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吧 关注:21,819贴子:729,370
  • 14回复贴,共1

没有质量的质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既然是没有质量的质疑,那又为什么主动删帖,把这些没有质量的质疑留下来当做是一个笑话,不是更好吗?
对你的理论基础和论证过程,提出质疑,难道不行吗?
你说你是在抛砖引玉,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你不是应该针对质疑的点来反驳质疑吗?
越是经得住考验,你的理论基础和论证过程才更有说服力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14 11:02回复
    糇haeux、岜bya、鲃bya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14 17:03
    回复
      这是某人需要的美玉,广西民族大学的蒙元耀教授写的《壮汉语同源词研究》,早就有人研究🧐了
      壮侗语族与汉藏语的关系目前存在着多种解释。蒙元耀所著的壮汉语同源词研究以身体部位名称、常见动植物以及常事物等为研究对象,并由此旁涉壮语的构词法,运用音韵学和相关的语言学理论,通过语音和词义的对应,探讨了二百多条壮汉语常见词目的渊源关系,藉此追寻壮语部分词义的本源,并探求壮、汉语是否存在同源关系。同源关系研究一般要选取基本词汇部分来进行比较。壮汉语同源词研究在材料挖掘方面尽力用功,发掘了许多未曾受人注意的材料,对别人已经讨论过的词目也有所补充。经过精心比较分析,壮汉语之间的关系确实出自上古,两者存在共同的来源。因讨论的材料不局限于壮语和汉语,也涉及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故壮汉语同源词研究实际探讨的是壮侗语族与汉藏语群团的历史关系。书中归纳的一些语音对应规律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壮侗语跟汉藏语的关系。语言事实显示,壮汉语是有共同来源的两大语言。百越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否定壮汉语存在同源关系的说法是应该抛弃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4 17:57
      回复
        某人除了说“垃圾”之外,就不会说什么了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5 13:07
        收起回复
          Mbangj vunz dwg caen mbouj rox Sawcuengh,hag gvaq saek Sawcuengh couh mbouj ndaej yienghneix naeuz lo.
          某人是真地不懂壮文,学过一点壮文就不会这样说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5 13:08
          回复
            用英语标壮语的音,还真不如直接用壮文或者国际音标。英文的拼写不规则最为人所诟病。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15 13:20
            回复
              学界对壮侗、汉藏、南岛之间的关系没有定论,就个人看的一些论文(包括但不限于截图),觉得是这样:壮侗与南岛是同源关系,壮侗与汉藏是接触关系,汉藏与南岛是接触关系。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15 19:40
              收起回复
                你还单枪匹马,怎么不去看看关系的论文?有大把人在做语言学的研究。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再到近古汉语、现代汉语都是一脉相承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上古汉语时期,中原语言和百越语言是不同的语言,当事人记录的《越人歌》就是一例旁证,也是中国最早的翻译文学。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2-19 07:21
                回复
                  有声调语言、无声调语言,两者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吗?那为什么在古代,“多”声调的壮族长期被“少”声调的汉族所压迫千年之久呢?藏语的卫藏方言、康方言有声调,安多方言却没有声调。各地壮语方言大多有8个声调,泰语有5个声调、越南语有6个声调、缅甸语有4个声调,那壮语有发展得比这些语言好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2-19 07:36
                  回复
                    壮侗语言的声调真的有那么叼的话,那为什么现在成这幅样子。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2-19 07:45
                    收起回复
                      在角落议论,还不是受不了质疑,拉黑了别人,可不是另起炉灶。更多的是质疑论证方法和论证过程。壮族吧里有些是人认识壮文(壮文是有声调标注的,有固定对应的国际音标)的,毕竟会壮语方言,壮文就很好学。有些还认识国际音标(英语音标只是国际音标的一部分)。论证够大胆,但证据太少,脑补的太多。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2-19 22:29
                      回复
                        某人可以多去看看有关壮语的论文,里面的壮语词汇,不是用壮文表达,就是用国际音标表达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5-02-19 22:32
                        收起回复
                          上古汉语时期,汉语和壮语(百越语言),两者是互有借词的,这点是很明确的,有些词是双方的同源词,也很难确定是谁借谁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2-19 22:37
                          收起回复
                            汉字就是很明显的一种记录汉语的文字。甲骨文以及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记录当时的上古汉语的,用汉语能破解得通,用壮语则不行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5-02-19 22:47
                            收起回复
                              “早就该这样了”,?。怕不是不是疲于应付,而是压根就没打算应付吧,不回应质疑,反而删除对你的质疑,不是心虚,是何故?这有说服力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5-02-21 1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