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优结构育集群,持续加快产业崛起。做强主导产业。推动纺织服装突破提质。全力争取印染园获批,打通印染关键环节,带动纺织服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继续推进海融、江南、苏州、普宁等专业纺织园区建设,新增高端设备1万台(套)以上。深入实施“智改数转”,打造智能车间2家以上,更新淘汰老旧纺织机械1000台以上,单机产值提高30%以上。锚定恒力、盛虹、苏美达等行业500强龙头企业不动摇,恒心开展驻点招商,努力实现“长丝-织造-染整-服装-贸易”全产业链条集聚配套。推动循环经济全面起势。以化工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邦普、格林美等企业合作,力争融入中资环循环产业布局,全力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河南城发建立城乡废旧资源回收体系,推动白色家电拆解、废纺回收利用项目尽快投产。聚焦“三桶油”做文章,围绕再生润滑油,探索跨区域回收合作机制,推动华阳长青20万吨再生润滑油脂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围绕电氢醇项目建设,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引导扩大玉米、高粱、红麻、芦竹种植面积,积极整合利用周边县区生物质资源,匹配生物质颗粒原料需求;围绕蓖麻油,鼓励华阳长青扩大新疆蓖麻油种植基地规模,优化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推动新上高端润滑油生产线。做优特色产业。电子信息上,加快5G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支持鑫达辉、航晨、启昂等企业巩固主营产品优势,新上半导体芯片、玻璃钝化芯片生产线。临港经济上,高标准编制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建成固始港中心作业区主体工程,完成淮河航道升级河南侧全部任务、安徽侧50%工程量,启建史灌河航运工程、固始港周集作业区,打造区域物流枢纽和水运物资集散中心。绿色家居上,引导大别山、洪昌等木材企业与万华禾香深化合作,推动主营产品向木地板、装饰板、集成家装、智能家居转型。支持苏信等石材企业创建绿色矿山。鼓励开成等建材企业研发生产高新智能家居材料。绿色食品上,积极引入河南建设、千喜鹤,持续壮大三高农牧、恒歌鹅业等龙头企业,构建固始鸡、固始鹅地标性餐饮品牌矩阵。与大有集团深化合作,推进豫申粮油股改升级。放大全国绿原基地作用,推动3-5家食品企业获绿色认证。生物医药上,加快推进信合援生制药扩建项目,扩大猫爪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支持猫爪草胶囊获得中国中医药协会专家共识和国家药审中心适应症研究批复,鼓励抗抑郁、降血脂等新药研发,助推援生制药成为区域龙头药企。支持公元、臻正等医疗企业拓展针灸针、负压罐等器械产品市场,建设省内中医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科创平台上,建成投用康相涛院士工作站。持续对接东华大学,实质运营大别山差别化纤维技术研发中心,创新研发新型功能面料。加强与河南农大、河南中医药、信阳农林对接,布局大别山食品研究院。做实产业支撑。增强招商实效,高质量落地1个10亿元、1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用好2000万元科创引导资金,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2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支持海融、煜城纺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蓝棋纺织创建众创空间,星伟智能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阳长青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推动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创成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220千伏固始北、110千伏北环、和谐三项输变电工程,敷设排污、蒸汽公共管廊3.5公里以上,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提高园区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