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8日漏签0天
比特币吧 关注:864,295贴子:2,700,16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比特币吧
>0< 加载中...

把下班后的时间都用来刷手机,对人生对生活究竟有没有影响?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佐助之主
  • 奋斗啊啊是
  • BTC大悟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很多年前听书app刚开始流行,这让我如获至宝,一下子下载了几百本书。
以前开车路上堵,让我如坐针毡。
现在可好,边开车边听书,不但不怕堵车,有时候到了楼下意犹未尽,还得听一会儿再上楼。


  • 佐助之主
  • 奋斗啊啊是
  • BTC大悟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久之后,app出了倍速功能,更是让我如虎添翼。
起初用1.2倍速听,然后是1.5,再到2,最高尝试过3倍速。
专心听的时候3倍速尚可,但开车分神,就听不出什么了,所以最后稳定在了2倍速上。
早晚开车听,中午吃饭听,出差路上听,平均每天差不多能听5个小时。
再有2倍速加持,相当于一天听10小时的书,薄点的书基本一天就听完一本。
那一年我听了几千小时,相当于几百本书。
虽然这种听法大体是囫囵吞枣,但毕竟量摆在那,心里还是有点窃喜,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嘛,读了这么多书,人多少还是会有些长进吧。
可别的长进还没看出来,周围人却开始觉着我的语速越来越快。
不但说话快,而且没耐心听人家说完就会迫不及待地打断,抢着帮人家把意思说出来。
尤其开会的时候,有我在基本也就用不着别人说话了。
或者人家开口说两句,被我接过去,然后又变成了一言堂。
开始我并没意识到问题,还总觉着自己的嘴跟不上脑子,话到了嘴边,可嘴皮子不够快吐不出来。


2025-07-28 20:0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佐助之主
  • 奋斗啊啊是
  • BTC大悟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让我一度很不爽,总感觉是在浪费大家宝贵时间。
终于有一次,我正说呢,一位合伙人听不下去了,说你能不能别那么躁,话一句一句说,别跟个机关枪似的在那突突。
我当时愣了,在我的认知里,话还在嘴边堵车,哪来的什么机关枪?
于是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说话太快,而是你说话太慢了吧?
结果此言一出,立刻引得大伙群起而攻之。
一位说,听我说话就感觉我跟话有仇似的,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快。
另一位说,我不但说话快,还抢话,别人说一半,我就开始抢答了。
还有一位说,前两天跟银行领导开会,我做公司业务介绍,事后银行领导偷偷问他,说这兄弟是不是背稿呢,一口气讲完都不带顿的,听得我都喘不上来气。
最后还多亏CEO老大哥出来圆场,说团队就是要优势互补嘛,有稳的就要有急的,他补短板也挺好。
一个人说我不在意,这么多人都说,我才终于发觉,这可能真是自己的问题。
为了验证这件事,开会的时候我录了一段音频,回去放着听。
可听来听去,并不觉得快呀,相反地,还觉得慢。
于是我习惯性调成2倍速听,恩,这回听起来顺溜多了。
然后才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又原速放了一段别人的正常音频做对比,这才发现,那速度哪是说话呀,简直就是蹦字儿嘛。
那时我才终于明白,原来不是人家说话慢,也不是自己说话慢,而是自己对“正常”的认知变了,变成了人家的2倍速。
后来我尝试着放慢语速说话,也试着耐心听人把话说完,可那种感觉就像在水下闭气,憋得抓心挠肝。
于是索性我也不装了,跟熟人就放飞自我,顶多陌生人面前稍微忍一忍。
直到现在,依然如此,看起来恐怕回不去了。


  • 佐助之主
  • 奋斗啊啊是
  • BTC大悟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据说吸毒也是这个原理,在毒品的刺激下,人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内啡肽、多巴胺。
这些激素就是人类快感的生化来源。
而一旦人们习惯于这种高效且强烈的快感,其他的正常刺激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这也就是毒瘾难戒的原因。
刷手机其实跟吸毒的原理差不多,那么多短视频之所以被制造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短时间内获得强烈的快感。
唯有如此,你才会一条一条地划过去。
而你的每一次滑动,就是一次播放,对于平台而言就是流量,而流量就是钱。
为了榨干你这个流量血袋,算法会推荐那些最让你上瘾的内容,你不知不觉划了几个小时,平台赚得盆满钵满,而你事后却完全记不得自己之前看了些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算法故意制造了你的失忆,因为只有当你完全处于非理性状态时,才会受任其摆布,像僵尸一样不停地划呀划。
它不希望你思考,因为你的脑子一动,手就会停。
手一停,流量就会停,钱也就停了。
所以你看,那些爆火的短视频,有一条是启发你思考的吗?
没有,因为思考会断了人家的财路。


  • 佐助之主
  • 奋斗啊啊是
  • BTC大悟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然,话说回来,对于人类而言,思考本来就是一件奢侈事儿,大脑这个器官能耗太大,我们本能地希望它歇着。
因此,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想思考,在某种意义上,不思考对于他们而言似乎也没有什么损失。
他们需要的就是在垃圾视频中消磨时光,咧嘴一乐,随手点个赞,再划到下一个。
但你说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吗?
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人家就是为了来娱乐的。
谁正经学点东西靠手机视频呢?
但虽然地上一片欣欣向荣可,可地下却埋藏着天大的祸根。
当你习惯于看10分钟的剧情简介,就不会有耐心去看2小时的电影。
当你习惯于10秒钟的美女视频,又不会有耐心去看10分钟的剧情简介。
当你习惯于200字的抖机灵,就不会有耐心去读一本书,甚至哪怕一篇2000字的文章。
而反过来,愿意花十分钟读文章的人,他们必定有自己的明确目的,或者学习知识,或者突破认知。
可不论哪种目的,都需要思考。
习惯于思考的人通常是理性的,而理性并不会让你为一个观点点赞,只有情绪才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垃圾短视频动辄百万赞,而硬核内容却观者寥寥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流量和内容可以分开来看。
越是浅薄,越是不用动脑子的东西,才越容易调动人的情绪。
越是能调动情绪,才越是能获得点赞。
越是获得点赞,就会被推荐给越来越多的人。
这是流量的逻辑,不是说垃圾视频的作者做不出深度内容,而是这个流量逻辑根本就不会给深度内容机会。
每天刷手机,一刷几小时,当你习惯了这种浅薄却高效的情绪挑逗,久而久之情绪阈值就要改变。
现实世界的反馈会让你感到味同嚼蜡。
一如我在不知不觉中追求更快的语速。
又如瘾君子们不断加大的毒品剂量。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比特币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