液化温度,但是总有一些不能被完全液化,我们取最低0.8的液化率,0.2的未液化,这个没有查到真实数据,只是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做的推断)从辅助风机处进入到压缩机排气换热管路做冷源,同尾气换热管路来的压缩机排气换热后进入到氦气压缩机,在这里加压至1.23MPa,排出至尾气换热管路,同气动机尾气换热后再同刚才的压缩机进气换热,换热后的压缩机排气再顺管路进入到冷源换热管路2段位置,并入尾气管路,同这个位置温度相近的尾气混合,一同同冷源氦气和液氦换热后进入液化室节流液化,液化室内未液化氦气继续加压放热再液化,以此循环。
    以上是氦动力大体的运行过程,对于过程中工质氦气进入气动机做功时的温度,压力,质量,气动机单个行程输出的功率多少,尾气温度和压力,以及压缩机进气出气温度压力和质量,高压液氦泵的功率等每个过程都会做详细计算。对于氦气节流液化部分将出示相关图表数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09 16:11
    回复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是热能只能自发的从高温传向低温,且不可阻止。由此推论出热机因为热损失而不可能使效率等于1。因为热传导不可避免,所以热机效率只能小于1。
      这个热机受限于时代,也就是说在氦动力之前的所有热机温度均高于环境温度,因此,热机的热能不可避免的会传导给环境介质,致使热机效率永远小于1。而氦动力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其内部设有更低温度的冷源,因此,氦动力内部的热能不可能传导出去,其效率只能大于等于1。氦动力还是热机,不是冷机,冷不可能做功,只有热能才能转化,氦动力用的热能是环境温度以下直到液氦温度之上的范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10 20:12
      收起回复
        我还是一边讲过程,一边计算吧,尤其是这个效率问题,大家好像没看明白。先从气动机开始,高压液氦泵将液氦加压至4.0MPa,这是个设定值,液氦先吸收尾气热能,再吸收环境热能,温度达到设定的273K,压力4.0MPa,进入气动机推动活塞运行0.1米,气缸截面积0.01米²,氦气质量约6.9g,此时进气门关闭,氦气继续推动活塞匀速1米/秒运行,当缸内压力降到1.23MPa时,排气门打开,此时尾气温度通过计算约为154K,活塞做功4.2Kj,再来计算其效率,氦气定压比热约为5.2j/g*273=1419.6*6.9=9795J。5.2*154*6.9=5525。 9795-5525=4270/9795=0.43也就是说气动机效率为0.43。一个行程进入气动机做功的氦气总热能为9795J,尾气总热能5525J,有4270J转为机械能输出,尾气经液氦换热使大部分热能释放到冷源氦气中,冷源氦气再吸收环境热能4270J才能使氦气达到设定的温度和压力,来进入气动机做功。设置内每个行程必须要有剩余热量来维持,同时吸收的环境热能必须在每个行程完全转为机械能输出,尾气在换热后必须全部液化回到初始液氦。
        环境热能转机械能效率必须要=1,不然热堆积会使液氦枯竭,又因为热传导不可阻止,环境热能通过其他绝热位置的热能也需要处理,这就要让外界换热处进入的热能低于4270J,加其他位置进入的热量最终等于4270。所以整个设置的效率看起来是>1,多出来的就是那些不可阻止的热传递进入的少量热能,就像热机因为漏热使效率只能小于1。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0-11 10:38
        收起回复
          效率不是重点,重点是尾气的液化,尾气换热后如何回到初始的液态。后面的多级节流是否会使温度继续降低,最后级的节流液化率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11 10:47
          收起回复
            气动机尾气排出后余压1.23MPa,这么高的压力主要是为了末端的多级节流。接下来尾气经多个换热管路换热,同液氦换热后温度必须要降到9-10K,也就是同冷源液氦5.12K温差4-5K,达不到这个温度一切都白搭了,管路设计的挺复杂,这里就不多说。
            下面是关键的节流部分,看图表,氦气的焦汤系数,某些温度,节流压差越大,系数反而越小,因此在对应温度我们选择最佳压差来节流降温,氦气在7K以下时通过节流才能液化,液化率为0.2,因液化有液化热产生,会使液化的液氦再次汽化,所以我将液化室压力设定在0.23MPa,这个压力也就是氦气的临界压力,也就是说,在临界压力时氦气的液化将不会产生液化热,理论上来说,氦气将全部液化,这也仅限于理论,一直没能查到真实实验数据。实际上来说肯定会有未液化氦气存在,我选最大占比0.2,通过压缩机加压放热来再次液化这些氦气,这些加压后的高温氦气的热量释放到哪里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10-11 12:18
            收起回复
              红框处,液氦在5K时为过冷液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10-11 14:52
