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链接里的思路是预设了第四类多元宇宙的哲学观点,既现实的物理结构本身就是数学的
但是这种预设过强,一般人很难把物理实在和数学画等号
所以我们采取的更实际的例子是,假设存在某大基数数量个信息/可观测宇宙,然后把这些信息/宇宙转化为纯粹的能量,如果信息转化能量有争议,换成123456789这样算宇宙数量也可以
这种转化后的能量,是一个纯粹的物理量,是一团能量,是没有内部结构的,也就是除了大小以外,这团能量不具备任何数学特征
考虑一个有限例子。假设你有“5份信息”转化为5焦耳能量。数字“5”作为数值没有内部结构(它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而集合{1,2,3,4,5}有结构(元素、顺序)。类似地,无限基数κ的大小被赋予能量,但能量本身不继承κ的集合论结构。
假如大基数不进行物理化它就没有任何影响现实的作用了,而一旦物理化,这团具备大基数规模的能量将丧失数学特征,只剩下纯粹的规模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数学叠盒子过不了单体宇宙的意思是,数学叠盒子(大基数)的纯粹量级转化为能量大小是过不了单体宇宙,而不是说集合论(抽象数学意义上)过不了单体宇宙
但是这种预设过强,一般人很难把物理实在和数学画等号
所以我们采取的更实际的例子是,假设存在某大基数数量个信息/可观测宇宙,然后把这些信息/宇宙转化为纯粹的能量,如果信息转化能量有争议,换成123456789这样算宇宙数量也可以
这种转化后的能量,是一个纯粹的物理量,是一团能量,是没有内部结构的,也就是除了大小以外,这团能量不具备任何数学特征
考虑一个有限例子。假设你有“5份信息”转化为5焦耳能量。数字“5”作为数值没有内部结构(它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而集合{1,2,3,4,5}有结构(元素、顺序)。类似地,无限基数κ的大小被赋予能量,但能量本身不继承κ的集合论结构。
假如大基数不进行物理化它就没有任何影响现实的作用了,而一旦物理化,这团具备大基数规模的能量将丧失数学特征,只剩下纯粹的规模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数学叠盒子过不了单体宇宙的意思是,数学叠盒子(大基数)的纯粹量级转化为能量大小是过不了单体宇宙,而不是说集合论(抽象数学意义上)过不了单体宇宙