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吧 关注:135,867贴子:598,232

对T72家族的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基础构型起源于T64。
本帖主要讨论T72B→T90→T90A→T90M。
T90.1992图镇楼。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28 15:15回复
    T72B.1985
    图一,首上结构
    厚587mm,KE490,对3BM32,抗穿系数0.835。
    CE550,抗破系数0.937,作为纯钢结构,已是十分优秀!
    图二,炮塔结构
    红线为30度航向角,KE540,CE600~650。
    抗穿系数约0.8,抗破系数0.9~1.0,作为铸造炮塔,已是优秀。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28 15:22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28 15:44
      收起回复
        楼主后面没有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1-28 16:42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1-28 16:57
          回复
            继续,赶紧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1-28 17:11
            回复
              接触1爆反
              (别问为什么单独发,因为我忘了)
              早期型,CE200~300,而且能被机炮引爆、甚至发生爆反引爆周围爆反现象。
              后期型,解决了早期的问题,且CE>350。(具体可以参考FY1,CE360,对600破)
              注意,对不同弹种有不同等效。
              不抗串联。
              故,T72B.1985
              炮塔KE540,CE1000
              首上KE490,CE900
              对3BM32,单弹头破甲弹。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28 17:24
              回复
                T72.1989
                图一,首上结构
                KE520,对3BM32,抗穿系数0.88586。
                CE600,抗破系数1.02215。
                图二,炮塔结构
                对85型有所改进,使得:
                30度航向角,KE550,CE750。
                抗穿系数0.81~0.83,
                抗破系数约1.1,终于破1了
                接触5爆反
                削弱穿甲弹30%,我觉得是苏联主力3BM42,即KE140(其实可以参考FY2,KE140,CE480)。
                故T72B.1989:
                炮塔KE690,CE1200,
                首上KE660,CE1100。
                而T72B.1985也可以加K5,此时:
                炮塔KE680,CE1100,
                首上KE630,CE1000。
                对3BM32,单弹头破甲弹。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28 17:38
                回复
                  插入:
                  讲个笑话
                  首先,我的K5是140KE,T72总KE680+。
                  而某位强俄,吹K5如何如何强,吊打FY2/4/5,大家猜猜他的K5数值是多少?答案是70!足足70mm抗穿!
                  然后他说我是俄黑……
                  ……这世道(还有笑点,见我之前的贴《苏联的钢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1-28 17:46
                  收起回复
                    T72铸造炮塔的特点——为何重量轻数值高?
                    1.图一图二,漏风脖子,往上厚度减小。
                    其根据中弹概率来分配装甲,使得装甲集中于易被击中的地方。
                    2.堆钢装甲→抗穿系数高,代价是抗破系数低,故需要爆反。没有任何装甲同时拥有钢抗穿和高抗破,一切结果都是有代价的。
                    (但人们通常关注穿甲弹,忽视破甲弹)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28 17:58
                    收起回复
                      楼主怎么太监了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1-28 17:59
                      收起回复
                        T90.1992
                        这里先说1999年俄测试
                        其测试了T80U(具体型号未知)和T90(无后缀,即1992)
                        有各种型号的破甲弹,和钢针(具体型号没讲,但我看破甲弹的种类,我觉得是3BM48~22的所有现役弹)。
                        结果(网上的,不是我的):
                        T90基甲KE570,CE900,
                        装K5后,KE810,CE1250,
                        其中K5为KE240,CE350,没写是对谁的等效。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1-28 18:12
                        回复
                          T90.1992
                          我的分析:
                          我听说苏联有给T系列炮塔加30mm钢进行升级(不知真假),所以我觉得基甲KE570正常。但基甲CE900很假,因为抗穿系数1.3+,而铸造炮塔+没陶瓷等因素=不可能1.3抗破系数。CE750~800比较合理。
                          K5的KE高得惊人,这真不知道是对3BM22的还是对3BM15的,CE更是低得可怜,仅仅是K1的最低水平,要知道抗破远远比抗穿重要。
                          我觉得T90.1992
                          炮塔30度,KE710,CE1250。
                          首上,同T72B.1989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28 18:19
                          回复
                            DM53,L44发射。
                            2000m距离,能击穿T72B.1985/89炮塔和首上,概率击穿T90.1992炮塔。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1-28 18:21
                            回复
                              DM53,有前置钢头(详见我之前的贴),能使K5的KE140削减为KE80。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1-28 1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