              回复
                前面讲了尾气氦气换热后达到设定温度,尾气余压用来多级节流使尾气温度继续降低直到最后一级的节流液化,为减少液化热的产生,我们将液化室压力设定在其临界压力附近,即避免气液共存,又不至于产生过多的液化热,达到氦气最佳的液化率。未液化氦气将进入氦气压缩机加压放热后再次液化,下面就是二次液化过程,包括换热,压缩,再换热后同尾气合并后节流液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10-11 18:02
                回复
                  尾气的二次液化量约为单次做功氦气量的1/5,(整个设置的核心是节流降温和节流液化,设置的关键是换热,这两方面后面再来讨论)压缩机进气温度接近尾气温度,这个需要看图。因为冷源有限,压缩机进气的初始温度接近液氦温度,压缩后温度要升高很多,而压缩后的高温排气没有其他多余冷源来放热,所以要让压缩机进气做冷源,给排气放热,中间多了一步,排气先放热至气动机尾气,再同初始的进气换热,使排气温度下降到设定的9-11K。写了多次想要清晰明了,回头看看还是一团糟。
                  压缩机进气温度接近尾气温度,温度低,密度大,质量少,因此压缩机功耗为?KW,液氦泵功率消耗也很低,约为?KW,(?忘记了,也没找到,等找到后再来补上)。其他循环风机或液泵以及控制系统等的功耗也是有限。
                  前面说的那个气动机看起来是不是感觉行程很长,一点不错,为这个设置特殊设计的,下次简单介绍一下,还有超长寿命的活塞总成,最后更深入的去探讨氦气的再液化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10-13 10:36
                  收起回复
                    经常节流液化的朋友如果有兴趣请在氦气换热后的液化过程找找问题,估计行家一找一个准,经常研究换热的朋友请在换热部分找问题,看看换热器如何设计才能达到文中所述效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10-13 18:57
                    回复
                      下图是为氦动力设计的特殊气动机,改变了传统的曲柄连杆,由齿条,活动齿轮等构成,将连杆的往复直线运动转为单向圆周运动,能有效增加活塞行程,使活塞传输力矩稳定,长行程可降低排气温度,适合低速高扭运行。如果施加外力,还可以将单向圆周运动转往复直线运动,可以做压缩机使用。图是代理画的,有点迷糊,自己不会找人太贵,不影响专利申请也就凑合着看吧。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10-13 19:37
                      回复
                        这是为气动机配套的活塞总成,同材质寿命提高十倍加,主要就是加长活塞环长度,活塞环由对口改为错口,辅助以定位销和其他设置,环一端可自由活动,使活塞始终处于最佳密封状态,普通环一生大部分都是工作在亚健康状态。在氦动力设置的低温环境中可不间断运行几十年而无需更换。我们知道根据圆周长公式,活塞环边缘磨损0.1㎜,开口就会增加0.314㎜,边缘磨损大于0.2㎜,环就要更换,不然汽油和机油消耗都会增加很多,更换之前的更多时间环也是处于亚健康工作状态。
                        这个设计只在加工时稍有难度,但是其原理来说,同材质环的寿命可增加10倍不止,且在运行时始终处于最佳密封状态,就连环与塞的侧隙都设有薄钢簧片压紧,使环的侧隙漏气达到最低,错口环在高低温度时可自由伸缩,不必担心环膨胀过度而涨缸,也不会因环在温度过低时开口过大漏气而难以启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10-14 21:05
                        回复
                          氦气在46K时焦耳汤姆逊系数才变为正值,也就是说在这个温度内通过节流才能使温度降低,超过这个温度节流后温度不降反而升高,这与大多数气体不同。氦气只有在7K以下时才能通过节流来液化,实验时节流后最终压力为常压,液氦温度为4.2K,液化量没能查到,GPT说是很低,这个可以通过图表计算。
                          对于临界压力时的液化率没能查到,估计没有实验过。常压液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液化热又汽化了液氦,液氦的液化热很低,但也足以让4-5倍的液氦由4.2K升高到5.2K。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将节流后的压力设定在其临界压力附近,提高液化温度和压力来减小液化热,又要使已液化氦气完全液态,避免气液共存,过多消耗液氦泵功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10-15 14: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